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张斌近期文章汇总:关于经济走势和政策分析

社科院张斌近期文章汇总:关于经济走势和政策分析
2024年05月23日 21:22 市场资讯

  来源:New Economist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副所长张斌资料图。本文来源: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社科院世经政所 全球战略智库等。

  本账号接受投稿,投稿邮箱:jingjixuejiaquan@126.com

  张斌:用更大逆周期政策力度化解需求不足

  以下观点整理自张斌在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2024年5月)上的发言

  一、什么是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价格偏低。价格低导致企业收入和盈利难以增长。在劳动力市场上,新增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偏低。如果企业盈利和居民劳动收入持续较低,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的信心都会不足。

  一季度数据有一些亮点,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出口和实际GDP增速表现还好,但名义GDP增速偏低。由于价格偏低的拖累,今年第一季度的名义GDP增速约为4.2%,低于去年的全年水平。名义GDP是各部门企业盈利、居民收入和政府税收的总和,这一指标偏低的结果是增产不增收,经济增长缺少获得感。

  综合来看,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矛盾并不在供给端,而是需求端的不足。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面临的问题主要不是实际变量,而是名义变量,问题出在价格、利润和工资这些名义变量上。这是对当前经济现象的基本认识。自去年延续至今年第一季度,整体趋势都是如此。

  二、为什么需求不足

  为什么需求不足?为什么名义变量表现不好?为什么收入难以增长,大家在经济增长中的获得感不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理解过去的名义变量是如何增长的。名义变量增长源自名义购买力增长。名义购买力是如何增长的呢?这一点需要我们弄清楚。名义购买力并不是通过我们工作的更努力、提高生产效率或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提高的。名义购买力主要来自于全社会广义信贷的创造。无论是增加一笔贷款还是发行一笔债券,都会相应地创造一笔金融资产,带来名义购买力。例如,贷款500万元购买一套房子,这500万元就会形成新的企业和居民存款,从而带来名义购买力的增长。同样,新发行一笔债券也会增加一笔金融资产,最终形成企业和居民银行账户上的资金增加,带来名义购买力的增长。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全社会信贷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政府的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相关信贷。增量部分中,约70%与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相关。因此,当房地产出现大问题,地方融资平台被收紧时,信贷和需求便会迅速下滑。信贷的发动机减速,信贷增长大幅度衰减,这同时意味着金融资产增长的放缓,全社会名义购买力增长也会随之放慢。这里说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我们手中的存款、债券等各种债务型金融资产。当这些资产的增长速度大幅度放慢时,人们会感到手中的钱变少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钱已经很多了,需求不足不在于钱不够。做一个简单的横向国际比较。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家庭部门拥有230万亿元的总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和各种理财产品。平均每个家庭的金融资产大约为46万元左右,但这是一个均值,中位数并没有这么高,大部分家庭的金融资产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按美元计算,中国每个家庭的金融资产大约为6万多美元。比较而言,美国一个家庭的平均金融资产超过100万美元,欧洲一个家庭大约为20多万美元,日本一个家庭也有20多万美元。中国仅为6万多美元,大约只是美国的一个零头。即使将金融资产除以GDP,经过收入水平调整后,中国的金融资产也不高。我们的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比例较高,但证券资产和养老金非常少。因此,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认识:中国人的“钱包”并不大,过去两年“钱包”增长速度快速放慢,直接导致全社会购买力的下降。

  还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认为问题不在于钱的数量,而在于分配。事实上,过去十多年间,我们的收入分配虽有变化但相对稳定。用收入分配变化难以解释过去几年突然加剧的需求不足现象。最主要原因还是全社会信贷增长速度的放慢。我们可以看到,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从过去的12%、13%下降到9%、10%,今年降到8%。四月份社融增速出现负增长,但那是环比负增长,包含许多偶然因素。我们更关注的是同比增长,并且不能只关注一个月的数据。从过去连续多个季度的表现来看,社融同比增速在持续创造历史新低。在这种环境和背景下,全社会的名义购买力得不到有效支撑。 

