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爆改”初见成效,如何维持调改成果?

永辉“爆改”初见成效,如何维持调改成果?
2024年11月27日 18:08 市场资讯

作者:沈   阳

编辑:周雪松

制图:乔寒云

11月26日,永辉超市官网发布消息称,作为东北首个“学习胖东来”的自主调改店,永辉沈阳沈北吾悦广场店开业3天迎来了超15万人次,结算客流45704人次,日均客流15234人次,同比增长3.63倍;销售额达593.5万元,日均销售额接近200万元,业绩同比增长5.4倍。

近半年来,永辉在胖东来的帮扶下对全国十多家超市进行了调改并重新营业,永辉官方表示,今年春节前调改店总数量预计会达到40—50家。

近三年来,永辉超市接连亏损,走上“爆改”之路的永辉该如何维持住调改后的成果?

01 永辉营收下滑是何原因?

永辉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实现营业收入545.49亿元,同比减少12.14%;前三季度归母净亏损为0.78亿元,扣非后归母净亏损为6.62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0亿元、2.87亿元。

其中,今年第三季度永辉营收167.7亿元,同比下降16.4%;归母净亏损为3.5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亏损为6.92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32亿元、2.17亿元。

营收下滑的同时,永辉关店的数量正在增加。此前,永辉超市在其2023年年报中曾表示已经在全国发展超1000家连锁超市,而从永辉超市官网来看,截至今年11月26日,永辉在全国29个省份已开业门店数量为797家,而在两个月前的9月25日,永辉在全国的门店数量还是838家,这也意味着近两个月永辉已经关闭了41家店,今年以来已经关闭了至少203家店。

对于三季度营收的下滑,永辉在财报中给出的原因是:一方面零售行业竞争激烈,部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消费者对购物体验、商品品质等要求更高,公司客流、客单均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另一方面,公司主动进行门店优化调改,在对潜力门店进行关店改造的同时淘汰关闭了部分尾部门店,以上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使得公司同店销售及门店数量均有所下滑。

实际上,从2021年至2023年,永辉超市接连三年亏损,2021年归母净亏损39.44亿元,2022年归母净亏损27.63亿元,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86.42亿元,同比下降12.71%;归母净利润亏损13.29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9.76亿元。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线上电商的崛起也对线下商超造成了冲击,消费者的购物渠道增多,分流了部分客源。”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采访时谈道。

02 调改成果如何维持?

宋向清表示,当前,年轻人已经成为零售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其消费习惯更加注重购物的便捷性和时效性,同时其消费要求高,对购物体验、商品品质等要求更高,若永辉超市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期望,就容易导致顾客流失,进而影响营收。

实际上,为了留住顾客、提高营收,永辉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向它口中的“优秀同行”进行学习。自今年6月起,胖东来正式开始对永辉超市进行“爆改”,作为被调改的首家店,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开业首日销售额就达到了188万元,是调改之前的13.9倍,当日客流量超1.2万人,是之前的5倍。

截至11月25日,永辉全国已开业17家调改门店,其营业额和客流量都得到了显著增长。不过,在胖东来的帮扶结束之后,永辉该如何维持住调改后的成果?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客座顾问、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采访时表示:“胖东来的帮扶只是一个简短的过程,永辉还是要自己进行改变。首先要改进供应链体系,对已经卖了十几年的老品牌、老商品进行更新;其次要改善店内的经营环境,保持干净、整洁,让消费者得到良好的购物体验;此外永辉要加大投入去研发自有品牌,做出差异化。”

据了解,自2018年12月22日开始,永辉超市正式推出自有品牌“永辉优选”,截至2024年9月30日,自有品牌营收14.99亿元,占比2.75%,合计279支,其中生鲜84支,食用品195支。

宋向清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表示,永辉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主要着力点建议放在优化商品与供应链结构上,要依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淘汰滞销、低质商品,合理规划商品品类与SKU,优化采购、仓储、物流等环节,提高供应链效率与灵活性。

03 “永辉们”要增强不可替代性

从上市超市企业的财报数据来看,多家超市都在面临营收下滑的情况,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发布的截至2024年9月30日6个月未经审核的中期业绩显示,高鑫零售集团共实现营收347.08亿,同比下降2.96%。

此外,据家家悦三季报,其三季度实现营收47.65亿元,同比下降0.49%,归母净利润1831.04万元,同比下降33.71%。

近年来,线上零售快速发展,有观点称线下零售或被线上取代,对于这一观点,庄帅则表示:“线下不可能会被线上取代,线下购物的体验感和乐趣是不可替代的。”

消费者小芳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表示,自己经常在周末去线下超市购物,比起线上,她更喜欢线下购物的体验感,她表示:“线下一定会活过来的。”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超市及大卖场行业规模为3.09万亿元,2022年超市行业销售规模在3.15万亿元左右,预计到2028年,中国超市行业市场规模将以2%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至3.55万亿元。长期来看,超市行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谈及零售行业的转型升级,宋向清认为,以往零售企业竞争优势多体现在价格、地理位置等方面,胖东来模式使服务、购物环境、商品品质等成为新的竞争焦点。企业需重新审视和塑造自身竞争优势,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和创新,以适应新的竞争格局。

庄帅向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表示,好的价格、好的体验是零售业永远不变的趋势,消费者追求的是高性价比和创新的商品,当前永辉等企业想要拉动增长,需要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在供应链、服务、组织架构、企业文化上都需要进行变革。

(转自:中时财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永辉 永辉超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2 先锋精科 688605 --
  • 11-29 博苑股份 301617 --
  • 11-26 科隆新材 920098 14
  • 11-25 佳驰科技 688708 27.08
  • 11-22 英思特 301622 22.3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