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刘静:将“绿色积分”转换为学生毕业学分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刘静:将“绿色积分”转换为学生毕业学分
2024年06月13日 10:39 市场资讯

专题:2024阿拉善SEE气候周

  2024年6月7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碳普惠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碳普惠助力绿色未来”主题会议在“阿拉善SEE气候周”期间举行,吸引了全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企业代表参加。本次会议旨在促进碳普惠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与会嘉宾从各个层面分享了工作成绩和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刘静分享了学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生态环境教育的本科高校,在学校开展校园“碳普惠”的实践案例,其中,学校碳普惠特色包括将“绿色积分”转换为学生毕业学分,分年级设置参考标准,纳入到学生评奖、团员推优政策,在学校兑换校园文创、环保礼品、校园优惠券等实物,这样的方式在学生心里种下了绿色的种子。

  以下为发言实录:

  刘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参加咱们这样一个如此专业的会议,并且我也是受到我们学校党委书记的指派,然后在这里与大家去分享一下我们学校校园碳普惠推广的实际情况。

  首先我是想向各位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我们学校是坐落于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学校由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原国家环境保护局首任局长曲格平先生创建的。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81年,自建校以来我们学校经历过三次更名,其中2000年的时候是划转到了河北省管理,并且2016年正式升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作为我国第一所培养环境干部的学校和目前唯一一所生态环境教育为办学特色的一所本科院校,我们学校始终坚持着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服务地方社会公益发展,一直是始终坚持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环保系统在培训着环境管理的干部,也同样为环保行业输送着人才。

  为了更好的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我们作为全国最早开办,也是目前唯一一所生态环境行业的高校,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并且把我们学校生态环境教育的办学特色作为我们立校之本和竞争之钥,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坚持着人才培养与环境教育并重,科学知识与环境素质兼修的办学宗旨,明确了生态文明思想传播者和生态环境维护者的培养目标,构建了四课联动,多元协同,文化浸润式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着力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养生教育。

  我们学校浸润式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主要是以多元化的场景、多样化的领域、多渠道的平台、多维度的评价、多层次的培养,系统性的协同推进了养成教育见成效。一是努力把绿色的种子种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把绿色环保生态的理念融入到学生生活之中。二是依托我们学校两个科普教育基地,一个是河北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科普教育基地,还有一个是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曲格平环境文化馆,面向各地政府、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家庭、大中小学开展垃圾分类的宣讲。三是推进了低碳校园、绿色校园、生态校园的建设,开设了绿色快递、废水循环利用、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等行动,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接受到了环保的熏陶,并且培养绿色生态的意识,实现全方位育人。基于此,我们学校为了更好的助力国家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落实节约优先的工作原则,学校在2023年参加碳普惠合作网络年会的基础上,我们积极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开发建立并推行了我们一个校园碳普惠的平台,并且与我们学校共青团的第二课堂深度融合,通过搭建了校内数据信息平台,建立了全校学生的个人碳账户,并且以互联网+、大数据+绿色积分的方式,构建了学生消费生活端的碳排量可记录可衡量的机制,把学生节能减碳的行为具体量化,引导学生绿色低碳行为,生活习惯的养成,并且激发和启发学生积极去探索双碳理念创新项目与产品,提升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努力培育更多具有生态文明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绿色低碳人才新力量,并且我们努力要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希望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加快形成全民生态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进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实地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平台直接接入了学生在校园内在校期间的上网耗电与洗浴耗水量,把它转化成学生的碳排放量,我们用正值来表示,并且把学生在校园内运动的部署与14个我们自行建立的校园内可操作的学生自主申报项转化为学生的碳减排量与数字来表示。在综合核算后可以得出学生在校期间校园内碳排放量,形成了个人真正的可量化、可见证的一个碳账户。正值就是排放,负值就是减排。在实施中我们通过把第二课堂,把学生的碳减排量换成了绿色积分。绿色积分的建立不仅使我们学生的节能减碳行为更加量化了,更加为我们校园碳普惠的实施提供更有效的路径。第一,可以把绿色积分转化成我们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学生的毕业学分,分年纪设置参考标准,纳入到一个学生评奖评优的过程中。第二,学生可以使用绿色积分兑换校园文创、环保礼品、校园优惠券等各种实物来产生激励的效应,让学生更愿意参与我们的碳普惠平台。

  平台在个人分享和总量碳排放量的排行榜的查询基础上,还同步设置了二级系为单位的小组碳排放量及排行榜的查询,这样又可以以团队的效应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我们碳减排的行为申报中。此外,学生在平台申报自主项的时候,需要通过班级的低碳行为评审员对申报项的初级审核后再推送到各二级系进行终审,这也是提高我们全员覆盖度以及成心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的推动青年学生做好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规范践行者,我们学校的碳普惠平台的自主申报项,特意加入了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宣讲以及绿色低碳文明环保项目等等各种碳减排的申报项,以学生在参与上述项目中产生的正向效应给予了一定的碳减排量作为兑换值,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加入美丽中国的行动中,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和引领者。

  校园碳普惠的实施在政策上实现了高校用学分约束加内生动力的方式,来推进全院育人的过程,在保持常态化实施学分激励下,激发了学生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让每一名学生都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自觉。在内容设计上我们结合学校特色与人才培养需求,将近年来学校打造的多个具有绿色文化底蕴的多场景实践品牌项目纳入到了自主申报项,以党建红家生态绿深度融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育人。在形式建设上,我们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社会的需求,鼓励学生以绿色社团+项目化的方式深入加入校企镇乡村的项目,学生在参与碳普惠中逐渐理解并且感悟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并且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以节约能耗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消费端的方式减碳,来促进我们消费端真正的降碳行为,与国家的“双碳”目标战略决策同向同行。

  我们学校的校园碳普惠在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单位目前,我们实际上是刚刚起步的新生阶段,但是我们河北环境工程学院的每一名师生都是绿色的火种,未来我们将会继续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推行校园碳普惠为抓手,多元化的推进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与三前育人的融合,鼓励学生驾驭到全民减排的行动,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也努力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希望各位专家多来我们学校为我们进行指导。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