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O板块深度调整!药明裁员,康龙化成、昭衍、泰格等业绩能否回暖?

CXO板块深度调整!药明裁员,康龙化成、昭衍、泰格等业绩能否回暖?
2024年05月23日 18:07 医药经济报

全球CXO板块持续震动,市场正处在深度调整阶段。

日前,药明康德宣布将裁掉位于美国圣保罗-明尼苏达州(St. Paul, MN,)工厂的若干岗位。发言人表示:“采取这一行动是由于过去18个月市场状况发生变化。受影响的员工收到了遣散费,并获得了再就业服务。”

事实上,药明系企业在海外布局投入不少。药明康德在美国特拉华州的生产基地,此前预计1期项目将于2026年投入使用。今年2月,全球首个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在美获批,药明康德子公司药明生基也获批在其费城基地分析测试和生产该产品。

不过,今年以来CXO板块的全球产能调整持续变化。2024年3月,德国化学品和医药CDMO巨头Evonik宣布,将在全球裁员2000人,且大部分是管理层职位,最终只保留约六成的员工;Catalent将在其位于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的一个生产基地裁员 130 名工人。New Vision、Lonza、Catalent、赛默飞世尔等国际知名CDMO公司皆有程度不一的“收缩”表现。

全球市场调整显然也搅动着资本市场的投资情绪。纵观国内各大CXO药企2023年业绩,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昭衍新药等企业的业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行压力。目前,中国CXO产业或许正处在产业转向的临界点,企业除了采取优化调整的策略外,还需要寻求独特的专业优势,在全新的竞争局面中寻找机会。

全球市场压力产能调整能否“软着陆”?

作为一家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均设有运营基地的全球公司,药明康德财报显示,美国客户收入占整体收入64.8%,药明生物北美市场营收占整体的47.4%。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的一项调查显示,74%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要将这些服务切换到其他公司,需要长达6年时间;另有30%的受访者称,如果要将药物生产转向其他公司,需要长达8年时间。

如今,药明康德正在积极寻求业务转型“软着陆”,但曾经旱涝保收的“卖水人”生意光景正在褪色。此前,对于2024年的业绩,药明康德也做出了并不积极的预期:预计2024年收入为383亿至405亿元,即营收将原地踏步甚至出现负增长。

虽然,药明康德2023年财报显示营收、净利润创新高。其中,营业收入首次突破400亿元达403.4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07亿元,同比增长9%。

但是,优质的成绩背后也浮现出让人无法忽视的隐忧。首先是业绩增速下滑:2023年药明康德营收同比增速仅为2.51%,这与以往两位数的增长相差甚远;净利润方面,9%的增速与2022年近73%的增长相比更是相形见绌。药明康德股价更是在两年时间下跌约六成,对应市值蒸发了超过2500亿元。

媒体信息显示,药明康德在美国有12家工厂,在亚洲有20家工厂,在欧洲和中东有4家工厂。最新宣布将关闭的美国圣保罗-明尼苏达州(St. Paul, MN,)工厂,主要从事医疗器械、体外和体内生物相容性测试和化学特性分析,并提供组织产品的生产加工。

在人员方面,药明康德同样压力不小。据公司2023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公司共拥有41116名员工,其中12851 名获得硕士或以上学位,1412 名获得博士或同等学位。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22年底44361名员工减少3245人。

投资者情绪仍待回温行业反弹仍在蓄力

一众CXO企业近期披露了2023年业绩及2024Q1业绩情况。订单骤减、业绩下滑,资本市场表现难掩投资者低落情绪。

据证券行研报告,2023年CXO营收909.4亿元,同比下滑1.9%,归母净利润175.2亿元,同比下滑18.8%,CXO整体毛利率为40.8%,与2022年基本持平;归母净利率为19.3%,较2022年减少4.02%。

从季度看,2024Q1 CXO营收191.4亿元,同比下滑13.2%,归母净利润27.9亿元,同比下滑42.3%,整体毛利率为36.4%,较2023Q1年减少4.73%;归母净利率为14.6%,较2023Q1年减少7.36%。

康龙化成实现营收26.71亿元,同比下滑1.95%;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下滑33.80%;泰格医药实现营收16.60亿元,同比下降8.00%;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降58.65%。

目前来看,“出海”成为CXO企业拓展自身业务规模、谋求新增长的较优选项。

数据显示,2023年,康龙化成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约74亿元,同比增长11.39%,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4.14%,来自欧洲客户(含英国)的收入为18.44亿元,同比增长24.35%,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5.99%;泰格医药实现境外收入约31.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2.65%;药明生物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实现收入约132.1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超70%;昭衍新药境外收入实现约5.7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24%,同比增长51.2%。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CXO企业面临着如知识产权保护、数据安全、地方政策法规、文化差异等挑战,均需企业在“出海”前有更全面的应对措施。在与国外CXO企业竞争时,中国CXO企业除了在技术上应充分放大自身优势外,还应做好面对各项挑战的准备。

展望2024年,药明生物、康龙化成、凯莱英等多家CXO头部企业给出了收入指引。

其中,药明生物在业绩说明会上称,预计2024年公司将实现5%至10%的收入增长;康龙化成给出的业绩指引为,2024年业绩会持续增长,预计实现收入端10%以上的增长;凯莱英则表示,推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再平衡,缓解公司利润率下行压力。

凯莱英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感受到行业仍处于调整期,海外Biotech融资初步回暖,但长期恢复情况尚需观察,订单的恢复也需要时间;从国内融资情况来看,部分热点领域有所增长,但仍未全面走出低迷时期。跨国大制药公司不受投融资周期性影响,除个别管线调整,整体需求持续增长。

市场观点认为,未来随着我国创新药支付端的快速崛起,将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药企选择中国作为重要的新药首发地之一。这些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看重,也将为我国临床阶段的CXO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机遇。

编辑:郑淼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