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今年芯片领域最大规模融资诞生

40亿,今年芯片领域最大规模融资诞生
2024年06月23日 10:45 融中财经

或许,迟到的IPO就要来了

本文4169字,约6分钟

作者 | 王涛  编辑 | 吾人

来源 | 融中财经

就在5月底,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规模为3440亿元人民币,是最大规模的芯片基金。

该消息的传出犹如一支强心剂,扎在了芯片领域各个企业心上。彼时,就有人提出,这是我国芯片领域的一次重大利好,会对整个产业带来提振信心的重要作用。

而就在这则消息出炉的不久后,芯片企业紫光展锐就传出完成了新一轮股权融资的消息,融资金额高达40亿人民币,系2024年为止芯片企业中最大规模的一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轮融资中,紫光展锐收获了众多豪门的支持。投资方中包括京沪两地的国资平台,以及工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人保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弘毅投资等。

有业内人士评价,或许经历完这次融资后,紫光展锐与IPO的距离更近了。事实上,早在2019年开始,作为芯片巨头的紫光展锐便开始了追求IPO的道路,但一直未有下文出现。而本次众多豪门的力挺投资,或许为紫光展锐提供了新的动力。

截至目前,紫光展锐的最大股东为紫光集团持有35.23%,第二、三大股东分别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一期和二期)持有17.7%,英特尔投资持有11.87%。

国产芯片黑马,融资已超百亿

根据企查查的信息公示,紫光展锐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芯片设计企业,面向消费电子和工业电子两条赛道,该公司布局了包括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AI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等各类通信、计算及控制芯片。

值得注意的是,紫光展锐是全球公开市场3家5G芯片企业之一,与之齐名的另外两家是在芯片领域威名赫赫的高通和联发科。

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手机处理器市场数据中,紫光展锐以2600万颗的出货量、同比增长64%,成为增速最快的品牌,市场份额约为8.9%。在这场全球手机处理器市场的竞争中,紫光展锐交出的答卷仅次于联发科、高通、苹果等世界巨头企业。

此外,根据紫光展锐官网显示,其具备大型芯片集成及套片能力,产品包括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AI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等各类通信、计算及控制芯片等,拥有包括荣耀、realme、vivo、三星、摩托罗拉、海信、中兴、京东、银联、格力在内的500多家客户。

如此来看,紫光展锐是当之无愧的国产芯片黑马。

事实上,紫光展锐的背后凝聚着三个势力,如果将其名字拆分则为紫光、展、锐三部分,分别对应紫光集团、展讯通信、锐迪科。它的诞生来源于两起收购。2013年时,紫光集团以17.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当时在纳斯达克完成上市的展讯通信。第二年又用同样的方式,以9亿多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锐迪科。两起收购结束后,紫光集团在2018年展讯通信和锐迪科这两家公司正式进行合并,也就是现在的紫光展锐。

合并后的紫光展锐在资本市场走的路颇为顺利,先后进行几场大规模融资,而且背后的投资阵容无比繁华包括英特尔、中关村发展集团、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大基金第二期等等。在这次40亿的融资完成之前,紫光展锐的融资额就已经超过了100亿。

2020年,紫光展锐融资50亿元。投资方包括三峡资本、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大基金二期、上海国盛集团旗下的上海盛迎映展股权投资基金。值得一提的是,紫光展锐的这次融资也是国家大基金二期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到2021年,紫光展锐又完成一轮战略融资,金额53.5亿元,由上海国盛集团、海尔金控、碧桂园创投、赛睿基金共同参与投资。这场投资完成之后,市面上有消息传出,紫光展锐估值超过了600亿。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2月14日,紫光展锐向媒体记者表示,公司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融资规模计划不超过150亿元,募集资金将服务于公司发展战略,在巩固提升现有手机、物联网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汽车电子、智能显示等新兴领域。

但是随着一切尘埃落定,融资金额远不如预期中的150亿,但是其投资机构的阵容依旧十分豪华。不仅囊括了上海和北京两地的国资平台,还有工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人保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中信建投、国泰君安等券商的支持。

而且,根据媒体报道,3月时,紫光展锐还完成一次银团项目签约。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五大银行共同授信达32亿元,助力其在5G领域的持续攻关。

一波三折的IPO之路

作为国产芯片的黑马选手,其本身业务能力毋庸置疑,再加上现在弹药充足的状态,紫光展锐距离IPO的道路似乎越来越近了。

而事实上,早在2019年紫光展锐就启动科创板上市工作,计划2020年6月底前正式申报科创板上市材料。

随后,国家大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电路基金对紫光展锐等投资机构参与共同对紫光展锐投资了50亿,此次投资也被业界看作是Pre-IPO轮融资,彼时,距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也就是在此期间,一个震撼业界的大事发生。曾经被称作“中国最大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紫光展锐的最大股东紫光集团在2021年7月突然暴雷,遭遇破产重组。一时间,3000亿市值芯片巨头从高处跌落。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前两年还在高调收购的紫光集团一夜之间跌入谷底。

在准备上市的最后时刻,大股东突然破产,这也极大阻碍了紫光展锐的上市大业。

后续,很多紫光集团的意愿接盘方出现,像美的集团、碧桂园创投、海康威视等公司都表示愿意帮助紫光渡过难关。其中最强大的莫过于由阿里巴巴和浙江国资组成的联合体。但最终的结局是由紫光智路建广联合体接盘,一个由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出价共600亿元。

