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鄂台一家亲,融合向未来。10月25日至28日,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湖北·武汉台湾周在湖北举行。其间,共签约项目46个,总金额171.21亿元人民币,涉及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文化旅游、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先进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
本届台湾周以“鄂台一家亲 融合向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和同胞心灵契合,规模大、层级高,涵盖了经贸合作、基层交流、青年互动三大板块14项活动,在武汉设立主会场,宜昌、襄阳、黄石设立分会场。
湖北·武汉台湾周是深化鄂台两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湖北累计注册台资企业3124家,投资总额362.64亿美元。
推进鄂台产业优势互补
今年上半年,武汉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4.3%,市场占比提升至29.4%,展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也为台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凭借在汽车电子、智能座舱、雷达、液晶面板和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优势,不少台资企业成功融入了湖北、武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
10月25日,第十八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海峡两岸(武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交流会在武汉经开区举行,300余名海峡两岸嘉宾齐聚中国车谷,共话海峡两岸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路径。
活动现场,东风研发总院与海峡两岸(武汉)车辆技术创新联盟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协同研发,赋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自年初东风集团受聘为联盟“支持单位”后,双方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的成果。
根据协议,联盟将组织台湾集成电路、软件系统集成、汽车电子等先发优势企业与东风研发总院开展深度合作,引导台企进入东风汽车零配件供应链,提升本地配套率,实现互补双赢。
海峡两岸(武汉)车辆技术创新联盟是第十七届湖北·武汉台湾周产业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已成功吸纳近百家两岸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入,涵盖电子、汽车零部件、智能网联等多个领域,共同推动汉台汽车产业融合发展。
据悉,联盟将在技术产业化、扩展规模、企业孵化、引资引智等方面继续发力,并计划继续邀请在汉知名整车企业作为联盟“支持单位”,强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间的联系与协作,力争到2025年底达到200家会员单位的规模。
中国车谷与台湾有着深厚的渊源,许多台资企业选择落户武汉经开区,推动自身快速成长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目前,经开区台资企业数量接近30家,去年总产值近百亿元,创造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成为汉台交流合作、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和力量。
助力台企在鄂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湖北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本届台湾周,在武汉、宜昌、襄阳、黄石举行多场经贸交流活动,为鄂台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推进两地产业互补共赢,“链”式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努力打造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襄阳分会场举行海峡两岸(襄阳)“车能路云”赋能新质生产力交流会,依托襄阳市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基地等优势资源,邀请知名企业、专家学者和投资团队,共同探索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共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宜昌分会场召开海峡两岸(宜昌)电子化学品产业合作对接会,邀请两岸电子化学品、电子信息类企业负责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等,围绕电子化学品、电子信息材料研发生产等进行深入交流,并通过参观考察、项目对接等形式,促进鄂台电子化学品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
作为湖北省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台资企业积极融入湖北新发展格局。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湖北)经过6年时间发展,聚集台资企业近200家,投资总额超过100亿美元,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为主的台资集聚高地。在鄂台资企业中,已诞生了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
为了促进在大陆的台资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黄石分会场召开台资企业大陆上市政策说明会。国台办经济局相关领导,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机构相关负责人和行业专家,将通过政策解读、上市辅导、参观考察等形式,助力在大陆台资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责编:ZB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