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樑:申万行业分类体系的成功 体现申万研究所整个团队的合作和长期坚持的力量体现

董樑:申万行业分类体系的成功 体现申万研究所整个团队的合作和长期坚持的力量体现
2022年12月13日 17:47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申万行业分类

  无心之中的一个创举

  董 樑

  2022年7月

  1997年的一天,时任研究所基础研究部(公司行业研究部的前身)负责人的牟永宁,突然把我叫过去,给了我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工作—给上市公司进行系统性分类,便于未来大家能够体系化地进行公司研究。的确刚开始的时候,研究员就那么几个,大家按照朴素的经验分了几个大的行业板块各自负责就完了。但随人员不断增加,大家的研究边界越来越有重叠和交叉,需要更加系统性考虑这个问题了。或许是领导觉得我刚考过CPA,财务基础好,于是就把这个工作交给了我。

  初窥门径:

  拿到这个工作,我虽然一开始也是一头雾水,但按照以往类似的工作惯例,迅速地找寻了各方资料进行学习后,发现最好的系统分类方法就是搞一套严格的行业分类体系,而且第一次发现,行业分类体系有管理型分类(如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和投资型分类两个大的分支。作为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我们应该搞投资型行业分类,我心中先默默下了这个判断。而当时国内市场上没有相关的投资型行业分类方法可以参考,国际上倒是有几个,但在仔细分析了以后,发现这些分类和中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不太吻合:在制造业方面的分类太粗略,在服务业方面比较详细。但当时的中国上市公司多集中于制造业,服务业非常稀少,而且从各种信息角度来看,大量即将上市的公司也多集中在制造业。因此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想应该搞一套和他们都不一样的行业分类。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先去国家统计局和有关专家讨教,而后把国内外各家的各种行业分类打出来仔细琢磨,还找了各种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终于初步形成了一套和中国上市公司结构比较相符的行业分类,并在实际工作中开始运用。

  确定原则:

  从初步行业分类框架形成,到正式对外发布,其中不少事情都深有感触,略举一二。行业分类,看起来核心是一个大的体系框架,但在确定了这个框架以后,其中更加关键的问题是具体公司如何进行分类。大多数行业分类均考虑以相关公司的业务收入来作为分类的核心指标。但申万行业分类,却是以利润占比作为分类的核心指标,因为我们朴素的认为资本市场是以盈利为估值基础并从而影响股价变化的,因此行业分类也要体现这个特点。正是这个利润为先的特征,使得申万行业分类真正确立了投资型分类的基础,并被各类投资机构所采用。而在具体上市公司分类时,我花了两周的时间,将当时最早的数百家上市公司的发行公告和历年的年报都通读了一遍,对每家公司按照分类原则进行分类。这样的笨办法看起来的确很落伍,但我却从中找到了好多乐趣。因为我发现,上市公司的这些公开材料蕴含了非常丰富的资料,不仅能够看出目前的业务特点,而且仔细揣摩,可以发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由此,我们在上市公司分类方法中又加入了一条重要的原则——专业判断。这条原则是受到注册会计师的有关工作准则的启发而提炼的,对于各种数据混杂甚至反复变化的情况下,基于专业分析师的综合前瞻判断是解决矛盾的最可取的方式。而由于工作的延续性特点,申万行业分类从一开始由我负责维护到随后确立由行业比较小组负责,一直都是由偏策略的专业研究人员来进行维护,和其他部分行业分类由金融工程研究领域或是数据统计部门来牵头有明显不同,或许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能够始终与众不同的地方。

  瓜熟蒂落:

