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引言:老龄化时代,功能性掘金。从药食同源滋补,到保健品渗透,再到食品功能化兴起,食品始终是健康需求的核心载体,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持续创新迭代。海外经验已充分验证功能性食品将必然渗透,而我国老龄化加速在即、政策信号更趋积极,产业机会正待掘金!本文作为功能性食品图谱系列报告一,放眼全球探究行业发展路径,展望我国未来潜力。
稀缺蓝海赛道:看保健品渗透,更看食品功能化破局,成熟市场仍有稳增。我们将“介于普通食品与药品之间,满足功能性需求的产品”定义为“功能性食品”,因此除了我们熟知的传统保健品(膳食营养补充剂,VDS),能量饮料、活菌酸奶等食品态也都属于此范畴。功能食品属于稀缺的蓝海赛道,即便是人均消费量已达我国4-5倍的欧美日韩也仍有稳增。目前全球补充剂:食品态规模约2:1,其突出成长性的背后,是保健品以5-10%的复合增速稳步渗透,更是食品功能化双位数复合增速蓬勃发展。产业视角看,中低速增长时代寻求破局,功能性挖潜可将传统食饮品类再做一遍。
驱动索因:宏观保健需求和技术供给共振的必然,也是微观上企业突围路径优选。全球视角对比发现,一是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强化、预防医学发展,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k美元后,功能食品消费额明显增加;二是老龄化之下,需求群体自然扩大,医保支付压力强化政策导向,且微观层面企业也主动挖掘功能性以实现存量市场破局。此外,自然资源禀赋影响行业极值,如日韩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则更倾向于通过功能食品补充日常营养素。
政策变量:监管松紧之下分化出多品类、强功效两条路径,我国保健食品监管较严,但其他“功能食品”尚无分层管理。功能食品行业与健康、功效宣称相关度较高,故通常需要监管政策保障行业健康规范发展。从海外经验看,不同国家政策松紧之下走出多品类、强功效两条路径:前者原料审批门槛较低、功能宣称限制较少,可鼓励创新并促进内需挖掘,如日本功能食品大发展、美国创新带动行业增长并辐射全球;后者典型为澳大利亚,严格管理之下集中度更高,产品高质量背书助力全球化开拓。当前我国保健食品实施注册备案双轨制,监管力度整体较严,23年放开新功能申报或预示政策导向更为积极;但其他“功能食品”暂无专门分层管理,大多按照普通食品监管,功能声称与添加量受限,行业发展也相对粗放。
消费特点与趋势:东西对比,殊途同归。东西方健康需求的满足,从载体到习惯均存在诸多差异,但殊途同归于食品化与多元化。
东西方消费特点分化,根植于医学理念差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现代医学“分子论”影响下树立保健理念,因此微观元素、日常补充认知度较高,且单一营养素产品受欢迎。而东方国家受中医文化影响,“药食同源”等理念深入人心,故具体功能诉求更加突出,同时礼赠场景占比更高。
趋势殊途同归,均迈向载体食品化与功能多元化。产品载体方面,VDS领域中软糖、口服液等新剂型胜在服用方便、适口性更佳。同时,食品功能化蓬勃发展,乳制品、饮料由于供需结合自然、匹配饮食习惯,成为东亚国家典型优质载体,健康主食、零食也具备挖掘潜力。功能诉求方面,随社会压力增加、消费群体老龄和年轻二元化,功能诉求趋于多元,尤其对精神健康关注度提升。
空间展望:蓝海赛道正待掘金,预计有望从当前近4000亿出头成长至7500亿左右。我们测算功能食品规模近4000亿,其中补充剂2500亿占据主导,食品功能化方兴未艾,预计合计10年维度终端规模可看7500亿左右,相关原料发展潜力亦足。分形态看:
补充剂:功效背书明确,现代医学渗透及健康意识强化之下,有望保持中高个位数CAGR,10年有望从当下2500亿增长至4500亿规模。
日常态:10年维度,有望从近1500亿成长至近3000亿。乳制品处于渗透早期,预计优先级成人粉>酸奶>白奶,十年维度规模有望从当前300亿+成长至500亿+,对标日本乳制品功能化天花板有望达到1000亿以上,相关政策推出有望催化渗透加速。饮料当前能量&运动饮料占据功能性主流,而参考海外茶饮、饮用水等也具备功能化潜力,预计规模潜在1500亿以上。零食受品类属性及发展阶段影响,功能性渗透率相对较低,预计行业空间100-200亿。养生酒有一定消费者认知,龙头重视度渐长,预计10年维度有望从约360亿成长至650亿元。
原料端:益生菌兼具生产端壁垒与广泛的应用场景,上下游一体化潜力充足,预计终端产品可看2000亿元;魔芋与代糖均受益降糖减脂需求,保持双位数增长,预计魔芋终端市场对标日本有望达400亿、饮料代糖原料规模有望近百亿。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原料成本波动,下游订单波动,大单品打造效果不及预期。
报告目录
正文部分
引言:老龄化时代,功能性掘金
从药食同源滋补,到保健品渗透,再到食品功能化兴起,食品始终是养生保健的核心载体,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持续创新迭代。海外经验已充分验证功能性食品将必然渗透,而我国老龄化加速在即、政策信号更趋积极,产业机会正待掘金!本篇报告,核心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行业定义与分类:从广义范畴对功能性食品划分;
