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郑州”号散货轮交付下水,豫企瑞茂通逐梦“通江达海”

“世纪郑州”号散货轮交付下水,豫企瑞茂通逐梦“通江达海”
2024年08月02日 09:09 顶端新闻

顶端新闻记者 金艾琳

近日,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河南本土企业瑞茂通上榜。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瑞茂通自2017 年入围以来,连续第八年登榜。

而就在六月份,瑞茂通Ultra-Max型散货船“CENTURY ZHENGZHOU (世纪郑州)” 轮在南通下水,这是瑞茂通航运管理经营的第18艘国际航行干散货船舶。该船7月30日由瑞茂通旗下船运子公司瑞易联合与Synergy集团合资成立的船舶管理公司“天津世纪船管”正式接管。“世纪郑州”号的顺利交付与运营,标志着瑞茂通打造自有运力船队的行动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常规认知中,沿海沿边城市往往是供应链企业扬帆起航的天然港湾。而在不靠海、不临江、不沿边的河南,如何能够成长出这样一个供应链企业?

瑞茂通的背后,究竟有哪些故事?

【逐浪:“世纪郑州”轮船交付,“CENTURY BEIJING(世纪北京)”轮预计9月下水】

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世纪郑州” 轮是瑞茂通经营的第18艘国际航行的干散货轮,轮船体总长199.85米,型宽32.26米,载重量达63550吨,与国内外同类型船相比,该船的载重量更大,油耗更低,能够满足不同排放控制区的航行要求。接下来,“世纪郑州”轮要承担跨洋航线的重任,为粮食、煤炭、铁矿石、钢材、化肥、镍矿等重要大宗干散货提供运输保障。

谈及轮船的命名,瑞茂通董事长李群立向顶端新闻记者解释道,团队命名这艘船的时候有两层意思,一是瑞茂通的英文名为“CENTURY COMMODITIES SOLUTION”,选用了第一个单词,这个单词既有世纪也有百年的意思,希望瑞茂通未来可以成为一家百年企业,这是每个瑞茂通人的期许;同时,我们希望在国际市场上让大家知道,这是从河南走出的企业,也是河南第一家筹建船队的企业。

“‘世纪郑州’这条船是瑞茂通从订单的商务、技术谈判、融资方案及监造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的第一条船。”李群立提到,世纪郑州”的姊妹船——“CENTURY BEIJING(世纪北京)”会在今年的9月下水。

瑞茂通航运始于2014年,并于2022年开启市场化运营,除了服务自己的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需求,也为金融机构和投资人提供商务、技术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7月,瑞茂通航运物流业务板块共签订租约超过2500航次,总租船运输量超过1.3亿吨,合作客户超过150家,并搭建起了覆盖东南亚、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澳洲等主要国家航线的物流网格。

一个供应链公司,为何要组建自己的船队?

李群立提到,这与公司自身的战略方向选择有关。

据介绍,2010年之后,瑞茂通开始做外贸生意,而在国际贸易中,大部分的运输是通过海运进行的。“作为一家供应链管理为主业的公司,我们非常了解航运的重要性。所以在2021年便通过灵活融资等方式开始安排组建自己的团队。”李群立说,“瑞茂通在海运的自主性上得到提高,不但可以增强对运力的控制和调节,也可以平抑运价给企业带来的波动风险,同时也降低了的成本。”

如今,瑞茂通航运也有自己的“小目标”:持续开拓船舶投资业务,打造瑞茂通船队,力争在5年内实现管理经营船队规模超30艘。

【突围:居安思危,看看外面的世界】

航运成绩亮眼的背后,是一次次的选择和突围。用李群立的话说,就是比同类型企业走得快一点点。

2002年至2012年,一直被外界称之为煤炭的“黄金十年”。而当时对于以煤炭供应链为主的瑞茂通来说,在“黄金十年”的后期,也开始尝试向“外”生长。

当时的瑞茂通,主要以郑州为根据地,挖掘山西和河南两个主要市场,用铁路运煤大概有一年300多万吨的运力。“感觉上‘量’特别难,而且人力成本也在逐渐增加。”李群立说,北京以及沿海城市的一些企业,当时已经达到了一两千吨。