  申万行业分类从1997年开始酝酿到内部试行使用,成为我们内部进行研究管理、工作质量比较和各类数据统计的重要工具。先后经历了好几年。期间我们不断打磨和修订,研究报告使用和统计数据分析等各种方式也进行了一定的对外传播,逐渐被不少投资机构和同行开始熟悉,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反馈意见标准我们不断加以完善。到了2003年10月,发生一件具有里程碑的事件。在研究所当时负责金融工程研究的强立老师和提云涛博士的大力推动和信息中心郭德培、陶啸等同事共同努力下,正式对外申万系列指数,而申万行业指数正是其中的一大系列。而由于这次对外宣传,我也正式撰写了“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标准”的报告,于2003年10月16日对外发布,正式对外系统性地推出了申万行业分类体系。自此之后,通过各种资讯平台这样持续公开的发布渠道,再加上其本身较好地刻画了资本市场中各行业的差异特征,因此开始被投资机构和各类分析机构广泛使用,并通过口碑传播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同行所采用,成为大家进行日常市场特征分析统计、内部研究管理和考评统计的有效手段,并不断见诸于各种公开权威媒体和重要机构的分析报告中。

  虽然证监会的行业分类随后也推出并在相应的权威统计中加以应用,但由于不同定位和应用场景,因此并没有对申万行业分类产生实质性冲击。反而由于我们行业分类的巨大影响力,在证监会组织的几次行业分类方法的内部研讨会上,还多次请我们专门去介绍申万行业分类的特点和主要要素,并对证监会的行业分类的完善提供参考意见。

  而最让我感觉自豪的是有一次国际知名的指数公司MSCI(明晟)专门来研究所和我们交流。对方特别提到,他们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成功地推广了MSCI指数成为客户的使用基准(包括行业分类基准)。但仅在中国,他们发现很多客户都要求使用申万行业指数,并不接受MSCI的行业分类标准,这让他们有点沮丧,并进而来和我们洽谈如何开展合作。来自海外同行的肯定让我们倍感鼓舞,觉得我们似乎做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算为中国证券市场争了一口气。

  与时俱进:

  申万行业分类从开始之初,我们就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最大背景,因此行业分类也不是一成不变地,而是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基本上每过五年左右便会进行一次大的调整(涉及到一级行业的增替),每年进行一次上市公司分类的更新调整,便成为我们的规则。而整个行业分类体系也从2003年的23个一级行业到2014年的28个一级行业再到2021年的31个一级行业,而二三级行业类别调整就更多了。

  特别是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上市公司,因此在2021年行业分类体系的调整中,我们将所有的最新港股通个股都纳入了我们分类体系之中,使得大家能够采用统一的行业分类体系来对A股和港股通个股进行一体化的分析统计。

  致敬一起奋斗过的同事们:

  这些年来,很多同事和我一起承担申万行业分类体系及具体上市公司分类的工作,大家一起共同传承,认真地践行,日复一日地不断精进提高,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先后重点参与体系建设指导的包括老同事包括:程洲、孙蔚、朱安平、童驯等,而负责繁复的具体工作的同事包括:叶飞、李志、夏钦、李鹏、陈健翔、毛成学等,现在又落到了林丽梅、郝丹阳等同事的身上。对他们的辛勤努力和长期付出由衷地表示感谢!

  再创辉煌:

  追忆往昔,申万行业分类体系的成功,固然有市场化的方向指引、专业化人员全心付出、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的关键所在,但更重要的体现申万研究所整个团队的合作和长期坚持的力量体现。同时,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也是这项工作成功的重大背景。如果不是有中国这样目前世界是最完备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可能我们照搬别人的成熟行业分类体系可能也就凑合了。所以我们非常有幸身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当日的一个无心之举,成为了今天中国资本市场可以记录的一个创举,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衷心希望申万行业分类能够和申万研究所一起从历史的开拓者走向更远的未来,迎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甚至走向世界,打开一片新的天空!

  作者简介

  董樑,1997年入职研究所,历任行业研究部分析师、行业研究部和策略研究部负责人,现任研究所副总经理、申万宏源证券财富事业部产品与资产配置中心负责人。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卫晓丹

申万 我与研究所的故事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21 佰维存储 688525 13.99
  • 12-21 富乐德 301297 8.48
  • 12-20 太湖雪 838262 15
  • 12-20 三祥科技 831195 11
  • 12-20 鸿铭股份 301105 40.5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