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受理后,这家央企打算去主板募40亿

IPO重启受理后,这家央企打算去主板募40亿
2024年06月24日 21:37 市场资讯

中核再推子公司上市

作者:郑敏芳

编辑:松壑

深交所今年受理的首单IPO项目终于出炉。

近期,央企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铀业”)向深交所递交了主板IPO申请。

这或许也给市场注入了强心剂——IPO审核正在逐渐开闸。

不过沪深IPO从严审核的态势并未改变,今年仅6月(截至6月24日)沪深IPO撤回项目数已经达到74家,创下了全面注册制以来单月撤回IPO项目数的最高纪录。

作为“新国九条”后深交所受理的首个IPO项目,中国铀业业绩已经足具规模。

招股书显示,中国铀业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采冶销售。2021年至2023年的收入分别为89.06亿元、105.35亿元和148.0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3亿元、13.35亿元和13.02亿元。

此番IPO,中国铀业计划发行不超过3.21亿股、募集41.10亿元,投向天然铀产能、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两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国铀业的实控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集团”)此前已经推动旗下7家子公司成功上市。

这意味着,中国铀业一旦上市成功,有望成为中核集团旗下的第8家上市公司。

01

中核或迎上市“第8子”

由于IPO企业的财务有效期为“6+3”,即6个月有效期,并且可以申请延长不超过3个月。因此每年的6月都是IPO受理的旺季。

但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今年6月沪深IPO审核节奏正在放缓。

一方面,沪深IPO撤回项目数创下新高。信风(ID:TradeWind01)据沪深交易所披露的数据统计发现,今年6月1日至6月24日合计共有74家公司撤回了IPO申请,刷新了全面注册制实施以来单月IPO撤回数的最高记录。

另一方面,今年6月以来沪深两市迟迟未挂网披露IPO受理项目,也引发了各方的关注。

如今,受理端终于开闸。

6月20日,深交所受理了中国铀业的主板IPO申请;同日上交所受理了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这是去年12月后,沪深交易所首度受理IPO项目的申请。

这都让中国铀业备受关注。

中国铀业的股权结构并不复杂。作为中国铀业的实际控制人,受国务院国资委控制的中核集团通过中核铀业、旭核基金、中国核电、中国原子能、核化冶院、中核大地合计间接控制中国铀业79.48%的股份。

与此同时,中国铀业其余的20.52%股份由惠核投资、国新投资和航天投资共同持有。

如此来看,中国铀业的股东均为国资背景。

这不是中核集团首度操刀旗下公司上市。目前其已经坐拥4家A股上市公司、3家港股上市公司。

中核集团官网显示,目前中核集团旗下已有中核科技(000777.SZ)、中国核电(601985.SH)、中国核建(601611.SH)、中核国际(2302.HK)、同方股份(600100.SH)、中国同辐(1763.HK)和中国核能科技(0611.HK)7家上市公司。

这意味着,若中国铀业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则中核集团将迎来第8家上市子公司。

事实上,中核集团一直都在推动旗下子公司上市,但并非始终一帆风顺。

2022年,中核集团子公司新疆新华水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水电”)向证监会递交主板IPO申请。2023年3月全面注册制后,新华水电还被平移至上交所审核。但同年7月新华水电主动撤回了IPO申请。

此番IPO,中国铀业拟募资41.10亿元。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如此募资规模并不算低。Wind数据显示,以上市日统计,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24日)合计共有42家公司登陆A股市场,IPO总募资额为302.53亿元。

其中,融资规模最高的永兴股份(601033.SH)也仅募集24.30亿元。

02

关联销售占比超6成

中国铀业冲刺上市,也揭开了我国天然铀产业的神秘面纱。

作为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最重元素,铀主要应用于核能发电领域。

中国铀业主要从事天然铀的冶炼销售。2021年至2023年该业务分别创收80.23亿元、91.94亿元和132.35亿元,占比均在9成以上。

中国铀业的原材料铀主要源自自有矿山和外部采购。

自有矿山方面,截至今年6月,中国铀业旗下共拥有6宗铀矿探矿权、18宗天然铀或铀钼矿采矿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铀业旗下的罗辛铀矿的产量位居全球第六。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中国铀业斥资7.39亿元自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处购买了位于纳米比亚的罗辛铀矿68.62%股权,就此控制了该矿山。

持有自有矿山,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铀业缓冲了近年来铀价格上行的原材料成本压力。

2021年至2023年末,天然铀现货价格为69.70万元/吨、86.33万元/吨和167.56万元/吨,其中2023年价格较2021年增长了140.40%。

即便如此,中国铀业的天然铀业务的毛利率还是从2021年的23.58%下滑至2023年的18.48%,期间下滑了5.10个百分点。

这与中国铀业的采购、销售方有关。

一方面,中国铀业的部分天然铀仍源自外部采购,因此原材料价格的增长仍然对业绩有一定的冲击;

另一方面,中国铀业主要收入源自中核集团等相关公司,而双方签署了长贸易协定,约定每年的销售单价受固定价格及销售前一年的市场均价共同影响,因此与天然铀市场价格波动相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导致中国铀业无法及时将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传递给下游公司。

2021年至2023年,中国铀业向中核集团等相关公司销售天然铀的金额分别为58.15亿元、50.44亿元和78.84亿元,占当期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29%、48.17%和53.27%。

二者庞大的关联销售规模与我国对核工业有着严格准入的要求有关。

目前在中国的核电市场上,除了中核集团,只有中广核集团、国电投集团、华能集团3家公司持有核电运营牌照,能够作为核电项目的运营主体。

除了华能集团,中广核集团旗下的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国电投集团旗下的国核铀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均是负责天然铀的采购供应。

如此背景下,中国铀业的销售对象具有局限性。

“我国对核工业各环节实行严格的准入认证管理的背景下,公司向中核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销售天然铀产品,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中国铀业表示。

这并不影响中国铀业的IPO。在过往的审核中,监管层对于行业特殊性所带来的关联交易较高问题一般采取“一事一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