全球视角对比:功能食品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规律;
中国市场展望:看清行业当前的发展阶段与潜力空间。
一、功能性食品,全球范围的成长赛道
从药食同源滋补,到保健品渗透,再到食品功能化兴起,食品始终是养生保健的核心载体,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持续创新迭代。从人参、鹿茸,到昂立一号、三株口服液,以及汤臣、善存,功能性食品早期即以药食同源的传统形式存在,又在近30年时间内随保健品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成长。而近几年,在人口红利消退、消费普遍步入中低速增长的背景下,功能性食品赛道仍在蓬勃发展,这背后一是需求多元化叠加技术进步,“抗老药”NMN、胶原蛋白饮等新原料与功能层不出穷,二是基础消费存量时代下龙头发力食品功能化破局,当前食品功能化方兴未艾(如软糖/饮料/乳品功能性添加),新中式养生也在年轻人中掀起热潮。
我们将“介于普通食品与药品之间,满足功能性需求的产品”定义为“功能性食品”,并围绕此定义展开探讨。从功效与形态两大维度看:普通食品是日常食物,满足基础饮食需求、无明显功能性,部分国家如美国会在面粉等基础食物中添加营养物质,但仅作为日常补充、不会做功能宣传。药品形态上更偏“严肃”且有明确的药效指向。而“功能性食品”则介于二者之间,形态上横跨食品态与严肃态,前者如益生菌酸奶、GABA巧克力、能量饮料等;后者通常是保健品,往往功效更强(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疾病),典型如鱼油软胶囊、氨糖软骨素等。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功能性食品为稀缺的成长性赛道,其中,保健品成熟市场仍有稳增,食品形态则如日方升。分品类看,根据欧睿数据,保健品态在全球多数国家与地区持续稳健渗透,即便美日澳等成熟市场,其19-22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仍在中个位数及以上。同时,食品功能化如日方升,其中能量提升、免疫支持为两大核心赛道,大脑健康、消化健康、骨关节健康规模次之,整体看全球19-22年复合增速在高单-双位数,增长快于VDS赛道。
二、全球视角:长期必然渗透,东西方殊途同归
(一)驱动因素:经济/人口长期驱动,自然禀赋影响极值
经济发展驱动健康意识与消费水平提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k美元后VDS消费额[1]明显增加。一方面,功能性食品属于可选消费,往往是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消费者需求开始从基础温饱向健康化、疾病预防升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间接改变居民饮食结构(如精加工导致食材营养流失,对风味的追求使糖油摄入量增加、派生出“三高”等慢性疾病),从而增加相关健康需求。预防医学水平同步提升的背景下,相关需求得以释放。我们发现以人均可支配收入7k美元为门槛,往下的国家VDS人均消费金额多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往上则消费金额提升较为明显。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均是典型的经济发展驱动功能性需求增长的国家。
[1] VDS(膳食营养补充剂)属于保健功能食品下属重要大类,可使用VDS消费情况衡量各国保健功能食品消费渗透情况。
同时,人口老龄化往往催化政策导向与企业策略调整,进一步支撑功能性食品渗透率提升。消费端,中老年人群免疫力下降、对健康重视度提升,往往是保健功能食品消费者主力人群之一。政策端,老龄化程度加深导致国家医保支付压力增加,作为应对,在日本等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中,政府或主动宣导国民日常保健,或通过提高医疗自付比例、降低保健功能食品进入门槛等方式,促使消费者加强日常保健。企业端,人口红利消退、大量消费赛道见顶的情况下,企业也有更强的动力布局功能性食品以寻求新增长点。
此外,经济与人口发展水平相似的情况下,各国自然资源禀赋影响行业极值。自然禀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种植及畜牧业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新鲜蔬果、肉蛋奶等营养食品的价格与健康饮食的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相似的情况下,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地区等地受土地资源有限、气候不适宜种植或畜牧等原因健康饮食成本较高,故普通民众更倾向于通过蔬果浓缩汁、膳食营养补充剂等方式补充相关营养素,也导致功能性食品消费量突出。
