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7日,阿拉善SEE气候周期间,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下称:SEE基金会)主办的“可持续行动引领气候友好型未来”平行会议在京召开。会上,SEE基金会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进展报告,同时邀请了政府、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及项目伙伴分享在加速气候行动方面的洞察与创新方法,探讨如何结合多方力量,达成环保公益合作,共同助力应对气候变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代表处项目主任金文佳出席会议并以:《基于自然的海洋解决方案—NbS概念标准及实践》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金文佳:谢谢王老师,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很荣幸有这次机会分享一下IUCN在海洋和NbS方面做出的贡献。我首先介绍一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我们是全球最大的自然保护机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会员部分,今天的主办方SEE基金会和SEE协会都是我们的机构会员,同时我们有秘书处,我所在的地方主要是指出整个IUCN的运作以及IUCN最精华的部分,是我们的专家委员会。目前七个专家委员会,全球有1.5万多人,主要是来帮助IUCN提供很多的支持。包括我们最新成立的气候危机专家委员会,也是专注于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
首先介绍一下海洋和碳汇之间的关系。海洋碳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海岸办的蓝碳,还有海洋的蓝碳。碳汇和碳库还是主要集中在海岸带蓝碳方面。海岸带蓝碳主要指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沿海生态系统作为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别来看红树林能够提供三到五倍的陆地森林碳汇,四倍于热带雨林的碳汇。它的消失速度也是三到五倍,在过去四十年已经有50%的红树林完全消失在地球上。它整体面积只占全球面积0.7%,但如果砍伐红树林,它贡献的碳排放能达到全球碳排放10%。它是一个非常值得去保护的生态系统类型。红树林不光提供了碳汇,固碳的效应,也提供了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效益。这些生态系统服务效益每年能提供16亿美元。近期也有报告指出,如果要恢复近期已经退化的红树林,也可以避免13亿吨的碳排放。
另外盐沼它的固碳率6-8兆克每公顷每年,它的固碳率是热带雨林的2-4倍。它也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系统服务,比如说栖息地、风暴缓冲区,每年1%和2%的速率在消失。
最后一个是海草床,全球占地面积小于0.2%。但是它的海洋沉积物埋藏碳是全球10%,全球海草床生态系统有机碳库199亿吨。也提供防侵蚀、风暴、洪水,海洋旗舰物种海龟海牛等栖息地等生态系统服务。它是目前最受威胁的生态系统,每年1.5%消失,全球已经消失了29%。阿拉善现在也在做很多的海草床保护工作,IUCN也在做相应的工作,以及出具很多标准和指南。
海洋带蓝碳就是海洋蓝碳,海洋蓝碳从长期的角度来考虑并不能提供一个很好的碳汇储存能力,但是它对整个碳循环有非常大的贡献。如果不去很好的保护海洋蓝碳,对整体碳循环会造成非常大的风险。但是海洋蓝碳的保护,它通常受制于比如说海域的管辖权等等,它的管理非常的困难。IUCN现在也在去推动一个海洋的保护区网络的架构,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尽可能的保护更大的海域面积和海洋蓝碳。
我也研究了一下我国现在一个海洋蓝碳的现状,这是中科院王海明(音)老师他们团队的研究报告,可以看出来我国的海洋蓝碳主要集中在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的面积是比较小的。同时我们无植被滩涂面积也比较大,王海明老师对整体的生态服务做了研究,认为我们海洋带蓝碳每年能够有22万人民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IUCN对于蓝碳关注重点主要是集中在科学层面的传播,我们制定了很多指南和标准。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推动这些特别有效气候的减缓以及固碳的科学能够在政策中有更多的体现。我们与CI保护国际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创立了蓝碳倡议,旨在于推动这方面的投资和科学的传播。
这个就是蓝碳倡议中的产出之一就是蓝碳手册,这个手册评估了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的碳储量和碳排放以及它的相应的系数,如何去汇报一些数据,这些方式也是以国际的标准去结合的,所以更加的有效于全球去了解整个蓝碳的状况。
