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各行业周观点精粹3月1日

太平洋证券:各行业周观点精粹3月1日
2021年03月01日 09:38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太平洋证券研究

重要观点

 ◆【策略】3月收获期,且行且珍惜

 ◆【通信】运营商集采与新应用逐步成熟,通信景气度三月份开启

 ◆【电新】上海发布新能源车产业规划,光伏硅料供不应求

 ◆【建材】各板块涨价提前,积极布局小阳春行情

 ◆【银行】业绩向好,估值洼地

 ◆【非银】保险作为防守板块效果佳

 ◆【汽车】芯片影响或开始显现,政府持续推进汽车新能化和智能化

 ◆【机械】施工项目需求旺盛,挖机销售继续超预期

 ◆【社服】景区迎反弹行情 逢低布局免税

 ◆【建筑】立体交通网规划发布+中央预算支持三大区城际,减振长期增长空间更确定

 ◆【钢铁】特斯拉加大铁锂电池应用,关注永兴材料

 ◆【化工】回调过程中,继续布局细分龙头

 ◆【地产】“两集中”政策整体抑地价上涨 持续调控加剧行业洗牌

 ◆【电子】细分赛道龙头投资情绪有望迎来回暖

 ◆【医药】珍惜优质资产回调机会,静待 “春暖花开” 

 ◆【军工】军工中长期需求确定性强,长期看好

01

宏观团队

宏观务虚:疫情后的变化

——货币宽松拉大贫富差距,贫富分化带动消费极端化。投资向虚拟集中,催动资产价格上涨

危机爆发,各国政府最容易采取的策略即加大信用货币供给,以达到降低利率扩张信用消费、投资,进而维稳经济的目的。看似通顺的凯恩斯逻辑,实际上难以达到如期的效果。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一个理性的个体会依据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平滑各期的经济活动需求。一旦经历意外,周期内的收入变量也会跟随调整,进而改变各期的消费、投资支出。也就是说在危机时,理性的个体应“量入为出”。由此,宽松货币扩张的信用可能会流入两部分群体当中,一类是非理性消费、投资人群,趁信用易得之际,扩张消费“寅吃卯粮”或扩张投资在资产价格上涨时,博取“暴富”的机会。另一类是已拥有资本的高收入者,在货币宽松降低利率推高资产价格之时,加速积累财富。

这种情况传导至消费,可能会分化为四类消费群体。第一类是继续积累财富的高收入者,其边际消费倾向已基本固化,对现有消费品需求变化不大,更多的是在寻求财富的保值增值。危机导致实体投资收益骤降,财富开始向资本品聚集,进而我们看到了危机时房地产的逆向繁荣。第二类是较好的利用了资产价格上涨的机会,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其边际消费倾向同样将跟随增长,需求多集中于奢侈品等此前无法与低收入相匹配的消费品当中。第三类群体是受经济衰退影响的就业者。其收入依然有保障,但收入可能在经济下滑时同样出现收缩。其边际消费倾向同样变化不大,只是随着收入的缩减,对原有消费品的需求出现了减少或替代。这种替代或是功能相近、降低档次的产品选择,或是加速网络直销降低店面租金、人工等成本的消费模式的改变。第三类群体中,还可以抽离出特有的一个群体,其消费的重点集中于对下一代的培养,无论是在消费还是投资上,都以此为主要参考。第四类群体同样是受经济衰退影响的失业者。其边际消费倾向某种意义上在增长,只是苦于收入的大幅下降而暂时选择维持必要的生活。其对消费品的需求则集中于极低的生活必需品。除危机后收入带来的消费分化外,疫情导致的危机与经济危机不同的是,其附加阻断了人员线下的交流互动,线上则显得更受欢迎。也就是说,疫情导致的危机,在消费品的需求上,容易向上向下极端化,处于中间的消费品则相对尴尬。在消费模式的选择上,线上的消费被迫快速扩张,预期配套的物流等迎来快速发展。另外,比较特殊的是房地产,其兼具资本品与高端消费品的特征,因而大量吸引了前两类人群以及第三类群体中部分人群的关注。

——危机后,消费重新向中端回归,财富则开始向安全资产及实体回归

疫情过后的改变。第一类收入群体对消费的态度依然改变不大,但更为关注财富的保值。其对货币的收紧的相对更为敏感且富有经验,在投资的选择上,将逐步向相对安全的资产集中,并开始尝试回归实体。在向疫情结束的回归的过程中,投资领域对于危机是否正在走向结束,政策是否政策回归常态,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反复的较量与确认,直至分歧逐步归于统一。至此,出安全资产的投资外,资金将部分开始尝试重新进入实体。危机过后,原有且依然存活的产业,其投资分配更为清晰化,唯有在危机中压垮的产业与新兴产业对资本更具吸引力。在危机中被打垮的产业,在历次危机中已积累了“起死回生”的投资经验,因而具备投资见效快的特点。而新兴产业最吸引人的则是其作为一个全新的故事,如何书写,并无对错的优势,且新兴产业兼具提升第一类人群边际消费倾向的作用。投资与消费双向扩张,必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成为政府产业调控的偏好(在既有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固化的格局下,在人类科技进步短期内无法大踏步前进的情形中,如何扩张消费?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将现有消费品推到重来。比如房、车等)。

