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向“新”破局增长!2024夏季达沃斯新浪财经之夜·正和岛夜话隆重举行

产业向“新”破局增长!2024夏季达沃斯新浪财经之夜·正和岛夜话隆重举行
2024年06月25日 23:49 新浪财经

专题:2024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

  在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新浪财经携手正和岛于6月25日联合主办的“2024夏季达沃斯新浪财经之夜·正和岛夜话”顺利举行,本次会议以“先立后破,中国产业向“新”之路”为主题。

  新浪财经CEO邓庆旭,新浪财经总编辑李兀,正和岛执行总裁史船,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方红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刘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张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中欧首席人力资源官课程学术主任、总经理课程联席主任韩践,空中客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岗,医渡科技董事长兼创始人宫如璟,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CFO吴森,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杨宇东,东软集团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盖龙佳,XTransfer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邓国标,黑湖科技创始人兼CEO周宇翔,北京德谕泽律师事务所家族传承首席护卫官高鸣飞,合肥讯飞读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飞龙等出席会议。

  产业向“新”,深挖新质生产力

新浪财经总编辑李兀新浪财经总编辑李兀

  新浪财经总编辑李兀在致辞中表示,“时隔五年之后,夏季达沃斯新浪财经之夜重回滨海胜地大连举办。”他指出,当今,传统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而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孕育着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充满不确定性。如何在“先立后破”的过程中找到产业升级的新路径,如何实现产业向“新”的转型,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新时代发展的记录者与观察者,新浪财经对普及和传播新质生产力义不容辞,他表示:“我们将时刻为传播、孕育新质生产力的声音而努力。我相信今天的‘耐心’培育,一定会孕育出明天的‘产业地标’”。

正和岛执行总裁史船正和岛执行总裁史船

  正和岛执行总裁史船在演讲中表示,所有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也好,创业企业也好,都面临着增长上的挑战。他认为企业唯一能抵抗增长的一定是创新,而如何找到创新的信念以外的例证和方法,则需要一些案例来增强信心。他说:“无论是环境多变、无论是我们的经济形势、国际环境各种方式的挑战,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身边非常优秀的标杆企业,也就是说时代在进步,没有淘汰的产业,只有淘汰的企业”。

  史船谈到,通过过去两年对将近300家企业考察,能够发现在今天能够突破增长的企业大体有三类特征:第一类,符合国家战略型的企业。第二类,技术超级领先的企业。第三类,能够找到新市场的企业。他相信,这三类特征让企业仍有增长的机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刘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刘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刘俏在演讲中强调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性,并且建议大力发展能够助力于我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新领域、新赛道、新行业。

  当然,发展新领域需要资金的支持,刘俏指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一直侧重的是大企业,强调的是生产端,但在产能过剩、供需失衡的情况下,这样的货币政策所起的作用相对有限。他认为,“短期如果真正要把经济稳住,今年实现5%的增长,而且为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新产业布局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可能财政政策要发力。”

  谈及政策为何要发力,他总结两点:第一,中央政府仍有国债发行空间。他分析称,“我国国债只有GDP的20%左右,而美国联邦政府国债相当于GDP的120%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中央政府的信用应该比美国还好,美国的债都是信用债,我们是公有制国家,中央政府有很多资产可以做担保和抵押”。第二,财政政策具备直达性等优势,可以省掉很多中间环节,特别是在价格信号不是特别有效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政策的力度和直达性,效果会更好一点。

  对于财政政策如何发力,刘俏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建议财政政策向需求端、消费端做倾斜。第二,投入研发。第三,对中小微企业提供一些支持,包括减税,甚至包括转移支付。

  刘俏说,我们总是习惯从新产业的崛起去挖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可能性,但事实上,由于分配方式制度的扭曲,很多领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是被压抑的。“通过财政政策,我们可以化解一些制度扭曲,从供给端的投资拉动、要素驱动,向更为均衡的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这个转型的成功意义很大”,刘俏说,这种转型对企业家而言,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游戏的开始。

  诊脉剖析:传统企业的升级革新之路

  不立不破。企业如何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实现创新转型?如何革新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融合新文化,打造持久的生命力?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中欧首席人力资源官课程学术主任,总经理课程联席主任韩践,空中客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岗,医渡科技董事长兼创始人宫如璟就“不立不破:传统企业的升级革新之路”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医渡科技董事长兼创始人宫如璟医渡科技董事长兼创始人宫如璟

  宫如璟谈到,现在医疗行业面临的挑战依旧非常多,从政策的稳定性到整个A股和港股市场的波动,到整个医疗行业的变化。同时,科技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材料和生物技术,预计在未来几年会有本质的变化。她建议:“(企业)一边要接受这些挑战,另外一边也要为未来去布好科技技术的局。”

空中客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岗空中客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岗

  关于航空领域里的产业升级,徐岗谈了三个方面。第一,疫情以后,航空领域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徐岗指出,需求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式增长,但是供给方面,由于产业链非常长,供应商非常繁杂,没有办法协调整个产业链迅速地上量来保持供给。第二,航空在交通运输业中是一个比较难脱碳的行业,徐岗说,如果现在行业的愿景是2050年之前要实现碳中和,通过什么样的路径能实现碳中和,对空客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第三,作为一个传统行业,需要通过数字来赋能。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中欧首席人力资源官课程学术主任,总经理课程联席主任韩践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中欧首席人力资源官课程学术主任,总经理课程联席主任韩践

