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曹柳龙:“科特估”行情仍然在波段交易中挣扎

方正证券曹柳龙:“科特估”行情仍然在波段交易中挣扎
2024年06月10日 11:43 市场资讯

专题:芯片概念活跃!“科特估”强劲驱动 节后行情可期

  报告摘要

  4月底至今,科技行情迎来反弹,市场重燃对科技行情持续性的关注。市场是否会迎来继“中特估”后的“科特估”?“科特估”的目的为何?又有哪些行业需要“特估”?

  对此,我们的观点如下——

  第一,当前对于“科特估”需要保持关注,但也需要多一些耐心。23 年“中特估”提出至今,央国企的盈利能力韧劲带动“中特估”行情持续演绎。与“中特估”相呼应,我们在 3.10《科特估:新质生产力,突围》中率先提出“科特估”的概念,但在高速轮动的行情结构下,“科特估”始终难以和“中特估”一样形成趋势。

  第二,“科特估”的长期展望:与“中特估”相同,都是资本市场使命的一环。长期看,我们对于科技股的行情具备充足信心,核心原因在于:无论是“中特估”还是“科特估”都是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使命的一部分。安全资产“涨价重估”(中特估)是基础,提供了解决土地财政转型的“燃眉之急”的新增资金。但长期看,“科特估”是最终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仍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要素生产率的再次腾飞。

  第三,“科特估”的短期线索:仍需等待明确的流动性宽松或政策强加码 。我们认为:决定科技股短期行情的分子分母端的两因素都需等待进一步信号。(1)分母端:在明确的降息信号出现前,我们认为不宜过早交易海外流动性宽松的预期。(2)分子端:仍应等待政策进一步加码的信号。当前存量博弈的市场格局中,科技板块的普涨需要更大级别的政策。否则行情仍可能仅短期集中于低空经济、半导体设备等政策聚焦的细分领域,且轮动速度可能仍然较快。

  第四,“科特估”的深层意义:配合新“国九条”,改善“新质生产力”融资环境。当前国内信用周期底部,“新质生产力”亟需大量融资,前提条件是民间资本在一级市场广泛参与。而历史上看,一级市场的大规模融资往往以二级市场的牛市为前提。同时,结构上看,“先进智造”融资能力相对较差,可能是“科特估”的重点领域。

  第五,如何交易“科特估”:“先进智造”的相对估值修复。科特估”与“中特估”相同,并非平地拔估值,而是修复相对国际水平而言偏低的估值。从绝对水平上来看,相比于海外而言,“先进智造”相对低估。从估值与盈利能力的变化上,结构上“先进智造”更被低估,也因此更需要估值重塑。

  第六,行业配置:持仓“中特估”,关注“科特估”,坚守“八二法则”。“科特估”是长期趋势,但短期交易仍需谨慎等待信号,持仓“中特估”(安全资产)的同时,对“科特估”保持关注,是下一阶段交易的更优解。行业配置继续坚守“八二法则”:80%仓位中长期配置资源/泛公用事业/算力基建;20%短期仓位博弈银行/地产竣工链。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盈利环境发生超预期波动等。

  报告正文

  1

  本周核心观点

  1.1 “科特估”的行情现状:行情仍然在波段交易中挣扎

  “中特估”正在持续演绎,但频繁轮动下,“科特估”仍然只有波段行情。23年“中特估”提出至今,央国企的盈利能力韧劲带动“中特估”行情持续演绎。与“中特估”相呼应,我们在3.10《科特估:新质生产力,突围》中率先提出“科特估”的概念,但在高速轮动的行情结构下,“科特估”始终难以和“中特估”一样形成趋势。

  如何看待后续科技行情?我们保持“年内可以期待一轮科技行情”的判断,但短期信号仍需考量政策和流动性两方面因素。当前对于“科特估”需要保持关注,但也需要多一些耐心。

  1.2 “科特估”的长期展望:与“中特估”相同,都是资本市场使命的一环

  长期看,我们对于科技股的行情具备充足信心,核心原因在于:无论是“中特估”还是“科特估”都是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使命的一部分。长期来看,逆全球化加速,市场主线正从过去20年的“发展”资产,切换到现在和未来20年的“安全”资产。安全资产“涨价重估”(中特估)是基础,提供了解决土地财政转型的“燃眉之急”的新增资金。但长期看,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仍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要素生产率的再次腾飞——