第二类收入群体,在危机时其收入更多的源于“以小博大”的资本利得,危机过后,其应对货币回笼的经验同样不够丰富。很容易在政策是否回归常态的反复博弈与认定中被清洗,收入恐出现快速收缩,甚至可能成为金融系统的负担。其消费水平在四类人群中波动最为剧烈。

第三类群体,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其收入将逐步重回增长,消费也将重新向中高端回归,但这个过程可能并不十分迅速。主要考虑其一方面要偿还危机时消费的部分透支,另一方面也要给其时间重新调整对生命周期的收入分配。

第四类群体,同样受益于经济复苏,重新就业,收入将发生质的变化。这部分人群因其需要扩大生活必需品的范围,增加极低需求外的生活必需品购入,消费的增长相对要快于第三类群体,确实是值得重点鼓励的消费群体,但其受就业这个外生变量的影响很大,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格外关注。因此,即便抛开国家战略不谈,我们也起码可以理解创新、扶贫以及农村振兴的必要性了。

——分地区的疫情控制,依然阻碍全球的互动,我国出口形势确实严峻

疫苗的出现确实给疫情的结束带来了一线曙光,但截至2月22日,争夺疫苗最多,单剂接种率较高的英(27%)美(13%)两国,其第二剂接种率仅有0.94%与5.9%。美国新冠专家福奇表示,要想在美国达到全体免疫,需要达到90%的接种率。按照目前的接种节奏,恐怕特效药(这会不会是下一个投资热点)要比疫苗更值得期待。如果难以在全球有效的快速结束新冠疫情,全球的人员流动将继续受限,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反而利于我国的净出口,毕竟我们在服务项下依然有大幅逆差。即便如此,2021年我们的出口形势也不乐观。

新冠危机不同于经济危机,其并非需求透支的内生变量主导,而是由外生变量引发。因此,各国制造业的复苏明显快于服务业的复苏。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对我的消费品需求,尤其是抗疫物资需求相较于2020年将可能出现明显下降,这在2020年下半年已有所显现。而对于我投资品与中间品的需求,2020年下半年已伴随着各国制造业的逐步恢复有所回升,那么2021年的增长空间还有多大?况且,如果全球的这种分割时抗疫局面不能快速打破,全球交流沟通服务难以复苏,同样将拖累货物贸易出口。所以总量不好期待了,但从分享上看,如果考虑房地产在新冠疫情时的表现,或可在此方面多寻找出口的增量。

——刺激政策推出之前先要考虑钱从哪儿来

如果没有08年的金融危机,各国此次应对新冠疫情可能更从容。美联储起于2015年12月的一轮加息,还没来得及到目标的3%就开始下调,最终在2020年一年,把仅剩的150bp剩余空间也一股脑扔出来了。为什么19年就要下调,根本上还是迫于债务高涨的绑架。其实我们在第一部分讨论中已经发现货币政策宽松更多的是保证“不死”,而财政政策才是“能活”更有效的保障。但为什么各国都没有肆无忌惮的动用财政宽松,如果说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是一个长久的话题,财政政策的可持续则是一个即时的雷。因为货币政策说到最后就是币值稳定问题,威胁的是国家对外的信用,而财政政策则关乎当下的国家对内信用。很难说清楚多少债务是一个国家的上限,但欧洲的前车之鉴确是最好的实证借鉴。所以在疫情的恢复阶段,各国的当务之急,恐怕是加税,方向应该是一致的,只是税种有所不同。

从美国来看,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就算顺利出台了,拜登的基建计划着实很好的刺激了全球的所谓“顺周期”预期。且不论基建计划需不需要共和党的支持,单就共和党冒着得罪选民的风险也要阻止财政更大的开支,就不能说美国的财政可持续一点问题都没有。回想特朗普刚任总统时,同样是所谓“红潮”席卷国会,但其基建的梦想同样破灭,根本上都是财政的可持续问题。美国的基建资金来源最大的部分在税收,特朗普要减税又要基建,很难两全其美。所以拜登在搞基建之前,恐怕先要过加税的关。所以其任命的财长耶伦已不止一次的提到将逐步提高税收。只不过耶伦顺应拜登提到的是企业税加税,而中国香港则是加了印花税,欧洲选择的是数字税,我们在税制完善的前提下可能性更大的是财产税。

全球经济复苏的风险仍在,往后看也很难重现02-07年中国经济腾飞、09-11年中国“四万亿”计划、16-17年中国“去库存”的需求扩张,“顺周期”这个长逻辑该怎么讲?况且加税也并不利于“顺周期”。最后救场的恐怕只有所谓新能源的大范围推广了。