(二)政策变量:松紧影响门槛,走出多品类、强功效两条路径
产品高溢价且易发乱象,监管政策是功能食品行业的重要变量。保健功能食品行业以高溢价吸引各类玩家进入,同时产品专业性较高,功能性成分的用量与用法直接影响产品功效与安全性;加上部分产品功效不易感且受众群体多以中老年为主,易发生产品质量不达标、虚假宣传等问题。因此各国普遍通过对保健品的生产标准、原料清单、功能宣称等方面进行监管,政策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变量。
各国政策松紧差异大,走出多品类、强功效两条路径。美、日是保健功能食品监管政策较宽松的代表,而澳大利亚、加拿大监管严格。其结果差异:一是产品与需求上,前者产品创新限制少,玩家积极入局开发并应用新原料,也可进一步带动全球创新趋势,同时消费者教育更加灵活,有利于充分挖掘保健功能食品“内需”;后者则是产品质量和功效在全球范围认可度高,海外市场开拓优势较强。二是竞争格局上,监管严格的国家进入门槛高、格局更为集中,而政策宽松者长尾化趋势更加明显。具体来说:
美、日等为代表的国家或地区,原料清单与功能声称范围较宽松,为国内产品创新与消费者教育提供更大空间。如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新材料审批难度低,仅需在上市前至少75天向FDA提交通知并得到回复通过即可,1995年至今通过新申报的原料有1200+种。如NAD+(主打抗衰)等创新原料、软糖等创新载体的使用带动许多新产品热销,并进一步辐射至全球。日本功能性标示食品无特定原料列表,要求产品上市前60天向消费者厅提供临床试验或文献综述等作为功能性依据,功能标识也较宽松,如日版养乐多可标注“缓解压力、改善睡眠、改善肠内环境”等功能,促进功能性食品产业大发展。
同时,通过分层管理、企业自律与相关监查机制,保障行业发展相对规范。一方面,各国监管通常会根据原料与功效范围设置不同的审批要求与标注规范:如日本除了门槛较低的功标食品,还设有营养机能食品(限制20种维矿&脂肪酸类原料清单、声称对应功能,自我审查制)、特定保健用食品(原料与功能声称规定严格,注册制);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声称分为营养成分声明、结构/功能声明(不涉及疾病,上市前30天提供功效依据,无需FDA预先审查)、健康声明(可涉及疾病或健康状况,审查更严)。另一方面,也会匹配上企业自律与相关的监查机制,如日本机能表示食品要求企业建立消费者健康信息收集系统,以保障行业发展相对规范。
澳大利亚则是严格监管的代表,产品功效更有保障,全球认可度高,格局也集中。澳大利亚的“保健品”的官方名称为“补充药品”,生产端需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进行生产和质量管理,准入门槛高;原料端须使用《治疗产品允许使用物质列表》涵盖的5000+种原辅料,且新的活性成分和辅料都必须经过 TGA 的安全评估后方可纳入。总的来说,严格监管之下,其生产质量、产品功效在全球范围内认可度较高。且集中度较高,Blackmores和Swisse等头部企业领先优势明显,CR3达到33.6%,而美国CR3仅为10.3%。
保健食品方面,当前实施注册备案双轨制,监管力度整体较严格。我国保健食品早期通过审批制整顿行业的野蛮生长、初步建立监管制度;05-15年实施注册制促进行业规范成长,并孕育出汤臣、东阿阿胶等龙头;到16年至今则实施“备案+注册”双轨制:注册制可申请新原料与新功能,但对获取批文难度大、所需的时间费用较高(通常2年以上,费用数十万及以上);备案制申报难度更低(通常数月时间,费用几万到十几万),但在原料清单、功能声称和剂型方面有明确限制,故产品同质化程度往往较高。
23年放开新功能申报,或预示政策导向更为积极。2023年,国家发布《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技术评价实施细则(试行)》,正式放开注册制新功能的申报管理,降低新功能产品研发上市难度[2] ,或预示着未来政策导向将更加积极。在此背景下,具备强研发能力的行业龙头多已着手布局新功能,如汤臣率先递交“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新功能注册申请。同时,政策也进一步扩大了备案制原料清单、规范功能宣称与相关实验背书。总体来看是在坚持高标准的情况下,逐步放开新功能与原料的使用。
[2] 我国保健功能食品监管政策严格,上市的产品只能在固定的《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功能目录》(“《保健功能目录》”)范围内声称保健功能。若企业想开发一款新功能的产品,必须要在国家层面申请调整《保健功能目录》,调整后再申请相应产品的注册。而《新功能保健食品细则》最大突破在于,新功能正式纳入《保健功能目录》前,允许新功能保健食品(“新功能食品”)先行注册上市。新功能产品申请难度、耗时由此降低,具备强大研发能力的企业更加受益。
其他功能食品大多按照普通食品监管,行业发展相对粗放。除蓝帽子认证的保健食品外,其他功能食品当前则缺乏专门管理政策,多按照普通食品监管,因此一是不可进行功能声称且成分添加量受限(部分产品可添加的有效成分含量低于有效作用量),导致消费者对产品功效认知难度较高、不易形成稳定复购;二是进入门槛较低,导致竞争粗放、部分产品质量较差,或使消费者对其产生负面认知。