  (1)“中特估”的核心内涵在于“土地财政”向“要素财政”(资源/公用事业等生产要素涨价重估)的转型。逆全球化,国内政策定力强,导致地产周期下行。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必将带来央国企泛公用事业部门,供给出清,涨价重估。同时,资源/公用事业等“稀缺资产”涨价重估,也能够加速土地财政切换到要素财政。

  (2)“科特估”的内涵在于实现要素生产率的二次升级,重点一方面在基础工业体系的“补完”,一方面在于探索“前沿科技”的边界。我们在24.3.10《科特估:新质生产力,突围》中提出:以AI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可能带来中美底层经济效率代差,进而影响国际地缘格局。由此可见:为了防止“科技大爆炸”导致的中美生产效率代差,“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也是“安全”的核心内涵之一!

  1.3 “科特估”的短期线索:仍需等待明确的流动性宽松或政策强加码

  我们认为:决定科技股短期行情的两因素都需等待进一步信号——(1)分母端:美债利率制约的流动性;(2)分子端:国内的政策力度。

  分母端:在明确的降息信号出现前,我们认为不宜过早交易海外流动性宽松的预期近期加拿大、欧盟渐次宣布降息,市场开始出现降息交易,推动美债利率下降。但6月7日发布的超预期的5月新增非农给市场的降息交易泼了冷水,当晚美债利率跳涨超14bp。短期内海外流动性的不确定性仍强,这是近期科技行情反复轮动,但始终无法形成趋势的原因之一。在降息的更明确信号出现之前,不建议过早进行降息交易。

  分子端:仍应等待政策进一步加码的信号。5月24日“国家大基金三期”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规模远超往期。超预期国家大基金落地带来了科技板块中上游设备的结构性行情,未来科技板块的普涨可能需要更大级别的政策驱动。

  1.4 “科特估”的深层意义:配合新“国九条”,改善“新质生产力”融资环境

  我们将国内科技制造业拆分为三类“新质生产力”:优势制造、高端自造、先进智造其中,“优势制造”指国内已经取得相对优势地位的制造业,“高端自造”指高端装备、新材料等相关行业,“先进智造”指半导体、AI、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

  “科特估”的深层目的在于改善前沿科技融资环境当前国内信用周期底部,“新质生产力”亟需大量融资,前提条件是民间资本在一级市场广泛参与。而历史上看,一级市场的大规模融资往往以二级市场的牛市为前提配合新“国九条”:“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大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股债融资支持”,“科特估”可能是改善“新质生产力”融资环境的前站。

  结构上看,“先进智造”融资能力相对较差,可能是“科特估”的重点领域就资本市场的融资可得性来看,我国当前“优势制造”融资能力相对更强,“高端自造”融资能力偏弱,而“先进智造”则缺乏融资能力

  1.5 如何交易“科特估”:“先进智造”的相对估值修复

  “科特估”与“中特估”相同,并非平地拔估值,而是修复相对国际水平而言偏低的估值从绝对水平上来看,相比于海外而言,“先进智造”相对低估。

  从估值与盈利能力的变化上,“先进智造”同样更被低估,也因此更需要估值重塑。相比于10年前(23Q4 VS 13Q4),中国的“先进智造”行业对比美国,盈利能力抬升(相对ROE上升),但估值收缩(相对PB下降),是“科特估”的重点领域。

  海外制裁是“先进智造”与“高端自造”行业结构性低估的原因。以半导体为例,在2020年前,中美半导体行业的ROE差基本和相对PB走势一致,直到2020年5月,美国对华为实施零技术的芯片封锁,自此开始即便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盈利能力相对提升,但相对估值却急转直下。

  1.6 行业配置:持仓“中特估”,关注“科特估”,坚守“八二法则” 