——货币政策中外分化。美国经济超预期复苏可能仅是个难以兑现的短期预期

危机过后,货币宽松带来的通胀上行是大概率事件。拜登的基建计划实打实的在拉动供不应求的通胀预期,这或许把美联储也吓着了,鲍威尔及一众联储官员不停的出来阐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方向,唯恐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不稳。鲍威尔还一再强调13-14年美联储的缩表操之过急了,美联储要看到失业率低于4.3%(美联储官员对2021年美国失业率的预期为4.5%-5%),平均通胀高于2%。其实对于美国的现状,我们猜测,新一届政府不惜以推高通胀、增加债务为代价,力推1.9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与前期特朗普的9000亿叠加,已超出了原先民主党的刺激主张),可能是拜登在主政后才发现,美国的疫情以及所谓的疫苗并不足以充满自信的完成其对民众的许诺,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特朗普要选择铤而走险的方法试图达到“全民免疫”。拜登或许在用刺激措施掩盖疫情控制的不力(拜登突然染指中东,也违背了其疫情防控优先的承诺,同样有转移国内视线的嫌疑)。因为美国目前的制造业复苏节奏良好,一直难以恢复的是服务业,而服务业的恢复根本上需要人员流动完全放开。如果美国能够按照拜登预计的节奏顺利控制疫情,那么花费这么大的成本刺激经济,就显得不是很有必要了。反之如果美国疫情的真实情况并不像拜登政府说的那么好,那么美国经济超预期复苏就是个难以兑现的短期预期。再进一步,假设我们的猜想是错的,即美国疫情将按计划得到控制或结束,那么按照上文的逻辑,拜登的基建计划也不见得能顺利推出。所以,对于美联储,2021年货币政策就有两种可能的路径,一是疫情控制艰难,美联储自然选择不变。另一是疫情控制得当,美联储可以选择推升美元等方法扩大进口供给应对通胀。

对于国内来说,虽然应该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但也不必要特别担心。因为从18年开始,我国央行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已经开始了分化。我们是防风险、将政策空间留以后用的思路,是配合经济转型升级的选择。而美联储作为发行全球通用货币并能转嫁通胀风险的央行,并没有对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杠杆高企风险等太多的顾虑,因此更集中于先解决当下的问题。所以,2020年下半年我们就率先开始了政策向常态的回归。2021年年初央行连续出台控制信贷的政策(如控制信贷额度、压降互联网金融的杠杆融资比例等),已经开始实质性的压降杠杆。实质上,中国经济未来选择的路径将是继劳动力密集、资本密集后的技术密集型经济。再由央行货币政策宽松拉动经济在旧有经济模式下的快速增长,反而增加了经济转型的机会成本。这里的机会成本不仅包括转型的失败的代价,也包括旧有经济模式下的风险积累。因而,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讲,收缩货币,主动处理风险也总比被动收拾残局强。另外,储备政策空间也为了应对一切可能起飞的黑天鹅。所以不是很有必要再讨论是紧还是更紧,方向已经是比较明确了,资本市场只能选择“见缝插针”,毕竟过紧了就总要松一点。

——近期市场反应过激了,涨跌都怪“顺周期”本身就不正常

春节过后市场开盘大涨,理由是美国经济超预期复苏,“顺周期”的逻辑。之后市场连续下跌,理由还是美国经济超预期复苏,美联储有超预期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这个复苏到过热再到收紧的过程走的也快了些。美国经济得好到什么程度,美联储会有如此过激的反应。这个指导市场涨跌的逻辑不矛盾么。

对于市场的过激反应,是不是可以把时间跨度拉长到春节前一周,或者再拉长到2021开年,涨跌都有很过激的时候,总归来说,市场不具备什么牛市的基础,还是在不断验证固定区间运行。货币不管紧的有多大争议,起码不宽松是一致预期吧。不能仅靠着一个美国搞基建的梦想就预期所谓的牛市吧。国企改革今年要完成三年任务的70%,这应该才是权益市场最大的逻辑。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是不是可以使用“拉指数”策略了,下周“两会”召开,也可以博弈财政宽松以及安全领域的机会。

——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在创新还没有发力之前,经济还是要保持低水平维稳的,避免出现“鸡飞蛋打”的结果。所以,房地产开年严调控反而是好事儿,提前把雷炸了,总比一直挂着弦提心吊胆的好。另外,农村振兴绝对是稳增长的增量,值得长期布局。

袁野  15810801367

02

策略团队

3月收获期,且行且珍惜

近期“抱团股”回调拖累大盘,主因在于国内外微观资金的变化。结合近期行情表现来看,即使前期抱团品种解体,资金仍是流向具有业绩支撑的顺周期、低估值业绩品种,结构仍是核心。近期表现较好的中证1000指数其成分股市值位居全市场中等偏上水位,并不能代表A股市场尾部的小市值个股,由此不可将近期的风格切换单纯解读为A股大票向小票的切换。短期外围流动性将延续宽松友好,国内货币维持紧平衡,经济仍在复苏中,但收紧的担忧情绪会持续影响风偏,微观流动性需关注。弱美元和收紧担忧双重背景下,需关注外资结构上的分化;国内公募发行放缓,市场波动加大增强赎回和调仓压力。进入3月后,两会政策和一季报预期逐步兑现,市场进入收获期,春季躁动后半程。

配置建议:顺周期行情扩围,关注细分行业龙头。1)货币“紧平衡”中估值修复品种:各细分行业龙头;2)受益经济复苏且低估值的品种:银行、保险;3)受益出口驱动且补库存的中游制造:化工、有色、机械;4)“消费内循环”:可选消费中的旅游酒店、航空;5)“科技内循环”:光伏、新能源汽车、军工。