(三)理念与趋势:东西对比,殊途同归
1、理念差异:医药学基础导致分化,元素补充vs特定功能
西方现代医学注重分子层面微观研究,东方传统医学更崇尚整体观和药食同源,医药学基础差异导致保健理念分化。在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等事件推动解剖学与化学发展的背景下,西方现代医学在15-16世纪崛起并取代传统医学,其主张对人体与药理成分进行的微观研究,药品以标准化、定量化的分子为主,品名多为特定化学成分。而以我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中医体系源远流长且现代医学普及时间较晚(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中期,韩国、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力度较温和(多是并存而非摈弃)。中医注重“整体观”,用药以天然动植物、“药食同源”为主,且药品名称强调功能性,如速效救心丸、感冒灵等。东西方医药学基础差异导致保健理念分化,前者对微观层面的营养补充认知深刻,后者更倾向于具体功能导向且“药食同源”成为特色。
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现代医学发展推动“元素补充”教育,单一元素VDS、强化食品为特色。美国为例,现代医学发展主导保健理念渗透,早期食盐加碘、牛奶加维D、面粉加维B与铁元素等风潮,均由医学界提出并主力推广,教育深化后企业界开始接棒,如1980s乳饮等食品厂商兴起加钙浪潮,故微观元素补充概念深入人心。对应到消费特点:一是膳食补充剂消费普及度高且刚需,根据益索普咨询,2023年55%的美国人定期服用补充剂,仅26%不服用补充剂;二是产品上,维矿、氨基酸等原料占比高,单一营养元素产品流行,如美国销量最高的品牌Nature made 和 Nature’s bounty热销产品多为中单一元素;三是会在面粉、牛奶等高频日常食品中添加营养元素进行“强化”。
东亚国家受“食补、药食同源”等概念影响,食品功能性宣称更突出。东方传统医学强调药食同源观念,消费者对天然食品的功能认知程度高。因此虽然元素补充概念弱于西方,但厂商深挖食品功能性,宣传上突出调理肠胃、提升免疫、瘦身、提神、助眠等更加直接的功能。形态上,也是食品态较为发达,日本特定保健用食品几乎全部为常规食品形态、功能性标识食品中常规食品形态占60%,中国台湾地区功能食品中传统食品形态占比也超过40%。
东亚各地对传统天然材料接受度高,送礼场景为特色。东亚保健功能食品市场流行复合制剂和草本提取物,如中国台湾地区前十大保健品原料中樟芝、灵芝等草本相关占据四席,韩国2022年草本相关功能食品原料占比约45%(日本西化程度更深,故药食同源原料少于其他东亚地区,但功能性食品发达)。部分名贵草本供给有限、价值量高,故东亚地区的保健功能食品还具备一定礼赠属性。趋势上,随现代医学渗透,近年来益生菌及小分子原料也在韩国、中国台湾等东亚地区快速发展,传统成分占比有所下降。
2、产品载体:补充剂创新剂型兴起,食品态乳饮为最优载体
补充剂品类中,凝胶软糖、口服液凭口味与便捷化成为载体新趋势。片剂、胶囊等“药品态”剂型长期服用容易带来“药丸疲劳”,而软糖、口服液等 “食品态”载体无需就水送服,且适口性更佳,有助于培育保健品长期服用习惯并吸引新生代消费者。以全球最大且创新活力较高的美国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为例,根据NBJ数据,2021年美国营养软糖销售额同增74.8%,市场规模达到129.7亿美元,一跃成为美国膳食补充剂市场的第一大剂型。
食品态领域,优质载体需符合饮食习惯、技术工艺契合,因而乳制品、饮料为首选,健康主食次之,再是零食、热饮。功能性食品介于普通食品与保健品之间,更需兼顾消费体验与功能性。优质载体的核心,是需求端符合消费者日常饮食习惯、健康化诉求,且供给端工艺与品类自身契合度较高。放眼全球,乳制品、饮料是功能食品最主流载体,健康主食次之,再是零食、热饮。而与大陆消费习惯相近且功能性食品发达的日本、中国台湾亦是如此:日本特保食品乳制品和软饮料为主(占比可达87%),中国台湾健康营养食品中,草本饮品、谷物和酸奶占比分别达到28%、27%、13%。
乳制品、饮料:消费高频、技术结合自然,为功能食品首选载体。共性在于品类属性与功能性结合自然,故消费者教育与供给端升级推进顺畅。功能上,前者主打免疫提升、骨骼与肠道健康功能,后者能量提升最为典型且功能性种类更多。
1)乳制品:天然与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补充联系紧密,可通过加钙、维D、优质蛋白质等习惯成分,进一步强化其提升免疫力、骨骼健康的功能。此外,酸奶、乳酸菌饮品发酵过程中自然添加益生菌,可实现有益肠道健康、改善精神压力等作用,如明治R1,养乐多1000等。