如今,上层股东智路、建广对紫光展锐给予支持,同时大基金、上海基金、英特尔等主要股东也团结一致。过去老紫光集团遗留下的历史问题得以解除,IPO大业也重新获得了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23年6月,紫光展锐又更换了新的董事长,由马道杰接替了吴胜武。

紫光集团特意在该消息传出后肯定了马道杰此前的贡献。称马道杰在紫光国徽任职期间带领公司成功上市,市值历史性地突破千亿元。对于这次变动,外界认为是紫光展锐进入稳定期后,向科创板IPO发起冲击的一个信号。因为紫光集团当时在公告中特意强调,紫光国微在马道杰任职期间,成功上市,并一举成为国内芯片设计龙头企业,市值历史性地突破千亿元,5年间,净利润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7%。

紫光展锐之前的高层变动,可以说十分频繁。据悉,从董事长到CEO,很多都是短期任职。

回顾一下紫光展锐的历届高管。在合并成立的第一年,紫光展锐的CEO是曾学忠,也就是现在的小米高级副总裁,在紫光展锐任职一年后于2018年12月卸任。

后续接棒的为前华为海思半导体首席战略官楚庆,并在上任后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在三年后辞任,由任奇伟成为代理CEO,并成为现任CEO。与任奇伟同期,紫光展锐董事长也发生了变动,由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吴胜武接任。

再然后,就是现在的马道杰了。根据个人履历,马道杰是通信行业的大人物,不仅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技术专家,更是在多个核心管理岗位上取得出色业绩的经营管理大师。此次官方亲自发表声明为这位新董事长助威,无疑也是对其能力的认可。

如此看来,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高层得到稳定,现在的紫光展锐已经解决了以往的内忧外患,或许之前迟到的IPO真的要来了。

像“蒲公英”一样

飞出一大批芯片人才

过去,推动“芯片自主运动”的动力源自美国、日本和荷兰新措施,这些措施阻碍了中国获取高端芯片制造设备。这一局面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敲响了警钟,进而激发了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和研发热潮。

在今年2024年1月,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半导体行业逆势而上,一举成为最大的全球半导体设备消费国,其投入金额超过360亿美元。

随着国家大基金第三期的成立,政府以真金白银的方式鼓励芯片企业发展,中国在芯片霸主争夺战中的优势已经愈发强大。

此前,紫光、展讯、锐迪科原本就是芯片领域的知名企业,这三者的结合体紫光展锐也自然而然地拥有显赫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紫光、展讯还是锐迪科,其中都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奋战在中国芯片领域的前端。

苹果公司CEO乔布斯早年曾评价仙童半导体:“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像一棵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而在记者看来,紫光展锐似乎也是这样的蒲公英。

从紫光展锐这颗蒲公英走出的人才中,有人创业,在AI芯片领域完成从0到1的转变,有人进入投资界,“混”得风生水起。

从混投资的人开始说起,原展讯共同创始人并担任过首任CTO的陈大同,其在离开展讯后和几位合伙人共同创办华山资本,并担任董事长。

华山资本是一家由全球多家著名主权基金投资的高科技成长型基金,基金总规模逾6亿美金,专注于投资成长期的技术型企业,重点关注互联网、移动、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领域。

作为中国首家海外投资的高科技基金,华山资本最知名事件莫过于在2013年领投的Twitch公司,于2014年8月被亚马逊公司以总额11亿美金收购,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实现高额投资回报。此外,华山资本还先后投资了兆易创新、高拓讯达、安集微电子、睿科微电子、燧原科技等多家芯片企业。

另一位是武岳峰资本武平,原展锐创始人兼首任CEO。在辞任后,其于2011年,武平和前美国新思科技总裁潘建岳、亿品传媒创始人李峰合伙成立武岳峰资本。

目前管理规模大于171亿元人民币,核心投资领域聚焦于信息产业、智能制造、清洁技术、精准医疗、文化创意等。在芯片领域中投出了像微度芯创、芯炽集成电路、高拓讯达等企业。

至于从紫光展锐走出的创业者们,那就更多了。

赵立东曾于2014年加入紫光通信担任副总裁,主管半导体投资相关工作。2015年兼任锐迪科微电子公司总裁。后又2017年3月任紫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负责重大专项的谈判和筹建。

离职之后,赵立东于2018年3月创立了燧原科技,产品是针对云端数据中心开发的深度学习高端芯片,定位于人工智能训练平台。

根据企查查,燧原科技在创立之初就得到了真格基金、达泰资本、上海科创投等多家机构的种子轮投资,后续还收获美图、腾讯、国家大基金第二期的青睐。6年时间里已经融资了10轮,2023年9月融资的20亿元D轮更是彼时最大规模的芯片企业融资。

燧原科技之外,原展讯董事长、锐迪科董事长李力游创建的蓝海智能;展讯通信首席科学家创建的伟景智能;原展讯执行总裁/首席运营官秦岭博士打造的上海琪埔维半导体……

这群曾从紫光展锐走出的芯片人才,无论身处何方依旧活跃在半导体行业的前线,为中国芯的崛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芯片 紫光 展锐 融资 上海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