  谈及产业升级现在方向在哪里,韩践提出了两个层面的考虑:第一,她提出要理解升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发展的基本本质,以及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个人和组织应具备的能力。因为技术的发展是有周期的,它有一个诞生期,有一个相对来说的巅峰期。她以AI为例,指出虽然大家很关注AI,但是许多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泡沫可能还没有被戳破。第二,从组织的升级来说,也是有周期的。她表示,从组织架构来说,可能刚开始在创业期是比较分权的,等企业增长到一定阶段,就需要集权,然后到多元化产品的时候又需要去分权,中间是有不停地变化和整合,不是一蹴而就,也没有完全的一定之规。她呼吁企业家要认识到自己企业处于哪个周期,排除掉很多外面的噪音,有一些独立的思考。

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

  郝景芳从宏观层面分析该问题,她表示,在今天这个市场上,大家貌似在做很高科技、很前沿的事情,为什么很多企业做得都很难、没有利润?因为大家做的是同质化的事情。她发现,只有有定价权的企业能有利润,能够在成本价之上,随便往上定价。郝景芳认为三种企业有定价权,除了垄断型企业还有创新型企业和差异化企业。郝景芳说,不断有利润的企业就是不断去做其他人不会做的事。郝景芳指出,中国如果想从发展中国家走入发达国家,必须有一批企业是能够收到超额利润,能够拿到定价权,“否则我们永远在打价格战的阶段,自己把自己的利润全打没了。”

北京德谕泽律师事务所家族传承首席护卫官高鸣飞北京德谕泽律师事务所家族传承首席护卫官高鸣飞

  北京德谕泽律师事务所家族传承首席护卫官高鸣飞认为,企业家在追求增长的同时,必须关注并管理好个人与企业层面的关键风险源。她引用巴菲特的观点,认为企业家需要关注“赚大钱”与“防大险”之间的平衡。高鸣飞强调了家族传承与风险管理的结合,她提到了与正和岛合作发布的《企业家风险管理报告》,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九大类风险源和46个问题,为企业家提供了风险管理的深入见解和策略。最后,她以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的“一阴一阳为之道”来形象说明在追求增长的同时,需要系统性地防范风险,并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依然值得学习和运用。

  深度畅谈:前沿创新如何构建行业新格局

  先立后破。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如何精准预判市场趋势,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如何乘势而进,构建符合自身特性的竞争优势?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杨宇东,黑湖科技创始人兼CEO周宇翔,东软集团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盖龙佳,XTransfer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邓国标就“先立后破:构建新格局,创新驱动发展”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XTransfer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邓国标XTransfer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邓国标

  邓国标表示,中国出口行业在过去几年里总体来说不错,“虽然卷得比较厉害,但卷其实是竞争,后面的竞争力非常强。”他提到,所有行业近些年增长都不错,连传统的服装行业,中国卖到美国,增长都不错。“这个确实是反映了中国制造,我们一直说产业升级,如果同样的东西把它变得更便宜,事实上是一种升级。”他总结,同样的价格,把它变得更好,是一种升级。或者是东西一样,价格差不多,服务变得更好,也是一种升级。

东软集团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盖龙佳东软集团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盖龙佳

  盖龙佳认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要素是“数字要素”。他指出,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数字要素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2020年初中国数字经济接近40万亿,增速接近10%。2023年大概是56.1万亿,增速是11.75%,接近12%,预示着未来数字经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提到,未来产业升级将有很大变化,无论是从社会的治理,到企业经营的管理、数字化的转型,包括医疗体系的管理等等,任何一个过程都是在用软件来表达。他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的价值化在未来变得十分重要。”

黑湖科技创始人兼CEO周宇翔黑湖科技创始人兼CEO周宇翔

  周宇翔以黑湖科技的两款软件为例,说明企业如何构建未来产业竞争力。一款是服务中大型制造型企业,替代传统MES强管控型的生产软件模式。第二个产品服务于小微企业,怎么样快速低成本来驱动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他表示,第一款产品的服务客户有蜜雪冰城,“它面向未来,不是像星巴克一样针对一个口味,而是纷繁复杂的口味迭代,倒逼必须做数字化。”第二款产品主要走量,“疫情解封以来,感受到中小微企业的活力,他们是非常尖端的产业,可能就是在义乌做一个饰品,可能在东莞做一个玩具,我们解决草根和灵活柔性的需求。”

驭势科技CEO吴甘沙驭势科技CEO吴甘沙

  驭势科技CEO吴甘沙也发表了自己对于产业创新与行业格局的看法。吴甘沙表示,乘用车智能驾驶这一块,特斯拉很有可能会远远地把大家甩下来,“因为其实前些年,大家都是靠人来解决corner case的问题,现在它通过数据和算力,可能可以终极性地解决corner case的问题。”他指出,如果那条道路真的走通,很有可能一两年之内就出现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他总结,商用车的商业模式是给业主、给甲方省掉司机的成本,在商用车、特种车、专用车这个领域,应该是能更快实现L4。

  面对全球经济的复杂多变,中国产业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韧性与活力。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再到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每一步都凝聚着创新的力量。本次2024夏季达沃斯新浪财经之夜·正和岛夜话,在众多行业大咖们的畅谈与分享中圆满落下帷幕,凝聚了行业领袖与专家学者的智慧,也为中国产业的不破不立、创新格局如何发展带来了新的启发,相信中国产业能够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不惧风雨,逐浪而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俊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