2)软饮料:细分种类繁多且成分添加工艺相对简单,故与功能性结合灵活。其中最典型的功能性应用是能量提升(全球范围该功能的载体中饮料占比约95%),如红牛、Monster、力保健等通过添加牛磺酸、咖啡因、瓜拉纳提取液等实现提神功能。如美国健身风潮盛行,能量饮料人均约为我国5倍,运动饮料、电解质水等亦较为流行。此外,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均流行茶饮及果蔬汁,一是其茶文化较深厚且新鲜果蔬成本较高奠定消费习惯基础,二是茶饮负担较轻、含茶多酚,青汁、果蔬汁可补充维生素和纤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降血脂、抗氧化、提升免疫力等功效。
健康主食:主打高膳食纤维替代传统主食,有益消化与心血管健康。健康主食作为米饭等传统主食替代,通常含有高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且饱腹感较强。燕麦等健康谷物是典型产品,除了有益消化健康,还含β-葡聚糖可帮助降低胆固醇、延缓餐后血糖上升水平,且在可以持续供能的同时含有比传统主食更多的营养素。受饮食习惯、健身文化等影响,麦片、小吃棒(Snack Bars)等谷物代餐或能量补充产品在西方国家更为流行。此外,魔芋低糖低脂低热量,可作为控糖减肥人群的主食替代,典型是其在日本食用历史悠久、产品品类丰富,除了基础的魔芋丝/结/块等食材,也逐渐演化出魔芋米/面、魔芋生鱼片等加工程度更深的主食。
零食:平衡口味与健康,降糖减脂与健康原料创新跨界是两大主要方向。零食消费口味为主导,且往往热量较高,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偏低,不易成为消费者日常健康化首选,厂商也需花费更多精力平衡口味与功能性。主要应用大致包括2类,一是在对传统零食降糖减脂,格力高Libera减糖并添加抗性糊精以抑制脂肪和糖的吸收,二是采用健康原料创新跨界,如魔芋作为纤维零食、蒟蒻果冻。再在此基础上加入益生菌、虾青素等成分实现丰富的功能性。
3、功能趋势:功能趋于多元化,精神健康关注度提升
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代表,重视膳食补充与运动相关功能。美国元素补充概念深入人心,故“保持整体健康、补充膳食中缺乏的营养”是消费者诉求最前列。又因健身文化流行,故对骨质和关节健康关注度高,且近年来对能量提升、肌肉增强等相关功效的诉求有明显增加。此外,普适性的疾病预防、增强免疫、血液健康排名较靠前,且功能多元化趋势下,视力、头发与皮肤等细分赛道占比亦在增加。
东方国家免疫、心血管、肠胃健康需求突出,近年来对精神健康关注度提升。静态看,东亚国家除了对心血管健康、免疫力提升较为关注外,肠胃健康(胃癌发生率较高)排名也较靠前。趋势上,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增大,消费者对精神健康关注度提升,抗疲劳、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和记忆等需求上升较快,相应地GABA、CBD、姜黄素、银杏叶等功能性成分崛起。
三、回到中国:当前四千亿规模,产业机会正待掘金
健康需求发展旺盛,人群老龄与年轻二元化发展,功效诉求多元化爆发。当前我国已迈过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美元门槛,且经济稳步发展,国民健康意识进入加速提升阶段;同时,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2017年开始呈现加速提升趋势,现老龄化程度与保健品市场高速增长的韩国等地相近,双重因素催化保健功能食品需求旺盛发展。同时,疫情与社会压力增加催化青年及中年人消费渗透,消费群体向老龄与年轻二元化发展,功效上也从中老年基础保健多元化至养颜美容、睡眠改善、身材管理等领域。
分品类看,当前补充剂占据主导,食品功能化方兴未艾。上世纪90年代,保健品开始萌芽,初期监管尚不成熟,粗犷式营销下行业野蛮生长,三株、飞龙等品牌因安全问题昙花一现。2005年以来,政策端从严格管控到审批简化促进发展,行业在相对规范的环境快速成长,安利、东阿阿胶、汤臣等龙头品牌陆续崛起。当前补充剂赛道规模约2500亿元,在功能性食品赛道中占据主导,且仍在以中-高个位数CAGR持续渗透。同时,食品功能化方兴未艾,其中强体感的能量饮料赛道率先崛起;早有消费习惯的“药食同源”也通过小仙炖燕窝、五黑芝麻丸、养生茶等新中式养生吸引消费者;而乳制品、健康主食等更多细分仍在蓄力。
市场空间:当前我国功能性食品赛道规模约4000亿,补充剂、食品态、原料端各有机会。当前我国正处于保健需求旺盛、功能多元化诉求爆发阶段。补充剂中新原料审批政策放开,“非蓝帽子”的功能性食品电商渠道突围;食品态中能量饮料率先崛起,从乳饮到零食,更多细分具备再做一遍的潜力;而益生菌、魔芋、代糖等原料赛道亦将受益下游渗透。我们详细梳理各个细分赛道机会,测算预计10年维度,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有望从目前的4000亿左右增长至7500亿左右,原料端亦有较大空间。
(一)补充剂类:现代医学及健康意识驱动,十年空间可看4500亿
