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央行多招并发超出预期

2024年09月25日11:32    作者:王永利  

  意见领袖 | 王永利

  9月24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潘功胜行长宣布了一系列降准降息以及支持房地产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刺激性货币政策,主要包括:

  (1)降准。近期将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并且年内还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0.25-0.5个百分点。

  (2)降息。将央行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调降至1.5%。预期由此可带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调大概0.3个百分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款利率等也将随之下行0.2到0.25个百分点,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基本稳定。

  (3)降低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的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由此也一定程度上减少房贷的提前还款。

  (4)降低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当前的25%下调到15%。

  (5)支持保障性住房和经营性物业贷款。将5月份人民银行创设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央行资金的支持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将年底前到期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和“金融16条”两项政策文件到期日由今年底延期到2026年底。

  (6)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一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使用他们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用于向商业银行抵押融资并用于投资股票市场。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是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二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央行以1.75%的利率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商业银行可以加上0.5个百分点后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专项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股票。首期额度是3000亿元,如果这项工具用得好,可以增加额度。

  另外,央行还在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土地,盘活存量用地,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人民银行提供再贷款支持;资本市场平准基金也正在研究。

  央行多招并发,超过了社会普遍预期。对此应该如何看待呢?

  央行为何此时一口气推出多重刺激政策?

  首先,这是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修复市场预期,增强社会信心的需要。今年以来,特别是二季度以来,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经济下行、就业和收入预期减弱仍在增强,房地产及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地方政府收支矛盾和债务压力加剧,很多问题相互纠结,亟需采取一揽子有力度的宏观政策加以调节。

  其次,面对多重因素相互纠结的复杂局面,重大政策出台必须仔细论证、稳中求进,避免为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又引发其他方面更大的问题,至少需要保证新的政策利大于弊。

  比如,央行降低政策利率,在降低商业银行从央行拆借资金的利率的同时,也可能会相应降低商业银行存放央行资金的利率,对商业银行整体的利率水平影响不大;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会减少借款人的负债成本,但商业银行也可能相应降低存款利率,减少存款人的利息收入。降息对借款人与存款人的影响是不同的,需要平衡好二者的关系。如果银行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但银行原来吸收的定期存款等利率水平不能下调,意味着银行的利差就会缩小;房贷首付比例下调,也会使银行房贷风险比原来增大。这就需要央行对政策调整方案必须综合考量仔细论证,平衡好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能草率行事。正因如此,这次发布会上,潘功胜行长也特别强调:在政策调整的方案设计中,人民银行的技术团队经过多轮认真地量化分析评估,这次利率调整对银行收益的影响总体上是中性的,银行的净息差将保持基本稳定。

  再次,中国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还需要考虑对外影响,特别是资金跨境流动和汇率波动控制问题。中国已经融入全球化大潮,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口依赖度很高,资金大规模跨境流动,对人民币汇率和金融市场都会有很大影响,需要仔细把握,防止失控。

  今年年初至7月24日,人民币在岸汇率一直处于贬值状态,美元对人民币从去年12月29日最低的7.0865,上升至7月24日最高的7.2776。之后,随着美国通胀和就业数据的下行,特别是前期就业数据出现大幅下修,9月美元降息预期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逐步转升,9月20日美元最低7.0425。但在美元降息没有宣布结果之前,到底降多少仍充满争议,中国央行也不好冒然行事,只能等美元降息明确后,再据以安排自己政策调整的力度。这也是在美联储公告降息50个基点3天之后,中国央行即推出一揽子调控政策,既有普遍性的总量政策,也有针对性的结构性政策,而且很多政策仍保留进一步调节余地的重要原因。

  如何看待货币政策调整可能的效果?

  24日发布会后,中国股市大幅拉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于7.0375,创出年内新高(当然,美元对主要国家货币汇率普遍较低,也存在美国自身问题)。这反映出市场对央行推出的重大政策举措非常欢迎。这次政策调整一定会产生不小的积极作用,对此应增强信心。

  但是,宏观政策调整仍然坚持稳中求进,主要目标是抑制通货紧缩,支持经济金融稳定增长、高质量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避免竭泽而渔、调节过头,所以,此次政策出台只是一个新的开始,特别是新推出的结构性政策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还需要根据政策实施后的实际效果,以及国内外宏观形势的实际变化,判断如何进一步调整举措和力度。同时,中国经济以及房地产、资本市场和地方债务等问题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还需要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相互配合,更需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以,不应寄希望此次政策出台后,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以及人民币汇率等都能持续大幅反弹,深层次问题都能得到很好解决。

  如何看待宏观调控越来越依赖央行货币政策?

  在货币脱离金属本位制,彻底转化成为国家信用货币之后,不再与任何具体实物锚定(无需任何具体锚定物),而是要保持货币总量与财富价值总额的相互对应(货币总量需要伴随价值总额的变化而变化),摆脱实物货币供应不足的魔咒,在保证货币充分供应基础上努力保持货币币值的基本稳定,充分发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交换媒介与价值通证的功能作用。由此,货币供应和货币总量就具有可调性灵活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道,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随着财富货币化、交易金融化(包括大宗商品期货衍生品交易、房地产交易、股票交易、债券交易等)的不断发展,以及财政赤字规模不断扩大与财政赤字(债务)货币化的不断增强,各国宏观调控的重心越来越压到央行货币政策上

  在中国,这一趋势正在快速显现,包括央行前期已经明确要通过国债买卖与融通,有效调控国债收益率和长期利率水平,维护债券市场与经济未来预期稳定,以及此次对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专项调控,央行需要管控的领域越来越多,挑战也越来越大。对此要有充分认识,也更需要加强中央银行的自身建设以及货币政策的宏观审慎监管

  但是,货币政策主要还是一种逆周期调控工具,而不是经济社会基本运行制度,货币政策并不是万能的,仅靠货币政策解决不了所有经济社会的深层次问题,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必须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理念、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提供根本保障。

  (本文作者介绍:前中国银行副行长)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快讯:百度短线下挫跌超7% 文心一言正式发布 315晚会曝光假香米、非标水泥管等,多地连夜处置涉事企业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河南某县美术馆馆长群聊发不雅照 解释称手机中病毒 补壹刀:今天最大的国际笑话,但可能是一盘大棋! 视频|红色通缉犯郭文贵在美国被捕 奇葩的创维汽车:碰撞试验0分,专攻司机养生,创始人豪言“开车可续命” | 次世代车研所 “反华五人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