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俞闲话丨坚守与创新

老俞闲话丨坚守与创新
2024年08月29日 14:22 俞敏洪

2022年5月,应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的邀请,我通过直播的形式,以《坚守与创新》为题和大家做了一场分享。我一直认为,坚守与创新是企业家必备的特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未来,国家会发展,社会会发展,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我们这样的老一辈企业家,还是一代一代不断成长起来的年轻企业家,我们都要务必珍视那份企业家精神,全力以赴、坚忍不拔,做内心认同且有价值的事情,在为祖国和社会做贡献的路途上一往无前。

01

各位好!亚布力论坛秘书处给我定了个题目——《坚守与创新》。

我先谈谈坚守。所谓坚守,一旦你开始做一件事情,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是正确的,或者你认为是有价值的,就必须坚持做下去。从个人人生的发展到企事业的发展,你能选择从头再来的机会并不多,比如一个物理学家不可能到了40岁以后,突然发现自己不应该研究物理学,然后说自己要去搞文学。这种情况当然也有,但很少发生。所以中国有一句话“三十而立”,什么概念呢?到了三十岁以后,原则上你不太会改变你的人生道路,你必须坚持你心中认为值得的方向。这句话是孔子说的,孔子在三十岁以后,也慢慢开始去整理自己做过的学问,寻找中国社会的价值观,然后周游列国做宣传,失败以后又回过来招学生传播价值观,最后再修订各种书。今天的《四书》《五经》很大一部分是孔子修订的,他就这样坚守了一生。

不管是面对个人选择还是面对事业选择或者创业,大家都要有一个思考——这个事情是不是你长久想做的?有些创业者做成一个公司就卖掉,再去创新另一个公司,我不会反对,毕竟国际上通行这样的做法,这也体现了某种创新能力。但也有另外一些企业家,一辈子就坚持做一件事情,巴菲特一辈子就买卖股票,他认为买卖股票的背后也有很深厚的价值体系,所以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

我认为三十岁以前的时间是可以用来“浪费”的,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探索一下自己到底对哪方面感兴趣,自己的个性到底跟哪个方向吻合,自己未来到底想干什么。三十岁以后就应该坚守你选择的事业发展方向或者创业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及积累。

于我而言,在过去三十年,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新东方,到今天为止我依然不后悔。做新东方给我带来了所谓的名声和财富,当然它给我带来的意义早就与财富和名声无关,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我不做新东方也不可能做任何其他事情。我之所以坚守着做新东方,是因为我觉得新东方做的事情或多或少是有点价值或者意义的,新东方本身确实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正向作用,尽管这个作用微不足道。

此外,做新东方对我个人的成长也非常明显,比如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个人的为人处事、处理事情的能力、个性丰富性的培养等等,甚至我的读书习惯也因为新东方而不一样。原来我当北大当老师的时候,读的都是各种各样的文学书籍,做了新东方以后,社会学、企业管理、金融、历史等等书籍或多或少都参与塑造了我头脑中更多维度、更多元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坚守是要有理由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还会继续做新东方,也许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会逐渐退居幕后,但我希望新东方的接班人依然能够坚持新东方在做的事情。

当然,坚守不仅仅只是坚持,更重要的是“守”,能克服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才叫坚守。坚守包含了艰难,当别人进攻你的堡垒,你把堡垒给守住了,这叫坚守;当你在暴风雨中坚持继续前行,最终靠着自己的坚忍不拔到达目的地,这叫坚守。坚守就意味着你在内心已经接受了你人生或者事业中必然会碰上的困难。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首先你要认为你坚持的事情是“大任”,是值得做的,其次你要知道“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一定会发生的。

新东方做到今天,三十年来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风风雨雨,这次“双减”政策也给教育培训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政策本身的一些内涵是合理的,确实中国的家长、孩子困顿在学科教育中,导致孩子的压力不断增加,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担。但“双减”对我们带来的打击也很大,新东方的股价掉了95%,几乎被清零,大量原来可以做的业务必须响应国家政策取消掉。但你是一个企业家,毫无疑问你依然要坚守下去,你要能接受环境的变化,然后去想的:第一,自己原来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问题?也许你原来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如果确实有问题,你就要做调整;第二,认真思考如何让事业继续存在下去。

对我来说,“双减”政策颁布后,我首先做的就是反思,接受并认同国家对于教培行业的一些期待,并且调整新东方的业务发展方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调整方向本身就是比较艰难的事情,比如你有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做调整?毕竟需要退租各种教学点、辞退大量员工、退还大量家长和学生的学费……这一切都需要你去承受。但更重要的是你的信心,比如面向未来的业务调整,我做了两点必要的思考:

第一,你对业务里所包含的价值观和你认为的意义还有没有信心?这比其他问题都要重要。比如政策发布后,其实还有一些业务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以做,我也认为在许可范围之内,国家依然会支持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培训机构的发展,毕竟它构成了中国教育的一部分,也构成了中国经济的一部分。那在国家许可范围之内,新东方能做的事情是不是有意义、有价值?我认为是有的。为什么?在不做学科教育后,在符合国家给学生减负的大方向的同时,学生和家长也会有其他一些全面成长的需求,比如孩子对大自然的了解、更多的科普、一些科学体系的教学和实践、一些素质素养的课程等等,而我个人认为这些东西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认为新东方有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

第二,你有没有能力继续生存下去?主要包含几个方面:其一,资金问题。有没有足够的资金生存下去?当你的资金资不抵债,你想生存也不可能。好在我是相对保守的人,所以新东方过去的经营也比较保守,账上存留的现金比其他机构要多一点,所以即使去年我们退了大量学费,也还有一些资金去拓展推广国家允许的新项目;其二,团队问题。如果这个业务要散了,大家也对这个方向失去了信心,团队也许就散掉了。好在新东方核心团队成员都认为新东方未来要做的事情仍然有意义,所以尽管大家个人收入下降了不少,但几乎没人离开。大家的教育理念、共同奋斗的精神还在,意味着我们能继续作为一个团队坚持下去,共同坚守。

02

创新 :在土壤之上变革

讲完坚守,讲讲创新。我曾经讲过一个比喻,当所有人都爬到了珠穆朗玛峰山顶,如果你带了一架梯子到珠峰上,你爬到了梯子上,你就比所有人高出几米,这就是创新。对我来说,创新是在原有土壤中进行改革和改变,而不是凭空产生创新。

对于新东方来说,面对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我必须有两种创新的思考:第一种是调整型创新,在保持传统业务的稳定性之上做创新,比如新东方组织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源体系的调整、汇报机制的调整等等,都是调整型创新。第二种是另类创新,比如原来我们有两个上市公司平台,一个是最初到美国上市的EDU,也就是新东方主营教育业务的所在平台,另一个是在香港上市的新东方在线,当时是在为新东方在线教育业务做准备。后来随着“双减”之后教育业务缩减,我就在2021年12月,将新东方在线调整成了现在的东方甄选,以农产品方向为主。

之所以做农产品,背后所坚守的价值体系、意义、逻辑是一致的——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在中国社会的均衡发展中需要帮助的人。毫无疑问,我认为农民和农产品生产者是需要被关注的。其实零售领域比较复杂,有时候也比较无序,但如果我们的参与第一能帮农民销售农产品,第二我们能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去定制甚至种植自己的农产品,也许未来能够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做点贡献。在我们的构想中,我们希望集中中国的农业专家去培训农民、培训农业领域的创业者,同时我们对农产品进行全国性宣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做这件事情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所以即使做农产品和原来做教育完全是两个不同人群、不同能力、不同系统的事,我们仍然要去做,这就是另类创新。

本质上来说,有两种创新模式,一种是主动创新。当时Intel的格鲁夫他们做存储器已经做得比较吃力了,尽管当时也有好几亿美元的收入,但日本做的存储器价格比他们便宜,产品也比他们好,他们怎么都竞争不过。讨论了半年,他们都没法下定决心关掉存储器业务,他们就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新请一个CEO或者董事长,是不是就能把这个业务关掉?他们俩就说,那我们为什么不跨出这个办公室,再作为新的董事长和CEO重新跨入这个办公室,进而对我们的组织和产品进行变革呢?所以他们就做了一个形式上的“出了办公室、进了办公室”,最后终于下定决心关掉了存储器业务,最后就有了现在的intel inside。这就叫主动创新。新东方也有很多主动创新,干农产品就算主动创新。

还有一种是被动创新。外界所带来的压力导致原有业务确实做不下去,基于原有业务,你怎么用创新的形式把事情做下去?比如新东方原来是培训为主,由新东方总部研发教学体系培训老师,老师则在一线跟学生接触,在教室里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新东方积累了几十年的教学内容体系是相对完善和有效的。但在“双减”后,这套体系的应用在新东方内部骤减了,但学生的学习依然要进行,国家也不反对学生在家里自我学习和成长。这意味着,也许这套教学内容体系对孩子和家长是有用的,但我们不能再通过上课的方式去使用,所以我们投入了不少精力进行教育领域的软硬件研发。这个软硬件最终甚至可以用到公立学校,或者作为教育公益的一部分应用到农村和山区学校,也可以变成学习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给到学生使用。这意味着我们由原来的教育培训转变为研发教育内容产品了,这也是我们面对新形势时做的创新。

03

问答时间

接下来回答一些大家的提问。

谈谈东方甄选?