周雨17346571215

03

利率债

股债双杀,关注两会定调

本周利率债继续下跌,一周下来10年国债期货下跌0.24%,现券收益率上升2个BP。周一至周四算震荡行情,主要跌幅在于周五,随着美债收益率快速上升,美元走强,大宗商品、股票、债券等其他类资产均在周五出现大跌。权益在本周持续大跌,除了受益于土地供给新政而大涨4.44%的地产板块外,其余申万一级行业几乎都下跌。对应的转债,中证转债指数大跌5.92%,绝大多数个券下跌。

下周是两会开始的时间,通胀数据也会公布,由于原油、有色、猪肉等大宗商品在2月份均出现明显涨幅,不仅仅是PPI,CPI也会表现超预期,届时两会关于货币政策的定调会不会受此影响值得关注。另外,地方两会GDP目标已经公布,广东、江苏等省份定在6-6.5%的超低水平引起市场的关注,有传言两会全国GDP增长目标可能也低于市场先前预期的8-9%,这也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

张河生 13924673955

04

信用债

上周债券市场在资金成本下行但通胀预期冲击下,期限利差小幅走高,但信用债继续显示出经济活动上行阶段的对冲作用,尤其是中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跟随短端基准收益率同步下行,信用利差甚至有1-2BP的压缩,其中AAA等级产业债表现优于城投,而在AA+及以下范围内,城投债仍然是受到青睐的投资对象。

3月信用债市场将面临一波到期偿还的挑战,虽然银行同业负债成本已经逐步回落,但考虑到实体经济基于真实交易活动的流动性需求上升,新的一轮再融资势必要经受金融机构再一次的资质筛选,尤其是生产性企业,疫情带来后需求恢复的结构性不均衡,叠加去年四季度以来个别国有企业以及大型民企违约,都在刺激市场对于规模优势暗含的政府支持预期的重新判断,对于缺乏真正内生偿债能力的类僵尸企业,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显示出较大的流动性管理压力以及存量债券的估值调整风险。

李云霏  13212009290

05

金工团队

因为短期权重行业波动较大,我们对后市继续保持谨慎态度。行业配置同样建议等权配置。从近期表现看,权重行业尚未摆脱弱势。

1)行业月度涨跌幅排名:食品饮料、医药、电子元器件排名下降到历史低位。

2)行业波动率排名:所有行业波动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3)前五名权重行业中:a.银行和食品饮料符合急跌特征;b.没有行业处于相关性多头排列;c.只有非银金融行业符合均线多头排列; 

4) 前5名权重行业跑输小行业的概率在增加,权重行业短期相对走弱

徐玉宁18618483697 

06

通信团队

运营商集采与新应用逐步成熟,通信景气度三月份开启

一、MWC21上海拉开帷幕,5G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成为焦点。截至2021年初,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71.8万个,约占全球70%,覆盖全国所有地市,5G终端连接数超过两个亿。5G应用覆盖能源、医疗、交通、教育、文旅等10余个行业。

二、5G消息首次设立专区并分设高峰论坛,并发布传媒行业首个"5G消息应用标准"。运营商集采相继完成5G消息平台集采,预计运营商5G消息平台在3月份将会进入试运营。

三、中移动集,承载网建设力度增强。2月25日中国移动启动26省SPN设备新建部分集采。实现全国所有地市15万端的大规模商用,21年为满足700M/2.6G/4.9GHz部署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部署承载网SPN。

推荐中兴通讯梦网科技。关注公司:中嘉博创三维通信烽火通信

李宏涛18910525201

07

电新团队

上海发布新能源车产业规划,光伏硅料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方面,上海发布产业新政。目标2025年上海新能源车产量超过120万辆,个人购车中纯电动占比超过50%,并在公交、出租、政务用车等场景全面采用新能源车。放眼全球,汽车电动化已是大势所趋,各地方政府也必将加速入场。建议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及锂电材料方向,主要标的:宁德时代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恩捷股份等。

光伏方面,硅料供应紧张。上游多晶硅环节供不应求的情况更加严峻,上下游企业的多晶硅订单仍以交付前期及超签订单为主,本周国内单晶用料大幅上涨。硅片方面,隆基3月全面调价,涨幅高达9.6%。电池片方面,通威公告3月单晶电池片相应涨价,说明短期上游的价格波动已经传导到下游,组件承受较大的压力。在上游价格高居不下的情况下,二线组件厂商利润挤压或将下调开工率,一体化厂商或将由此提升终端市占率。关注标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阳光电源京运通福莱特福斯特

张文臣18101083535

08

建材团队

各板块涨价提前,积极布局小阳春行情

本周随着市场调整,前期涨势较好的龙头股均出现较大幅度回调,多数基本面良好,有业绩支撑的龙头重现较好的配置时点。我们建议,继续聚焦高景气度板块,一是节后玻纤价格继续提涨,供需偏紧奠定全年“开门红”,全年玻纤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度;二是玻璃库存现拐点,各地价格陆续提涨,开春下游补库需求或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21年行业盈利维持高位,龙头企业业绩弹性十足;同时沿江熟料价格提涨2轮,后续水泥或迎普涨,推动板块迎修复;其次长期看好有成长性的消费建材板块,一是关注现金流良好叠加基本面修复的C端建材,经营质量优异,业绩稳定增长,以伟星新材北新建材为主;二是关注行业格局稳定,龙头优势明显的细分龙头,兼具稳定与成长,如东方雨虹、北新建材等,同样关注低估值,稳定增长的二线龙头科顺股份蒙娜丽莎等。 

