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快落地扩内需政策

增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快落地扩内需政策
2024年06月01日 01:41 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采购经理指数。三项PMI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制造业PMI时隔两个月再次降到荣枯线以下。PMI指数回落,有“五一”小长假影响生产放缓的原因,同时也表明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下一步,将增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扩内需政策加快落地。特别要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两重”项目建设规模,促进宏观经济景气度扩张水平提升,确保经济保持稳健增长。

  超长期特别国债作为扩内需的重要抓手,5月17日和5月24日已分别发行两期,合计800亿元。年内将按计划继续稳步发行,预计全年累计发行22期,合计额度达到1万亿元。发行国债筹集的资金需要尽快投入相关项目,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并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话题,市场上对于央行是否会买卖国债、长期国债收益率波动等问题关注度较高。有一些声音认为,央行可以通过购买国债向市场注入资金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增长与通胀回升。但是,央行不能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只能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并且,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交易操作是双向的,并不是一味买入,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买卖行为。结合当前的金融市场和国债收益率情况,近期央行单方面大幅购进国债的可能性较小。

  从市场供需来看,国债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央行没必要大规模购买国债。5月22日首只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24特国01”上市交易,上午开盘后价格大涨25%,触发两次临时停牌。5月27日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面向个人投资者发售,开售几分钟后额度便已售罄。由此可见,国债作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的资产,受到投资者火热的追捧。这从侧面反映出,当前金融市场存在“资产荒”,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急切寻觅优质资产。在这样的市场供需状况下,倘若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入国债,容易导致债券市场供需的进一步失衡。

  从市场利率来看,目前长端利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不需要央行加大国债买入操作。近年来,我国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较为明显,30年期国债收益率运行至2.5%左右甚至更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创20年来最低。央行在公开市场的国债买卖定位于流动性调节工具,是为了保持金融系统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实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当前利率环境下,如果央行大量从二级市场购入国债,向银行间市场注入过多流动性,势必会进一步压低长端利率,有悖于货币政策目标。相反,如果无风险需求进一步增大,为了引导长期国债收益率回归合理区间,央行更应该在必要时卖出国债。

  在超长期国债发行期间,货币政策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持措施。具体举措并非央行直接加大国债购买规模,而更应该是时刻关注金融市场流动性状况,确保资金流动性合理充裕。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必然将吸收一部分银行间市场资金,同时考虑到银行负债压力上升以及经济增长需要,预计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将加大,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采取降准降息措施。

  从长期来看,未来宏观政策要更多地支持终端消费需求扩张,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这就需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配合,要统筹用好各类常规和超常规政策。那么,国债就有望成为财政与货币之间的重要桥梁。这是因为,国债不仅代表国家的信用,而且是最重要的金融资产之一,兼具财政和金融功能。随着超长期国债发行规模扩大,国债市场不断发展壮大,未来可以逐步将基础货币投放的“锚”与国债挂钩,从而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主权信用体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文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