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大企业竟然造假,11万投资者躺雷!

百亿大企业竟然造假,11万投资者躺雷!
2024年05月22日 20:30 市场资讯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百亿国企龙头竟然也造假。

新国九条之后,严监管风暴持续进行,有增无减,查到就重罚。

周末一上市公司突发公告因财务造假被ST,关键这家公司是具有百亿规模的国资企业,还是行业龙头!随后直接冲上热搜。

一些小微、中小盘上市公司,私人老板为了搞钱圈钱造假,虽可恨但能理解,但浓眉大眼的大国企竟然也搞财务造假,真是活久见。

造假的原因让人无法理解,造假的手段也是一般人想不到的。

造假的叫中泰化学,控股股东为中泰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新疆国资委,它还是新疆最大的国企,做烧碱等化工的行业龙头。

上周末中泰化学发布公告:因虚假记载、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等违规行为,公司被监管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股票5月20号停牌,自5月21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由“中泰化学”变更为ST中泰(维权)

买了中泰化学股票的股民周末看到这则消息顿感脑袋上天雷滚滚,按常规经验,大概率要吃许多个跌停板,也不用卖因为几乎卖不掉,想卖的大单比堰塞湖的水还多,接盘侠却比你家水缸里的鱼还少。

事发突然,11万散户踩雷,机构重仓诸如北向、险资、公募等,200多家机构投资者,其中多家还买成前十大股东,除此之外还有大牛散,这下全栽进去了,跑都跑不掉,西装进去,等出来的时候估计就只剩裤衩子。

周末的雷,周一果不其然开盘即跌停,这种跌停不知道要持续多少个交易日,现在市面上已经有ST连续跌停超11个交易日,价格近乎腰斩。

中泰化学被行政处罚、赋ST,主因有两点:

其一,中泰化学极其控制的多家子公司,通过将不具控制权或实为代理人的业务按照总额法核算,2022年合计虚增营收42.48亿虚增成本42.48亿,分别占其总营收和总成本的7.6%和7.75%。2023年发债募资11亿用的也是虚增后的报表。

其二,中泰化学未在2021年、2022年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中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2021年、2022年,中泰化学及其子公司以预付款、退货款、代收代付运费等名义,直接或通过第三方公司与控股股东中泰集团及其关联方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关联交易,总发生额为77亿元。

上面第二点大家都明白,大股东想用下属公司账面上的钱,就得以合理名义把钱腾挪出去,这种操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以用司空见惯来形容。但区别在于,占用这个钱是正常经营行为还是非正常经营行为,非经营性的占用就是违法违规。

比较难理解的是第一点,举个例子来翻译翻译:

假如有个私人老板,控制A、B、C、D共4家实业公司,干嘛呢,A在现货市场上从D的手里买入一批货,价值100万,然后A卖给B,B再卖给C,C最后卖给D,最后回到A,形成一个闭环。(期间可能还要做期货来做风险对冲,防止现货价格有大幅波动)。

这里每一道环节都是正常做合同、物流清单、发票等等,一定符合各种物流、发票流、资金流“三流”,里面比较复杂,门槛比较高,但经得起真实贸易检查。

那ABCD这四家公司互相倒腾有啥用呢,还得亏开票的钱。作用有二,其一是以前可以做票据套现,这个就不多赘述了,另一个就是做流水,不论ABCD哪一个公司一年想做个几十亿流水都比较简单,因为这种结构可以不断的循环做。

回过头来看,如果把上面的中泰化学或其子公司嵌入到这个闭环之中,是不是也可以无形中就增加大量营收?

我猜它可能就是这么虚增的42.48亿营收。而那个实控ABCD等多个实业公司做流水的老板赚的则是服务费,假如有1%的话,就能搞到4千多万利润。

上面的“翻译翻译”纯属猜想。这种操作以前非上市的公司用的比较多,像一些要完成任务的地方国企,倒是没想到浓眉大眼的上市国企也这么搞。

讲真,这种虚增营收的方式是比较难发现的,因为所有环节都不是伪造而是实打实的有合同有实物有票据。

在国企里待过的朋友会比较有感触,国企可能不是效率最高的企业,但一定是流程要求最严格的企业,层级越高流程越复杂严格,换句话说,进出一分钱都得层层审批,任何一项决议都要经过多次开会、审批,大事小事做事留痕是基本操作,纸质要保存,电子档也要有,以备随时查阅。

所以,中泰那种看似合规实则违规的增加营收、股东占用资金方式,极大概率在其内部是公开的秘密,层层审批、处处留痕,每年的内审、外审等多次审计也必然会涉及到,就看能不能擦着监管规则滑过去。

出手的是新疆证监局,监管也明确指出,中泰集团作为中泰化学控股股东,组织、指使了对中泰化学的资金占用行为,导致上市公司存在重大遗漏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时任董事长、总经理对中泰化学及其子公司虚增收入规模负有主要责任,等等。

除了赋ST,监管对中泰处以500万元罚款,对多名高管处以50~250万元不等罚款。

接下来就看会不会有进一步的深挖或者判罚,以及被埋进去的机构投资者、牛散和散户们会不会通过集体诉讼来实现索赔。

回过头来看,以前造假最多路子最野的是私营企业,上市国企财务造假是极少的,被查到的更少。

这也侧面说明,严监管在不断深入,国企也不会成为例外。同时也是个信号,不论层级多高规模多大,对民营与国企趋于一视同仁。

另外,国九条针对资本市场改革,长期看必然是有利投资者,但短期内风险也会增大。

就好比刮骨疗伤,必然伴随剧烈阵痛一样!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泰化学 中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