【周知】国联研究一周重点报告回顾 2022.5.14-2022.5.20

【周知】国联研究一周重点报告回顾 2022.5.14-2022.5.20
2022年05月21日 09:16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周重点报告快览:

总量研究:

1、稳增长为首要目标,货币供给将趋势回升

     ——2022年4月份社融数据点评

2、金融地产类基金投资策略

     ——推荐华宝中证银行ETF、天弘中证银行ETF等

3、降息工具的选择

     ——信贷不达预期之后央行如何降息?

4、经济实质负增长,增量政策呼之欲出

     ——2022年4月份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行业研究:

1、医药周复盘和观点:

     “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为生物产业提速

2、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之光模块:

      数通周期+产业东移:国产光模块行业快速增长

3、4月社零数据点评:

      疫情冲击加剧,后续关注复苏弹性

4、电新行业点评:

      欧盟寻求能源独立 光伏组件出口迎黄金窗口

公司研究:

1、用友网络(600588)公司深度报告:

     从云产品转向云平台,受益国产替代的ERP龙头

2、和元生物(688238)公司深度报告:

     耕耘十载厚积薄发,打造CGT CDMO行业龙头

《稳增长为首要目标,货币供给将趋势回升——2022年4月份社融数据点评》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5日

分析师:王宇鹏;联系人:马振鹏

事件: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9.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3.61万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当月净投放现金485亿元。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6.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回落0.4个和1.5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新增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1.4个百分点。

事件点评:

货币政策宽松和财政发力是M2高增的主要原因。第一,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加大,住户、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少减,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多增。第二,财政发力,人民银行结存利润上缴进度靠前。第三,央行窗口指导商业银行降低拨备,加大宽松力度。

货币政策已趋宽松,货币供给加速,贷款利率下降。4月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宽松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货币供给量和贷款利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4月份,疫情对货币供给向融资需求的转变形成抑制。4月份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贷款利率的下降没有很好转换为融资需求的增长,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冲击下经济的停摆限制融资需求,其次“稳需求”政策力度还不够,没能推动需求的稳步增长。

表内融资少增是4月份社融少增9468亿元的主要原因。表内融资的下降也和疫情防控难度的加大有很大的关系。预计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后,表内融资也将会回暖。

预计货币政策将持续加大宽松力度。短期内,“稳增长”将是人民银行的首要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将围绕着“加大货币投放”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利率水平”展开。预计M2增速的反弹仍然将持续。在疫情防控取得进展、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后,社融增速也将趋势性回升。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超预期。

《金融地产类基金投资策略——推荐华宝中证银行ETF、天弘中证银行ETF等》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5日

析师:朱人木

金融地产估值水平低,安全边际较高。当前A股金融地产行业几乎处在自身历史最低估值水平,安全边际较高,具备修复机会。在稳增长政策背景下,我们认为金融地产行业具有估值修复动力。纵向对比:房地产板块当前PB处在3.1%的分位水平,低于申万一级板块平均估值水平。而银行、非银金融板块更是几乎处在历史最低估值分位。经济承压叠加流动性宽松,估值修复或是A股2022年主基调,而“高股息、低估值”的金融地产行业或迎估值修复良机。

金融地产类基金规模与业绩:经过筛选共识别出91只金融地产类基金,规模合计约1560.7亿元。其中,金融地产类主题基金(主动)共23只,合计规模达272.4亿元,鄢耀管理的工银瑞信新金融A为规模最大的主动偏股型基金,规模达73.0亿元;金融地产类重仓基金(主动)共10只,合计规模为47.8亿元;金融地产类指数基金(被动)共58只,其中ETF产品合计31支,规模高达1006.7亿元。

金融地产类基金业绩表现及持仓特征:以往金融地产相关板块业绩处于申万一级行业后50%水平,但随着市场风格转变,今年以来房地产、银行景气度高,年化收益率分别为-7.0%/-4.6%,均排名前五。其中,房地产板块交易活跃度较去年也几近翻番。

