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半导体”已处于爆发前夜!未来5年增长空间超5倍?这些中国半导体企业已抢先布局碳化硅产业链,爆发式增长可期(名单)
模拟电路皇冠上的“掌上明珠”被找出!“5G+物联网”引领ADC芯片需求爆发,技术壁垒已被突破,这些国产厂商市占率将不断提升(名单)
原标题:IVD盛宴危言:最内卷的医疗赛道 来源:药闻社
本文来源于阿基米德Biotech;
这两年,有一个行业缔造了最大的增长奇迹。
不是CXO,也不是医美。
31家IVD(体外诊断)上市公司,2020年平均净利润增速536%。进入2021年IVD赛道辉煌依旧,Q1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的有20家,均明显受益于新冠疫情,其中东方生物1926%,热景生物3099%,明德生物2271%。
拔地而起,整个天空都绽放着巨型烟火。
最宽裕的流动性提升高估值,新冠疫情催生高业绩,周期性繁荣掩盖了行业内卷化的现实。
IVD有着生物医药领域最多的上市公司,是最拥挤的赛道,同质化重灾区。A股主营IVD业务的有32家(6月16日新增爱威科技),涉及IVD业务的有52家,场外一大波IPO接近中,仅泰格医药就投资了50家以上潜质公司。
当烟火消失,当新冠退去,产能过剩必然大洗牌,提升行业集中度。
市场早有担忧,亚辉龙、睿昂基因、爱威科技新股上市,面部着地,化学发光龙头新产业、安图生物绵绵不绝杀估值。
还有更大的改变正在到来。
IVD有一种网红脸效应。
新公司第一眼很美好,然后与对手相比,底层技术和业务线,没有什么区别,但资本市场需要故事,细微的差异或优势,被放大为炫目的概念。
在泰格系初创IVD中,每家似乎都有改变行业方向的潜质,但越看越怀疑,仅有一家可能是黑马,声称拥有IVD上游关键原材料及技术。
IVD池子有够大。
生物医药领域最大的细分赛道,据国泰君安数据,2020年我国IVD市场规模(工业口径)超过1150亿,增速超过15%,其中进口产品占比超过50%。行业未来5年有望保持10%以上增速。
IVD玩家足够多。
国内生化诊断企业超过200家,POCT超过200家,免疫诊断有500-600家,分子诊断更多,早在2017年已超过1000家,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虽然企业数量有重复统计,在剔除外资独占的半个市场蛋糕后,国产厂家分摊到手的已是蛋糕渣了。
化学发光在IVD中竞争格局更好,景气度更高,却经历着痛苦的杀估值。化学发光是免疫诊断主流技术,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市场规模约300亿,国产化率仅20%,有加速替代的趋势。商业模式优越,仪器先占渠道,试剂后续复购,长线生意,仪器只能配套自家试剂,有着垄断的趋势。集中度相对更高,三龙头为迈瑞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两后浪为普门科技(电化学发光国内第一)和迈克生物(由代理转向自产)。封闭系统集采暂时不可能,但是按病种付费会抑制过度检查,已是风声鹤唳。
在新冠检测业绩的光鲜外衣掩饰下,分子诊断的生态更加恶劣,估值应该比化学发光更低。产业链上游的关键酶材料、数字PCR仪器、基因测序仪由跨国巨头垄断,华大基因在2013年捡漏,收购美国测序仪上市公司CG,打开一个小缺口。诊断试剂技术壁垒不高,红海竞争,形成一个背离的格局,国产占比高达60%,而行业呈现碎片化。
现有的低估值是幻象,在新冠检测红利消失后,分子诊断企业将经历更加痛苦的杀业绩。
在张煜医生质疑肿瘤治疗肿瘤事件中,暴露了NGS基因测序可能存在滥用的情况,并没有那么多真实需求。
癌症早筛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现有超200家,离真正商业化还有很长距离。
现在几乎每种癌症筛查都有传统的金标准,早筛需要在成本、诊断准确性上有所突破,如果泛癌种早筛一次能检测10种以上癌症,具有明显的打包优势,尚能一战。
肠癌早筛,花了比肠镜更多的费用,检测出阳性后,还需要肠镜来确诊,这是一件比较尴尬的事。
美股早筛龙头精密科学的奇迹难以复制,保险公司为了控费,把早筛项目纳入保单,要求用户定时进行癌症早筛,以此降低发病率。
但是,健康管理+保险的模式在国内渗透率不高。
所有早筛企业及投资者屏息等待诺辉健康半年报,如果常卫清销售没有上规模,就全部凉了。
天猫诺辉健康旗舰店,定价1996元的常卫清最近30天销售109份。根据618直营电商战绩,6月1日至18日,常卫清累计销售量突破5000份,日均销售278份。
泰格医药投资的部分体外诊断企业
IVD上市公司,2019年平均净利润增速仅有1.93%,呈现产能过剩的疲态,新冠疫情刺激扩产后,将更加内卷。
出海吧,美国、西欧、日本合计占全球体外诊断市场份额74%。
2019年海外收入占比,明德生物为0.2%,热景生物为1.86%,圣湘生物为5.05%,新冠试剂打下的地盘,能守住多少,靠什么去守?
迈瑞医疗出海已逾20年,2019年海外收入占比42.41%,这是一条漫长的路。
如何把新冠一次性收益,沉淀为可持续能力,总有先知先觉者在内卷化中挣扎。
凯普生物布局ICL(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业务,2021年Q1医学检验服务收入占比已达60%,毛利率明显高于金域医学。一季度新增建设厦门、大连、汕头3家ICL,预计今年将有30多家运营,未来将达到全国50家一起运营的规模。前期投入的分子实验室正逐步扭亏为盈,聚焦高毛利、高增长的特检服务项目,与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形成差异化竞争,将逐步形成覆盖全国,区域优势明显的大型连锁医学实验室集团。
迈瑞医疗知行合一。
年报表示,未来几年将通过具备战略前瞻眼光的并购交易,整合全球范围内的全产业链前沿技术。随后以5.45亿欧元收购全球顶尖的IVD上游原料供应商海肽生物,获得卡脖子关键技术。
制药领域的并购多半是获得新药权益,有生命周期,器械并购直接获得或强化一个赛道,有永续价值,BD能力是器械企业的一个重要基本面。
然而,圣湘生物的一个行动对IVD赛道有更深远的影响。
圣湘生物被称为抗疫第一股,2021年Q1货币资金25.06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8.72亿元,还有应收账款7.42亿元、存货4.96亿元,暴富之后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以19.5亿元收购昔日体外诊断第一股科华生物。
科华生物老矣,2020年是4年来唯一实现盈利增长的一年。
整合带来新生,收购科华生物后,圣湘生物将覆盖IVD全产品线,既有市场最大的生化免疫,又有增速最快的分子诊断,并通过科华生物的意大利子公司TGS,加快国际化。
圣湘生物升级之后,可望进入IVD一线企业阵营。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