  “科特估”是长期趋势,但短期交易仍需谨慎等待信号,持仓“中特估”(安全资产)的同时,对“科特估”保持关注,是下一阶段交易的更优解。短期降息预期推迟,全球流动性风险仍存,未来随着国内基本面逐渐企稳,与地产链脱敏的“安全资产”仍是持仓的重点方向!行业配置上我们建议继续坚守“八二法则”——

  80%仓位中长期配置“安全资产”:(1)供给约束(部分资源):煤炭/有色/石油;(2)行政约束(泛公用事业):水务/电力/燃气/交运/通信;(3)技术约束(新质生产力):AI算力基建。

  20%仓位阶段性博弈“发展资产”:地产/银行的预期过度向下超调,会带来“脉冲式”反弹行情。

  2

  市场全景扫描

  2.1 市场回顾

  本周万得全A较上周下跌2.09%,上证指数较上周下跌1.15%,沪深300较上周下跌0.16%,中证500较上周下跌1.88%,创业板指较上周下跌1.33%,科创50较上周下跌0.71%。

  各类市场风格中,大盘价值上涨0.32%,大盘成长下跌0.71%,小盘价值下跌1.33%,小盘成长下跌1.79%。

  大类行业中,金融服务与服务业本周涨跌幅靠前,涨跌幅分别为-0.72%、-0.79%,中游材料与中游制造本周涨跌幅靠后,涨跌幅分别为-3.60%、-3.27%。

  一级行业中,涨跌幅前三行业为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煤炭,涨跌幅分别为2.82%、1.09%、-0.19%;涨跌幅后三行业为综合、轻工制造、社会服务,涨跌幅分别为-7.41%、-5.76%、-5.65%。

  本周境外市场多数上涨,其中标普500上涨1.32%、恒生指数上涨1.59%。

  大宗商品多数下跌,其中布油下跌2.34%、COMEX黄金下跌1.49%。

  截至本周收盘,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28%,较上周下降0.93BP。

  本周资金面变化:本周A股总体重要股东二级市场交易净增持21.03亿元,减持最多的行业为电子(-1.61亿元),增持最多的行业为基础化工(12.56亿元)。本周偏股型基金新发行54.44亿,而上周为66.95亿。本周北向资金净流入53.05亿元,而上周净流出56.61亿元。截至本周收盘,融资余额为14762亿元,周环比下跌0.82%,同比下跌2.18%,融券余额为368亿元,周环比下跌3.74%,同比下跌59.26%。

  最新行业比较打分结果显示:

  医药生物、社会服务、基础化工等行业得分较高。医药生物赔率得分、景气指数得分、市场预期得分和财务得分较高,总分92.83,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首位;社会服务赔率得分和景气指数得分较高,总分78.90,排名第二;基础化工景气指数得分和市场预期得分较高,总分71.68,排名第三。

  计算机、银行、通信排在后三位。计算机景气指数和财务得分较低,总分32.29;银行景气指数得分较低,总分30.67;通信景气指数得分和市场预期得分较低,总分22.94。

  本周行业打分变动前三的行业为美容护理、煤炭、纺织服饰。美容护理下降了16分,原因是景气指数得分下降;煤炭上升了9分,原因是赔率得分、景气指数得分和市场预期得分上升;纺织服饰下降了6分,原因是赔率得分和市场预期得分下降。

  2.2 本周重要经济数据

  2.3 本周经济要闻

  6月7日,5月中国出口额2.15万亿元,同比大增11.2%,出口回暖: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5月当月进出口3.71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5万亿元,增长11.2%;进口1.56万亿元,增长5.2%。今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其中,船舶、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00.1%、26.3%、17.8%。5月集成电路、船舶出口金额同比增长明显,涨幅分别为28.47%、57.13%。

  2.4 下周重点关注

  6月12日中国公布5月欧CPI同比、5月PPI同比;美国公布5月CPI、5月核心CPI;

  6月13日中国公布5月M0、M1、M2同比、5月社会融资规模、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美国公布联邦基金利率、5月PPI最终需求、5月核心PPI;

  6月14日欧盟公布4月欧盟商品进出口金额同比、4月欧元区贸易差额、4月欧元区商品进出口金额;美国公布6月密歇根消费者情绪指数。

  3

  全球经济日历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俊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