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唐丁丁:大力推动碳普惠,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唐丁丁:大力推动碳普惠,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2024年06月13日 10:47 市场资讯

专题:2024阿拉善SEE气候周

  2024年6月7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碳普惠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碳普惠助力绿色未来”主题会议在“阿拉善SEE气候周”期间举行,吸引了全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企业代表参加。本次会议旨在促进碳普惠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与会嘉宾从各个层面分享了工作成绩和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合规委员会前主席、原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唐丁丁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唐丁丁指出碳普惠是全球概念,在中国也受到国家的重视。唐丁丁也展望了碳普惠推进绿色金融以及碳普惠与碳市场的协同发展方面的发展,并对中国碳普惠实践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建议,指出应该大力推动碳普惠,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以下为演讲实录:

  唐丁丁:谢谢,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样一个挺有意义的活动。

  我前后应该说有两三年的时间参与碳普惠的工作,有一些感悟有一些体会,也有正向的,也有稍微负向一点的,还有一些展望性的,所以借这个机会跟各位分享一下,不一定对,供各位参考和批评指正。

  首先,碳普惠我是想从国际的视角上,碳普惠的概念不光中国在做,碳普惠全球都在做。碳普惠在国际上,大伙可以看到,从中国到欧洲国家,这里很遗憾没有美国的,再到我们亚太地区的都有很多良好的实践。我们有“北京绿色生活季”,还有泸州的“绿芽积分”,我就觉得我们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实践,国际上也有,像德国、法国、瑞典人家也有,而且有些东西其实对我们也有启发,所以这个东西已经成为了我认为是广泛的国际共识,也就是碳普惠不是我们自己独创的独有的自己自娱自乐的一种概念,它是全球的概念。第二个,中国高度重视,咱们党中央国务院政府的重视。最新的文件就是今年1月份发布的,它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这里提出来了,就是说碳普惠首先出在这么一个文件里,而且要让我们在各种层面上去推这项工作,当然今年一月份的文件实际上是建立在我们2021年2022年2023年这样一个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最后终于实现了纳入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最高决策流程。

  今天来了很多地方代表,也是不谋而合,我专门列了一下,部分地方政府也专门发了很多的全面去实践碳普惠创新实践的概念,虽然我这里只写了两个,但是我知道很多,但是很遗憾这两个恰恰今天没来,我们来的你们搞了我没写进去。我相信这样的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的指引下可能会陆续发展,这也给我们将来环保联合会,我们叫碳普惠专委会会有更好更大的施展空间和舞台,因为国家已经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政策基础,剩下就看他们怎么干了。确实我们很多地方,一会儿我延伸说,很多相关的对象他们不知道怎么干,所以我们确实需要告诉他们,指导他们,引导他们实现我们碳普惠的这样一个很好的理念。

  我这里也有一些体会,因为我工作经历有幸在环境和金融方面跨了一点界,所以我就胆大了一点,从金融界视角的代表上谈一谈我们跟碳普惠,我们碳普惠做这方面的工作也需要金融的手段,不但要得到支持,还希望通过金融的这些工具和手段,把我们碳普惠的成效转化成惠及参与碳普惠工作的这些机构、团体、个人,这都是需要通过手段,不管你是兑现积分还是怎么样,你没有很多的金融手段实现不了,但是我们不管是地方还是企业,我们要是把这些东西能够有效的把它统计出来,核算出来,坦率的讲,既需要AI技术的支撑,也需要金融体系的支撑,把它纳入进去,所以我不细说,大伙可以看,有这么多东西,这是关于金融怎么助力碳普惠,很多的方法,很多的领域。

  现在我想谈一个,点个题,详细的一会儿张昕总经济师会说,我不敢在他面前班门弄斧,碳普惠跟碳市场也是非常密切相关,碳市场需要碳普惠的参与,碳普惠需要碳市场未来给予支撑,没有你的支撑我们去忽悠很多碳普惠的这些行动计划、活动怎么能够去体现出很多的,转化成价值转化,实现价值,我们要碳市场,碳市场老不惦记着把我们加进去,我们推碳普惠也会有难度。总的来说,这里面我需要强调一个概念,碳市场张总他们关心更多的是大企业,顶多到中型企业,我希望我们陶岚执行主任,可能我们未来不要仅关注于公众,老百姓我们还要关注微小企业,因为微小企业进不了碳市场,但是不能让他游离在碳市场和碳中和碳减排的竞争之外,我们要把碳普惠引入给他们,把他们拉进来。这次杜主席参加我们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创新实践的调研考察和圆桌会,我想杜主席也可能很有感受,看看人家地方微小企业怎么来做生物多样性金融,没人管他们,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这一块还未有人关注和开发的地方纳入到我们碳普惠的范围。

  第三个,碳普惠如何助力绿色低碳的转型发展,现在都在谈转型发展,很多,这也是提高公众参与度,怎么样促进消费,怎么样推动绿色方式,刚才傅总、杜主席、曾主任已经都谈到了,什么生活方式转变等等这类的,这些东西我觉得都是我们未来怎么样去通过碳普惠的机制来去参与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因为现在国家已经不像过去,好像有一阵子强调减污,后来又减碳,后来又把两个合在一起,现在大伙比较共识的,国际上也普遍可以接受的就叫绿色低碳转型,这个现在似乎是国际上好像是更宽泛的一个概念,这里既包括碳,也包括生物多样性,也包括污染方式,也包括刚才我们傅总提到的新质生产力未来的发展,未来的低碳转型不是靠我们传统技术的转型,也要靠新质生产力。我也是最近听了几次我们有关专家的讲座,我也是深有学习的感触,我觉得这确实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的判断。

  中国碳普惠实践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有点班门弄斧的提几点。一个是改进的方向,一个是改进的重点领域,这个我也不想细说,我只是想说两点,一点就是说我觉着我们要把我们碳普惠的这样一个涵盖的范围要适当的开展一点,扩展到比如说农业、消费、投资,以及居民生活,居民生活很多方方面面,但是有没有可能把农业、农业生产,小微企业其实对应的很多都是农业生产,我们这次去的比如说养殖,然后小型的经济作物的加工,这些东西他本身的规模很小,但是他可能也有很多的碳减排碳贡献的积极效益,但是我们很有可能没有人去关注和把这一部分的效益统计出来,也把他们引导好,让他们在做这方面工作的过程中能够适当的考虑碳减排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而实现多重的效应。

  第二个我想强调的就是跨区域的协调,陶岚执行主任他们现在做的省市越来越多,很多的地区相互之间都在做,我觉着跨区域之间怎么样的去统筹去协调,怎么样相互之间去互认,刚才也有专家提到了很重要,因为我们现在经常还在讨论碳的问题,碳的问题还是全球问题,我们在跟人家外国欧洲都在讨论我们要怎么样去标准互认,减排的这样一个效果互认,最后我们国内,我们做碳普惠的这块我们还没有去考虑这个问题,恐怕现在到了需要考虑碳普惠也需要跨区的协调,跨区的互认,跨区的协作问题。虽然写了这么多的建议,不一定对,只是供陶总你们去参考,但是我只是个人认为有两点还是希望能够重视一点,就是你刚才提到了,第一,扩展一下覆盖的范围。第二,参与的地方越来越多,想法加强一下这样跨区域的协调与协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