金融地产类基金推荐:通过对主动基金的业绩稳定性、持续性、抓住波段行情能力、控制风险能力等多个角度选择相应指标分析,主动类金融地产金推荐工银瑞信新金融A、南方金融主题A、工银瑞信美丽城镇主题A等。

被动类金融地产基金推荐:华宝中证银行ETF(512800)、天弘中证银行ETF(515290)、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12880)等。

风险提示:本文梳理的基金池和推荐标的都是基于定量模型和历史数据得出,模型基于特定的假设可能会失效,历史数据则不能完全代表未来。

《降息工具的选择——信贷不达预期之后央行如何降息?》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6日

分析师:樊磊

核心观点:

4月份金融数据显著低于预期,显示有效融资需求疲弱,降息的压力明显上升。但是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降息工具的选择需要认真考量。我们认为为了避免对汇率市场产生过大冲击,货币债券市场OMO-MLF利率的降息空间不大;但是,中国特殊的利率双轨制仍然允许在存贷款市场实施降息以稳定经济增长。此外,针对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结构性降息也是政策的优先选择之一——5月15日央行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是一个新的案例。

要点概述:

降息的压力进一步上升。4月金融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央行表示:“有效融资需求明显下降。”目前看,受到疫情冲击,短期经济明显回落;而4月核心通胀也明显下滑。无论是低迷的经济增长还是可能下修的通胀预测都意味着货币当局降息的压力在明显上升。

总量型降息工具首选在存贷款市场降息。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掣肘意味着中国将尽力避免货币债券市场利率的下调以免过度冲击汇率稳定,OMO-MLF利率下调空间不大。但是,由于中国存在隐性利率双轨制,存贷款市场利率的下调仍可以帮助稳定经济增长。此前,这一市场利率下调的主要障碍在于LPR可以引导贷款利率下调,但是存款利率没有常态化的调整机制,使得银行息差不断收窄、利润受到冲击。近期,央行指导建立了可以依据LPR和国债利率调整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为存贷款市场利率的下调扫清了障碍。

结构性降息工具仍有较大空间。此外,针对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结构性降息仍有较大使用空间。这类降息主要在存贷款市场进行,叠加其结构性特征,对于汇率影响更小。结构性工具中,再贷款可以降低某些特定领域的贷款利率。5月1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针对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下调是一个新的结构性降息案例——这也说明房地产市场也是当前经济的薄弱环节之一。

降息的展望:我们预计本月20日LPR利率会下调,并带动贷款和存款加权平均利率的下行。我们认为1年期LPR或下调10个bp,同时,5年期LPR利率也可能下调。如果经济回升力度不足,未来还可能进一步下调LPR利率。在结构性降息方面,我们认为央行可能进一步使用再贷款等工具;至于是否会针对地产市场再度实施结构性降息将视地产市场恢复的状况而定。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汇率贬值超预期,国内外疫情恶化超预期。

《经济实质负增长,增量政策呼之欲出——2022年4月份经济增长数据点评》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6日

分析师:王宇鹏;联系人:马振鹏

事件:

2022年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4月经济增长数据。2022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增速较同年3月回落7.9个百分点;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4872亿元,同比增长6.8%,增速较1-3月回落2.5个百分点;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增速较3月跌幅扩大7.6个百分点。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9154亿元,同比下降2.7%,增速较1-3月份回落3.4个百分点。

事件点评:

工业增加值:出现实质性负增长,经济衰退成事实。4月份工业生产的低迷和以下几个因素相关:防疫政策升级;很多出口订单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经济需求的低迷。疫情防控的进展目前是工业生产部门未来恢复情况的最大决定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基建后劲不足,制造业和房地产进一步放缓。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面放缓主要由于:(1)由于疫情防控,一些基建项目进程受到的负面冲击,土地市场的进一步恶化也影响了广义财政收入;(2)出口订单的转移和国内需求的低迷影响了企业家投资信心,进而影响了制造业投资增长;(3)房地产销售和投资还在进一步的探底过程中。