现代医学理念及健康意识驱动,预计补充剂品类10年维度有望从2500亿成长至4500亿元,CAGR中高个位数。根据产品功效及形态,我们定义补充剂类产品主要包括维生素及膳食营养补充剂(VDS)、体重管理(代餐粉、减肥补充剂为主)、运动营养(蛋白粉为主)三大类,欧睿数据显示23年其中国市场规模分别2253/174/65亿人民币,19-23年合计CAGR为7.1%。放眼全球美日澳等成熟市场人均消费金额多在60美元/年以上,且19-23年CAGR多仍有4-6%。而中国、泰国等市场人均消费金额大多在30美元/年以下,预计在经济发展与老龄化推进下,行业有望以中-高个位数CAGR持续成长,对标海外预计10年空间可看约4500亿元。
(二)日常态:潜在规模3000亿以上,饮料与乳品为优质载体
当前中国非酒类日常态功能性食品规模预计约1500亿,潜力空间十足。根据欧睿数据,带功能性的食品形态主要包括乳制品、软饮、主食、零食、热饮、烹饪材料等,核心功能包括骨关节、大脑与记忆、心血管、消化、能量提升、免疫支持、皮肤健康、视力健康共8大类。由于存在多种功效声称,故统计载体品类规模时不可简单相加以免出现重复计算问题。因此我们按功能分类看,中国当前免疫支持、能量提升市场规模分别786/706亿元,占据功能食品类绝大多数份额,19-22CAGR分别4%/10%。考虑到能量提升品类多为能量饮料,与免疫支持类产品重合度较低,故预计当前我国非酒类日常态功能食品类规模可达1500亿上下。
此外,养生酒规模约300-400亿元。若将酒类纳入考虑,我国养生保健酒以酒为媒介,促进动植物中的保健功效成分消化吸收,亦属于功能性领域。根据海南椰岛年报,截至2022年我国养生酒规模约360.4亿元,13-22年CAGR约8.4%。
下面,我们从不同载体入手,研究食品功能化的具体形式并展望潜在空间:
1、乳制品:潜在规模可达千亿,关注政策催化渗透
功能化早期,成人粉先行,其他品类已有单品但仍在逐步培育,预计10年规模可看500亿以上。当前我国乳制品功能化仍处于早期阶段,分品类看,成人粉功能性成分添加灵活,预计受益老龄化渗透确定性更强;酸奶、乳酸菌饮料及白奶受众较广,龙头亦有功能性单品布局,但受功能声称限制及经济环境影响,目前体量有限,预计仍处于培育阶段。且酸奶与乳酸菌饮料消费者已有较广功能性认知,而白奶基础营养补充属性更强、故预计教育难度更高。参考日本经验,相关政策及行业规范的推出,是催化功能性乳制品整体渗透加速的关键。分品类看:
成人粉:渗透确定性较强,预计10年可从200亿成长至400亿以上,伊利领衔布局。干粉状的产品形态决定其功能性成分添加灵活丰富,当前成人奶粉的核心消费人群为老年人、女性以及学生,可实现提升免疫、控制血糖、助眠等众多功能。受益于老龄化带动核心群体扩容,渗透确定性较强,根据欧睿数据,当前我国成人粉市场规模约200亿元出头,16-23CAGR约4.8%,(尼尔森数据增速相对更快)20/22年受疫情扰动较大,预计后续有望保持中高单增长,CAGR 6%对应10年规模可达400亿以上。当前格局较分散,伊利作为龙一产品、渠道及资金优势突出,当前市占率约23%,且近年来保持快于行业的双位数增长。
酸奶与乳酸菌饮料:益生菌优质载体,功能性开发空间足,短期仍需培育。根据欧睿数据,当前酸奶与乳酸菌饮料整体终端规模1000亿左右,国民对其“有益肠道健康”的功效已有较深认知,但实际上许多产品主打口味、功效有限。梳理主打功能性的核心单品,除了引领活性乳酸菌饮料教育的养乐多出厂可达40亿左右,冠益乳、安慕希常温活菌、优益C、每益添等产品出厂规模多在5-10+亿元,假设1.3倍加价率,预计终端规模合计100亿元+。展望后续,一是短期仍需消费者培育,且经济疲软环境下,作为消费升级产品渗透速度存在放缓可能,二是长期看除肠道健康以外,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抗肥胖、调节血压等功能性仍有挖掘空间。
白奶:受众较广,但品类属性与功能声称限制,决定其功能性渗透慢于前两者。白奶受众较广,根据欧睿数据当前市场规模约1500亿,但其基础日常消费的属性更加突出,故升级过程中消费者价格会更敏感,同时国内功能声称受限也加大消费者教育难度,故预计白奶功能性渗透慢于前两者,舒化奶(解决乳糖不耐)、舒化安糖健(解决乳糖不耐&控血糖)等产品体量亦较小。
空间天花板,参考日本渗透率预计潜在规模可看1000亿以上。日本龙头乳企深耕功能性开发,2020年特保乳制品消费金额共3120亿日元,占乳制品市场规模约12%(主要为乳酸菌饮料与发酵乳,不含奶粉)。在我国23年乳制品市场规模约3500亿(不含奶粉)的基础上,若以20%渗透率测算(机能表示食品是由于注册门槛更低,已日渐成为日本功能食品重要组成部分,仅统计特保产品导致12%渗透率低估,如大热的养乐多Y1000即为功标而非特保。而实际上富士经济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日本功标规模已超过特保,且根据清凉饮料协会统计亦显示功能性饮料中功标产品占比更高,见图表55),则预计我国功能性乳制品(不含奶粉)规模可达约700亿元,若进一步考虑成人粉市场,则潜在规模可达1000亿以上。
2、饮料:能量&运动饮料率先崛起,广义空间可看1500亿
能量提升功能为主导,22年终端规模约660亿。根据欧睿数据,22年中国功能性饮料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提升,市场规模约660亿元出头,总量约410万千升、人均年消费量2.9L。展望潜在空间:
