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初冬时节,20多只赤麻鸭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的涝利海集结飞翔,时而盘旋、时而俯冲,为生态环境的“高颜值”锦上添花。
涝利海有水面积2360多亩,主水面为椭圆形天然湖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绿意盎然的涝利海湿地草原生态圈。“百美村庄”涝利海,是内蒙古首个“百美村庄”乡村振兴示范落地项目。该项目采取共建共享模式,村委会将村民闲置房屋集中流转后成立旅游合作社,引入运营商开展运营,将部分收益留在合作社并为全村村民分红。项目已成功运营为兴和县吸引高端游客2万人左右,增加旅游收入3千万元以上。
野生水禽是监测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性生物。“百鸟翔集,有凤来兮”,野生动物种类和种群规模是对区域生态环境最直接的反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梅花鹿、赤狐、豹猫、鸟类等国家保护动物在兴和县栖息、落脚,绿头鸭、赤麻鸭、鸳鸯、䴙䴘等珍稀鸟类已成为“常客”,境内每年都会迎来上万只候鸟驻足。
“我们林草局湿地野保中心的工作人员,每月都要多次进山巡护,从而更好地了解野生梅花鹿的活动范围、活动轨迹等,以便更好保护和监测梅花鹿的生长情况。”兴和县林业和草原局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王佳辉说。
野生动物种类和种群规模是区域生态环境最直接的反映,也是兴和县近年来扛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最好证明。
良好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优美环境,是广大群众的心之所向。
“现在空气好,也挺暖和的,吃完饭出来锻炼锻炼身体,溜达溜达,感觉到这里环境好,挺舒适。”正在兴和县黄花梁公园锻炼身体的王先生说道。
在护绿增绿方面,兴和县按照“全域覆盖、网格管理、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示范引领、因林施策”原则,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并积极探索深化“林长制+区域合作”机制,与怀安县签订森林草原灾害防控及种苗合作协议,切实提高区域性防控效果。
目前,全县共有县级林长2人、副林长7人,乡镇(国有林场)级林长19人、副林长94人,村级林长161人。全县区划县级责任区8个,乡镇级责任区113个,村级责任区161个。
走进店子镇卢家营村里“常心宽农家乐”,50岁的李美桃正在收拾前厅。她说:“自从苏木山环境好了以后,我们的日子也变好了,打工有去处,还能自己开店当老板。”李美桃的红火日子是当地村民的幸福写照,依托苏木山旅游业发展,当地人均增收5000元。
“好风景”带来“好光景”,“绿水青山”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据测算,苏木山的20.5万亩森林资源,每年在涵养水源、固碳释氧、森林游憩等方面的生态服务价值达2.67亿元。依傍着苏木山,卢家营村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森林乡村,年均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每年就业增收2万多元。
“要说村里的变化,咱们说一天也说不完。”店子镇卢家营村村民杨樊二板笑着说,“现在村里环境好,也有锻炼场地,出行也更方便了,日子是越过越幸福啦!”
目前,兴和县森林面积由2000年的63.32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01.6584万亩,草原面积由2000年的58.05万亩增长到现在的179.95万亩,林草覆盖度由2000年的23%提高到现在的53%。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