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
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发射,Figure02 人形机器人发布,持续看好相关产业投资机会
1.行业观点
本周(2024 年 8 月 5 日-2024 年 8 月 9 日,下同)通信(申万)指数下跌 3.73%;沪深300 指数下跌 1.56%,行业跑输大盘 2.17pct。
在 TMT 各子板块:电子、通信、传媒以及计算机中,通信周涨幅居第二位。
通信板块最新估值(市盈率为历史 TTM_整体法,并剔除负值)为 18.31 倍,位于 TMT各行业第四位。
1.1 本周策略观点速览
1.1.1 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发射,持续看好卫星互联网投资机会
根据环球网消息,北京时间 2024 年 8 月 6 日 14 时 42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 01 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千帆极轨 01 组卫星是我国低轨互联网“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星,标志着我国向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北京科技报社,“千帆星座”空间段远景规划将部署 1.5 万余颗卫星。按照规划,今年将完成至少 108 颗卫星发射并组网运营;到 2025 年,“千帆星座”将完成一期 648颗卫星的部署,初步构建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系统;至 2030 年底,将打造超过 1 万颗的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网。
除千帆星座计划以外,我国其余两大“万星星座”计划还包含 GW 星座计划、鸿鹄-3 星座计划。
GW 星座计划:GW 星座是中国计划中的一个卫星星座,包含两个子星座,即 GW-A59 和GW-2。GW-A59 子星座计划由 6080 颗卫星组成,分布在 500km 以下的极低轨道。GW-2 子星座则由 6912 颗卫星组成,分布在 1145km 的近地轨道。这些卫星的轨道倾角分布在 30°-85°之间,旨在实现全球覆盖,并为用户提供高效的互联网连接。
鸿鹄-3 星座计划:根据腾讯网,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预发信息(API)。该文件概述了一个名为 Honghu-3(鸿鹄-3)的星座的计划,它将在 160 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 1 万颗卫星。
我们认为,在资源稀缺叠加全球其他各国积极推进卫星互联网体系部署的倒逼之下,我国亟需开始积极推进卫星体系部署,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低轨卫星体系,抢占太空资源,维护太空主权。当前商业航天竞争成为全球制空权竞争的关键一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一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后续 G60 星链有望逐步进入招标期和密集发射期,卫星产业链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建议关注产业链各环节核心供应商:上游卫星制造环节有望率先受益,其次是中游卫星发射、地面网络设备制造,以及下游卫星运营和应用。
1.1.2 Figure 02 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落地
2024 年 8 月 7 日,根据智东西消息,由微软 OpenAI 英伟达英特尔联手投资的机器人创企 Figure,发布了新一代机器人 Figure 02。升级后的 Figure 02 不仅外形更像人,还在OpenAI 多模态大模型的加持下,实现了与人类语音对话;拥有 16 个自由度的第四代手部灵活度大幅提升,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操作。
与第一代相比,Figure 02 从外观设计、软硬件性能,到内置 AI 模型都进行了彻底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6 个板载相机、电池容量增加 50%以上、3 倍推理速度、第四代手部、语音到语音交互、内置 VLM(视觉语言模型)
新款 Figure-02 进行了“彻底的硬件和软件重新设计”,包括对人工智能系统、计算机视觉、电池组、电子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升级,采用了总共数千个部件,数百个独特部件,在外观、一体化关节、执行器、仿生足部、灵巧手、头部及全身活动范围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有望提升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和仓库物流领域的运动性能与工作效率。
我们认为,此次 Figure 02 的发布,体现其在软硬件均实现升级,灵巧手自由度更高叠加 AI 深度融合促进人形机器人更加智能化,与 OpenAI 大模型的深度集成将成为 Figure的核心优势,亦将引领未来人机交互新范式,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我们建议持续关注机器人产业链。
2.本周专题解析
2.1 千帆星座首批组网卫星发射,持续看好卫星互联网投资机会
根据环球网消息,北京时间 2024 年 8 月 6 日 14 时 42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 01 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的千帆极轨 01 组卫星是我国低轨互联网“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星,标志着我国向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千帆星座也称“G60 星链”,该项目由上海松江区牵头,联合多家资本共同打造,项目的实施主体是上海垣信卫星。
根据北京科技报社,“千帆星座”空间段远景规划将部署 1.5 万余颗卫星。按照规划,今年将完成至少 108 颗卫星发射并组网运营;到 2025 年,“千帆星座”将完成一期 648颗卫星的部署,初步构建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系统;至 2030 年底,将打造超过 1 万颗的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网。
为了满足发射需要,“千帆星座”专门配套了卫星制造工厂——G60 卫星数字工厂。去年末,该工厂实现投产,首星下线。这座位于上海松江区的工厂,目前一年内交付卫星的能力已可以超过 50 颗。
千帆星座的技术特点包括:采用平板式高通量宽带通信卫星,具有离地较近、成本低、功耗低、覆盖广、时延低等优势;提供大带宽、低时延、高质量、高安全性、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服务。
频段资源“先登先得”,我国持续布局卫星互联网。根据 ITU 规定的《无线电规则》,任何卫星通信系统在使用空间频率轨道资源时都需要向 ITU 进行申报,并按照“先登先占”原则来规范全球空间频率轨道资源的有序使用,而越早登记的空间频率轨道资料具有更优先的地位,在协调时遵循“地位优先”原则,即后来申请的资料需要与更早申请的资料进行协调,修改自身参数,而地位优先资料无需更改。