闫广18926080414

09

银行团队

业绩向好,估值洼地

本周,宁波银行披露2020年度业绩快报,实现营业收入411.11亿元,同比增长17.19%;利润总额164.55亿元,同比增长8.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50亿元,同比增长9.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9.92亿元,同比增长9.07%。宁波银行为目前披露业绩的上市银行中净利润增速最快的一家。一方面,其优异的资产质量使得其拨备计提压力小于同业。另一方面是因为保持了较快的信贷规模增长,推高了营收增速,进而实现较快的利润增速。

从上市银行业季快报看,四季度情况远好于去年前三季度。随着经济的不断复苏,信贷需求回暖,不良生成率拐点出现。业绩反转而行业整体估值仍相对较低,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尤为难得。投资建议:看好招行、宁波等长期趋势,从性价比角度,建议关注,邮储、兴业、南京等。

董春晓18500238526

10

非银团队

保险作为防守板块效果佳

上周大盘大幅回调,上证综指下跌5.06%,保险板块上涨1.11%,券商板块下跌3.33%。

券商同样具备估值修复空间。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对于低估值板块的关注度在提升,地产板块迎来板块性的估值修复,目前部分头部券商例如华泰/广发/国君仅有1.2倍PB,具备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

保险作为防守板块效果佳。对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导致整个大盘上周大幅回调,保险板块估值较低,安全边际高,因此作为主要的避险品种之一。而保险板块的基本面正在修复,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对于保险板块的关注。一方面,保险负债端已经迎来拐点,平安1月单月个人业务新单同比+31.0%;另一方面,长端利率上行,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于保险股长期利差水平的信心。

建议关注:华泰证券中国平安

刘涛18926085313

11

汽车团队

芯片影响或开始显现,政府持续推进汽车新能化和智能化

根据乘联会信息,2月第一周的批发达到日均4.6万辆,环比1月增长3%,同比2019年和2020年的增速都是极高的。 2月第二周由于春节期间,厂商批发处于半停滞状态。第三周的厂商批发达到日均3.2万辆,同比2019年2月下降33%。这也是由于部分企业尚未完全复工。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芯片的影响可能已经开始显现,三四月份可能达到全年最严重的阶段,随后开始逐渐复苏。上海最新出台了《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2021-2025年)》相关情况。提出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产值35%以上。国际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和推动以及现阶段各个车厂越来越多的产品选择,客户接受度提高,这些均意味着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进入行业爆发期。可着重关注深耕产业链发展的公司。目前整车依然可以关注“双长”,零部件可以关注新能源热管理三花,银轮,汽车电子和车灯智能化关注星宇,科博达

白宇13683665260

12

机械团队

施工项目需求旺盛,挖机销售继续超预期。

2020年底及今年初工程项目仍在投放,加上施工工人就地过年,我们调研了解到各地项目均在快速开工,预计2月份挖机销量同比翻倍以上增长,预计整个一季度增幅有望明显超预期。全年看,一方面是项目施工带来稳定需求,另一方面,非道路车辆国三切国四将在2022年底实施、部分区域提前至今年底,广阔的更新需求也将支撑后续销售,我们预计今明两年挖机仍将保持景气增长。其他品种方面,预计今年泵车将继续保持高增长,底盘国产化使得整体价格下降以及本身需求强劲;搅拌车系限超等政策加快更新,同时行业集中度提升。同时,关注今年工程机械海外出口,需求方面,疫情使得海外需求先抑后扬,以及海外产能受影响,需求向国内市场集中;供给方面,本轮国内市场增长加速国内主机厂在供应链、产品品质、生产制造等方面积累优势,全球竞争力逐渐成熟,随着销售渠道的完善,海外销售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投资建议:继续推荐龙头主机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浙江鼎力,核心零部件厂商恒立液压艾迪精密,塔机租赁商建设机械

刘国清18601206568

13

社会服务

景区迎反弹行情 逢低布局免税

继续看好免税行业的发展,建议逢低布局。节后抱团股大幅调整,中免股价大幅回撤,一方面因为节前涨幅较大,另一方面全球疫情趋势向好,市场担心出入境恢复后免税消费外流。我们认为中免的核心经营逻辑在于(1)国家大力发展国内免税,吸引海外消费回流的政策方向没有变。(2)虽然免税牌照的数量在增加,但中免作为免税业的绝对龙头,他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上游供应链的把控能力以及持续运营免税多年在渠道、管理、物流等方面形成的壁垒。春节期间,在全国提倡就地过年的情况下,海南仍实现了日均2亿的销售额,春节后国内疫情归零,海南航空、酒店都在迅速恢复,离岛免税的潜力仍然非常大,此外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下半年出入境旅游有望开始恢复。所以中免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市场情绪的波动带来买入时机,建议逢低布局。

关注景区股的超跌反弹。国内疫情受控的情况下,春季旅游开始进入旺季,被压制多时的旅游需求有望开始释放,预计景区客流有望快速攀升,甚至出现报复性反弹。抱团瓦解,市场在积极寻找低估值成长性确定的标的,景区股受到青睐。