消费:失业率再度走高,消费增速明显放缓。4月仅必选消费中的粮油食品、饮料、药品和石油制品维持同比增长,而可选消费、地产相关消费和汽车消费增速均出现下跌。4月多地静默防疫,居民收入和就业明显承压。

展望:增量稳增长政策呼之欲出。疫情的扩散、俄乌冲突和需求的疲软都进一步加大了稳增长的难度。短期内,“稳增长”将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从货币政策来看,货币政策工具将围绕着“加大货币投放”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利率水平”展开。预计M2增速的反弹仍然将持续。在疫情防控取得进展,稳增长政策逐渐落地后,社融增速也将趋势性回升。从财政政策来看,有可能发行特别国债,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广义财政收入来源,加大财政政策的稳增长力度。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超预期。

行业研究

《医药周复盘和观点:“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为生物产业提速》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5日;评级:强于大市

分析师:郑薇

投资要点:

本周医药表现强于大盘。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4.11%,整体表现强于大盘。其中化学制药子行业涨幅较大,上涨6.72%;医药商业子行业上涨4.92%,中药子行业上涨4.7%,医疗服务子行业上涨4.19%,生物制品子行业上涨3.08%;医疗器械子行业上涨0.69%。

专题:“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加速国内生物产业发展。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在“十四五”时期,我国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加快发展。作为我国首个生物经济五年规划,生物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明确了生物技术、生物制造等生物经济4大重点发展领域,对基因诊疗、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疫苗研发生产、高通量基因测序、单分子测序等技术和领域做出重要指示。

下周展望:关注复工复产进度,医疗基建仍是主旋律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是核心话题。 疫情防控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社会全面放开,较高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和较为有效的国产新冠口服药仍是必需,相关企业业绩和研发进度值得关注。另一方面,经济恢复相对应的医疗新基建,我们预计仍是“十四五”期间主旋律,尤其是在疫情后,公共卫生补短板,加强以ICU床位为代表的优质医疗建设,预计仍有超过20万的空缺。医疗工程、医疗设备等新基建相关产业链,有望伴随医院建设,先后受益。

5月月度金股:

迈瑞医疗(300760):多品类、多市场、多层级的综合性器械龙头,在新冠后将享受全球布局加速和中国新基建的景气周期,业绩持续稳定的增长可期。公司已调整至多年估值底部区间,对应5月13日收盘价,2022-2023估值分别为35X,28X,维持“买入”评级。

智飞生物(300122):HPV疫苗批签发稳定增长,儿童疫苗接种有望逐步恢复,新冠疫苗加强针持续,序贯接种落地,未来预计成为稳定现金流;公司具备强大营销能力,自主疫苗研发管线丰富,微卡今年开始发力,最大规模员工持股计划深度绑定核心员工。对应5月13日收盘价,2022-2023年估值分别为24X,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反复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政策性风险。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之光模块——数通周期+产业东移:国产光模块行业快速增长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9日;评级:强于大市

分析师:孙树明

行业规模:光模块全球市场规模增长,国产份额持续提升。Lightcounting预测,2022-202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分别为107.65/119.56/13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6.09%/11.06%/10.92%。根据Lightcounting 2021年1月份数据,2010-2021年国产光模块全球市场份额平均每年增长3.1%,2021年突破50%。我们根据Lightcounting相关数据测算, 2022-2024年国内光模块行业规模分别为54.27/63.64/74.32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95%/17.25%/16.78%,高于全球市场规模增速。

