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
一、基建行业“老树发新芽”
二、成长催化因子“新基建”
三、经济稳增长“中流砥柱”
四、估值修复引擎“中特估”
五、“一带一路”打开天花板
一、基建行业“老树发新芽”
基建行业的全称是基础设施建设行业。
按照定义,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而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的完善、改造等社会工程。
基建向来是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因此,中国享有“基建狂魔”的称号。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的基建事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3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公路17.7万公里,全国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2.1万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751个,国家高等级航道里程超过1.6万公里。
在A股的基建行业中,基建50ETF(159635)所跟踪的中证基建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数。
按照定义,中证基建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工程、工程机械以及房屋建设等基建相关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基础设施建设类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截至2023年9月28日,这只指数的前十大重仓股如下,基本都是国内建筑、工程行业的龙头标杆。
其中,头号权重股中国建筑当前市值超220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第二大全中国中国中铁当前市值超1600亿元,是全球第二大建筑工程承包商。
从上述几个角度看,基建似乎是一个年纪稍大、画风“憨厚”的老大哥形象。
然而伴随着近些年的一系列事件催化,“老树发新芽”的故事正在基建行业上演。
二、成长催化因子“新基建”
随着新经济、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如今的基建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新基建”的概念应运而生。
按照申万宏源的界定,“新基建”可以被划分为民生类和科技类两部分。
前者主要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类设施及生态环保等,主要“新”在下沉度。
而科技类新基建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根据发改委在202年4月20日的发布会上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义,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它一共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个部分。
与传统基建不同,科技类基建拥有更强的科技属性,具备广阔的盈利前景,能够给基建企业带来乐观的成长性。
举几个例子,智能驾驶无疑是未来的主流趋势,前景远大。作为车路协同和智慧交通的基础,智能路侧是智能驾驶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它同时也属于新基建的范畴。
储能毫无疑问也是当下的朝阳行业,成长性显著。目前主流储能技术中,抽水蓄能技术最优,其技术最成熟、容量大、安全可靠、经济性好。而抽蓄电站的建设正好也在新基建的范畴里。
除此以外,还有5G新基建、人工智能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新基建、物联网新基建、电力新基建、医疗新基建等多个细分方向,共同为基建这个传统行业带来“新意”,提供成长的催化因子。
三、经济稳增长“中流砥柱”
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例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利率将持续保持高位。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动力增强,但仍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并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稳增长、稳汇率、促楼市复苏信息。
一句话总结,外部环境严峻,内部有挑战。然后划重点“积极稳增长”。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出口、消费和投资。
但出口要看外部环境,消费要看国内需求,投资就很可能成为当下稳增长的有力一招。
而由政府直接主导、央企负责施工的基建投资就可能承担起“中流砥柱”的责任。
中金公司做过研究,在历史上的几轮“稳增长”行情当中,货币宽松、住房政策与基建发力是政策的三大主要抓手。
这次或许也不例外。
数据显示,今年截至8月,已下达新增专项债券额度是3.7万亿元,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1-8月,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等专项债券2.95万亿元,完成全年新增专项债券限额的77.5%,比序时进度快10.8个百分点。
债券资金累计支持专项债券项目约2万个,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建设领域,推动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实施,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经济稳增长的整体环境,很适合基建行业的持续发力。
四、估值修复引擎“中特估”
今年以来,“中特估”概念不断发酵,相关板块行情喜人。
所谓“中特估”,即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它由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首次提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具体来说,中特估”主要以央企、国企以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上市公司为主,涉及通信/计算机、建筑、能源/电力、军工、银行等板块,多为具有强现金流、高分红、低估值特点的价值蓝筹股。
而在众多行业里,基建无疑是与“中特估”概念最贴合的行业之一。
在基建50ETF(159635)所跟踪的中证基建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中,简称以“中国”打头的经典的“中字头”公司就占了十分之七。
目前,中证基建指数的市盈率为8.18,在近10年时间的分位点为2.07%,即市盈率低于超过97%的时间段。
中证基建指数的市净率为0.88,处于破净状态,在近10年时间的分位点为1.84%,即市净率低于超过98%的时间段。
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里,跟基建关联度比较高的建筑和建材分列股息率排行的第7和第8位,在众多行业中处于中上游水平。
国企、央企属性,市盈率、市净率双低,叠加较高的分红率,是“中特估”的味儿没错了。
五、“一带一路”打开天花板
所谓“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而在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里,基建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国际工程蕴含巨大发展机遇。在历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及十四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及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带一路”推进中的关键作用。
自2015年以来,一带一路国家新签合同额占对外承包工程的比重保持震荡走高态势,目前约占半壁江山,分量很重。
尽管过去两年,在疫情影响下,海外基建需求被压制。但今年以来,随着海外疫情基本放开,大部分国家取消入境隔离及检测政策,基建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安信证券研报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大部分为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发展中国家,沿线涉及 60 多个国家,占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占全球经济规模的三分之一,且普遍属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基础设施建设总量相对较低,未来的经济增长有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拉动。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基建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到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基建行业的天花板也会因为市场的显著扩大而提高,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综上,基建行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行业,在光辉灿烂的发展历史里涌现出了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公司。在近些年新经济、新技术的催化下,行业有望借助“新基建”获得全新成长性。“中特估”概念的持续演绎有望修复行业估值,“一带一路”的广阔蓝图有望重塑行业天花板。在需要稳经济的当下,基建行业或将因承担更多带动增长作用而持续发力。
【相关行业ETF】基建50ETF(159635)紧密跟踪中证基建指数,该指数囊括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铁建等基建龙头,前十大权重股中有七家为"中字头"公司。目前该基金所跟踪指数的市净率为0.80,处于破净状态,低估优势尽显。在基建稳经济、“一带一路”和“中特估”背景下,基建50ETF(159635)有望迎来一轮估值修复。
【温馨提示】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基建50ETF及其联接基金风险等级R4,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属于指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且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