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A股后市怎么走?十大机构解读>>
中信证券:资金将逐步接力,布局节后高弹性,外资集中流入叠加春节过后,市场上涨概率更大(附三大主线)
A股正处于全年关键做多窗口,高频数据验证与基本面预期形成正反馈,强化投资者增配共识,预计外资快速流入之后节奏将放缓,国内资金也将补仓,逐步形成资金接力效应。历史复盘显示,外资集中流入叠加春节过后,市场上涨概率更大,当前依然是较好的加仓时点,建议长期战略配置围绕“四大安全”,中期战术加仓三类“洼地”,短期聚焦处于“洼地”且春节后有爆发力的品种。首先,近期全国疫情“达峰”后日新增感染数回落明显,高频数据验证与基本面预期改善形成正反馈,且基本面中期修复趋势高度明确,各类投资者中期增配A股已形成较强共识。其次,外资补仓式流入明显提速,已成为开年来最重要的定价力量,预计也是今年全年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国内机构调仓从均衡配置转向更重成长,内外资将逐步形成资金接力效应。再次,历史复盘显示,外资过去33次周流入超200亿元的事件中,有20次A股在后续3个月上涨,沪深300平均涨幅8.8%;2000年以来春节后一个月A股上涨概率74%,平均涨幅2.5%:当前上述两类事件叠加,节后市场上涨概率较大。最后,当前依然是较好的加仓时点,短期配置上,建议布局机构仓位低、产业逻辑顺、业绩弹性大,预计春节长假后有爆发力的品种,如医药医疗和信创等。
A股春季躁动助力“破晓”行情,“托底+重建”继续推荐“低估值△g”。港股牛市、A股修复市,港股买成长、A股买价值。我们年度策略提示23年中外呈现“此消彼长”趋势,驱动外资流入并为躁动行情提供了增量资金。历史上当“强预期”兑现为“强现实”时A股△g占优,当“强预期”转为“弱现实”时市场配置高景气g。23年行业估值分化、但复苏验证尚未到决断期,“强预期”下继续沿着托底+重建方向,配置“低估值△g”: 1. 疫后修复链+估值合意(影视院线/黄金珠宝/医疗设备/疫苗);2. 地产链普遍估值低位(装修建材/地产/家具);3. 信心托底+预期重建的其它方向(互联网平台/通用自动化/非银)。
中金策略:短期紧跟政策边际变化的节奏,中期偏成长 未来3-6个月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当前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偏低位,我们认为临近春节不排除市场短线面临一定扰动,但修复行情可能尚未结束,未来需密切关注经济改善斜率及政策预期对资产价格的边际影响。近期进入年报业绩预告密集披露期,四季度盈利虽然偏弱,但可能已被市场充分预期,对市场整体影响可能有限,但需要关注部分行业和个股减值计提和业绩低于预期的风险。
本周工业金属价格普涨, LME铜、铝价格分别上涨7.3%、12.2%;工业金属价格由“金融属性”及“商品属性”共同决定,从金融属性来看,美国去年12月CPI环比下降0.1%,美联储加息压力进一步放缓,名义利率拐点初现;从商品属性来看,全球铜铝库存均处于历史低位,中国防疫政策转向叠加密集的地产政策刺激,中国经济复苏可期,叠加新能源行业的拉动,铜铝需求增长预期大幅好转,铜建议重点关注紫金矿业、金诚信、洛阳钼业、铜陵有色等,铝建议重点关注中国宏桥、天山铝业、神火股份、怡球资源(维权)等。
浙商证券:预计上证指数将拾级而上,券商板块预计将迎来脉冲式上涨
简言之,券商投资方法论在于上证指数突破关键点位的催化剂。随着新一轮小牛市开启,预计上证指数将拾级而上。结合估值目前券商尚处底部区域,接下来随着指数冲关,券商板块预计将迎来脉冲式上涨。结合行业,相关公司有中信证券、东方证券、华泰证券等。
申万宏源策略:建议在结构选择上“守株待兔”,短期科技成长和消费核心资产会占优
春季行情行业快速轮动,结构选择要“守株待兔”,短期科技成长和核心资产相对占优:1. 科技成长继续重点布局基本面有困境反转预期的计算机和传媒,指数重点关注科创板和恒生科技。2. 基本面改善容易外推的消费核心资产(医美、白酒、啤酒、医疗服务、免税)。3. 价值端重点保留地产股的持仓,这是后续政策最有望密集催化的方向。另外,继续推荐央企改革主题。
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外资180度转弯、又开始看多中国资产了,而外资流入也成为近期市场关注的“香饽饽”。如何跟踪和评估外资做多中国市场的情况?我们通过外资交易中国的经典四大资产,构建“做多中国”指数,我们发现当前外资做多中国的交易逐步进入中性区间,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
民生策略:投资者当下进入在各种板块之间轮动的阶段 煤炭和油将值得期待
期待中国经济未来的复苏成为了当前市场最大的向上力量。在直接受益于经济复苏和出行恢复的板块交易逐渐充分后,投资者终将目光投向大量逻辑延申的领域,能源(油、煤炭)是不错的选择。我们重新提示此前阶段性调出的油运板块的机会:在经历了过去一段时间的淡季价格回落后,运价基本触底且确认了中枢上移。考虑到股价已经历大幅调整,机会正在显现,这是以煤炭为代表的周期股在2022年初第二轮行情启动时的状态。
另一方面,对于国内资金,我们判断后续可能类似2019年。在年初外资率先发力后,随着2023年市场逐渐回暖,内资机构的产品发行和仓位也将逐步回升,并最终与外资形成合力:公募方面,考虑到新发规模回暖滞后市场底近1个季度、实际建仓仍需要1-3个月的时间。私募方面,参考2019年,私募仓位的回升也有一定的滞后性。而险资方面,自2022年11月权益资产(股票+基金)头寸已开始底部回升。因此,后续随着市场逐渐回暖、风险偏好回升,内资机构的产品发行和仓位也将逐步回升,并与外资形成合力、共振。
方正策略:一季度可以关注大盘价值的修复行情,二季度及以后市场风格或将重回中小盘成长风格
2023 年开年第一周,市场表现亮眼,港股更是录得超过 6%的涨幅。展望后市,我们对 A 股市场乐观看多。作为和企业盈利状况关联度最为密切的宏观经济指标,PPI 同比已于去年 10 月转负,当前已经进入到本轮盈利下行周期的中后期。随着短期负面因素的逐渐消退,我们认为去年 10 月底判断市场底部反转的逻辑依然成立。结构上看,一季度可以关注大盘价值的修复行情,二季度及以后市场风格或将重回中小盘成长风格。另一方面,从过去十年的经验来看,无论是牛熊转换还是风格切换,A 股在一月份(年初)变盘的概率极大。
责任编辑:陈诗莹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