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兽”光伏:喊话小企业低价投标 恶性竞争挣脱难

“困兽”光伏:喊话小企业低价投标 恶性竞争挣脱难
2024年10月23日 20:19 东方财富

@全体股民:《投资研报》巨额特惠,满3000减1000,满1500减500!【历史低价手慢无,速抢>>

剑指低价恶性竞争,光伏行业协会划出了组件成本红线。

“0.68元/W的成本已经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按相关规定,中标合同必须是高于成本。”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再度呼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同时,称将和各市场参与方一道,关注最新的招投标结果。 如出现违反《招投标法》的招投标结果,将积极探讨通过行政监管和法律裁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这一发声不出意外地一石激起涟漪。多名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达了谨慎的乐观,相比限产等措施,限制低价投标已是相对具备可行性的操作,“至少算是好的开头”。

从央企集采的招标信息来看,10月22日,中节能开标的2.5GW组件集采,其报价的最低价及均价均较9月中旬有所上涨。

不过,在保持有限乐观的同时,多家企业同时提到限制低价的局限。有企业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直言,当下行业面临“囚徒困境”,单纯依靠企业自律较为薄弱。

协会接连出手,企业集体发声带动股价上扬。10月23日,光伏板块领涨A股。海优新材盘中涨停,收41.46元/股,创近半年新高。此外,大全能源通威股份福莱特等个股涨停。

组件亮出底价,限价剑指小企业低价抢市场

10月18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所发布文章标题也着为吸睛——光伏组件当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文章提出,近一段时期以来,招投标市场不断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案例。中标价低于成本,已成为困扰光伏制造行业的难题。协会经汇总、统计、分析与整理,提出0.68元/W的最终组件含税生产成本(不含运杂费)已经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

针对低于成本中标以及低于成本中标后可能出现的以次充好、不能履约的行为,协会将予以关注,并考虑采取全行业通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等方式,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这已不是行业协会首次就低价竞争发声。数日前的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来自产业链各环节的16家头部企业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达成共识。

此次座谈会为闭门会议,据悉列席的均为企业领导级别。数家企业向贝壳财经记者证实,虽然协会措辞没有直接列出关联,但0.68元/W的成本价即是在这一座谈会上提出。

多家企业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成本涉及企业的核心数据,由于技术与供应链整合程度不同,每家公司的成本有所不同,但组件0.68元/W的含税生产成本算是当前比较权威的数据。“要注意的是这一数据依然是刨除了运费、损耗等支出后所得出的”。

一家出货量靠前的组件企业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行业协会所给出的0.68元/W是不含费用与折旧的现金成本,并且为头部企业才有可能做到的水平。而如果计算进各项费用后的组件全成本价格将超过0.73元/W,其中包含了大几分的费用,以及数个点的折旧费用。

行业协会发布价格红线的背后,是今年以来组件招标价格的不断走低。

今年8月以来,公开招标中披露的组件价格已降到0.6+元/W区间,再度刷新新低。根据智汇光伏的统计,9月18日华电集团2024年第二批光伏组件集中采购正式开标,其中最低投标价降至0.622元/W。

贝壳财经记者自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在招标中报出低价的多为中小企业及新进入者。

“主要很多小一点的企业就靠低价抢市场,亏点总比卖不出去强。”一名业内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并以“囚徒困境”形容当下的行业现状,即个体最优解并不等同于集体最优解,这也导致企业会有自己的考量,“实事求是地讲,在大标面前,竞争远大于合作”。

“小企业跟一线企业比竞争力,就是价格。”一位光伏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如果在价格同等的情况下,小企业品牌不如大企业,必然无法竞争。而选择低价投标,大概率是为了去库存,“赔本赚吆喝”以尽可能地回笼资金,在当前行业洗牌中活下去。

不断降低成本,厂商最终牺牲的可能是产品质量。有分布式项目的采购商向贝壳财经记者透露,部分组件厂为了压降成本选择从二线材料供应商处进行采购。而为了避免买到低价但质量不达标的组件,目前只敢采购一线几家组件厂的产品,并且只从原厂采购,不通过经销商拿货。

苦于价格战,光伏行业抱团摆脱亏损

于光伏行业而言,业绩跌落顶峰并深陷亏损后亟须自救。

随着产品持续降价,今年特别是二季度以来,各个产业链的光伏企业几乎均出现成本倒挂,乃至现金亏损。中报显示,光伏板块依然面临盈利困境,头部四家组件龙头交出近年最差成绩单,合计亏损超过40亿元。其中,隆基绿能亏损超过50亿元,仅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两家尚维持盈利。

对于行业抱团取暖,多名业内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达了谨慎的乐观——限制低价投标已经是相对具备可行性的操作。

晶科能源方面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参会反馈来看,各方态度积极并达成了共识,并从“限低价”和“去产能”两个方面部署了具体工作。会议由行业协会牵头发起,同时也得到了各监管部门和决策层的重视和支持,后续效果值得期待。10月18日协会发布了关于限制最低投标价格的呼吁,说明会议共识正在快速落地,作为企业表示欢迎和支持,并希望可以尽快形成更多长效机制,助力行业早日重回健康发展轨道。

“当下大小企业都苦于价格战,但没有企业能够或者说有勇气不参与,协会的倡议获得了大企业的默契相应,行业的氛围也有希望随之发生变化。”上述观察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发声不仅面向生产制造企业,同样提及以央国企为主的项目方。行业协会称,招标方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法律规定,以设定最低限价、降低价格得分比重、提高服务和质量得分比重等方式,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从而引导投标方将投标重点转移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履约能力上。

而从央企集采的招标信息来看,10月下旬价格出现一定回升。10月22日,中节能2024年度光伏组件框架协议采购开标,该项目采购2.5GW的N型TOPCon双面组件,共13家企业参与,头部组件企业都在其中,项目投标均价0.694元/W,报价范围为0.675至0.722元/W,与9月中旬相比,此次集采报价的最低价及均价都有所上涨。

不过,在乐观的同时,多家企业同时提到了限制低价的局限——行业协会的发声依然仅是倡议性质,最后能否得到执行依赖的是行业自律。“说白了行业协会没有执法权,所以具体效果有待观察。”有企业向贝壳财经记者直言,单纯依靠企业自律较为薄弱。

业内态度相对保守,根源或在于改变报价并不能彻底解决当前的行业困境。

“即使真的招投标价格有所变化,但本质上大家关心的产能出清问题依然没有任何改善。”一名行业观察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供需的失衡,需要通过对不具备竞争力的产能的淘汰来实现。

(文章来源:新京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贝壳财经 恶性竞争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5 健尔康 603205 --
  • 10-25 港迪技术 301633 37.94
  • 10-22 科拜尔 920066 13.31
  • 10-21 强达电路 301628 28.18
  • 10-18 科力股份 920088 7.3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