广义从品类角度测算:1)核心品类能量/运动饮料,潜在空间即有望从700亿增至1300亿以上。具备能量提升、电解质补充功能的能量&运动饮料,是我国乃至世界功能性软饮料的核心品类。23年我国能量/运动饮料市场规模分别576/155亿元(并非所有都归入功能性),人均年消费量合计3.5L,18-23年CAGR约7.0%仍属于成长性赛道。而韩/泰/日/美能量&运动饮料消费量分别6.3/7.0/13.7/31.0L(美国健身文化流行促进消费),故保守预计增量空间80%-100%,对应市场规模约1300-1450亿元。2)而海外饮料的功能性不仅限于能量提升,考虑其他品类,预计广义品类空间至少可看1500亿。例如功能性水(饮用水中添加镁、钾、锌等人体所需元素,如可口可乐smart water)、日本特色的功能性茶饮(降血脂、减肥等)等。
对标日本官方定义的“功标&特保”饮料消费量,测算潜在规模接近1250亿元。日本“功标&特保”饮料包括茶饮等其他品类,但要求也更高(能量&运动饮料不全是功标特保)。22年清凉饮料中功标&特保消费共12861万箱,假设一箱12L(500ml*24)则对应154.3万千升,渗透率约6.8%。根据欧睿数据,我国23年软饮料消费量约8776万千升,假设饮料总量CAGR 2.5%(参考19-23年)、10年后渗透率达到6.8%,则对应狭义功能饮料消费量约764万千升,对应当前中国功能性饮料消费量的1.87倍,市场规模接近1250亿元。
3、零食:渗透率低于乳饮,预计潜在规模100-200亿
渗透率低于乳饮,对标日本预计潜在规模100-200亿量级。受品类属性限制,日本特保产品在零食中的渗透率明显低于饮料与乳制品:根据日本营养健康协会数据,2020年特保中“菓子与其他”规模约370亿日元(含部分非零食产品),人均年消费金额约300日元(15元人民币)。而根据E-菓子网数据,日本零食市场规模32232亿日元,测算特保产品占比约1.1%。对标日本人均消费金额,测算得潜在规模约220亿人民币;以渗透率口径测算,假设中国零食行业万亿规模,则潜在规模约110亿。
4、养生酒:酒业成长性细分,十年规模有望达650亿元以上
自饮为主要场景,对比海外具备渗透空间。养生酒旨在以酒为媒介,促进可用动植物中的保健功效成分消化吸收,其健康、低度属性契合消费趋势。其主要消费场景是家庭自酌,核心价格带多在100-200元,典型产品包括劲酒、椰岛鹿龟酒、汾酒竹叶青、鸿茅药酒等。根据海南椰岛年报,13-22年间,中国保健酒需求量从51.48万千升增长至91.2万千升,规模从174.2亿元增至360.4亿元,CAGR约8.4%。《中国养生酒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海外保健、养生及营养酒的消费量约占酒类(含白酒、葡萄酒、果酒等)消费总量的12%,而我国则不足5%。我们预计若对标海外渗透率,我国养生酒市场空间可看约850亿元。若十年维度看以6-7%的CAGR增长,则行业规模有望达到约650-700亿元。
(三)原料:益生菌属黄金赛道,魔芋代糖乘低糖健康化风潮
1、益生菌:上下游协同潜力充足,赛道空间可看2000亿
兼具生产端壁垒与广阔的应用场景应用,上下游协同潜力充足,功能食品原料的黄金赛道。供给端,益生菌行业技术与资金壁垒较高,且菌种丰富、功效多样(肠道健康、降血糖、提升免疫等)的特点易于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且充分技术深挖后可申请相关专利。消费端,日常饮用的酸奶已给国人引入“菌群发酵”概念,且优质产品服用后体感较强,更有利于推进消费者教育。叠加其应用形态丰富,涵盖乳饮、软糖、压片、粉剂等从食品到保健品形态,客单价下至10元上至数百元均有覆盖,可捕捉各类有健康诉求的消费者。
对标美日,预计益生菌终端产品规模有望翻倍至2000亿左右。根据欧睿数据,截至2023年我国益生菌补充剂/功能食品市场规模分别约137亿/908亿元,19-23年CAGR分别27.5%/5.8%,合计人均消费金额约11美元。对标美日人均消费金额分别39.5/24.6美元,预计仍有翻倍以上空间。
2、魔芋:零食风口正盛,代餐潜力足,潜在终端规模400亿
魔芋热量低、KGM含量高,是理化特性出色的优质功能食品原料。魔芋中95%以上的成分为水,除此之外葡甘露聚糖(KGM)占干重的约60%。KGM是一种膳食纤维,具备水溶、稳定、胶凝等多种理化特性,且不被人体吸收、具备强饱腹感,可减少和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且可经特定处理达到理想口感,因此魔芋是健康主食、零食的优良载体。此外,研究显示KGM还具备调节血脂血糖、运输活性物质、护肝等功能,而随着精深加工技术的进步,现在已经能够得到KGM含量为95%以上的魔芋精粉,为更多元的产品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魔芋市场近年来快速增长,口感主导之下,零食类应用最为火热。魔芋在我国发现较早,但长期停留在粗加工阶段,直至1980s才研发出我国第一台魔芋精粉机。我国魔芋食品始于火锅场景,而后卫龙研发出主打Q弹口感、多样口味、便携性强的魔芋爽打开魔芋零食的大门,近年来蒟蒻果冻、魔芋晶球、魔芋面等陆续推出,魔芋市场整体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1年魔芋胶(大部分魔芋产品前体)市场销量、销售额分别3.8万吨、33.7亿元,17-21年销售CAGR约为16.3%。当前魔芋原料端市场规模尚小,最终食品的终端规模更大,如魔芋辣味零食规模预计60亿以上,其中卫龙魔芋爽超10亿、盐津23年接近5亿。