除千帆星座计划以外,我国其余两大“万星星座”计划还包含 GW 星座计划、鸿鹄-3 星座计划。
GW 星座计划:GW 星座是中国计划中的一个卫星星座,包含两个子星座,即 GW-A59 和GW-2。GW-A59 子星座计划由 6080 颗卫星组成,分布在 500km 以下的极低轨道。GW-2 子星座则由 6912 颗卫星组成,分布在 1145km 的近地轨道。这些卫星的轨道倾角分布在 30°-85°之间,旨在实现全球覆盖,并为用户提供高效的互联网连接。
鸿鹄-3 星座计划:根据腾讯网,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预发信息(API)。该文件概述了一个名为 Honghu-3(鸿鹄-3)的星座的计划,它将在 160 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 1 万颗卫星。鸿雁星座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预计投资 200亿元,在 2022 年建成由 60 颗卫星组成的通信网络;第二期预计在 2025 年完成,通过数百颗卫星构建“海、陆、空、天”一体的卫星移动通信与空间互联网接入系统。鸿擎科技因开发霍尔推进器技术而受到认可,其正自研星座组网霍尔电推进系统,是国内外少数掌握永磁励磁霍尔推进技术的公司之一。
我们认为,在资源稀缺叠加全球其他各国积极推进卫星互联网体系部署的倒逼之下,我国亟需开始积极推进卫星体系部署,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低轨卫星体系,抢占太空资源,维护太空主权。
G60 星链发射,带动商业航天进一步拓展。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航天产业市场持续增长,2023 年全球航天产业市场规模约为 3900 亿美元,较 2022 年增加 60 亿美元,预计 2024 年将达到 3960 亿美元。中国市场方面,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19-2023 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 CAGR 为 23%,显著高于全球增速。2020 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已经突破 1万亿元,2023 年规模接近 2 万亿元,预计 2024 年将达到 2.3 万亿元。
我们认为,当前商业航天竞争成为全球制空权竞争的关键一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一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后续 G60 星链有望逐步进入招标期和密集发射期,卫星产业链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建议关注产业链各环节核心供应商:上游卫星制造环节有望率先受益,其次是中游卫星发射、地面网络设备制造,以及下游卫星运营和应用。
2.2 Figure 02 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落地
2024 年 8 月 7 日,根据智东西消息,由微软 OpenAI 英伟达英特尔联手投资的机器人创企 Figure,发布了新一代机器人 Figure 02。升级后的 Figure 02 不仅外形更像人,还在OpenAI 多模态大模型的加持下,实现了与人类语音对话;拥有 16 个自由度的第四代手部灵活度大幅提升,可以实现更精细的操作。
与第一代相比,Figure 02 从外观设计、软硬件性能,到内置 AI 模型都进行了彻底的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6 个板载相机、电池容量增加 50%以上、3 倍推理速度、第四代手部、语音到语音交互、内置 VLM(视觉语言模型)。
硬件方面:(1)关节执行器:Figure 02 的手臂关节执行器 A2 款扭矩 50NM,对应的关节活动最大角度范围 148°,下肢腿关节展示了 2 款旋转关节执行器:L1 款扭矩 150NM用在大腿靠近髋关节位置,关节活动最大角度范围 195°;L4 款扭矩 150NM用在膝关节,关节活动最大角度范围 135°。(2)摄像头:Figure 02 头部、前躯干和后躯干共有 6 个板载 RGB 摄像头,通过 AI 驱动的视觉系统感知和理解物理世界,并在内置 VLM 的支持下进行快速常识性视觉推理。(3)电池及续航:Figure 02 内置的电池容量为 2.25 KWh,相比上一代增加了 50%以上,据称每天能够完成约 20 小时的有效工作,这为人形机器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和家庭铺平了道路。
新材料方面:根据机器人大讲堂,Figure 02 使用了新型复合材料,其膝盖或手臂肘关节附近新增的蜂窝状可压缩组织,这种软停止装置主要是为了提供运动缓冲,同时实现轻量化和强化散热性能。手部的点阵式黑色表皮预计集成了触觉传感器,这将大幅提升机器人的触觉感知能力,同时增加的摩擦力有助于抓握和操作各种物体。同时其手指的整体设计更自然贴近正常人的手,手指的灵活性更高,这种设计在人形机器人中应用尚属首次。
灵巧手方面:根据机器人大讲堂, Figure 02 重新设计灵巧手,该手已经与人手非常相似,有 16 自由度,指尖上带有橡胶握把凸起,手指长度各异,拇指可相对,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灵活性和速度。同样有趣的是这种六边形 3D 打印结构,它们可以从柔性状态转变为刚性状态。这种柔性设计增强了人机交互的安全性,防止出现挤压点,使得整体设计更自然贴近正常人的手,手指的灵活性更高。
在软件推理方面:(1)大脑:集成了 OpenAI 的 GPT-4o 多模态大模型,相比较于 01 使用 GPT4 将进一步地提升机器人的常识推理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响应复杂指令,机载计算和 AI 推理能力提升 3 倍。该集成使其在多模态推理和任务执行方面更具智能性和适应性,提升其在视觉、听觉和语言交互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执行复杂的端到端任务,适用于工业制造、仓库物流等侧重于轻载搬运和分拣转移的混合任务场景。(2)小脑:Figure02 延续使用类似 01 产品类似的 RT-X 机器人控制模型,使用模型预测控制器来确定脚步位置和保持平衡并遵循所需的机器人轨迹所需的力,结合步态控制以完成机机器人的基本运动,全身控制策略则确保了机器人在执行动作时的安全性和平衡性,未来将持续优化提升动作执行能力。
我们认为,此次 Figure 02 的发布,体现其在软硬件均实现升级,灵巧手自由度更高叠加 AI 深度融合促进人形机器人更加智能化,与 OpenAI 大模型的深度集成将成为 Figure的核心优势,亦将引领未来人机交互新范式,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有望进一步加速,我们建议持续关注机器人产业链。
风险提示:
1.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2. 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风险;3.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4.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