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回顾
1Q22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公司公布1Q22业绩:收入2.14亿元,同比+42.36%,环比-27.11%;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19.16%,环比-11.84%。一季度业绩上升的主要原因系新能源车渗透带动新能源组件等主营产品收入提升,符合我们预期。
发展趋势
多重因素扰动盈利能力,1Q22业绩实现逆势增长。据乘联会数据,1Q22乘用车分别生产/批发/零售536/544/492万辆,同比+11.0%/+8.3%/-4.5%,其中新能源车累计批发销量119万辆,同比+145.4%,渗透率达到22%。公司1Q22毛利率23.2%,同比-2.1ppt、环比-1.0ppt,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压低毛利水平;在疫情导致物流延缓、中转库存增加等负面影响下,公司1Q22期间费用率为13.2%,同比-2.1ppt;1Q22归母净利率11.6%,环比+2.0ppt,盈利能力有所改善。我们认为,公司在行业内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仍实现业绩逆势增长,体现出公司较强的产品竞争力、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期待疫情平息、原料价格回落后业绩弹性释放。
新能源部件驱动业绩增长,车联网业务未来可期。新能源方面,公司主要布局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包括电机应用分配环、电控单元高低压滤波组件、电池包结构件、PTC水暖加热器等,集成式滤波正在设计开发中,新能源组件业务已实现较快增长。车联网方面,公司于21年增发募资建设商用车车联网系统项目,开发4G/5GT-Box、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产品。我们认为,公司新能源组件业务客户资源优质、在手订单充沛,有望持续放量带动业绩增长;车联网业务目前已获商用车订单,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汽车传感器行业空间打开,国产替代有望推进。电动化趋势下,三电系统需要额外的传感器,电池等部件传感器性能要求提升;智能化趋势下,智能底盘、刹车、热管理等系统的传感器需求量增加。我们认为,电动智能化趋势提升汽车传感器的性能和数量要求,推动行业持续扩容。公司汽车传感器产品丰富,包括液位传感器、基于MEMS/MSG技术的压力类传感器、电驱动旋变传感器、排温传感器等,广泛用于燃油、纯电及混合动力车型。我们认为,公司收购常州华旋和龙微科技部分股权掌握核心技术,有望发挥协同效应,凭借产业链自给能力、客户资源及服务优势推进产品自主可控。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22/23年盈利预测不变。当前股价对应22/23年27.5倍/19.0倍市盈率。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12.00元目标价,对应36.6倍22年市盈率和25.2倍23年市盈率,较当前股价有33.0%的上行空间。
风险
车联网业务不及预期,传感器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http://n.sinaimg.cn/client/200/w500h500/20220329/7350-5b529a322289d0808b5a23575bb248e2.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1.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hot02.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code_tg.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http://n.sinaimg.cn/finance/2021/tgzbpc/images/pic_05.png)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