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 实习生刘梦生 北京报道
12月11-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其中,装备制造业发展持续向好,成为工业经济增长中的关键“角色”。近日,由工信智库联盟指导、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的“百万庄论坛:机工智库发布会(2024)”会上,对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信通院政经研究所所长辛永飞表示,我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键阶段。经济理论、历史经验和实践逻辑均表明,在这一阶段,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是“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关键所在。下一阶段,要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在技术企业平台服务园区等多个方面的持续发力,加快建设完善需求引导、应用牵引、企业主体的“政产学研金”有机结合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从“装备制造”到“装备智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培育了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国已经建成万家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
装备制造业是带动工业发展的主引擎,也是开展“人工智能+”的重要领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4.3%,已连续21个月保持在30%以上,较1—10月份提升0.3个百分点,“压舱石”作用不断凸显。
机工智库研究员马子惠表示,通过数字生产和信息技术的相融合,能够在研发设计、运营管理、检验检测这些环节,促进物理和虚拟生产单元之间的动态实时映射,有效提升企业的现场工作效率,设备协同能力和远程诊断能力。
此外,装备制造业能够基于AI的能力赋能行业整体转型升级。机工智库研究员贺疆澔提到,“装备制造企业可以引用和应用开放的人工智能技术来抢占先机,因为我们知道AI技术有一定的可获取性,开源资源丰富,而且存在成熟技术同质化的特点,完全可以通过第三方合作的机会来获取这些技术。”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制造行业的缩影。实际上,当前已经有不少制造企业主动拥抱了智能化的浪潮。
根据机工智库2024年制造企业供应链发展调研结果,在2021年的调研数据中,仅有22%的参与企业有建设智能工厂,如今该数据完全反转,86%的调研企业至少有建设1个智能工厂。
在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之中,长期的数据积累也是制造企业转向智能化生产并占领先机的重要因素。麦肯锡研究报告显示,通过在运营中融入数字化技术的灯塔企业往往借助数据领先一步,更早地投资建立了数据基础设施,虽然在早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但在后期成功释放了AI的潜力。
更加面向市场的装备制造业
随着新技术的逐步演进和企业自身能力不断增强,装备制造业已经出现了服务化转型的新趋势,需要通过应用不同场景,开发出成套化、系列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而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趋势恰恰可以为这一行动赋能。
马子慧表示,要充分发挥出制造业领域科技含量高,资源环境友好的特点,还要发展新生态新平台,不断的探索与不同产业企业用户、不同生产方式的协同新方向,形成交叉协同的新生态新机制,超前的布局未来的产业,不断开辟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赛道。
而在人工智能驱动的装备智造企业,则应更加强需求牵引小步快跑的全新服务模式。贺疆澔表示,企业应该首先梳理自己的系统,系统梳理自身的业务需求去找痛点,提高用户体验,从而实现传统制造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果面向市场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目标成果,那么耐心资本的投入是企业科研之路成型的土壤。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而未来装备产业列明的高端装备,通常具有一个前瞻性强、研发周期较长、前期资金投入风险较大的特点。
“懂战略的耐心资本也是不可或缺的。”马子慧表示,仅靠财政支持是难以满足如此长周期、大体量、高风险的未来产业发展,必须要有对回报有较长期限展望且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才能让未来装备产业真正地发展壮大。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方案为科技金融描绘了一幅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服务图景。
根据IT桔子数据库,2017—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1247起,融资金额1604.96亿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超亿元,数额较大。
然而,在对接市场需求的同时,各个行业都已经出现了过度竞争,这一情况也同样值得注意。
“我们去年调研了一家位于苏州的服务机器人企业,该企业一开始出海与国外厂商竞争的过程中获得了不错的利润率,但是目前利润一降再降,原因是发现与其竞争的更多变成了国内企业。”机工智库研究员赵娟表示,与同行之间的集资价格竞争导致基本没有利润可言。必须摒弃内卷思维,才有机会迎来行业的健康增长。
责任编辑:何松琳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