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重磅会议定调:稳定市场信心

高层重磅会议定调:稳定市场信心
2022年04月27日 06:16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Wind资讯

  周二,A股表现仍然较弱,港股相对强势,率先开启反弹。

  周二收盘,A股三大股指皆绿盘报收,但恒指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0.33%和2.87%。理想、小鹏领跑科技股。

  // 辟谣+护盘 //

  周二晚间护盘政策密集出台,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 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有切实管用的应对预案及具体可操作的举措。各地区各部门要准确领会中央财经委员会决策部署精神,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共同推动决策部署落实落好。要加强评估督导,搞好综合平衡,有问题及时纠偏。要增强贯彻落实的有效性,以实践结果评价各方面贯彻落实成效。要引导好市场预期,讲清楚政策导向和原则,稳定市场信心。要加强督促检查,开展跟踪问效,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的成效。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指出, 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

  证监会提出,积极推进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证券公司等优质金融机构依法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调整优化公募基金牌照制度,适度放宽同一主体下公募牌照数量限制,支持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依法申请公募基金牌照。

  意见提出, 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推动基金管理人实现宏观、策略、行业和公司全维度的研究覆盖,切实提高股票发行定价能力。引导基金管理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限制“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博取短线交易收益的行为,切实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功能作用。推动基金管理人夯实信用风险研究能力,建立健全各类金融工具和交易对手的内部评级体系,重视内部评级结果的应用和转化,坚守投资纪律。

  据证券时报,近期A疲弱,市场谣言四起,近日网上流传证金、汇金减持万亿的消息,还称“国家队持股数量降至30个”。 实际上,这是用600余家上市公司的2022一季报数据,对比2600余家上市公司2021年报的数据,从而得出离谱的结果,属于偷换概念,制造恐慌。

  记者第一时间用Wind等多个不同数据平台查询,咋一看好像真如这些网友说的一样,统计出的证金、汇金以及证金资管持股家数和持股市值的确大幅降低。但仔细看却能发现, 所统计的数据不全面,因为截至上周末,沪深两市仅有66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2年一季报,而公布2021年年报的公司有2692家。

  用662家公司的数据怎么能与2692家公司数据作对比呢?况且2021年年报数据也是不全面的,要知道沪深两市共有4700多家上市公司,如果用2692家公司年报数据与2021年三季报比,岂不是国家队去年四季度就大幅减持了A股。这些网友是在偷换概念,制造恐慌。

  另外,茅台盘后公布一季报稳定军心,一季度净利润172.45亿元,同比增长23.58%,此前3月29日公告主要经营数据时披露一季度净利润约166亿元。

  周二盘前,央行罕见盘前发声提振市场信心。

  4月26日,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当前金融市场情况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 我们关注到近期金融市场出现一些波动,主要受投资者预期和情绪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内生增长潜力巨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实质性进展。

  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金融系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推出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民航专项再贷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是当务之急,当前有效地控制住疫情,特别是在5月上旬能够控制住疫情,并实施更大力度的宏观政策来对冲疫情影响,使二季度经济增速能够重返5%以上,为全年实现5.5%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奠定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要积极有效地扩大国内需求,下一步扩大消费可考虑向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家庭提供更多的直接补贴。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则呼吁,在目前这个时点上,不要低估经济下行的压力,不能高估传统宽松刺激政策的空间和效率。更好地执行精准防疫政策,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是所有宽松刺激政策能否发挥稳增长作用的关键前提。

  // 港股率先反弹//

  港股2021年熊冠全球,今年目前为止也是延续上年的弱势,但是跌到这个位置再悲观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恒指自去年高点(2021/2/19)跌近40%,恒生科技自高点跌近65%。很多国内知名基金经理都开始南下淘金。

  2021年底丘栋荣表示看好港股,今年仅用一个季度就把美团变成了第一重仓股。

  张坤对港股同样情有独钟,易方达优质精选2021年报持股腾讯527万股,到2022年一季报持股腾讯536.56万股;2021年报持股招商银行(41.400, -0.45, -1.08%)3900万股,到2022年一季报为3580万股。

  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宜一季报第一重仓股是快手,从2021年报2000万股出头,变成了一季报的2600多万股。

  互联网公司在港股本轮下跌中跌幅较大,为了维稳预期, 京东、阿里、小米、腾讯等龙头公司纷纷出台大规模回购计划并持续加码。

  2021/12/29,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称,将回购计划授权由20亿美元增至30亿美元,并延长至2024/3/17;

  2022/3/22,阿里巴巴宣布将股份回购计划规模上调至250亿美元,有效期为两年至2024/03止;

  2022/3/22,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以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

  今年以来腾讯一直不停买买买,截至4月26日年内共实施25次回购,耗资超50亿港元。

  海通证券(10.410, 0.00, 0.00%)在报告中写道, 2005年以来港股共经历五轮回购潮,总结这五轮回购潮可以发现,港股回购潮开始时市场往往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估值也达到较低水平,而随着市场进一步下跌和估值进一步回落,回购的力度也持续加大。本轮回购潮自2021/05开始。

  结果显示历次回购潮之后港股往往企稳回升,而且中长期看回购潮结束后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均能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 1年后平均累计涨幅分别为19.0%和52.9%。