市场结构:高端模块驱动数通市场快速增长,电信市场增长趋稳。根据Lightcounting统计和预测数据,2021年以太网、CWDW/DWDM、AOC/DAC三个细分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1%,2022-2024年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分别达到56.32/62.58/68.14亿美元,其中100G及以上合计份额分别达到89%/91%/93%。400G及以上合计份额分别达到34%/40%/48%。而电信运营商主导的5G和有线接入市场增长乏力,Lightcounting预测2022-2024年电信接入光模块市场同比增速分别为1.71%/0.87%/-4.39%。

国内企业:定增扩产强高端产能,并购自研补芯片短板。2020年以来,中际旭创新易盛华工科技博创科技等国内光模块厂商分别进行扩产,合计新增高端光模块年产能超700万片,超过2020年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出货量的10%。国内光模块企业通过自研或收购的方式,完善上游光芯片设计能力,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供应能力和盈利水平。新易盛、光迅科技等企业受益高端光模块业务占比提升和产业布局优势,2020年以来毛利率水平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2022-2024年,受益于200G和400G光模块需求放量,800G光模块规模部署,全球光模块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国内光模块企业经过100G-400G技术积累,800G光模块研发生产初具先发优势,市场份额有望持续增长。我们看好国产光模块行业成长性,短期看头部厂家订单充足,业绩增长兑现;中期看国内高端产能达产,市场份额提升;长期看国内厂商产业布局日趋完善,盈利水平提升。我们推荐的公司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光迅科技、华工科技、博创科技。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数通市场不及预期风险,光电芯片供应链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4月社零数据点评:疫情冲击加剧,后续关注复苏弹性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9日;评级:强于大市

分析师:陈梦瑶;联系人:孙尔

行业事件:

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1-4月社零数据,1-4月国内社零总额为138142亿元,同比-0.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为124807亿元,同比+0.8%。

疫情冲击加剧,4月社零同比-11.1%。2022年4月,国内社零总额为29483亿元,同比-11.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为26916亿元,同比-8.4%。分地域看,城镇消费下滑幅度大于乡村,4月城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1.3%、9.8%;分地区看,受疫情冲击较严重的长三角和东北地区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降幅超过30%;分类型看,以住宿餐饮为代表的线下服务类消费受冲击明显,4月商品零售同比-9.7%,餐饮收入同比-22.7%。整体看,疫情反复对社会消费产生较大影响,由于4月全月受疫情影响且在多个核心城市扩散,社零降幅更为明显。

粮油食品等必选品表现持续坚挺,可选品类受疫情冲击大幅回落。必选消费品中,4月粮油食品、中西药品、饮料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0.0%/+7.9%/+6.0%,环比-2.5%/-4.0%/-6.6%,呈稳中略降态势,在疫情严重冲击下仍表现坚挺,需求韧性强;可选消费品类则整体显著下滑,其中化妆品、服装鞋帽、金银珠宝同比分别增长-22.3%/-22.8%/-26.7%,环比分别增长-16.0%/-10.1%/-8.8%,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线上零售单月转负,整体渗透率仍持续提升。线上渠道方面,2022年1-4月全国网上零售额为38692亿元,同比+3.3%,较1-3月增速下降3.3pcts,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32887亿元,同比+5.2%,较1-3月增速下降3.6pcts,占社零总额比重为23.8%。4月单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7630亿元,同比-1.0%,环比-3.7%,主要因为多地疫情封控影响物流正常运转。

线下渠道方面,2022年1-4月超市、便利店、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分布同比+3.6%/+6.8%/-8.2%/+2.5%/-5.9%,较1-3月增速分别增长+0.4pcts/-3.3pcts /-4.9pcts /-4.1pcts /-6.9pcts ,超市业态呈现较高增速韧性。2022年1-4月仓储会员店、食杂店零售额同比分别+8.5%/+2.4%,疫情影响部分区域居民活动半径,便利性较高的自助式消费和社区零售仍保持增长。

