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资管风铃
作者:黑羽
编辑:宫何
A股的全面复苏中,作为过去鲜受瞩目的年轻市场——北交所展现出了极大的反弹势能。
权益资产自9月24日开启反攻以来,北证50指数累计上涨达127.2%,持续创出诞生以来新高;
多个主要股指横盘调整的10月份,北证50仍然上涨超过4成,哪怕是特朗普胜选、沪深全面调整的11月6日,仍然维持3.6%的全天涨幅。
过去在该领域默默布局的公募管理人,似乎在迎来一场“秋收”。
截至2024年11月6日,挂钩北证50的指数基金共有19只,而针对北交所的主题基金则达11只。
估值的狂飙突进,让这些资管产品实现了超预期回报,甚至部分主动产品的短期排名也由此获得领先。
然而狂热反攻背后,北证50估值合理性正愈加脆弱且危险。
市盈率(PE)、市净率(PB)等多项估值指标不仅大幅超越危险值;多数北证50成分股还属于形态稳定的传统行业,难以用科技股的高赔率框架进行复刻。
定价资金对于北证为代表小盘股的审视,可能早已脱离基本面引力而另向单飞。
01
反弹之光
突如其来的估值反弹,让昔日全数陷入回撤的北交所主题基金迎来命运逆转。
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的11只北交所主题基金中,已有9只实现正收益,其中6只的成立以来回报率超过30%。
成立至今回报最高的2只产品是2022年4月成立的景顺长城北交所精选和泰康北交所精选,65.1%、63.9%的回报率,较各自同期北证50指数高出38.9%、19%。
北证50的大幅上涨,也让不少主题基金的短期业绩跻身于同类前列。
例如在2023年至2024年11月6日的偏股混合型产品排名中,回报前10的产品已有6只体现为北交所基金。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汇添富北交所创新精选”分别以111.9%、84.6%的区间回报位列前两名。
但由于该类产品特有的两年定开设计,上述短时间内跑出的领先成绩,没能让更多投资者受益其中。
甚至不少发行阶段就进行认购的投资者,都未能等到此刻的估值起飞时刻。
例如首批8只北交所基金首发的2021年11月23日,曾有51.9万户投资者参与认购,但经过了2023年11月的开放期,8只产品的持有人户数净减少额接近12万户,净赎回份额接近10亿份。
持有人的跑步逃离,与当初该批产品深陷大面积亏损有关,8只产品成立满2年时的加权亏损达到了23%。
彼时市场没能想到,从无人问津到逐日逼空的绝地反转,北交所居然只用了不到一个季度。
相似的反转,还发生在一众北证50指数产品上。
Wind数据显示,13只北证50指数基金在2024年的前8个月的平均回撤高达-36.1%,8只2022年末成立的首批产品累计回报也平均亏损超过3成。
然而短短2个多月后,这些指基的回报中枢已然扭亏并逆势录得36.5%正回报。
累计回报上的差异,较大程度取决于管理人的布局与择时。
在19只北证50指基中,华安北证50以85.5%的累计回报位列同类第2,但在其成立的2024年8月27日至今,北证50指数同期涨幅已达109.1%,前者反而大幅跑输了23.6%。
当然,亦有管理人在同样条件下斩获了更多超额。
例如5月10日成立的中欧北证50至今已录得了90.9%的正回报,相较同期北证50指数捕获了24%以上的超额成绩。
与主动权益不同的是,北证50指基经过2024年上半年超过34%的调整,持有人户数反而未降反增。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可比的12只北证50指基持有人总户数达19.2万户,较年初增长1.9万户,相比于发行期认购8.3万户,净增长超过10万户。
02
燥热时刻
此轮行情并非北交所迎来的首次高光。
2023年末,北交所就曾迎来一轮显著回血——时年10月24日至次年1月3日的51个交易日内,北证50累计上涨高达55.8%。
但在A股的整体下行中,北证50于随后170个交易日一路阴跌并最终酿成-45%的腰斩。
2024年9月下旬持续至今的此轮反弹幅度更加迅猛,自9月13日至今累计涨幅已达125.9%。
涨势凶猛的背后,是市场对将满三年的北交所怀有的更多制度期待。
部分公募机构也密切注视着北证50ETF的创设预期,首批一旦胎动,注定会成为兵家必争高地。
目前抬升北证50的源力大概率指向两类资金。
一是“快进快出”的交易型游资。
例如首只“十倍股”艾融软件在快速抬升阶段,游资扎堆盘踞的东财拉萨地区多家营业部成为最主要的受托买入源头。
二是依托红利底仓而追求“杠铃增厚”配置策略。
在前三季度的权益调整中,海量资金流入红利板块进行防御,而待9月末反转到来时,以小比例仓位押注小微盘股的弹性与赔率,成为一种潜在选项。
相似逻辑还出现在2023年下半年量化策略对于微盘股的扎堆中。
更高的准入门槛限制以及市值体量较小的公司,让北交所成立以来长期交投冷清,拥挤度甚低,偏弱的价量状态对于入场资金反而更具的定价优势,潜在风险补偿确实可能更高。
如果相信万物终会均值回归,长期资产价格总要以估值来评价。
正如在滚动PE只有17倍的2023年9月,资管风铃曾《公募基金“暗战”北交所》中指出,彼时资管机构逆向布局北交所可能会构成一种机会。
站在当下,同样以多个估值指标来看,北证50已显露出明显的泡沫迹象。
截至11月6日的Wind数据显示,北证50指数的动态PE、PB已高达58.3倍、4.8倍,均已分别超过危险值2倍、1.5倍。
对比同样以小盘股为主的中证2000,北证50的PB已是前者的2.14倍,甚至还小幅高于科创板的4.7倍。
北证50前20大权重股中,与实体制造业紧密相关的公司占比就高达半数,而科创50近乎全部由信息技术、高端医疗等标的构成,二者弹性难以等价齐观。
资管机构的当下布局,或许需要更加谨慎。
主动基金虽然在定开机制约束下不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但指数基金仍然正在化身为中小投资者参与北证行情的追高容器。
泡沫从不轻易破裂,击鼓传花会演绎至何时,又以何种方式收场,无人知晓。
责任编辑:江钰涵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