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A股2024年交易正式收官,纵观全年,A股“先抑后扬”,主要股指全线大涨,其中沪指上涨12.67%,深成指上涨9.34%,创业板指上涨13.23%。
今年,“高倍股”成为市场焦点,在剧烈的行情中诞生过4只十倍股,分别为正丹股份、艾融软件、双成药业和光智科技。
从个股涨幅来看(前复权),市场呈现结构性牛市。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在5155只个股中(剔除ST股、退市股、2024年上市新股),有2155股涨幅为正,91股涨幅超100%。此外,51股跌超50%,5股跌超60%。
“牛股之王”股价大涨387.55%
AI引爆科技股行情
前十大牛股中,股价涨幅大于300%有3只,“牛股之王”由寒武纪(688256.SH)当选,全年股价涨幅近388%,股价达到658元/股。据悉,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
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热潮,大模型厂商纷纷采购AI算力芯片,寒武纪作为“中国版英伟达”受到投资者广泛的追捧。寒武纪今年股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于12月23日盘中达到700元/股,股价仅次于贵州茅台,最新市值达到274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含“基”量颇高,包括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银河创新混合A、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紧随其后的是正丹股份(300641.SZ)、汇金科技(300561.SZ)、万丰奥威(002085.SZ)、艾融软件(830799.BJ)、宗申动力(001696.SZ)、罗博特科(300757.SZ)、美之高(834765.BJ)、赢时胜(300377.SZ)、神宇股份(300563.SZ)涨幅均超250%。
最具奋斗“精神”的个股是榜尾的中百集团(000759.SZ),该股于12月搭上大消费风口,实现14个涨停,累计涨幅约216%,而该股的全年涨幅仅199.31%。
从行业分布来看,股价累计涨幅最高的20家上市公司中,来自电子行业的有5家,计算机行业有4家,基础化工有3家。值得一提的是,有2家北交所公司分别位列涨幅第五和第八,分别是艾融软件(830799.BJ)、美之高(834765.BJ)。艾融软件是9·24行情以来的首只10倍股,仅用了14个交易日达成。
不过最值得关注还是TMT行业,前20家公司中共有10家。中信证券研报也指出,从主题看,AI和国产自立是两大主题,海外AI龙头产业链公司、国内AI自立配套的算力芯片、数据平台等公司涨幅较大。2024年,一级市场的大模型产品也频频引爆二级市场,相继诞生了Kimi概念股、智谱AI概念股和豆包概念股。
对于2025年,中信证券称,看好中国科技板块在AI驱动下的表现。展望中长期,以字节豆包AI生态为代表的国产AI产业链持续迭代,多模态能力和准确度持续上升,B端、C端持续渗透,腾讯、阿里等中国科网公司亦有丰富的垂类数据和应用场景。该机构认为,2025年,更多AI软件应用或端侧产品的落地,将有力提振中国科网公司的估值水平。
“熊股之王”提示退市风险
医药生物会否极泰来吗?
全年跌幅第一的“熊股”为普利制药(300630.SZ),累计下跌69.89%。
普利制药多次提示风险称,目前,公司正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等相关情况以最终调查结果为准。若触及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存在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
此外,深科达(688328.SH)、天宜上佳(688033.SH)、华恒生物(688639.SH)、清越科技(688496.SH)也跌超60%。
从行业分布来看,股价累计跌幅最多的20家上市公司中,来自医药生物行业的最多(6家),其次是机械设备、基础化工行业(3家),电力设备行业(2家)。
需要注意的是,医药生物行业指数(801150.SL)今年收跌14.33%,已连跌四年,累计跌超40%。
“2024年预计是近十年来医药投资压力最大的1年。”华鑫证券分析师胡博新在医药行业2025年策略报告中表示。
胡博新指出,医院渠道内需增长不足叠加政策的持续扰动,行业收入增速乏力,利润增长尚未恢复。对比历次医药行业承压阶段,不仅传统仿制药增速一般,原有抗政策风险的疫苗、医用耗材等多个细分领域也陷入激烈竞争中,盈利下滑,结构性增量缩减。
对于2025年,多家券商医药分析师依旧满怀希望,相信“否极泰来”,均看好医药行业未来的投资机会。
创新、出海、并购是2025年医药生物策略的重点。
中信建投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贺菊颖表示,看好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新增量(创新、出海、边际变化)和行业整合机会。
招商证券医药团队表示,看好医药 2025 年趋势向上,关注医药创新出海、内需消费与并购机会。
华安证券分析师谭国超表示,创新药行业在上一轮的发展基础上,探索出了更多新的发展路径,随着国内并购重整浪潮、药企出海新模式的推行,创新药行业有望诞生更多大型药企,原有的企业龙头则有望获得新增长曲线。持续挖掘临床真获益及真创新,关注并购及出海标的。
胡博新也表示,海外新市场的开发,AI等新技术的引入迭代更新,新产品的商业化推进,中国医药产业仍在不断地通过产业升级获得增长。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