投资建议:兼顾潜在复苏弹性、供给格局变化和龙头成长性,推荐:1)后疫情复苏主线:综合复苏弹性及供给侧确定性,酒店为首选配置板块,推荐板块龙头锦江酒店、华住集团、首旅酒店;餐饮板块关注品牌势能和高效经营,推荐九毛九。2)稳健收益主线:推荐在疫情中不断巩固其规模、供应链及渠道优势且股价处于底部位置的免税龙头中国中免;美妆板块综合考量产品、品牌、渠道能力,推荐关注珀莱雅贝泰妮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扰动,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电新行业点评:欧盟寻求能源独立 光伏组件出口迎黄金窗口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9日;评级:强于大市

分析师:贺朝晖

行业事件:

布鲁塞尔当地时间2022年5月18日,欧盟发布“REPowerEU”计划,旨在2030年前实现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实现向绿色能源的快速转型。计划中提到欧盟将采取多项措施将2030年的新能源占比从40%提高至45%,2025年欧盟将实现光伏装机容量翻倍,且在2030年前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到600GW。

“REPowerEU”将进一步推动欧洲光伏装机高速增长。受近期俄乌冲突和通货膨胀影响,欧洲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ARA港动力煤价从年初的150美元/吨上涨至5月的323美元/吨,涨幅高达115.33%。欧洲多国依赖俄罗斯进口煤、石油、天然气,欧盟能源安全直接遭受威胁。为寻求能源独立,欧盟发布“REPowerEU”计划,其计划在2027年前总共投资2100亿欧元。计划在2025、2030年光伏装机达到320、600GW,而2021年底欧盟累计装机为178.7GW,这意味着到2022-2030年欧盟光伏年均装机将超过46.8GW。REPowerEU还将屋顶光伏审核周期缩短至3个月之内,并采取法律措施逐步要求新建建筑必须安装屋顶光伏。

欧洲光伏大户德国已提前反应。2021年欧盟新增光伏装机约为25.9GW,同比增长34%,累计装机达178.7GW,其中德国、西班牙、荷兰分别以5.3、3.8、3.2GW的规模位列前三。德国在政策制定上已先行一步,在2月28日提出了新的立法草案,将100%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从2050年提前至2035年。为实现目标,光伏新增装机量拟从2022年的7GW逐步增加到2028年的20GW,此后保持该水平直至2035年。

欧洲组件需求将成为我国光伏产业链的增长引擎。欧洲受制于土地资源有限、其光伏电站建设长期依赖进口,成本竞争力不足,我们预测欧洲长期依赖进口的状态将延续下去,同时将会容忍更高的组件溢价。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光伏组件生产国。2021年我国组件出口量达98.5GW,海外市占率高达76.9%。根据PV InfoLink统计数据,2022年1-3月,中国分别出口了9.6、14.0、13.6GW共计37.2GW的光伏组件,同比增长112%,其中16.7GW的组件出口到欧洲,相比去年同期的6.8GW同比增长145%,是需求最为旺盛,也是增速最快的区域。

投资建议:能源安全遭受危机的情况下,欧盟组件进口将接受更高溢价,今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迎来量增、并在人民币汇率贬值情况下获取更大收益,建议关注光伏产业链中的电池组件出口企业隆基股份、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爱康科技、以及产业链玻璃辅材龙头福莱特

风险提示:硅料价格维持高位、组件出口订单不及预期

《用友网络(600588):从云产品转向云平台,受益国产替代的ERP龙头》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7日;评级:增持(首次覆盖)

分析师:孙树明;联系人:姜青山

投资要点:

用友网络作为ERP行业龙头,云服务转型效果显著,2021年云服务收入达到53.21亿元,同比增长55.5%。随着YonBIP商业创新平台被客户逐步接受,公司的服务模式逐步从云产品模式向云平台模式转型,这将对公司的业务增长持续性和估值产生积极影响。