东方甄选目前正在循序渐进中,我并没有一下子做巨大的投入。农产品的水其实挺深的,你卖一千种农产品,只要一种农产品出问题,你就轰然倒塌了。所以对于产品的追踪、产品质量的保证、物流的保证都非常重要,而且农产品有一半是新鲜产品,会有明确的时效,相关的条件限制就会更高。此外,东方甄选背后有两套体系,一套是销售体系,以东方甄选直播平台为核心,未来扩成一个综合销售体系;另一套是产品体系,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外部产品体系,比如我们未来会和全国提供农产品的个人或者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这样就能创建几千个产品库,为老百姓带来源源不断的农产品;另一种是我们会建自己的产品库,也就是东方甄选牌的自营品。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品类扩充的问题,家庭除了需要农产品,肯定也需要很多其他东西,比如家具、电子产品等等跟生活相关的产品,我们也要为这些产品做好准备。

我们现在并不着急今年要做10亿,明年要做20亿,如果基础没打好,做多少亿都不管用。我比较欣赏“急事慢做”,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慢慢想清楚,把它做到位。很多企业管理方法都有OODA方法,两个O分别是observation(观察、思考)和orienting(确定方向),D是decision(决定),A是action(行动)。在这四个步骤中,前两个步骤要占到80%左右的时间,而decision和action是一瞬间的,一旦进入了决定和行动状态,你犯的错误就不可挽回了,所以前面的观察思考和定向,必须经过充分的思考。我觉得到今天为止,东方甄选依然在observation和orienting的阶段。

如何看待创新意识在企业家群体里的表现?什么能够激励企业家创新?什么最容易让企业家放弃坚守?

企业家创新是一种本份,对于企业家来说,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这个创新当然也包括了更先进模式的模仿、学习,打破原有传统结构也是某种创新,创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也是创新,两家不合作的企业后来合作了,也是创新。企业家心里每天想的就是如何让企业活下去,所以他所做的一切行为某种意义上都会跟创新相关。没有企业家是不创新的,不创新的企业家最后都干不下去了。如果企业家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国际环境变化,他始终固守原来那些东西,这样的企业恐怕早就活不下去了。

世界上有两种人的血液中必然具备创新的基因,第一种人是企业家,第二种人是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特点也是以突破前人的研究和研发,把科学理论和技术能力往上升一级为己任,他们不这样做,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和人生没有价值。企业家不创新,不把自己的企业做得更好,不努力拓展发展领域,面向未来也是死路一条,他也会觉得这个企业没有价值和意义。

什么情况最容易让企业家放弃?你有没有想过放弃的时候?

企业家选择放弃可能只有两种原因:第一,企业实在没钱了,经营不下去了。做企业是高风险的,一不小心一个投资错了或者方向错了,就没钱了,或者某种外部环境变化了,就没钱了,只能从头再来,这是没有办法的放弃;第二,有的企业家做着做着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意义了。有些人做到了一定程度,真的会认为赚钱是没有意义的,他的人生本身就产生了变化,比如我就有朋友做企业,做着做着就学佛了,最后就不做企业了,这是思想的改变带来的。

但我见到的99%的企业家都是坚忍不拔、不放弃的。放弃本质上就不在企业家的血液中,因为做企业几乎会把人生所拥有的所有东西都投入进去,金钱、个人的时间、个人的精力、身体健康……甚至跟家庭在一起的时间都会被牺牲掉。当一个人为这样一件事几乎牺牲掉自己全部的时候,他不可能放弃,就算他应该要放弃,他也很难放弃,因为人总会想要证明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对的。

黄怒波说“我们这代人什么都经历过,为了生存,跌倒了也能爬起来,为了赢也能干起来”,您如何看待这句话?

这句话可以概括所有的企业家,无关年龄,只要你想做企业或者创业,你就会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凡是能让你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只有两种:第一种,你对这件事本身无比热爱。比如一个科学家拼命研究某种科学,或者技术人员拼命研究某种东西,当然也包括很多艺术家等等,这样的人挺多的;第二种,你本来没有打算要做这么多投入,但一旦进去了,所谓的鸭子上架或者被绑在了战车上,你就必须全力以赴。企业家对这种感觉应该非常深刻,当你把一切投进去以后,你确实没有办法,遇到任何艰难困苦,遇到任何状况,为了企业的发展你也必须去做。

不同代际的企业家有没有什么差异?