王湛13521024241

14

建筑团队

立体交通网规划发布+中央预算支持三大区城际,减振长期增长空间更确定

近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确定未来15-30年的长期建设需求,目标到2035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70万公里左右,其中铁路20万公里,公路46万公里,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沿海主要港口27个,内河主要港口36个,民用运输机场400个左右,邮政快递枢纽80个左右,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拥有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我国拟围绕4极、8群、9团布局交通网主骨架,发展20个国际性+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确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长江中游、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地区、哈长、辽中南、北部湾和关中平原8个地区作为组群,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山西中部、天山北坡、兰西、宁夏沿黄、拉萨和喀什9个地区作为组团,打造由主轴、走廊、通道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主骨架实体线网里程29万公里左右(占比41%),其中国家高速铁路5.6万公里(占比80%)、普速铁路7.1万公里(占比51%);国家高速公路6.1万公里、普通国道7.2万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2.5万公里。我国不仅将逐步完善主骨架,同时“融合发展”及“有效衔接”是落实交通网规划的重要着力点,当前“衔接”为我国短板,城际、市域、城轨快速扩张需求与发展势在必行。

近日发改委文件《铁路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强调 “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际铁路项目”,同时将扶持中西部区域发展铁路干线及城际,“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针对西部、东北、中部地区干线铁路项目累计安排规模分别不高于资本金的40%、40%、30%,东部、中部、西部省份重点城市群跨省和区域骨干城际铁路项目累计安排规模分别不高于资本金的10%、15%、20%,欠发达地区项目将加大支持力度。《办法》执行下,干线铁路、城际的审批标准更加严格,同时也将每月针对项目开工情况、投资完成情况、工程进度等进行紧密监管,因此干线铁路与城际项目项目质量将整体提升,轨道交通产业相关企业工程进度及回款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尤其是以制造业为本质、位于轨交上游的减振降噪行业,回款及现金流水平有望进一步改善。

我们近期推荐的轨道交通减振降噪板块,着眼于两大需求,一是交通强国下的长期轨交高景气建设需求,二是环保要求逐步提高下轨道减振降噪应用比例提升,重点标的为天铁股份。我国致力于打造抗震韧性城市,国内防震减灾工作加快推进,建筑减隔震将是政策发力点,加之立法落地预期强,雄安集中开工建设进行中,需求有望进一步打开,百亿规模可期,重点标的为震安科技

王介超18701680190

15

钢铁团队

特斯拉加大铁锂电池应用,关注永兴材料

一、普钢观点:碳中和背景下中长期看好钢材价格

(1)国内钢铁行业碳排放管理标准以及低碳冶金技术发展现状。随着全球极端天气愈发频繁,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异常问题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重视。钢铁行业所排放的CO2居制造业首位,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低碳排放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标准缺失等问题。不过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紧迫,以及去年国家领导人提出中国将在“3060”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预计相关标准体系的研制将会加快推进。未来行业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减少传统的“碳基冶金”工艺生产,大力发展“低碳”冶金技术,目前有三种潜在技术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第一种是电解冶金技术,据报道安塞乐米塔尔已研究开发12年;第二种是熔融氧化物电解技术。美国能源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正资助波士顿金属公司研制;第三种是氢冶金。与传统的高炉转炉“碳基冶金”工艺相比,氢冶金可减少85%以上的碳排放。河钢集团计划建设120万吨规模氢冶金示范工程,日钢与中国钢研签订了50万吨氢冶金高端钢材项目,中国宝武也正着手探索氢冶金技术。总的来看,国内钢铁行业无论是碳排放标准管理体系,还是低碳冶金技术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行业低碳发展之路充满挑战。

(2)2021年1月份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幅扩大。2021年1月份,全球粗钢产量1.629亿吨,环比增加20万吨,同比增加119万吨,增幅4.8%,增速较上个月加快2个百分点。随着疫苗接种范围扩大,各国疫情得到控制后,钢厂复工复产加快。分地区来看,中国大陆地区1月份粗钢产量9020万吨(预估),全球除中国大陆以外地区1月份粗钢产量7270万吨,环比增加309万吨,同比增加167万吨。不过1月份仍有四个地区粗钢产量仍低于2020年同期水平(疫情爆发前),分别为:日本下降70.4万吨、非洲下降7万吨、北美下降74.8万吨、欧盟(27国)下降34.4万吨,合计下降186.6万吨。我们假设:情景1上述四个地区粗钢恢复至正常水平,则对铁矿石潜在需求1791万吨(长流程占80%的情况下);情景2上述四个地区粗钢产量增长5%,则对铁矿石的潜在需求增加5383万吨(长流程占80%的情况下)。因此,我们认为疫后海外钢厂复产对铁矿石需求边际增量有限,低于此前市场预期,不会对国内铁矿供应造成明显的虹吸效应。结合2021年矿山增产情况,未来铁矿石供应将逐步宽松,钢厂在铁矿端的成本压力将小于去年。