  三、如何解决需求不足

  解决需求不足主要不是靠改革。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而需求不足反映的不是生产率问题,而是名义购买力问题,是口袋里有没有钱、愿不愿意花钱的问题。如何让大家口袋里的钱更多、让大家的购买意愿更强,这是我们要解决的。最终需求的改善和名义购买力的提升一定会反映在信贷的增长上。那么,如何实现?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规范的逆周期政策工具,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首先,货币政策方面,最有效、最灵活、最精准的政策是大幅度降低政策利率。这里的政策利率指的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第一,这一政策最有效。中国现在大约有300多万亿的债务,如果政策利率大幅度下降100至200个基点,将使债务人在一年内保守估计可以减少2-3万亿的债务利息支出。与此同时,这将提高金融资产估值至少10万亿,并对房地产价格形成支撑。通过大幅度降低政策利率,整个居民的钱包会增加几十万亿,包括债务利息支付的节省和金融资产估值的提高。因此,这是扩大“钱包”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此同时,降低政策利率还会增加消费倾向、减少储蓄倾向。第二,这一政策最灵活。政策利率可以随时调整。第三,这一政策最精准。与其他逆周期政策相比,调整政策利率得作用机制是扩大个人和企业的“钱包”、优化相对价格环境。至于如何消费和投资,完全由企业和消费者自主决定,而不是由财政政策替代决策。财政政策是替你花钱,而货币政策是让你的钱变多,让你自己决定如何花费。再精妙的决策也不如让亿万个主体自己决定如何花钱。

  围绕政策利率调整也有一些担忧。主要担心有两点:一个是息差,另一个是利差。关于息差的问题,政策利率下降后,银行盈利是否会大幅下降,以及这对银行的经营会否产生影响。我们也应看到,当政策利率大幅下降、总需求水平和名义收入水平提高以后,金融资产的不良率会大幅下降,银行贷款机会将显著增加,这对整个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是有利的,而非有害的。对于汇率问题也是一样。对汇率的基本支撑不是保持利差不变,而是让经济更加有活力,提高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如果能够充分降低利率,激活中国经济,提升企业投资和盈利预期,这对人民币资产的支撑将更为强劲。过去的经验也显示,内部力量对汇率的影响远比外部力量更为突出。

  其次,在财政政策方面,短期内工作重点应是确保预算的充分完成。今年财政并非没有发力,有许多措施,包括专项债、一般政府债以及超长期国债。然而,即便将所有这些债务相加,并假设全部资金都能有效花掉,同时假定今年的卖地收入与去年持平(实际上这种假设并不大可能实现),即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广义财政支出(即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政府基金支出)的增长速度也只有7.9%。这是极限值,事实上很难达到。即便达到了这一极限值,对GDP的拉动作用也有限。

  今年的GDP增长目标是5%,如果再加上1.5-2%的名义通胀,大约需要达到6.5%甚至7%的增长。今年的广义财政支出很难达到这一速度,因此对GDP的拉动作用有限。无论如何,我们首先要确保预算的完成。今年第一季度的实际情况与目标相差较大,第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基金支出的合计增长速度为-1.5%,对经济增长形成了拖累。政府支出非常重要,因为政府支出相当于非政府部门的收入。政府支出增长不足会对企业和居民的收入造成很大影响。广义政府支出在整个社会总支出中接近1/3,这是一个很大的比重。如果政府支出不能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少了很重要的一个支撑。接下来财政政策的工作重点应是确保预算的充分完成。

  最后,还有两点在当前尤为重要:一个是房地产,另一个是地方政府化债。关于房地产,毛所长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我都赞同,不再补充。地方政府化债的节奏非常重要。当前私人部门不愿意加杠杆的时候,政府不能同时也去减杠杆。如果政府和私人部门同时减少杠杆,将陷入恶性循环:支出减少会导致他人收入减少,进而进一步减少支出,形成收入和支出螺旋式下降的局面。因此,地方政府化债的基本原则是:当私人部门愿意加杠杆时,政府可以去杠杆、化债、减少债务存量;但当私人部门减少债务存量时,政府就不应急于减少债务存量。此时,政府更应保持债务的流动性,避免债务违约,先稳住经济再说。等到经济好转,税基改善时,政府再压降债务存量会有更好的条件,也更容易实现化债目标。

  张斌:四问债务增长与债务风险

  文章来源:社科院世经政所 全球战略智库、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24年4月24日

  过去二十年我国杠杆率持续快速上升,主要来自名义GDP增速相对债务增速更显著的放缓。债务的功能是把储蓄转化成投资、实现消费平滑、创造金融资产,如果债务总量过多,会带来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目前中国在总量层面债务风险不大,结构层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和非平台企业债务中的房企、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债务风险。

  如何平衡好债务增长和债务风险?从总量视角看,不能判定中国创造了过多债务。一是债务杠杆率不适合用于评价债务风险。适宜的总量债务增速应与实现2%的核心通胀增速相匹配。二是降低杠杆率和债务负担的出路在于低利率和适度的通胀水平。三是应对总量债务问题时,政府应占据较高比例且应平衡对冲私人部门的债务波动。从结构视角看,需要分类施策、多管齐下。

