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2月8日电 (谢婧雯)12月7日,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CEO)在北大国发院举办,主题为“中国经济年度回溯与展望”。多位专家就当前全球及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展开分析,并对2025经济发展进行展望。
经济的变与不变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面临众多不确定性,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和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研究部执行负责人缪延亮分别阐述了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思考。
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因素中,美国的经济政策影响力十分突出。邢自强指出,美国财政赤字高居不下,其加征关税的步伐或将渐进分段,对中国企业投资和出口的影响会比此前更加温和。
邢自强表示,过去几年,中国系列高精尖的产品如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出口份额都在大幅增加。在向附加值更高的行业迈进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本身的多元化和中国产业链的升级,部分抵消了美国关税的影响。
缪延亮则针对全球央行都关注的通胀问题展开分析。他指出,原有的货币数量论或不能解释当前“货币扩张但货币流通速度反而下降”的问题。根据最新的数据比对,货币增速慢甚至为负值不一定产生通缩,反而可能出现高通胀。
缪延亮表示,研究美国从低通胀走入高通胀再进入温和通胀的路径,可以发现通胀是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预期三者共同决定的。通胀或通缩很大程度上由预期影响。面对低通胀如何破局,财政货币协同发力是关键。
市场需求、优化调整仍为关键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一揽子增量政策对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长形成明显提振。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波表示,实体经济在政策暖流中展现活力,小微企业的情绪指数迎来好转。
“小微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也是就业的蓄水池,据估算小微企业至少能带动4亿人就业,并且是青年就业的重要来源,他们不仅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为其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对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张晓波称。
如何推动小微企业更好发展?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张晓波表示,相较于融资需求,市场需求是小微企业当前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关键的方式仍是促进消费,有了持续性的消费,小微企业才能有更稳定的现金流,经营才会继续向好。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院高级研究员、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则从房地产市场角度出发指出,自今年9月底,多部门集中发力推出系列强力政策,其中全面降低购房成本,刺激了观望者入市。此外,限购松绑与城中村改造创新也为市场注入多元活力。
未来如何发力?
在谈及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点为何时,邢自强表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前中国也迎来较为明确的三大机遇:一是推动AI(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中国在To C端(面向消费者)方面较为擅长;二是机器人的崛起和广泛应用,中国具有强大的产业链能力和零部件供应水平;三是绿色能源转型,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先进的经验和先发优势。
张晓波表示,2025经济增长仍需靠国内需求提高拉动,财政政策在保民生、保运转和保工资方面还需继续发力,以增强市场信心。
秦虹认为,2025年房地产市场降幅收窄、结构性企稳将是确定的。目前的库存周期并未达到历史高点,未来房地产市场或将靠新房的投资需求拉动。(文章据演讲者在“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的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中新经纬APP)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责任编辑:张芷菡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