运力遭遇了瓶颈,实力看到了差距,瑞茂通开始想办法突围,进军航运和外贸市场。

“很多煤炭供应链企业在国内‘卷’的时候,瑞茂通开启了海外的“拓荒”之旅。”李群立提到,航运煤运力的增长是成倍增长,但当时的利润并没有铁路高,为了拓展规模,瑞茂通专门派驻了一个团队拓展航运业务,并在2010年开始涉足外贸。

然而,“拓荒”之旅并没有想象得容易。李群立就是瑞茂通海外拓展的第一个员工。2010年,李群立独自一人第一次飞往印尼谈业务,作为内陆省份的企业,李群立在飞机上仍有一些忐忑。

而打消他忐忑的,是李群立飞机邻座的两个河南人。李群立回忆道,这两个人大概初中毕业,并没有很好的英语基础就跑去印尼做上了假发生意。

“人生地不熟的,就敢去‘拓荒’。”在惊讶之余,李群立也嗅到了“走出去”的大势。

的确,2009年,我国从传统的煤炭出口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全年净进口1.03亿吨。瑞茂通也恰好抓住了这个机会,2010年瑞茂通进入航运、进口煤炭供应链领域,初步形成全球化的煤炭供应链网络。2011年,成立新加坡、印尼等公司,实现公司国际化发展第一步。

目前,瑞茂通业务版图已经覆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巴基斯坦、印度、韩国、南非、文莱等十余个国家。

“瑞茂通一直有一个企业文化是居安思危,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李群立说。

(图说:孟加拉国Cosmos集团一行到访瑞茂通)

【转身:布局产业互联网,推出“小易”智能问答】

企业的转型和发展,往往取决于对自身价值的认知。

李群立告诉顶端新闻记者,瑞茂通对于员工视野的开拓很重视,会鼓励员工去顶级高校继续深造,并开拓国际化思维。2020年,瑞茂通成立了领导力学院、大宗商品供应链学院,从多个方面来提高员工的认知。在他看来,认知上有变化,行动上才会付诸实践。

除了人才培养,瑞茂通也在不断进行转型和变化。现在的瑞茂通,已不再是只经营煤炭一个品类的供应链企业。2015年,瑞茂通开始布局产业互联网领域,这也成了瑞茂通战略转型发展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业务能力以外,瑞茂通开始回头审视自己的行业经验带来的价值。

瑞茂通的产业互联网主要依托瑞茂通在煤炭供应链细分领域多年经验积累的资源、渠道、风险把控等产业运营能力,搭建集煤炭资源生产方、贸易商、物流方、仓储加工企业、检测机构以及消费终端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李群立介绍,现在瑞茂通的产业互联网主要是做两个方面:“一个是做资讯,这一块虽然从变现上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提高了瑞茂通的市场影响力;另一部分是做交易,与我们发生交易的都在平台上实现,这样的话对提高我们的效率起到很大的帮助。”

据介绍,目前瑞茂通产业互联网资讯板块已经推出易煤智能资讯问答产品“小易”,依托AI大模型赋能煤炭资讯场景。并依托交易板块沉淀大量产业数据的优势,搭建底层易煤数据库,为用户提供比以往更优质的资讯交互方式。

【前行:多元布局,提升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瑞茂通对于自己的定位也发生了改变。

“现在的规划是保持国内业务基本盘,把主要的精力逐步转移到海外,包括投资和交易。”李群立说。

据介绍,2024年瑞茂通将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发力度,进一步全面实现全球化资源的采购和销售。同时,瑞茂通将加强对供应链上中下游核心资产的掌控能力,通过供应链管理服务和资产投资运营相结合,提升公司穿越周期长期发展的能力。

如今,瑞茂通业务覆盖超30余个国家及地区,拥有57家全球办事机构,180余个供应链节点。出海步伐的稳步迈进,在李群立看来,是站在“创新供应链、服务产业链、创造价值链“的理念出发从全球的视角进行资源配置,做到真正的“买全球,卖全球”。

来源:顶端财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12 国科天成 301571 --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8
  • 08-05 巍华新材 603310 17.39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