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技术能否帮助人类解决健康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AI性别偏见问题?”“在探索开发新一代材料过程中,如何平衡材料各方面的特性,如强度、能耗、环保、成本等?”……如果告诉你,这些问题是由一群中学生提出的,你是否会发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叹?
10月25日,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沪开幕,包括11位诺贝尔奖得主、4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及资深科学家在内的近300位科学家齐聚滴水湖畔。论坛上还涌动着一股青春力量,10月26日,顶科论坛标志性活动“科学T大会”举行,遴选自全国的百位“科学少年”来到大会现场,聆听由顶尖科学家带来的“科学第一课”,并与“科学大咖”交流互动。
“不允许犯错”的教育模式该改变了
“知识就是力量”以及规模化的技能训练,是过去200年教育的逻辑和目的。而在数智时代的今天,教育的底层逻辑亟待重置。“科学T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创办首席教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分享了他对教育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郑泉水认为,过去的教育致力于培养“A型学生”——他们门门功课优秀,却固守于已知的知识领域,驱动力来自外部,害怕犯错、不敢突破。而今天的教育应该培养的是“X型学生”——他们有着强大的内驱力,敢于在未知领域探险,秉持长期主义且不怕失败。
他向台下的青少年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因为高度近视看不清黑板“被迫”自学,因而有了大把的自由时间用来运动和发展爱好;求学路上,多次经历“破格”录取,很好地保护了创新能力。(点击查看相关报道)“这些经历铸就了我三个基本特征:一个是身体很好,60多岁了依旧能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第二是想象力丰富;第三是做事很专注。”
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教育教学经验说开去,提出培养“X型”学生,教育最需要做的是营造鼓励学生试错的“生态”,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转向以创新为内生驱动力牵引成长的“创生教育”。
清华大学“钱学森班”的创立,便是郑泉水对“创生教育”的一次成功实践。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受到高度重视的当下,近年他还创立了深圳零一学院,致力于与顶尖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联手,在中学阶段就发掘“X型学生”,让他们在重大挑战性问题的牵引下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少“科学少年”身边有共同精进的伙伴,但也有一些长时间“聚焦某个点并取得惊人成绩”的青少年,他们的“成长之路往往孤独”。在2023“科学T大会”期间,郑泉水就呼吁为那些“孤独”的孩子提供交流机会,架设成长“天梯”。
今年“科学T大会”上,郑泉水向台下的青少年发出号召:“希望你们大胆提问,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挑战现有的知识边界,因为你们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可能成为科学进步的催化剂。”
“科学第一课”阵容强大
中学生勇敢对话顶尖科学家
活动中,2024年生命科学突破奖得主托马斯·加瑟教授,1998年沃尔夫物理学奖得主迈克尔·贝里教授,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教授,依次上台为学生们带来“科学第一课”。
托马斯·加瑟讲述了基因与帕金森疾病的关联。他谈到,虽然基因是导致人类罹患帕金森的因素之一,但后天的环境因素影响更大。他鼓励学生:“关于帕金森疾病的致病机制仍有很多未知领域亟待大家探索。也希望大家明白,基因并不会决定你一生的命运,你为自己设定什么样的目标对你的影响更大。”
迈克尔·贝里讲述了人类对彩虹的探索历史,并揭示了彩虹这一自古就令人类着迷的自然现象,与如今物理学的诸多前沿理论与技术都有关联。他希望学生们理解:物理学不仅与事物的本质有关,更关乎事物之间的互相关联。
乔治·斯穆特则为有志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提出了建议。他谈到,培养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要能够跳出既有的思维框架和做事习惯,基于科学理性做决策。面对AI是否会超越人类智慧的提问,他表示,AI的提升需要依靠人类智慧,AI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人类就此可以放弃学习,无论AI超越人类的那一天是否会到来,学习和基于兴趣开展探索是当下学生应该坚持的。
三位科学家分享后,台下的中学生提问踊跃。虽然在用英语表达专业术语时,一些学生显得有些“吃力”,但他们仍然勇敢举手、自信表达,展现出对科学的热爱和较强的知识储备。据了解,这百位“科学少年”经过海选和专家评审脱颖而出,他们都参与过科研项目或正在开展科研项目,拥有较强的科学思维、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除“科学第一课”外,“科学T大会”还设有“桌布论坛”环节。10月27日,“科学少年”们分组就三大挑战性问题进行探讨,顶尖科学家、资深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和中学科学教师也来到活动现场,为学生点拨智慧。
三大挑战性问题:
据悉,本次“科学T大会”首次引入中学科学教师深入参与“桌布论坛”,旨在为科学少年与科学家搭建沟通桥梁。
文字:袁曼舒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周紫昕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