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闫硕 北京报道
微医的上市有了新消息。
近日,有媒体报道,微医计划12月底提交港交所IPO申请,希望到6月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该公司预计通过IPO筹集4-5亿美元。
药赋能CEO、资深医药从业者邵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微医此次筹集4-5亿美元其实是很高的一个水平,不仅在互联网医疗行业,甚至在互联网行业都较少,有些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市值也就这么多,所以它这次融资额度非常高。
资本市场又是否会买账?这或许取决于微医近些年在讲述哪些故事。
三年前,IPO无果后,微医选择砍项目、降成本,转而聚焦数字健共体。其中,在天津的实践多次被作为典型案例向外推广,业内甚至有了“南三明,北天津”的表述。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微医开始高调宣传公司的AI布局,先与腾讯合作攻坚医疗大模型,后又发布全国首家人工智能医院,最近几天又与沙特ALGIHAZ签署合作备忘录,该公司高层对微医的AI健共体模式及人工智能医院成果大加赞赏。
总而言之,在AI浪潮的席卷下,数字健共体、人工智能医院成为微医近年来发展的重点。那么,这些项目最终能否为资本市场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健共体模式走向海外
2019年,微医首次提出“数字健共体”的概念,一年后,健共体模式正式在天津落地。
根据微医集团官方公众号消息,彼时,天津微医数智医院协同全市26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00余站点及卫生室,以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云检查“四朵云”平台提升基层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随后,天津数字健共体又以糖尿病为切入点探索按人头总额付费,推动以健康结果为导向的改革,建设238家慢病管理中心。
现阶段,AI赋能成为关键,健共体正帮助天津各区落实家医签约按人头总额付费改革,创造了医疗服务“按效付费体系”。
天津数字健共体的实践得到了一些肯定,比如天津西青区的经验被纳入国家卫健委《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2023》,向全国各地推广。
国家层面也明确提出引导地方探索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借着政策的东风,微医也在加速布局。数据显示,目前已有天津、山东、浙江等7个省、市与微医建立了数字健共体建设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健共体模式如今也走出国门,走向了沙特。
今年11月,在沙特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医疗健康展览会上,微医展示了其数智化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包括“AI健共体”整体解决方案。微医发布的报道称,这一方案为沙特提供了借鉴经验,以应对非传染性疾病高发、糖尿病和肥胖症患病率居高不下的挑战。
前几日,沙特阿拉伯公司Algihaz Pioneer Healthcare Holding(AGPH)又在杭州与微医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该合作还有望拓展至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层面。AGPH CEO Mr.Saad Fnais表示,微医模式对沙特推进慢病管理工作和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在沙特乃至中东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出海肯定是一个好选择,方向没问题,国家也在鼓励,但如何做这个事,以及市场情况如何,目前都在摸索阶段。”邵清指出,目前我国企业的出海主要集中在产品出口,医疗方面主要是器械出口,服务出海还没有特别好的案例。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出海主要看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服务能力,除了美国以外,海外市场还未看到有很成熟的互联网医疗成功模式。
也有业内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其个人认为微医目前的出海更多是在讲一个故事。出海一般是建立在国内做得还不错的基础上,但互联网医疗目前在国内市场还没有搞定,仍是“叫好不叫座”,还没有形成很大的规模。
实际上,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微医并非走向海外的首家企业,今年6月,春雨医生与马来西亚科马集团Dedikasi Semangat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建设春雨海外版。
探索建设AI医院
在AI浪潮的席卷下,互联网医疗企业微医似乎也在淡化“互联网”的底色,转而突出“AI”。在微医集团官方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中,其用了“中国医疗AI企业微医”的表述,尽管文章是综合一些媒体的报道,但也能看出微医自身的态度。
AI医疗,是微医重点讲述的另一个故事。
今年3月,微医高调宣布与腾讯签订战略合作,联手攻坚医疗大模型。一个多月后,微医创始人廖杰远在一次活动上公开表示,在过去的9年里,微医形成了AI健共体、AI药械交易、AI中医药三个平台。
上个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开发布第八批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信息,微医自主研发的“微医医疗大模型”“微医医疗助手大模型”“微医健康助手”成功通过算法备案。
在AI的赋能下,微医取得了一些成果,还登榜了“2024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微医在上海发布全国首家人工智能医院,AI的应用涵盖了诊前、诊中、诊后各阶段的多个场景。在以往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多个阶段,微医在各大风口中颇有引领之姿,同样,微医此次的人工智能医院又一次走在了前列。
这条路上,微医已经有了同行者,最近就有消息称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团队打造的首家“AI医院”Agent Hospital正在进行内测,将于年底正式上线,并于明年上半年对公众开放。
对于AI医院的发展,IQVIA艾昆纬中国人工智能和创新业务负责人张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医院相对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在发展中需要解决两个前置条件,即监管和数据管理。
首先,人工智能的发展包括其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都还是起步阶段,所以监管相对比较保守,随着这些先例的落地,在监管上肯定会有所改进。
其次,目前数据管理机制还不是特别齐全,但是前段时间上海也在探索医疗数据的产品化。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一前提条件也有所解决。
需要指出的是,AI医院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难点。
邵清认为,AI医院目前有三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伦理性的问题,比如患者看完病之后情况更糟糕了,甚至发生了死亡,谁来负责、怎么负责是个问题;二是实际能力问题,到底准不准确,现在还没有验证;三是盈利性的问题,AI医院需要回答谁来付费的问题,因为网上现在有好多免费问诊工具,AI医院相比于其他产品又强在哪里。
张畅指出,大家的压力都在于如何把科研转化为成熟产品,如何去做严肃医疗的产品,在这方面我持比较谨慎的态度;其次是安全性和隐私性的问题,尤其是怎么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可解释性。
“另外医疗服务流程本身是非常复杂的,人工智能到底能够参与到什么程度,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老的神经符号人工智能如何分工,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模式。至少我们作为第三方现在还没有看到,可能业界已经在探索。最后是人才方面,有没有足够多的人会跨行业做这件事也是一个问题。”张畅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