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鹰:碳普惠是环保宣教的起点和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

曾红鹰:碳普惠是环保宣教的起点和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
2024年06月13日 10:48 市场资讯

专题:2024阿拉善SEE气候周

  2024年6月7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碳普惠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碳普惠助力绿色未来”主题会议在“阿拉善SEE气候周”期间举行,吸引了全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企业代表参加。本次会议旨在促进碳普惠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与会嘉宾从各个层面分享了工作成绩和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曾红鹰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曾红鹰表示,碳普惠取得显著进展,碳普惠是环保宣教的起点和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利用技术手段完成了个人绿色生活数字化定量的工作,便于大家参与、衡量和感知,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绿色低碳行为带来的成果。

  以下为发言实录:

  第一点,今天我们要发布《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进展报告(2023)》,这个年度报告也是我们宣教中心跟绿普惠共同推出的,《报告》里大家也会看到一些成果,这一年比上一年有更多的进展,包括地方平台的建设,地方碳普惠的工作方案、管理办法,还有一些涉及到标准研发制订。当然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碳普惠我们主要从做宣教的角度来说,他为什么做,它的意义在哪,我想这里面可能过去我们的宣教有句话叫“中国环保从宣教起家”,当时四个轮子,其中一个轮子是宣教。大家不知道的时候你去宣讲,别人知道愿意参与这是一个过程,现在我们可能从环保的知识角度来说,大家做了很多的调查,一般老百姓环保意识和知识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薄弱,但是行动又相对比较低。比如说知识水平可能100分能达到80分,行动水平可能现在目前多种的调查结果基本差不多,30%左右的水平,中间有个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国外也有人研究,这个差距是怎么来弥补他,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这个差距是靠行动靠参与来弥补的,你没有参与只停留在知识和意识水平上是没法跟最后的行动挂钩的。

  这个“参与”可能过去我们有很多办法,现在从绿色低碳“30·60”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我们需要一个更先进的,刚才傅总说的更先进的办法、技术来实现,现在我们从2021年到现在跟绿普惠合作推动也实现了技术上的进展,包括一些碳普惠数字化管理平台逐渐的完善和应用,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我们过去无法定量的一些事情,包括里面一些技术标准的制订。在过去的一年里,可能我们2023年技术绿色行为、低碳行为的标准,我看看大概有四五个单位出台了17、18项标准,但是这个标准里可能还有一个范围还是相对窄一些。实际上绿色出行的标准,还有一些二手货交易的标准,相对来说我们当时设定的是40种绿色低碳行为标准,离40多种还有一些差距,还需要继续再努力吧。

  刚才傅总也提到了,其实碳普惠做的里面,更多的实际上是一个低碳服务,是未来的一种低碳服务,当然这个低碳服务我们想追求的数字化,便于大家参与,便于衡量,便于感知的。其中有一个绿色消费行为的变化里面,最重要的是让大家感知到绿色低碳行为的效果,这个感受度要提高,它才能有更多的参与。

  另外,实际上我们现在做的碳普惠这个事情是慢慢在影响未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转变,当然也涉及到生活倒逼生产的转变,生产的转变会引导生活方式绿色更新的转变,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在这里介绍一个新的情况,5月30号生态环境部和九个部委联合发布了一个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的工作方案,实际上是过去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公民意识行为提升方案五年计划中最后2年的落实情况是怎么做,因为那是五年计划,“十四五”期间的,最后时间已经不多了。如何在提到的系列方案里,在园区、社区,还有企业学校家庭和个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中如何做。这里面有一点特别提到了,在个人绿色低碳行为上强调探索碳普惠的机制机理,公众参与的机制,还有借助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来作为强化个人绿色低碳行为习惯。其实这句话原来可能是没有,因为也参与拟定,开始没有,最后被一位领导给加进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家也看到我们可能在碳普惠方面的一些进展,觉得这个是非常有价值的,据我了解是一位副部长专门说这个一定要加进去,但是怎么做?可能细的东西咱们现在可能没有更多的信息提供给他们,其实这涉及到将来做一件事,我们上午来之前也在跟绿普惠,跟我们部里的信息中心在谈一个事,谈这个事是因为气候司委托我们生态环境部的信息中心做一个碳普惠的平台,我们就在跟他探讨如何三方合作共同推动碳普惠国家平台的建设,现在气候司的想法可能比较初步,我们弄一个平台各地碳普惠的政策、方法,新的内容上传上去,新的实践,这个实际上是更多的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跟我们设想的公民低碳绿色行为能够量化,能够有一个回馈的机制,能够到大的平台里,可能还有一段差距。但是我想信息中心跟绿普惠共同的合作,建立在碳普惠合作网络基础上各方面的参与,将来把这个平台能逐渐的给他丰富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们也看到一个问题,现在领导已经在很多文件里提到碳普惠,探索碳普惠的机制,但是具体怎么做,实际上我们没有给领导画更好的图景,能让他具体的很多案例感受到很细节的东西,这涉及到其实我们在一个方面,在顶层设计方面其实做的还不是特别好,我想下一步其实需要给相关的部领导,包括跟气候司、宣教司,帮他们的未来路设计好,给他们提供一些思路,我们平台怎么建,跟碳普惠的标准、数字化怎么实现可视化,包括在传播上。前不久清华大学传播学院也在做Z时代气候传播的方法,也给政府给NGO,还有更小的特定群体如何传播做了大量的调查,提供了很多的传播策略,而这些东西其实可能从更高层领导那根本谈不到,根本不知道。包括我们的报告,其实我们报告只是第一步的产品,第二步的产品其实我们还需要把他怎么变成三千字四千字的信息专报报给部领导,报给更高层领导来了解,下一步是会怎么样的发展。

  我们过去可能更多等到,包括气候司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这样弄是一个方面,更多方面应该我们提供很多政策建议和顶层的设计去把这些方案给上级领导去看,让他们去更多的认知。其实我觉得这点是未来可能最需要我们做的。另外一方面,当然说各地方的实践做了大量的信息,如何促进交流,包括方法,当然我们也知道可能有的地方之间也有一个碳减排的互认问题,可能不光是互认是第一步,下一步还是涉及到标准怎么完善,如果没有这一步就不可能再走到下一步的进一步交易,那也看不到最后的结果。所以想这一部分未来顶层设计这一方面,刚才傅总也提到,实际上我们可能需要下点功夫,需要在设计方面好好规划一下。过去三年可能更多的在做传播和技术路线的探讨,下一步我觉得在顶层设计方面做一些方案,这些方案需要哪些具体的项目来支撑,那样才能往下一步一步的去实现,也更好的把我们的设计能融入到实践中,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相互结合在一起。

  我就讲这么多,我想我们今天做的实际上可能是一小部分,未来我觉得可能会放大出很大的能量,可能是一个未来的飞跃吧,从现在我们点点滴滴开始,谢谢各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