(3)钢材供给收缩预期强,钢厂盈利改善。本周生态环境部称,将强化顶层设计,牵头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治理。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在近日召开的视频会议中称,要进一步巩固提升钢铁去产能成果。而此前,工信部明确要求压减粗钢产量,市场对钢材供给收缩预期强烈,盈利预期大为改善,期货远月成材利润已扩大至500附近(螺纹10合约利润为477元,热轧10合约利润为577元)。不过现阶段处于政策空档期,相关政策措施尚未落地实处。从2月中旬粗钢产量看,钢厂增产意愿非常强烈。当期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达228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44.7万吨,增幅达24.4%。在高产量背景下,本周钢材库存继续大幅累积,总库存环比增加306万吨,农历同比增加761万吨,绝对量接近3100万吨,比正常年份(2019年)同期高出逾800万吨,短期高产量、高库存的压力不容小视。我们认为相关政策利好较难在5月份合约体现,需警惕因预期差带来的调整风险。中长期,我们仍维持看多钢铁行业观点不变。

二、特钢观点:我们市场最先喊“特钢基本面将长牛”,依然中长期看特钢基本面长牛。

(1)特斯拉加大铁锂电池应用,对特斯拉碳酸锂产业链供应企业形成重大利好,永兴材料受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个人Twitter上表示,公司将把其电动汽车中的三元锂电池换成铁锂电池,这对特斯拉碳酸锂产业链供应企业形成重大利好,永兴材料或大幅受益,给永兴材料特钢业务估60亿市值,假设碳酸锂8万元均价(现在已经超过了8万元),3-3.5万吨碳酸锂产量,PE=40X来估算,公司市值有望看到380亿之上

(2)特钢投资建议:特钢是板块性机会,重点关注全球特钢龙头中信特钢以及天工国际(港股)、久立特材、永兴材料(特钢+新能源);关注受益于军工行业发展的高温合金标的ST抚钢(维权)以及钢研高纳

王介超18701680190

16

化工团队

回调过程中,继续布局细分龙头

由于一线龙头前期涨幅较高,油价冲高后正常回调,预计市场波动加大,可伺机再次布局优质公司。在一线、二三线龙头估值收敛过程中,我们依然看好化工细分行业龙头公司的表现。一线重点推荐万华化学(近期聚氨酯涨价)、卫星石化(2月、3月金股,持续重点推荐)、扬农化工(农化龙头),二线重点推荐神马股份(尼龙66龙头)、万盛股份(磷系阻燃剂龙头)。近期化工品大幅涨价品种包括BDO(鲁西化工)、醋酸(华谊集团江苏索普)、丙烯酸及酯(卫星石化)、MDI/TDI(万华化学)。

柳强18515905800 

17

地产团队

“两集中”政策整体抑地价上涨 持续调控加剧行业洗牌

本周土地出让“两集中”政策引发关注并对行业造成较大影响。青岛、济南先后发布通知,提出宅地出让实行“两集中”,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全年将分3批次集中统一发布住宅用地的招拍挂公告并实施出让活动。结合融资端的“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度分档管理和因城施策,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建立正在快速推进。在两集中政策下,土地供给将更加规范透明,整体来看有助于抑制地价。但也正因为集中供给,房企无法将分散资金和精力,只能优先将资金锁定在优质地块上,因此若无其他配套相关政策,比如限制集中参拍次数等,部分优质地块的土地很可能更加火热,不同地块土地溢价率的分化将变大。对企业来说,两集中政策除了考验企业融资,运营,管理等能力,还有对地块,市场的分析判断能力。在资金压力下,部分企业推盘营销节奏或将发生变化,加速行业洗牌,强者恒强,利好综合实力强的龙头房企。部分布局一二线的房企或将不得不选择下沉三四线,同时合作开发拿地的模式将越来越普遍。

根据中指院的房企1-2月拿地数据,TOP100房企拿地总额3866亿元,同比增长9.2%,绿城中国拿地金额与面积均位于榜首,成为双料冠军。现金流稳健的主流企业拿地依然积极,如万科、招商蛇口等。上周,土地供应量大幅增长,部分二线城市土地交易十分活跃。商品房交易也呈上升趋势,库存总量小幅下降。但房企分化加剧,弯道超车越来越难,持续看好资源优势显著的龙头房企万科以及管理层年轻化,成长性强的二线蓝筹金科股份

张庚尧18310590516

18

农业团队

养殖产业链:近期非瘟疫情再起波澜,养殖场提前出栏低重量猪规避风险,叠加出栏的自然增长,导致短期供给增加,猪价出现下跌。同时,扩繁场也加大了母猪淘汰力度,使得产能修复进程受阻。受此影响,猪价后市有望反弹,全年均价可看高一线。当前,养殖板块估值与历史相比处于较低位置,成长性较好,估值基本没有继续下跌空间。因此,随着猪价反弹,养殖板块有望迎来反弹行情。个股方面,重点推荐牧原股份天康生物金新农(维权)和港股的中粮家佳康。

种植产业链:1月份,农业部发布《关于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和规范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的通知》,内容重在支持转基因高水平研究、育种和促进成果转化。我们认为,本通知体现了有关部门对于生物育种行业引导发展的思路。根据行业发展趋势,生物育种技术在国内的商业化应用势在必行,龙头企业有望从行业集中度和利润率两方面提高业绩。目前国内种子企业处于业绩向上拐点,龙头企业有望迎来双击。继续看好种业白马,回调就是良好的买入机会,持续推荐荃银高科登海种业隆平高科大北农

