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率先公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正式拉开了A股上市银行“晒成绩单”的序幕。
7月31日,南京银行发布2024年半年报显示,该行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62.16亿元,同比增长7.87%;归母净利润为115.94亿元,同比增长8.51%。
从营收、净利增速来看,南京银行今年上半年相比去年同期,增速有不小提高,市场对其表现也似乎有了预知。截至8月2日,南京银行今年以来股价涨幅位列A股42家上市银行之首,股价涨幅达到47.21%,市值重新回到千亿级别行列。
比起业绩表现,南京银行的职工薪酬似乎更受人关注,在财报发布后,南京银行就因职工薪酬登上热搜。
事实上,南京银行的人均薪酬一直不低。2021年度,其人均薪酬位列42家上市银行第一,不过,近两年其人均薪酬却一直下降。2024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员工薪酬总额为45.41亿元,员工总数为16260人,以此计算人均月薪为4.66万元。去年同期,南京银行员工总数为16085人,人均月薪为4.9万元,今年该行的员工数和人均薪酬均比去年有所下降。
员工数和人均薪酬的下降也从侧面反映出南京银行的压力。面对利息成本上升、净息差收窄等挑战,南京银行也开始通过调整职工薪酬策略来压缩成本。
低基数下的高增长
2023年是南京银行2019-2023年五年战略规划的收官之年。进入2024年后,南京银行聚焦推动变革、提质增效,加快“轻型银行”转型,让组织更精健、管理更精细、经营更精益,以做好“四个发展”来实现内生增长和内涵发展。
今年上半年,南京银行看起来营收、净利润都有了不小的增长。但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南京银行今年的高增长皆是因为去年同期基数过低导致。2023年,南京银行的各项指标的增长已出现明显“失速”。
2023年,南京银行的营业收入为451.6亿元,同比增长1.24%。净利润185.02亿元,同比微增0.51%;扣非净利润为179.25亿元,同比下滑0.9%。
无论从营收增速上还是净利润增速上,2023年,南京银行都创出了近几年的新低。尤其是净利润增速方面,0.51%的净利润增速,是南京银行自2007年上市以来创下的最低增速。
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总资产为2.4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8.5%;总负债2.3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84%。金融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城商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平均增速皆为9.95%。虽然南京银行两项增速相比去年略微提升,但明显是跑输同业。
作为一般商业银行的营收主要贡献来源,净利息收入一直是南京银行的短板。2021年后,南京银行净利息收入逐年递减,今年上半年,该行利息净收入128.11亿元,同比再次下降5.97%。且利息净收入占比降至48.87%,已经被非息净收入反超。
在加大对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的行业背景下,南京银行面对净息差下行带来的挑战显得更为严峻。该行的净息差为1.96%,虽然相比多数银行仍比较优秀,但相比其去年同期,下降了23个基点。
过于依赖投资收益
提到南京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就不得不提到南京银行一直以来对债券交易的依赖。
南京银行在债券交易领域具有显著的历史地位。1997年,该行作为先驱之一,率先进入了银行间债券市场。2002年,南京银行在债券现货买卖上的交易量达到了市场领先水平,其成交量甚至超过了当时市场上的四家大型银行的总和,这一成绩使得“债券之王”的称号在业界流传开来。
2023年,南京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为43.64%,在所有上市银行中名列前茅。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再度增长至51.1%。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银行的非息收入主要驱动因素并非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而是投资收益。2023年及今年上半年,该行投资收益分别高达33%和25%,其中,主要贡献都来自于债券投资收益。显然,债券市场交易的仍是南京银行的重中之重。
投资收益领域往往伴随着不确定性,债券市场的动态波动直接导致投资回报率的不稳定。相比之下,尽管持有债券至到期策略提供了一定的收益稳定性,但其总体回报率往往低于贷款业务所带来的收益,这表明过度依赖债券投资可能并非资本效率最大化的最优选择。
此外,在南京银行的历史上也遭遇过企业债券违约事件,凸显了债券投资有相应伴随一定的风险。每一次违约不仅意味着财务损失,还可能对银行的声誉和风险管理能力造成冲击。
更重要的是,银行业的核心使命在于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当银行将大量资金配置于债券市场时,可能会挤占原本用于支持这些中小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导致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减弱。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不仅可能削弱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正面影响,还可能因为忽视了对这些重要客群的服务而降低客户粘性,进而对银行的长期盈利能力构成挑战。
大股东大力增持
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2月,2007年7月于A股上市,是A股最早的上市城商行之一,也是最早引入外资股东的城商行。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营业网点总数共计 286 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2022年的一系列风波,一度给南京银行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时年6月,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行长林静然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向该行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辞去董事、行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等职务。南京银行这一人事变动让外界谣言四起,林静然辞职次日,南京银行股价盘中一度闪崩跌停,让南京银行处在了舆论漩涡。
从任期时间上看,林静然及其上任行长束行农任职时期均为两年左右。比起其他银行来看,南京银行近几年的高层管理人员变动相对频繁,也对其内部管理的稳定性和发展战略的连续性造成了影响。
林静然辞任后,南京银行时任董事长胡升荣暂时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直至2022年末,南京银行原副行长朱钢接任了空缺5个月之久的行长一职。
去年12月底,南京银行“新老班子”交接,谢宁接棒胡?荣获任南京银行党委书记。今年2月5日,谢宁担任南京银行董事长的资格获得了监管部门核准,这家规模超过2万亿的头部城商行也迎来新的掌门人。
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确定,也得到了南京银行大股东的力挺。今年以来,南京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使用其自有资金账户连续进行增持,进入十大流通股东行列。截至6月末,在南京银行前十大股东中,法国巴黎银行合计持有17.64%股份位列第一。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