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吃相”太难看!

鹏华基金“吃相”太难看!
2024年06月21日 14:05 市场资讯

 来源:Y趣理说

 鹏华基金的“亏损噩梦”仍在持续。

  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鹏华基金近年来的管理规模持续增长,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公募管理规模为8672.71亿元。

  从体量规模上看,鹏华基金一直在壮大,但其近几年在偏股型基金上的持续巨额亏损,确实让众多基民受到了伤害。

  此前,国信证券发布的2023年度报告中显示,鹏华基金2023年实现净利润8.39亿元,同比降低16.16%;全年营业收入39.47亿元,同比降低9.57%。

  在股市高位大举扩张,频繁发行新产品吸引资金,如今净值持续回撤,基民备受煎熬。作为代民理财的资产管理行业,“亏损即是原罪”。

  这种亏损“盛况”,除了大环境的因素外,也与鹏华基金的“造星计划”密不可分。

  0

  1

  热衷“造星”,却留下一地鸡毛

  今年2月,鹏华基金发布了一份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涉及的正是曾经的明星基金经理王宗合。公告显示,鹏华基金副总经理王宗合因个人身体原因于2024年2月6日离任,并且没有转任公司其他岗位。

  早在2023年4月底,王宗合就已经卸任了他所管理的所有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职务。当时,网络上充斥着对王宗合的各种指责,“利益输送”、“割韭菜”、“欺诈”、“虚假宣传”等声音不绝于耳。

  面对不断下跌的基金,不少投资者在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尤其是对鹏华基金“造星”拉规模的做法,矛头直指曾经的顶流王宗合。

  王宗合发迹于2019年后的公募圈“造星潮”,在经过鹏华基金的业绩“包装”和大肆营销之后,王宗合一度成为2020年“现象级的国民基金经理”之一。

  在尝到造星带来的“甜头”后,鹏华基金还大力推出了梁浩、伍旋、陈璇淼等明星基金经理。

  可惜的是,这“泼天的富贵”来了,王宗合并没有实力接住。

  随着牛市不再,市场轮动,王宗合开始了他的“风格漂移”,追涨杀跌。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0

  2

  换人只是“换汤不换药”

  在外界的质疑声中,鹏华基金让王宗合“退居二线”,逐步卸任管理的基金。接替王宗合管理鹏华创新未来的是2022年初加入鹏华的知名“美女基金经理”闫思倩。

  更换基金经理后,新任的闫思倩似乎也延续了王宗合的“风格漂移”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闫思倩此前曾被誉为“新能源女神”,她在工银瑞信基金任职期间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管理的基金年化收益均为正。

  凭借出色的业绩,闫思倩于2022年加入鹏华基金。

  结果呢?“新能源女神”最终惨遭打脸。

  她管理的基金业绩一片惨淡,绿意盎然。

  闫思倩的任职回报形成了明显的“分水岭”。她管理的基金任职期间均为负回报,其中鹏华新能源汽车A的亏损幅度最大,达到-44.33%。

  尤其在今年赚钱效应较强的情况相下,闫思倩的业绩收益率同样表现不佳,今年以来依然亏了-18.16%,近一年亏损31.03%,远远跑输沪深300,任职两年时间没有帮基民赚过一分钱。

  虽然闫思倩管理的这些基金亏得很惨,但管理费却一点没少收。2023年年报显示,她管理的4只基金两年共计收了1.67亿元的管理费。

  0

  3

  亏麻还推新品?

  近月以来,鹏华基金正在发行的一只新基——鹏华科技驱动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引发了市场争议。

  要知道,在当前权益市场遇冷的情况下,一般基金公司都会谨慎发行新产品,通常会调派一些业绩非常优秀的基金经理来发行。

  但令人意外的是,鹏华基金竟然让业绩垫底的“新能源女神”闫思倩来发行。

  她不尴尬!强行推出目标40亿的“发起式基金”,究竟谁会买单?

  业内人士都表示:“有点看不懂鹏华基金的操作了!鹏华女基金经理闫思倩在任期间鹏华新能源基金亏了43%,为啥还要给他做新发呢?”

  新基金目前仅提供直销渠道

  根据鹏华基金发布的基金份额发售公告,鹏华科技驱动混合基金自5月28日起公开发售,募集期为92天,将于8月27日截止,募集规模上限为40亿元(不包括募集期利息)。

  从招募说明书来看,该基金主要投资于科技主题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鹏华基金自2023年以来唯一一个发起式基金,只要募集到1000万元就能成立。

  即便认购金额远低于目标,鹏华基金至少能保住颜面,不至于因无法成立而尴尬收场。

  0

  4

  投研“黑洞”?巨亏难

  2018年起,鹏华基金改革投研团队,采取了可能更常见于互联网公司的“事业部”制,将权益部分为多个部门竞赛,业绩好的保留,业绩差的砍掉。

  但是这种模式在互联网公司可能奏效,但在基金公司或许只会让投研团队围绕着流量和产品规模服务,而非投研核心。

  鹏华通过“造星计划”快速“吸金”,牛市时期打造的明星基金经理吸引大量资金,但牛市过后,这些基金业绩惨淡。新加入的基金经理逐渐重营销、轻投研。

  发展到如今地位的鹏华基金,其管理规模与赚钱能力已经明显不匹配。

  从旗下基金年报来看,2022年旗下基金利润亏损246.26亿元,2023年亏损45.05亿元,两年累计亏损约291.31亿元。同时,这两年累计收取约72.45亿元管理费。

  产品巨亏,基民欲哭无泪,投诉无门,而鹏华基金依旧收取巨额管理费,日子滋润,令人感叹世界的不公。

  资管行业的初衷是为基民创造长远、可持续的回报。作为老牌公募基金,鹏华基金本应树立行业标杆,但目前看来,鹏华基金并未做到这一点。

  数据来源:wind 时间截至2024年6月20日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俊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