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与能源管理|供需持续改善,出海、新技术破局:2024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电池与能源管理|供需持续改善,出海、新技术破局:2024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2024年06月03日 08:09 市场资讯

专题:中信证券研究:2024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吴威辰  许英博  尹欣驰  李景涛

  王喆  敖翀  拜俊飞  汪浩  柯迈

  展望2024年下半年,在车型周期和降价的刺激下,预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同时在电池成本下降、运营经济性抬升的推动下,储能装机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电池和材料环节资本开支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供给有望加速出清,产业链头部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引领新一轮技术创新,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预计行业格局会进一步优化。重点推荐具备行业竞争力的供应链优质头部企业。

  新能源汽车&储能:在车型周期和价格周期推动下,终端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1)新能源汽车方面,在以800V为代表的技术下沉、车型降价周期刺激下,据中汽协数据,2024Q1国内销量达208.9万辆,同比+31.8%,增速强劲,我们预计全年销量1232万辆,同比+29.8%,年内单月渗透率有望达50%。海外来看,欧洲受部分国家补贴退坡或退出影响,短期销量增速或有放缓;美国在IRA补贴刺激、同时放缓对部分关键原材料的FEOC(敏感外国实体)限制下,我们预计2024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望保持约40%的高速增长;伴随欧美车企新一代电动化平台在2024-2025年的密集导入,我们预计2025年之后新车型将驱动海外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综合国内和海外市场,我们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1,827万辆,同比+25%。

  2)储能方面,新型储能装机将维持高速增长态势,CNESA预计2024年国内新型储能在理想情景下新增装机41.2GW,同比+92.3%;从电池出货量来看,EVTank预测,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307GWh,同比+37%。目前锂电储能价格逐步见底、电力市场改革逐步推进,带来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提升,海外储能市场对国内电芯依赖度较高,支撑国内储能电芯需求增长。此外,在电力系统绿色化转型趋势下,政策重点关注长时调峰储能如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液流储能等,以及短时调频飞轮储能,此类新型储能处在产业化爆发前夜,有望成为储能行业第二成长曲线。

  电池:供给端持续出清,开启出海及新一轮技术周期。

  2023年电池经历需求增速换档、产业链整体降库存以及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后,目前下游需求稳定增长、上游材料价格企稳,行业核心矛盾逐渐从成本端转向供给端。资本开支来看,我们据公司财报数据梳理,截至2024Q1末,锂电行业整体“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同比增速约24%,同比-38pcts,环比-7pcts,增速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在供给端持续出清的背景下,头部电池企业通过加速出海以及技术创新,有望实现较强的盈利水平和全球份额的持续增长。以宁德时代为例,公司德国工厂于2023年成功量产且产能持续爬坡,匈牙利工厂持续推进,根据其公告,宁德时代预计将于2026年量产供货;国内电池企业随着海外产能的陆续投产,有望逐渐侵蚀日韩企业份额。此外,以快充、半固态/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轮电池技术创新周期正加速推进,技术差异化足够强、前期研发投入规模较大的头部电池企业有望进一步拉开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差距,扩大盈利和份额优势。

  锂电材料:盈利修复、格局优化,技术创新驱动成长。

  经营层面,我们复盘锂电材料业绩表现,2023年受金属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去库存、加工费下降等因素影响,锂电材料环节业绩普遍承压,但从2024Q1情况来看,在原材料价格企稳、库存和加工费见底,多数环节盈利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修复,据各环节公司财报,2024Q1三元前驱体/负极业绩环比分别+66.4%/+106%,铁锂环比亏损大幅收窄,电解液&六氟环节环比扭亏为盈。

  格局层面,多数环节头部企业份额相对稳定,部分环节龙头份额甚至进一步提升,以磷酸铁锂龙头湖南裕能、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为例,2023年份额分别为29.5%/34.7%,同比+1.9/ +0.8pcts。

  展望后续,供给端来看,根据各公司公告,锂电材料各环节此前较多的再融资项目现多数处于暂停或终止状态,根据各公司公告,我们统计2022年以来锂电材料产业链终止+未发行的项目资金接近500亿元,资本开支放缓背景下,产能利用率提升与在手现金的充裕度成为竞争的关键;需求端,下游电池开启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对锂电材料提出更高要求,高压快充、半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产业化的落地,预计将拉动对高镍三元、硅负极、碳纳米管等材料领域的需求。

  产业趋势:积极出海打造全球竞争优势,技术创新、融资约束推动供给侧出清。

  展望后续产业趋势,我们认为主要包括:

  1)新能源整车+储能加速出海: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77.6%;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185GWh,同比+53%,全球TOP10储能电池供应商中,中国企业占到8家,合计出货165GWh,全球占比达86.5%;新能源整车和储能出海如火如荼,有望贡献新的增长点。

  2)电池企业盈利进一步分化:在差异化显著的电池领域,凭借原材料、制造端构筑的成本优势,国内头部电池企业盈利能力较海外企业拉开更大差距,对比来看,2023年宁德时代毛利率较LGES高7.6pcts,较2022年进一步提升。

  3)快充、固态等新技术渗透率加速提升:随着新一轮技术“平价”周期的开启,我们预计800V快充、固态等新电池技术渗透率将加速提升。

  4)融资约束加速供给出清:我们判断2024年锂电行业股权融资仍将面临压力,叠加产业链公司在手现金持续消耗,行业供给有望加速出清,盈利能力稳定、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各环节头部企业有望在此轮竞争中胜出。

  风险因素:

  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储能装机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格局恶化的风险;逆全球化加剧,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大幅波动风险;新技术客户验证与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动。

  投资策略:

  展望2024年下半年,在车型周期和降价的刺激下,预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同时在电池成本下降、运营经济性抬升的推动下,储能装机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电池和材料环节资本开支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供给加速出清,产业链头部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引领新一轮技术创新,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预计行业格局将进一步优化。重点推荐具备行业竞争力的供应链优质头部企业。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6月1日发布的《电池与能源管理行业2024年下半年投资策略—供需持续改善,出海、新技术破局》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