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人形机器人以完整逼真的“人形”和模拟人类行为的“才能”牢牢占据展馆C位。它们有的优雅地冲泡咖啡,有的从容地表演茶艺,有的在台阶上负重行走,还有一位名为“苏轼”的机器人低头吟诵:“明月几时有······”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在2023年按下了加速键,2024年则成为商业化元年。人形机器人行业吸引了数十笔亿元级别的大额融资,其中银河通用公司以7亿元的天使轮融资创今年上半年融资之最;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显著提升,为产业自主可控打下基础;各具特色的产品“天工”“青龙”“夸父”“行者泰山”等相继问世;一些人形机器人甚至已经开始进厂“实习”;宇树科技推出了9.9万元的人形机器人,预示着行业价格战即将打响。
然而,人形机器人当前仍处于从底部爬坡阶段,核心技术不足和商业应用场景不明朗,成为制约其产业化落地的重要因素。同时,人形机器人的“貌合神离”,也让它的未来面临着伦理的挑战和法律的特别规制。
吹响集结号
1996年春晚,蔡明在小品《机器人趣话》中扮演的机器人,给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提供了人形机器人最直观的形象。但在28年后的今年,如果人形机器人还如当年那般,拥有僵硬的肢体,操着电音腔调,恐怕要受到集体诟病。
如今,人形机器人已经拥有了“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成为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赛道之一。尽管对其的准确定义尚未形成共识,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应具备双足行走的功能、伸展的双臂及灵巧的双手,并且拥有一定的感知、学习和认知能力。
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机器人的终极形态。与单一机械臂的工业机器人或只能在平坦路面上作业的轮式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不仅具有拟人的外观,还具备高度的控制能力和对各种环境的适应力,是人工智能与物理形态的结合。
在关于人形机器人的报道中,“具身智能”一词频繁出现。它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指的是智能系统能够通过感知和交互与环境进行实时互动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研发者能够在仿真环境中训练机器人,使其能够在现实世界中执行各种任务,实现自我进化。“具身智能是一个跨时代的突破,而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立德机器人平台CEO潘月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说。
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更加注重新内容的创作和产出,为人机协同和跨领域合作开启了新时代。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的新战场,世界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波士顿动力和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中国也加大了对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和投入。
同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将初步建立,关键技术如大脑、小脑、肢体等将取得显著突破,并确保核心零部件的安全有效供应。随着国家的积极推动,全国各地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创新平台也在积极建设中。2023年年底,北京成立了国内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广东在2024年4月启动了类似创新中心;5月,上海更是揭牌了首个国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不到一年时间,中国似乎就完成了过去两到三年的技术进展和产业积累。20多家企业发布了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核心零部件实现了国产替代,部分核心零部件如谐波减速机、二维减速机等已经进入国际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市场规模方面,据《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到2024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7.6亿元;到2029年将增长至750亿元,占全球总量的32.7%,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
翻越壁垒
疾风劲吹,很多投资方已“押注”这一热门赛道。在专注于科技领域的投资人张克(化名)看来,投资这一赛道等于投资未来。“中国在人形机器人产业方面具有明显后发优势,包括丰富的人才资源、有力的政策支持、充足的资本投入和完善的产业链基础以及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从制造业的未来工厂到物流运输、医疗服务、家庭护理,再到旅游、教育等多个领域,人形机器人都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他也坦言,目前自己尚未投资,还在观望的原因是,实现规模化的时间节点尚不明确。“如果产业无法真正落地,那么目前的种种预期只会是一场空谈。”