我觉得上一代企业家更基于传统,他们的创新一般都是从零做起,一点一点做出来的,因为没法借到太多外力。新一代企业家部分意义上可以借到外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家庭方面。不少新一代的企业家,他们的父母那一辈已经打好一定基础了;

二是社会资本层面。过去这么多年,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创业公司,不少创业公司倒闭了,他们个人却没受什么影响,因为这些人拿的都是投资者的钱,投资者的钱花掉以后,企业倒闭就倒闭了。我投资的企业至少倒闭了上百家,但这些人都活得好好的,因为钱是投资人出的。我们那一代人做企业,身家性命都拿出来了,我刚做新东方的时候,每月就60块钱的工资,我为了能上课,用30块钱买了十盒磁带,家里就闹得不可开交,因为把全家的生活费给花掉了,所以我们的创业是从相对卑微的状态开始的。

三是社会环境的变化。现在的社会环境比我们当初宽松很多,我当初为了拿新东方第一张办学执照,整整半年时间,至少到相关部门走了一百趟,但现在办营业执照就好得多,政府提供了很多一站式服务,营商环境已经相对宽松了。

四是科技基础。我们当初没有科技基础,干的都是苦哈哈的活儿,现在科技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比如从区块链到元宇宙,这些东西是我们那一代人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即使想也不一定搞得懂,别看黄怒波、我,天天把区块链、元宇宙放在嘴边,其实就是怕别人看出来我们落后而已,但年轻一代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他们具备这样的优势。

我现在也搞直播,就是做点和朋友们的对谈,留下文字。我现在的直播没有销售额,因为我做的直播更像是我原来教学的延续。在90年代初,中国连互联网影子都还没有,我就在大礼堂给两千人上课了,我现在做直播,本质上也是在以一个老师的身份聊天、讲课而已,只是我讲课的对象不再只是以前的学生,而是更多的粉丝们,所以我做的事情本质上没有超出老师的范围。至于有多少人听、多少人不听,这跟原来是不一样的。我在大礼堂里从头讲到尾,两千人没有人会离开,但现在通过直播去讲,会对我提出更多的挑战,比如同期两万人在线,如果你讲得不好,他离开的时候招呼都不用打,所以要让一个人从头听到尾,你就必须讲得更风趣、更有魅力、更有内容、更有内涵。我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年龄大了,接受新思想、新意识、新技术、新玩法的能力不如年轻的时候了,所以我需要拿出200分的努力,才能做好我年轻时候所能做到的坚守。

企业如何穿越周期、可持续发展?企业家最应该坚持什么?

企业倒闭是很正常的状态,不能因为一个企业倒闭就说这个企业家不坚守,因为企业倒闭也不是企业家自己愿意看到的,是外部环境和内部决策互相交替带来的结果。外部环境,比如原材料突然涨价、供应链突然中断、国际关系的变化,还有企业业务周期的变化,都有可能带来企业不可应付的困难。每年因为外部环境倒闭的企业不在少数,每年申请破产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我觉得这不能怪企业家,因为他们没有办法。

内部决策。部分意义上,这部分应该是企业家自己负责任。比如一个企业拿到融资以后无度花钱,尤其有些创业者拿到一笔投资以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办公室从10平米扩成50平米,把普通办公桌换成了红木办公桌,我认为这样的人所带领的企业肯定会倒闭,这种困难就是自找的。当然有时候这也是没法避免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界、知识和决策的天花板,你的决策不一定每次都正确。一个企业家一年可能要做几千个大大小小的决策,有时候一个小的决策也可能会引来大的漏洞,但你也没办法要求企业家所有的决策都正确,这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教培领域,两年前大家拼命把钱投进了在线教育,但最后也出问题了。新东方在这方面没有受太多伤害,因为我当时的决策是,不要把钱投在一个我自己都看不清的商业模式上。当然,这也涉及到企业家的个性,比如能不能容下团队,能不能听取不同意见,能不能在做决策之前做深入的调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内在因素。

一个企业没法坚守下去,内外部原因都有,在这个前提下,大家要去分析,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坚守、崩盘了,到底是什么原因?无非是几个方面,第一是企业缺钱,第二是企业缺人,第三是企业方向错误。

缺钱意味着什么?居安思危变得非常重要,我比较庆幸我有居安思危的能力,不管是个人生活还是新东方的发展,否则这一次新东方应该也就“翘辫子”了。既然钱是重要要素,企业留有余粮,尽可能不要乱花钱,也不要过于雄心壮志,很多企业出事就是因为太雄心壮志了,借钱过多就会出问题。

