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点点”从“碳惠天府”走向四川碳普惠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点点”从“碳惠天府”走向四川碳普惠
2024年06月13日 10:41 市场资讯

专题:2024阿拉善SEE气候周

  2024年6月7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碳普惠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碳普惠助力绿色未来”主题会议在“阿拉善SEE气候周”期间举行,吸引了全国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企业代表参加。本次会议旨在促进碳普惠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其可持续发展。与会嘉宾从各个层面分享了工作成绩和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分享了四川成都“碳惠天府”的案例,并介绍了“点点”碳中和服务平台在四川碳普惠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平台将继续优化服务、拓展场景、加强合作,吸引更多公众和企业参与,推动四川乃至全国的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

  以下为发言实录:

  何锦峰:我今天要分享的题目是“点点”从“碳惠天府”走向四川碳普惠。这个点点是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原创开发的一个碳中和服务平台,自始自终见证了或者参与到我们四川碳普惠机制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整个四川的碳市场建设应该说是谋划较早,走的较稳,行稳致远。从2013年11月份碳惠天府的创意形成,到2020年3月成都市政府发文实施碳惠天府机制有7个年头,到我们四川环交所搭建碳中和服务平台,在2019年6月份省直机关生态文明形式报告会上首次应用,也是将近6年的时间。再到我们今年1月份省林草局会同生态环境厅出台文件印发文件要推进省上的林草碳普惠机制建设,一路走来怎一个难字了得。但不管怎么说,正如昨天杜主席在群里面说的,风雨无阻,我们今天在这里终于是不见不散,还是走到了今天。

  所以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碳惠天府,碳惠天府实际上最早我们的想法,或者说回头我们补充一下。刚才主持人说交易所为什么要推动碳普惠的工作?我们有几个考虑,第一个,希望通过一个碳普惠机制来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参与度,刚才我们唐司长也讲到过,张主任他们也提到过社会的参与度很重要。我们整个的应对气候变化,或者双碳的工作不仅仅是纳入到碳市场当中的重点排放企业,以及基于项目减排的一些业主单位,实际上我们整个社会都在这里面有义务和责任去做,碳普惠机制是很好的一个落脚点。

  第二个,碳品种变现机制,怎么变现呢?生态产品价值变现,四川在碳资产或者碳减排的领域里面作为林业大省和清洁能源大省,先天有着很好的优势。在清洁发展机制,我们中国在联合国成功注册了林业的碳惠项目有五个,其中四川有两个,同样在CCER的项目备案里面四川也有很多的,实际上也有机制上怎么来变现,把四川生态产品的优势变成经济优势,需要一个市场化的实践机制,所以想到了碳普惠。再一个拓展碳市场,扩大内需的一种考虑,四川碳市场是全国九家碳市场当中唯一没有配额的市场,没有配额就意味着我们的CCER也好,我们的想碳惠天府下面性朝的CDCR也好,这些都没有本地刚需的,我们对外地市场依赖性更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来扩大内需,也就是在成都要有消纳机制,所以想到了用碳普惠机制,可以用碳中和的方式来做,这就是为什么交易所积极参与到市场当中的一些考虑。

  后来我们再碳惠天府机制形成的时候,虽然用了七年的时间,和最初的创意有些不同,但是我们也理解,政府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和企业交易所考虑的角度有所不同,所谓二者结合起来,实际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双路径,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开发运营,前面这条路径和前面嘉宾介绍的碳激分的奖励机制和碳普惠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很类似,我也不展开讲了。再一个项目减排开发运营,这个相当于是区域性的,或者地方性的资源减排市场,也是基于项目的方式来做,他的特点就在于通过一定的机制设计,让两条路径打通,在积分兑换、服务兑换商品当中有可能作为碳资产也是一种特定的商品可以用。同时个人在用碳资产注销抵消碳排放行为的时候,实际上碳中和的行为也可能获得碳积分,这种机制形成了一种打通的关系。到现在为止,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分三批发布了12个成都碳惠机制的方法学,总共形成了62个公众减排的场景,形成的减排量大概是九万多吨,公众的碳减排量。在这里面第二条路径交易所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项目减排开发运营,我们作为地方的资源减排交易市场,相当于我们在承担着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平台这样一个功能,这个平台实际上我们按照行为人志愿、数字化、服务商执行、交易所登记,形成了比较严密的闭环。交易所的角色,观念的角色是以一种居间服务的角色在中间,保证我们碳中和,关键把握的就是最后碳中和的注销环节,避免我们的公益贡献拐弯,就是大家付了钱我要做碳中和,结果可能根本就没买成,碳资产没注销,同时也避免碳资产重复的交易,所以在这里面交易所的角色发挥了最后的作用,体现整个碳中和的公益性、公允性和真实性,所以这个平台发挥出来。

