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盘点|IPO全知道!上半年198家公司上会,过会率88%,科创板门槛最高!

IPO盘点|IPO全知道!上半年198家公司上会,过会率88%,科创板门槛最高!
2023年06月30日 19:28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IPO日报 

  时光绕指渐行,夏天已悄然而至,一场场冲向资本市场的赛跑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23年第二个季度已经走向尾声,在过去半年的时间中,A股IPO市场情况如何?

  来源:张力

  1

  过会率的差距缩小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9日,A股市场共有198家企业接受IPO审核(二次上会以最终结果计算),其中174家企业成功过会,过会率达87.88%。此外,11家企业暂缓表决、4家企业取消审核、9家企业未通过。

  细分上市板块来看,沪市主板的过会率最高,为90.32%;科创板的过会率最低,仅有77.78%;深市主板、创业板、北交所的过会率较为接近,分别为89.47%、89.41%、88.89%。

  从上会数量来看,创业板的上会数量最多,有76家;深市主板的上会数量最少,为19家。其余沪市主板、科创板、北交所的上会数量也较为接近,分别为31家、27家、36家。

  可以看出,除了科创板外,其余四大上市板块的过会率的差距并不明显。这或许与A股市场全面推行注册制有所关联。

  2月1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显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为抓好《总体方案》的落实,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4月10日,随着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公司正式挂牌上市,A股正式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后,沪深主板的审核流程也变为交易所审核、证监会注册的基本架构,进一步明晰交易所和证监会的职责分工,提高审核注册的效率和可预期性。证监会将转变职能,从自身参与审核工作,转变为对交易所审核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

  在全面推行注册制后,各大版块的审核负责人和审核流程均实现统一。香颂资本董事沈萌指出,注册制会最大化降低企业上市的审核门槛。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过渡期安排,从2月3日至3月12日,沪深主板并未有IPO公司上会。这也使得今年上半年IPO上会数量有所下滑。

  2

  板块定位不符是主因

  9家IPO审核未通过的企业分别是思必驰、特创电子、雨中情、裕鸢航空、汇富纳米、太美科技、卓海科技、天松医疗、龙辰科技。其中2家科创板IPO公司、4家创业板IPO公司、1家深市主板IPO公司、2家北交所IPO公司。

  在这9家公司中,有多家公司的被否原因是板块定位不符。

  例如裕鸢航空,公司主要从事航空零部件加工制造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军品业务的机体结构件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4328.79万元、20100.21万元、22936.35万元。机体结构件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7.82%、65.89%、66.28%,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60.20%、59.87%、14.79%。我国航空零部件制造行业以主制造商内部配套企业为主,2021年公司在该市场的占有率为0.11%。

  对此,上市委对公司主营业务是否具有成长性,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产生质疑。

  此外,公司经营能力的可持续性也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如太美科技和思必驰就因此被否。

  思必驰是一家提供人机对话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专注于智能语音语言技术的底层研发、产品应用的设计开发与销售。

  思必驰业绩持续亏损,2020年至2022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7亿元、3.07亿元、4.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2.98亿元、-2.64亿元。2023年一季度,思必驰状态依旧,营业收入9419.74万元,净利润-6909.65万元。

  对此,上交所上市委要求思必驰结合行业竞争格局、龙头企业近三年经营情况,进一步说明公司预测未来四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的合理性和审慎性;结合公司报告期持续亏损、净资产大幅下降等情况,说明公司经营能力的可持续性。

  3

  两家“巨无霸”

  在今年上半年的过会企业中,有两家公司较为独特。

  6月15日,华电集团旗下华电新能成功过会,拟募集资金300亿元。市场人士分析,若华电新能上市成功,其将超过三峡能源(227亿元),成为A股新能源行业最大规模IPO。

  从业务类型来看,华电新能聚焦新能源发电业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华电新能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3490.84万千瓦,其中风电2209.11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281.74万千瓦。

  招股书显示,华电新能本次发行前总股本为360亿股,本次拟向社会公众发行不低于63.53亿股且不超过154.29亿股普通股。募资300亿元中,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拟使用募集资金约2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约90亿元。

  6月16日,“巨无霸”先正达IPO也闯关成功,拟募资650亿元。若先正达实现募资目标,将创下A股近13年最大IPO规模,仅次于2010年上市的农业银行(融资额685亿元)。

  据IPO日报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有173家公司首发IPO,共募集资金2087.97亿元。

  这意味着,如果上述两家公司在今年下半年成功上市,两者的募资金额就将接近上半年的一半,2023年全年的募资金额或将同比显著提升。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4 惠同新材 833751 5.8
  • 07-03 豪声电子 838701 8.8
  • 07-03 赛维时代 301381 20.45
  • 07-03 信音电子 301329 21
  • 07-03 昊帆生物 301393 67.6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