  整体来看,回购潮期间港股各行业跌幅明显,而回购潮后港股各行业均能企稳回升,信 息技术板块在回购潮之后表现最好,能够实现较高绝对收益和超额收益。

  // 珍惜黄金坑 //

  中信建投(25.240, 0.57, 2.31%)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最新研报指出, 2900点附近就是今年的黄金坑。

  今年收益的机会需来自把握低位布局,投资者可考虑先逢低布局疫后修复与稳增长加码,成长股行情在市场回升右侧再展开。未来一个季度,整个内外环境的改善趋势是大概率事件,但过程很可能会有一定反复。战略上不能再悲观,要逐步转向乐观。 战术上要逢低位就布局,可以把2900左右作为今年的黄金坑。优先布局疫后修复+稳增长加码,包括食品饮料、社会服务、地产链、基建链等,待市场回升右侧及外部流动性环境进一步改善可把握成长股反击机会。

  随着A股持续调整,上市公司回购潮再现。 今年579家公司共完成回购574亿元,另有369家公司回购股份在路上。

  近两年,由于A股回购公司的增多,相关回购数量和金额呈爆发式增长。继2018年、2019年股票回购高增长以后,2020年、2021年回购金额略有回调,但仍维持在高位。

  近日,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为稳定股价进行回购,依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实施股份回购。

  Wind数据显示, 截至4月26日,共有135家公司回购金额过亿。其中,宝钢股份(6.710, 0.06, 0.90%)以35.98亿元回购金额排名第一;京东方A(4.540, 0.04, 0.89%)中国联通(6.820, 0.62, 10.00%)顺丰控股(42.200, 0.13, 0.31%)上汽集团(17.300, -0.39, -2.20%)三六零(12.260, 0.36, 3.03%)正泰电器(24.500, 0.11, 0.45%)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

 

你的专属投资礼包!更有百元京东卡、188元现金红包等你拿,100%中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悠然

港股

1条评论|12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对扰乱市场,散布虚假信息的制造者,应予严惩!
2022-4-27 12:19举报1回复
最新评论
对扰乱市场,散布虚假信息的制造者,应予严惩!
2022-4-27 12:19举报1回复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22 15:00
第八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尹艳林、刘俏、樊纲等演讲
开播时间 | 2-22 14:00
人工智能的未来:从科研到产业化
开播时间 | 2-22 09:00
CMF研讨会:读懂价格信号,稳住经济大盘
开播时间 | 2-21 20:12
2025蛇年投资大趋势——寻找科技浪潮机会 
开播时间 | 2-21 19:55
《智客星球》大辩论:200+企业押注DeepSeek,谁是AI新王?
开播时间 | 2-21 16:00
光大证券李泉:AI、国产芯片迎来风口,沪指再创反弹新高
开播时间 | 2-21 15:30
国投瑞银:“债”与你相遇 | 2月债市等待破局?
开播时间 | 2-21 15:30
招商基金 汪洋:债市波动加大,债基还能拿着吗?
开播时间 | 2-21 15:20
连麦光大期货:白糖、黑色系、甲醇
开播时间 | 2-21 15:00
最高检、证监会联合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新闻发布会
开播时间 | 2-22 15:00
第八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尹艳林、刘俏、樊纲等演讲
开播时间 | 2-22 14:00
人工智能的未来:从科研到产业化
开播时间 | 2-22 09:00
CMF研讨会:读懂价格信号,稳住经济大盘
开播时间 | 2-21 20:12
2025蛇年投资大趋势——寻找科技浪潮机会 
开播时间 | 2-21 19:55
《智客星球》大辩论:200+企业押注DeepSeek,谁是AI新王?
开播时间 | 2-21 16:00
光大证券李泉:AI、国产芯片迎来风口,沪指再创反弹新高
开播时间 | 2-21 15:30
国投瑞银:“债”与你相遇 | 2月债市等待破局?
开播时间 | 2-21 15:30
招商基金 汪洋:债市波动加大,债基还能拿着吗?
开播时间 | 2-21 15:20
连麦光大期货:白糖、黑色系、甲醇
开播时间 | 2-21 15:00
最高检、证监会联合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新闻发布会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乘客遭司机多次涨价,拒付钱被持刀威胁?海南通报 收起
乘客遭司机多次涨价,拒付钱被持刀威胁?海南通报

乘客遭司机多次涨价,拒付钱被持刀威胁?海南通报

  • 2025年02月21日
  • 23:55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5,186
APP专享
《哪吒2》票房破130亿!有人包场16家影院请市民免费观看,能否冲击全球影史前三?

《哪吒2》票房破130亿!有人包场16家影院请市民免费观看,能否冲击全球影史前三?

  • 2025年02月21日
  • 15:23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3,494
APP专享
特朗普:对于结束俄乌冲突,泽连斯基根本“无牌可打”

特朗普:对于结束俄乌冲突,泽连斯基根本“无牌可打”

  • 2025年02月21日
  • 22:26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2,552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27 +0.95%
京东方A 4.54 +0.89%
TCL科技 4.87 +0.41%
中远海控 14.35 0.00%
格力电器 41.36 -1.17%

7X24小时

  • 05-10 联翔股份 603272 --
  • 05-09 里得电科 001235 --
  • 05-09 阳光乳业 001318 --
  • 05-06 中科江南 301153 --
  • 04-28 江苏华辰 603097 8.5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关闭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