渗透空间仍足,终端规模看至400亿以上。根据日本魔芋协会数据,2022年日本魔芋产品人均年消费金额约572日元,若中国达到此水平则对应终端规模约415亿人民币。此外,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1年我国人均魔芋年消费量不足0.1千克,而日本的人均年消费量约2.0千克,相比之下发展潜力大。
3、代糖:食饮无糖化风起,健康化甜味之选受益
低热量、控血糖,健康化的甜味之选,工艺大类可分为人工与天然。代糖通常是指替代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发挥甜味作用的甜味剂,其主要优势一是热量低,二是不会引起血糖水平剧烈波动,适合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食用,三是不会被口腔细菌利用产生酸性物质,有助于减少牙齿腐蚀。代糖可以分为人工、天然甜味剂,前者通常是使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的高倍甜味剂,如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后者按工艺分,一是通过植物萃取得到的高倍甜味剂,如罗汉果糖、甜菊糖;二是生物发酵法得到的糖醇类或稀有糖类甜味剂,甜度倍数低于蔗糖,如赤藓糖醇、木糖醇、阿洛酮糖等。
“无糖化”风起,食饮B端为主要应用场景,饮料占比约50%。食饮行业B端替代是主要应用场景,其中饮料、调味与烘焙占比分别约50%、26%。饮料方面,主要应用于碳酸饮料与即饮茶,根据欧睿数据,23年我国二者的减糖产品分别占比约17%、8%,而日韩同为茶文化流行的东亚国家无糖茶渗透率80%以上、欧美国家无糖碳酸饮料占比多在30%左右。无糖烘焙与调味方面,我国亦处于起步阶段。此外,C端消费上,我国小包装糖产品中,蔗糖的使用比例仍超过90%,而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人工:天然甜味剂比例约在1:1,亦具有一定替代空间。
测算饮料领域代糖出厂规模有望从20亿左右增长至约80亿元。由于代糖在大部分产品中价值占比较低,此处以出厂口径测算潜在规模。当前,饮料以50%的占比成为代糖应用占比最高的场景,假设代糖占终端零售价金额约7.3%,对应代糖原料金额约23亿元。若2030年我国无糖&低糖产品在即饮茶、碳酸饮料中渗透率分别达到50.3%、27.3%(日、韩、美、西欧的渗透率均值),则潜在规模有望增至约83亿元,CAGR约20%。
综上,我们对补充剂及主要日常态功能食品规模进行测算,预计功能性赛道10年维度可看7500亿以上空间(日常态采取分赛道测算的方法,部分细分未涉及故或存在低估),相关原料发展潜力亦足。分产品形态:
补充剂功效背书明确,现代医学渗透及健康意识强化之下,有望保持中高个位数CAGR,10年维度市场规模有望从当前的2500亿增长至4500亿左右。
日常态对消费者教育要求程度更高,我们测算当前功能性乳制品、饮料、养生酒规模分别约300+/600-700/300-400亿,功能性零食规模较小,预计10年维度合计潜在规模可看接近3000亿元。其中乳制品处于渗透早期,预计优先级成人粉>酸奶>白奶,十年维度规模有望从当前300亿+成长至500亿+,对标日本乳制品功能化天花板有望达到1000亿以上,相关政策推出有望催化渗透加速。饮料当前能量&运动饮料占据功能性主流,而参考海外茶饮、饮用水等也具备功能化潜力,预计规模潜在1500亿以上。零食受品类属性及发展阶段影响,功能性渗透率相对较低,预计行业空间100-200亿。酒类中,养生酒有一定消费者认知,当前增长稳健,龙头重视度渐长,预计10年维度规模有望从约360亿成长至650亿元以上。
原料端,益生菌兼具生产端壁垒与广泛的应用场景,上下游一体化潜力充足,预计终端产品规模可达2000亿,魔芋产品市场对标日本有望达400亿,饮料代糖原料规模有望近百亿[3]。
[3] 方法上,主要采用日本、韩国、欧美等市场的功能性食品在相关品类中的的渗透率,或人均消费金额、消费量指标进行测算与展望。测算过程尽量合理,如:受饮食习惯及消费者教育影响,我国乳制品消费量明显低于欧美及日本,故采用渗透率进行对标;欧美健身文化流行或导致运动饮料天花板高于我国,故能量&运动饮料空间选择消费习惯更相似的韩国、泰国。但仍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如汇率及消费力影响力人均消费金额可比性等。
四、风险提示
组长、首席分析师:欧阳予
——白酒研究组(白酒、红酒、黄酒、酒类流通行业)
组长、联席首席分析师:沈昊
分析师:田晨曦
分析师:刘旭德
助理研究员:王培培
——大众品研究组(低度酒、软饮料、乳肉制品、烘焙休闲食品、食品配料等)
组长、高级分析师:范子盼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5 年消费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长江证券,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杨畅
研究员:严晓思
——餐饮供应链研究组(调味品、预制食品、卤味餐饮连锁等)
高级分析师:彭俊霖
助理研究员:严文炀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