  整个实际上到现在的平台参与的人数是4.5万人,成都公众参与的碳积分的有200万人了,但是相对成都的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说还不够,但是200万相对我这儿4.5万人来说又太多,200万就说明大家参与的减排行为,愿意拿积分的人更多,愿意掏真金白银碳中和的人更少,但它弥足珍贵。所以在这里面总共有8400多场次的碳中和活动,整个注销的碳信用也包括CCER,包括成都的CDCR等等这些在内,还有少量的VCU,整个有83.39万吨。其中有37.3万吨,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成都,这是用的成都的CDCR,也是用地方碳普惠机制在国际赛事当中做碳中和的首例,当时成都大学生运动会是四个首次,这是首次之一。除了这些之外整个在我们的景区航空会议,这个会议就是刚才秘书长讲到的,中国首届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开的时候,那场的碳中和是我们做的,包括社区等等一系列案例,这些案例当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全流程在线的司法替代性修复案例,这个案例是交易所和省高院,省高院也向最高院做了报备,在他们的指导下形成,通过购买碳汇来完成替代性尝试,整个案例在2023年同时获得最高检最高法经典案例评比一等奖,相关的通时合法院一起,在平台基础上面还搭建了法院的熊猫司法碳惠平台,在一系列的工作当中“点点”碳中和平台在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委托大连高金院对全国国资国企系统进行了碳达峰碳中和经典案例的评比,全国600多个案例当中,我们“点点”是20多个一等奖之一,也得到了一些认可。同时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21年在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年度报告当中也是唯一引用碳中和平台的案例,这个是点点平台。

  发展到后面,除了我们地方政府是成都,刚才赵局还说了泸州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外,我们一些部门也在积极的推进,省林草局一直以来清洁发展机制,我们刚刚讲到过,有两个农业碳惠的项目都是我们省当时林业厅推动的。到现在的林草局,实际上最近几年也密集出台了很多的政策要想推动林草碳普惠,直到今年1月份真正落地了推进林草碳普惠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相关的管理办法刚刚完成征求意见,我们交易所的交易管理办法也基本准备就绪,相关的工作推进很快。

  下一步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省生态环境厅也打算在林草碳普惠的基础上面在更广的领域或者更多的行业推广我们四川省的碳普惠机制平台的建设。我们有理由相信,四川的碳普惠明天会更好。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就像刚才张昕主任和几位专家提到的,在顶层设计上面,百花齐放非常好,碳普惠是雨后春笋般的出来,但是我们如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形式上有很多的碳普惠,相互之间如果完全没有可比性也不行,最终能不能在我们碳普惠专委会或者相关的部委的指导下面形成一定的国家统一的标准,当然这种标准又不能简单的去否定地方标准的方式上来做,一定要有一种就像本币和外币兑换机制一样的,我们有若干的评判条件,但是要形成一个可比性,将来才好做一个国家层面的碳普惠的统计,当然我们四川本身也是在全国碳普惠,四川的碳普惠也是全国碳普惠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希望在我们绿普惠的指导下支持下,或者我们专委会的指导下,更好的为我们全国,为我们四川的“双碳”工作做出一些贡献,通过这样的机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