此外,IUCN2018年建立了蓝色基础设施融资,这是一个创新的方法,整合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高沿海地区的恢复力。我们现在已经在菲律宾、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开展了海洋保护区可持续营业以及碳汇项目。
刚才提到一个概念是蓝色基础设施,蓝色基础设施就是今天要讲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的一种,什么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我听了昨天的大会报告上也有讲,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在2016年IUCN对它做出了一个定义,主要是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生态系统,从而提供自然资源和社会效益。在这里面一定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一定是同时能够提供自然效益,也能够提供社会效益。而在2022年联合国第五次环境大会上也在IUCN定义的基础上对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做了更加详细的定义。
从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和气候适应是怎么结合呢?自然解决方案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也是基于以往的各种方式方法而产生的概念,这里面我们主要从EbA,也就是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和Eco-DRR,也就是基于生态系统防灾减灾两个角度来讨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气候变化适应之间的关系。EbA主要从海洋角度讲,可以有栖息地恢复、生态多样化和可持续系统等干预措施,利用自然减少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而生态系统的防灾减灾将沿海系统更好的管理起来,生态系统可以作为自然基础设施,通过维持当地的生计,提供食物、水和建筑材料等基本自然资源,减少遭受多种灾害的实际风险,提高人们的社会经济力的复原力。
这就是IUCN做的一张关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沿海的生态系统之间结合的一张图,可以从这个图上看出来沿海的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能够提供大量生态系统服务,而NbS能够恢复滨海湿地和漫滩等生态系统,增强吸收海浪波环冲风暴潮的能力,恢复滨海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从而以更具成本效益和适应性的方法代替传统老旧的工程基础设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滨海生物多样性的蓝色碳汇。
右边的图是我们在2016年刚刚提出NbS的时候,一张图简单介绍一下恢复一个滨海的生态系统,红树林等等能够减少灾害和提供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服务。
这个是SEE基金会的邀请,所以我们也提取一个和SEE基金会有关的案例。是中国湛江红树林保护恢复项目,是中国第一个海洋蓝碳项目,通过红树林的生态系统修复,实现了社区效益、气候效益和生物多样性的效益项目,同时也是首个获得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的海洋蓝碳项目。
首先从NbS的项目角度来看,就要看它要解决什么样的挑战。对于这个保护区来说,它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灾害,也就是台风,另外一个挑战就是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社区非常近,而周边的人口压力也很大,因此人口压力造成的污染物排放、滩涂围垦和过度捕捞和池塘养殖是它主要要解决的挑战。而NbS项目采取的设施,先是恢复380公顷红树林生态系统,而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预计在2015年-2055年能够提供16万吨二氧化碳减排。另外开展保护措施,也就是保护区核心区的保护。作为当地的居民作为护林员来开展巡护,这样既给当地社区提供了生计,同时也能保护保护区的核心价值。最后对这个蓝碳项目开发,用VCS和CCB标准都做了双重认证。
2021年,SEE基金会和保护区管理局以及海洋三所签订协议,签订5880吨的碳减排量的转让协议。
蓝碳无论是NbS,还是蓝碳,都处在不是特别完善的阶段,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推广和探讨,所以针对NbS和蓝碳IUCN也出具了很多报告和指南来指导大家在这方面如何去做,比如有《国家蓝碳活动指南》,所以这个蓝碳指南中在国家政策中如何更加能够主流化的将蓝碳纳入其中。还有沿海蓝碳系统生态系统的分析,在报告中现有的蓝碳情况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此外,像刚刚提到的海草床、滩涂等等如何做蓝碳的项目,也有相应标准。最后我们对蓝色证券、蓝色金融融资方面等等也做了探讨,也是希望今后能和各位专家、老师进一步合作、了解。
这个就是我今天的报告,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