产品布局完善,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用友网络从财务软件起家, 30多年内经过数次转型,逐步成长成为国产ERP巨头,当前正在从企业SaaS服务商转型成云平台运营商。公司产品线布局完善,以公有云和私有云同时部署的方式,从畅捷通开始,陆续发布了U8 Cloud、NC Cloud、YonBIP等多种云计算产品,产品面向巨型、大型、中型、小型4种不同体量的企业,并兼具订阅和许可的双重收费模式。公司以企业云服务为核心,将数智化融入到生产、管理、营销、产业协作等各个方面,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策推动央企国产化替代机会巨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加速推进央企数字化转型。2022年3月,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直接利好国产ERP企业。我们测算“十四五”期间将直接带来近450亿国产替代空间。公司拥有保利集团、国家电投、国家管网、三峡集团、鞍钢集团、中国海油等众多大型央企成功案例,未来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营收分别为94.32/104.30/119.10亿元,3年CAGR约为10.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3/10.38/11.98亿元,3年CAGR约为19.20%,EPS分别为0.23/0.30/0.35元/股,对应PS为6.17x/5.58x/4.89x。考虑到宏观经济下行以及行业整体估值下降等因素,给予22年7xPS,目标价19.63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反复,业务转型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估值体系差异风险。

《和元生物(688238):耕耘十载厚积薄发,打造CGT CDMO行业龙头》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7日;评级:增持(首次覆盖)

分析师:郑薇,赵雅韵

公司深耕CGT CRO/CDMO赛道,营收与盈利增长趋势良好。公司专注于细胞基因治疗(CGT)合同外包服务领域,深耕CGT CRO/CDMO赛道近10年,打造了一站式服务平台,为CGT药物开发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公司形成了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CRO业务为公司在CGT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指引方向,CDMO业务成为公司战略发展重点和主要收入增长引擎,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2018年-2021年公司实现高速发展,营收CAGR达到79.32%,并于2020年率先在业内实现盈利。未来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高速发展和战略先发优势,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CGT CDMO技术门槛高、需求旺盛,迎来发展黄金期。全球CGT行业在研发和生产端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较高的外包渗透率催生了CGT CDMO市场的蓬勃发展。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全球CGT CDMO市场将由2020年的17.2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78.6亿美元,CAGR为36%;中国市场增速领衔全球,将从2020年的32.6亿元增长至2025的197.4亿元,CAGR为43%。由于CGT行业仍处于GMP产能匮乏、技术快速迭代、生产工艺与质控较为复杂的萌芽阶段,在产能、技术与工艺开发等核心瓶颈上率先布局和突破的公司有望享受行业高速成长的红利。

公司立足先发优势,打造充足产能与先进技术一体化业务护城河。公司战略先发布局CGT CDMO业务,拥有大规模、高灵活性的GMP生产平台、行业最全面的核心细胞培养工艺技术,在关键的基因治疗载体开发、生产工艺及质控技术开发上均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形成了产能和技术一体化业务护城河。为了更好满足业务增长需求,公司在建的77,000 m2临港基地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并通过持续的研发和工艺创新优化不断加深业务护城河。公司依靠先发优势积聚了优质的客户资源,在执行项目超过50个,在手订单金额超4亿元,保障了业绩的可持续性高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64/6.36/8.32亿元,三年CAGR为51.1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8/1.57/2.28亿元,三年CAGR为70.97%,对应当前PE分别为120/60/41X。鉴于公司未来三年成长性高,所处CGT CDMO行业景气度高且公司为国内行业龙头,给予PEG约1.8,对应2022年128倍PE,公司合理市值为100亿元,对应目标价20.3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升级迭代;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上游原材料及设备涨价;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新冠疫情导致停工停产;估值体系差异风险。

股民福利来了!十大金股送给你,带你掘金“黄金坑”!点击查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5 东利机械 301298 --
  • 05-24 铖昌科技 001270 --
  • 05-24 灿能电力 870299 5.8
  • 05-23 翔楼新材 301160 31.56
  • 05-23 荣亿精密 873223 3.21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