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成立于厦门的厦华电子,还是福建最大的电子企业。
成为“厦华人”对于当时的年轻人而言,意味着自力更生和将能够养家糊口。
然而三十多年后,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厦华电子也迎来了其在A股市场的“谢幕演出”。
“过山车”走势告别A股
6月23日,是退市厦华在A股市场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股价再次上演“过山车”走势。
股价0.6元,市值3.14亿元,是退市厦华留下的最终定格画面。按照此前公告,公司股票将于6月30日被上交所摘牌。
这也意味着,厦华电子27年的A股之旅走到了尽头。
事实上,这几年的厦华电子就一直游走在退市边缘。
2018年至2020年,公司财报连续三年被出具非标意审计报告,是退市新规“溯不及过往”的原则,救了它一命。
可惜厦华电子并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
2020年,公司因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
2021年,扣非净利润再度亏损623.77万元,虽然营业收入达到1.52亿元,但在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或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金额直接归零。
至此退市已成定局。
彩电巨头“沦陷”始末
厦华电子成立于1985年,并于1995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在这十来年间,厦华电子始终是国内电子行业的“领军者”,不仅是中国第一台等离子电视的制造者,也是中国第一家率先从老式显像管电视转型为平板电视的企业,甚至被外界称为电子大王。
像如今我们熟知的TCL、创维、长虹、海尔、海信、康佳等彩电品牌,都被其远远甩在身后。
公开信息显示,当时光是“厦华”的品牌价值,就高达112.55亿元。
但也正是当时的强盛,给了厦华电子多元化的“自信”,大举进入手机、显示器、计算机等领域,甚至提出把手机、计算机两大业务列为和彩电生产并重的支柱产业。
事实证明,多元化的策略是错误的,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的亏损,让厦华电子痛定思痛,决定回归老本行,向平板电视转型。
但随着行业整体进入平板电视时代,众多品牌崛起,上游屏幕等元器件成本占比增加,对终端企业的供应链构建以及资金实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显然,经历过一番动荡的厦华电子,无论在规模还是实力上都稍逊一筹,很快就败下阵来。
2006年、2007年,厦华电子再度连续两年亏损,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不得已,公司在2006年引入了战略投资者“中华映管”,企图借助资本“起死回生”。
然而中华映管显然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厦华电子的主业电视机上,而是通过各种关联交易以及资本运作,让厦华电子的陷入更深的危机。
于是在2008年5月,厦华电子戴上了“*ST”的帽子,往后的几年都是在反复的“戴帽”“摘帽”中度过。
2014年,厦华电子彻底放弃彩电生产,当初价值百亿的“厦华”系列商标,也被以1200万元的价格贱卖。
而最近几年,公司则连续上演着眼花缭乱的重组计划,瞄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TMT等热门领域,但最终都无疾而终,经营业绩却每况愈下,最终“保壳”失败被强制退市。
![](http://n.sinaimg.cn/finance/200/w500h500/20220216/303e-b2864e7bf4f7e5ecede113b90b5a53c9.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1.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2.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