缺人呢?有些企业家一意孤行,认为自己是老大,自己什么都对,底下的人什么都不对,或者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觉得这样的企业也不可能长久,因为他手下没有真正的人才,真正的人才会敢于跟你争论、争辩、反对甚至对抗,当然最终达成一致以后,大家依然愿意不遗余力地去执行。

第三是方向,有时候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没有办法让你去百分之百做对,但我觉得去做面向未来老百姓需要的事情,祖国需要的事情,世界需要的事情,只要在这个大方向上把正了,就不会有问题。

此外,我要补充一点,企业家绝不能做违法乱纪或者贪污腐败的事情,如果企业家做事情没有底线,他做出来的东西对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不会有好处,而且这样的人绝对不能称为企业家。

现在二次创业的状态你很享受吗?未来会有什么计划?

情绪是复杂的,毕竟这一次很多相信我的投资人,还有买新东方股票的老百姓确实亏了钱,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他们把钱挣回来,当然有没有这个能力和机会就另当别论,但我是有这个心愿的。我也希望自己依然可以再多挣点钱,我自己倒不一定要花多少钱,我现在有的钱也足够我花了,但我有了更多钱就可以做更多好事,可以捐给农村地区的孩子,或者尽可能帮助更多人。

我现在做新东方和东方甄选是不是心甘情愿?坦白说,我这辈子做事情尽管也有那种违拗了自己的心理不得不去做的事,但我主要做的事情都是我愿意去做的。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做给别人看的,但你自己并不想做,这是对自己生命的浪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做新东方和东方甄选,都是我依然喜欢且愿意去做的。

我现在年龄大一些了,做事情的方式也和年轻时候不太一样了,年轻的时候我会不计后果、全力以赴,把所有时间精力都放进去。但到了我这个年龄,60岁了,我愿意为新东方继续花时间和精力推动它的发展,内心也喜欢做新东方,但我也愿意给自己留点时间过点业余生活。比如我现在比以前还要忙碌,但我依然会每周和不同的朋友直播聊天,因为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事情。

如果我有时间,能够像王石那样到哈佛大学听两年课,也很不错,而且我可能比他更有优势。第一,我听课肯定没有语言障碍,王石当时学语言可是学得死去活来(笑);第二,我应该比他更容易听懂一点,因为我本来就是人文学科出身,我接受人文学科的内容应该更容易一些。但王石依然是我学习的榜样,他非常了不起,年纪那么大了,还会到很多大学学习,现在又开始重新创业。他刚好比我大一轮,我到了他那个年龄,估计要么就是含饴弄孙,要么就是浪迹天涯,就不会再去想做事业了。

关于坚守和创新,在企业界里有您认为是榜样的人吗?

到了我这个年龄,就不会专注于某一个人作为榜样,但在我的人生中,的确有很多榜样,包括现在中国的企业家们,我能从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学到不少东西,如果是我身边认识的人,我会分析性地从他们身上学优秀的东西,即使是那些做企业已经失败的人,他们身上也会有一些东西值得我去学习。在历史中也会有一些榜样,比如徐霞客,他是我行走的榜样;比如苏东坡,是我在生活态度的榜样;比如弘一法师,是我人生态度和超然红尘的榜样。总而言之,生活中其实会有各种各样的榜样,你可以在某个方面尽可能向他们学习,而不是盯着一个人学习。

可能有些年轻人需要一个绝对的榜样来引领自己发展,但我一直认为寻找绝对的榜样是有危险的,你只能看到他们在你面前展露出来的,而他们没有展露出来的那一面,你是不知道的。其实榜样是一个你寻找自己人性、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不是你盯着一个人向他学习的过程,学习一定是多元化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综合性地向周围的人学习,就像我也从家乡的农民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感谢亚布力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我跟大家交流。今天的主题是《坚守和创新》,我谈了对坚守和创新的体会,我相信,只要身为企业家,就得坚守下去,即使到最后没有办法,也得从头再来,这也是一些企业家正在做的事情。

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支持民间企业发展,不管是中小型还是大型企业。我相信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代一代新的企业家依然会不断成长起来,尽管成长环境不一样,面对的社会环境也不一样,面对的科技力量、工具也不一样,但我相信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是一样的——全力以赴、坚忍不拔,做自己从内心认可且有价值的事情,为祖国和社会的繁荣做贡献!

今天的交流就到此为止!再次感谢大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06 众鑫股份 603091 --
  • 09-02 慧翰股份 301600 39.84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14
  • 08-23 速达股份 001277 32
  • 08-23 益诺思 688710 19.0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