程晓东18614065768

19

电子团队

细分赛道龙头投资情绪有望迎来回暖

本周电子板块的投资情绪淡薄,但对细分小赛道龙头标的的关注度有所回暖,究其原因,经历了2020年一整年的疫情带来的行业大洗牌,诸多规模较小且融资渠道较少的非上市公司被清洗出局,行业份额往头部企业集中,电子作为全球范围内产业链分工最为细致的行业,过去多年的发展已经孕育出很大一批细分赛道的龙头,但受制于赛道市场空间相对有限且行业格局稳定,诸多优秀公司的成长预期并未得到资本市场重视,此轮行业出清后,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在获得更多市场份额的情况下,有望迎来新一轮快速成长期,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在全球“缺芯”的大环境下,晶圆制造重点区域台湾却正面临供水危机的侵扰,半导体制造厂商是“用水大户”,清洗、光刻、刻蚀和沉积等诸多步骤需要大量使用去离子水,如此次供水危机最终影响台湾晶圆制造企业的产线稼动率,对全球芯片的供给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当前,大部分半导体业者判断“缺芯”潮将延续整个上半年,缺芯程度的加重和缓解节点的推迟都将使得晶圆产能的拥有者具备涨价或择优而为的可操作性,其业绩弹性亦有望得以增强,建议关注闻泰科技等企业的受益情况。

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苹果以1570万部的销量,占据30%的欧洲市场份额,成为当季欧洲出货第一的品牌厂商,全年来看,即使在疫情影响下,苹果在欧洲的销量仅同比下滑1%,远低于欧洲整体市场14%的下滑幅度,市场份额从19%提升至22%。在华为失去GMS授权的情况下,市场普遍看好小米、OPPO等国产品牌厂商承接华为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而忽略苹果在抢占华为丢失的市场份额方面的能力,但最终结果显示,苹果的表现并不亚于国产品牌手机,这是苹果品牌竞争力的充分证明,基于此,依然看好2021年iPhone的出货量以及核心供应商业绩成长。

核心推荐:蓝思科技德赛电池兆驰股份斯迪克长电科技兴瑞科技春秋电子

王凌涛15657180605

20

医药团队

珍惜优质资产回调机会,静待 “春暖花开”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板块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前期积累涨幅较大个股普遍回调。本周生物医药板块下跌8.18%,跑输沪深300指数0.53pct,跑赢创业板指数3.12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靠后。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除中药饮片板块之外均出现回调,其中医疗服务、中成药和医疗器械板块跌幅较大,分别下跌17.32%、9.13%和8.73%,本周医药板块走势仍主要跟随大盘情绪,前期积累涨幅较大个股出现回调。

投资建议:进入年报披露季,近期医药板块披露的业绩预告证明板块基本面仍表现优异。当下我们对医药板块看法是:珍惜板块内优质资产回调机会,静待即将到来的“春暖花开”。

近期建议坚守具备估值安全垫、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的一、二线龙头,核心标的包括血制品龙头天坛生物;药店板块一心堂大参林;器械和检测板块龙头迈瑞医疗金域医学;类消费生物药龙头长春高新;以及估值便宜、基本面有变化的优质细分赛道龙头如山东药玻丽珠集团

3月推荐组合:康泰生物智飞生物、天坛生物、大参林、一心堂、迈瑞医疗、安图生物、金域医学、长春高新、山东药玻。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核心产品降价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盛丽华15221905129

21

军工团队

军工中长期需求确定性强,长期看好

中央军委日前印发《关于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坚持聚焦备战打仗、实战实训,加快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坚强支撑。

在实战化演练频率大幅增加、联合作战要求提升的背景下,对我国武器装备数量、现代化、信息化提出更高要求。我们预计未来五到十年是我国军工装备需求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目前仅处于发展的开端,未来行业整体需求扩张,其中航空、航天、信息化等重点领域需求将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快速增长。

2019年初发布的《军品定价议价规则》将军品定价规则由5%成本加成改为以目标价格为主的激励约束机制,在目标价格基础上节省部分给予供货商一定的奖励,并提高主机厂等整体单位的自主权。整体单位有动力提高效率,并将部分配套和加工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企业。因此,效率高、创新能力强、市场化机制更好的体制内和民营企业将获得更多的生产任务,带来超额收益。

我们看好军工板块中长期投资机会,两会期间军费数据值得期待,目前处于较好的配置时机。继续推荐航空航天(飞行武器和军机)、国防新材料、国防信息化细分领域,标的七一二(603712)、铂力特(688333)、楚江新材(002171)等。

马捷18010097173

免责声明

2、本订阅号仅面向太平洋证券签约的机构客户,仅供在新媒体渠道下的研究信息、观点的及时沟通。因本订阅号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太平洋证券不因其他订阅人收到本订阅号推送信息而视其为客户。

3、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的投资建议,太平洋证券研究院及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4、本订阅号对所载研究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者对本订阅号所载所有内容(包括文字、音频、视频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扫二维码,3分钟极速开户>>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资产 消费品 太平洋证券 通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8 有研粉材 688456 --
  • 03-03 青云科技 688316 --
  • 03-02 中望软件 688083 150.5
  • 03-01 恒辉安防 300952 11.72
  • 03-01 菱电电控 688667 75.4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