目前,国内外一些人形机器人企业都热衷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在汽车制造工厂,承担装配和调试任务,甚至特斯拉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上海清宝引擎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磊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说:“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在质量和稳定性上尚未达到工业级应用标准,成本也高,将其引入工厂时机尚未成熟。”
王磊进一步阐释了他的观点:“在切入应用场景前,应该首先评估,这个场景为什么要使用人形机器人,它们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再去切入。相较于汽车制造工厂,我认为,人形机器人在3C工厂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教育领域也是他看好的应用蓝海,“如果人形机器人能够进入全国大中专院校进行教学授课,将发掘出一个巨大的市场”。
目前,人形机器人价格较高,应用方投入成本大,是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称:“现在我们看到,酒店的送餐机器人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们成本低廉,酒店只需两三万元便能替代一个服务员。但人形机器人成本则高得多,根据配置不同,最高售价甚至达到大几十万元。”
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实现依赖于AI大模型,而大模型能力的提升又依赖于数据集的训练。“以前,大家看机器人喜欢看它使用了几个传感器、使用了什么传感器、使用了哪家的传感器。实际上,传感器的数量或许不是关键,因为如果‘大小脑’不够发达,装了再多传感器依然是鸡肋,看不见或者看见了避不开,摸不着或者摸到了无反应,听不见,走不好。”卢瀚宸说,“当下人形机器人缺的或许不是眼睛,而是眼力。”
由于目前无法实现大规模应用,高质量的场景数据集十分匮乏,限制了机器人的智能化提升。但这只是“大脑”层面,“小脑”层面的运动控制能力也有很大提升空间。大的挑战仍然来自硬件,尤其是需要高端制造技术支撑的核心零部件。小米机器人团队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当前人形机器人的上肢精度大约在厘米级,与工业领域0.01毫米的精度要求相去甚远。如果能够达到工业精度,数据收集的效率将大幅提升。制造精度成为中国高端制造领域必须攻克的关键。
几乎所有身处这个产业的人,都期待着有一天,人形机器人能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类忠实的伙伴。尽管目前的高仿真人形机器人,已经拥有类似于人类皮肤的触感、与人接近的表情和神态,但与电影《非诚勿扰3》中展现出的完美“人形机器人”笑笑相比,现实中机器人的智能化仍有显著差距。“在静态展示时,这些机器人可以展现出一定的表情和语音交互能力,但在行动能力和智能化程度上仍有待提高。”卢瀚宸说。
未来隐患
人形机器人具身性、交互性和涌现性的独特结合,预示着其未来会更多承担陪伴人类和生活助理的角色。它们可能不仅仅是工具,还可能作为老年人陪伴者、儿童陪伴者,扮演着家庭成员的角色。
“这些特质也预示着潜在的伦理和法律风险。”《全球人形机器人治理导则》起草专家之一、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苑指出,具身性让人形机器人拥有类人的身体,交互性让它能够模仿人类的沟通方式,而涌现性则意味着它的行为可能难以预测,甚至展现出一定程度的“智能”。因此,她认为,人形机器人可能会混淆真实与虚假,从而破坏社会基本价值观。
2013年,斯派克·琼斯导演的电影《她》上映,该片讲述了人类与智能操作系统相爱的故事。王苑称,以该电影的故事为例,从法律角度,基于使用者的信任,人形机器人可能更容易侵犯用户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先进的传感器、扫描功能以及敏感数据的记录,都可能成为隐私泄露的隐患。此外,人形机器人可能被用来操纵用户,诱导他们进行不必要的消费。最令人担忧的是,具有行动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如果出现故障或失控,可能会对用户造成伤害。
目前,中国规制人工智能产业的法律体系已日臻完善,一旦人形机器人领域产生风险,大部分情况下,都能找到相应法律来处理。“如民法典中关于产品责任的规定、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对自动化决策的个人信息治理。自2022年起,中国相继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这些法律文件的颁布,也为解决伦理和法律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王苑说。
另外,她建议,针对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国内相关企业需要未雨绸缪。在人才储备方面,积极培养技术人才和法律人才,甚至考虑引进欧盟的技术和法律专家,以便深入理解并提前应对欧盟的法律要求;在技术层面,应当开发更为周密的隐私保护技术和沙盒监管技术,以适应欧盟严格的监管环境。同时,中国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提供可信的AI技术解决方案。
编审|王 婧责编|惠宁宁校对|张 波 张雪慧来源|《法人》杂志2024年10月总第248期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