  如何平衡好债务增长和债务风险

  过去十多年,中国债务率和债务规模快速上升。如今,我国债务率相对其它很多国家都属于偏高水平。债务规模和债务率上升过程中,政府采取了很多政策,希望压降债务增速,不突破3%的赤字率红线,同时强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货币政策方面,过去我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强调货币供应量、社融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我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分子(债务)和分母(GDP)要相匹配,说明稳定杠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当然,从去年开始这一提法发生了变化,但其至少反映了货币当局对杠杆率的重视,以及货币当局压降债务规模、控制杠杆率的努力。

  尽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我国债务特别是杠杆率并未下降。甚至严厉控制债务规模增长后,我国杠杆率不降反升。比如2012-2018年,我国债务平均增长率为7.9%;而2018年以后政策对地方政府和平台债务管控更加严格,但杠杆率增速反而从7.9%上升到9.7%。要理解和回答这些杠杆率问题,前提是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对债务本身的认识。

  我们从四个问题来认识债务。

  一问:债务何处来?

  过去二十年,我国债务规模迅速增长,全社会债务总存量(包括政府、居民和企业债务)从2004年的24万亿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的363万亿人民币,年均增长15.3%,且98%以上是内债。

  债务杠杆率自2012年以后持续快速上升。是因为我们借了更多债吗?不是——2012年之后我国债务规模增长甚至明显放缓,年均增速从18.8%下降到12.7%。但与此同时,名义GDP增速下降更多,从17.2%下降到8.2%。尽管分子(债务)跑得慢了,但分母(GDP)下降速度更快,由此带来了杠杆率持续快速上升。

  究竟谁在借债?借债目的是什么?研究债务问题必须厘清这些重要事实。过去二十年,我国借债主体和借债用途发生了很大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12年以前(2004-2011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工业化高峰期,突出特点是钢铁、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发展迅速,资本密集型工业企业成为举债的主力,政府和居民举债不多。

  第二个阶段是2012年-2019年。随着工业化高峰期过去,重资本行业企业不再大规模举债,地方融资平台和居民成为新增债务的主力。地方融资平台举债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但并非主要投向电、热、公共交通运输等领域,而是大量投资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包括地下管网、城市绿化、环保等,因此城市扩容非常明显,2012年以后中国城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部门大量举债则主要用于购房,当然也有部分举债用于消费。

  第三个阶段是2019年以后。地方融资平台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等政策下举债规模逐渐下降。受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变化的影响,居民房贷也在压降。制造业和小微企业成为举债的新生力量,因此近两年制造业投资增长情况尚可。

  如果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类似发展阶段做对比,会发现中国在前两个阶段的债务扩大轨迹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大体一致,第三个阶段的特征则是中国独有。

  比如在工业化高峰期,德国,以及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增长较好的东亚国家和地区,举债主体都是企业,特别是工业密集型企业。而工业化高峰期过后,举债主体则变为政府和居民部门。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投资不仅用于基建,也在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到目前为止,它们政府仍是全社会新增举债的最大力量,居民部门也很重要,企业在全社会举债中的比例逐渐降低,这一趋势仍然延续;但我国出现了新的变化,制造业和小微企业成为了举债的新生力量。

  二问:债务有哪些功能?

  第一个功能是从储蓄到投资的转化。将亿万个零散家庭的闲置储蓄集中起来,形成集中的大规模投资,是现代经济成长普遍采用、不可或缺的制度设计支撑。

  储蓄到投资的转换,可以通过权益关系,也可以通过债权债务关系。现代国家需要大量长期投资,马路、厂房、机器设备等投资都无法靠自身积累短期实现,通过举债可以将社会闲置储蓄利用起来转化为投资。尽管站在个人的角度没人喜欢债,但在现代经济国家,全社会要实现从储蓄到投资的转化离不开举债。

  第二个功能是跨期消费平衡。大家都有体会,如果普通人完全靠自身储蓄买房,可能要到50、60岁才能实现,但通过借债可能25岁就可以实现。在同样的收入水平下,举债可以让一个人更早拥有喜欢的房子。通过举债,我们可以克服一时的流动性约束,不为年少拮据所困,也不为一时艰难所困。从居民部门债务占GDP比重、居民部门债务占全部债务比重来看,中国居民负债水平与其他国家比较接近。

  第三个功能是创造需求——这是我特别想强调的功能,与宏观经济联系最为紧密。我们在创造债务的同时也在创造金融资产,二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比如发放一笔贷款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笔存款,发行一笔债券的同时也获得了一笔债权。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钱是努力工作和努力经营所赚取的;但对于全社会来说,这只是把钱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并不增加全社会的财富。因为全社会财富的增加并非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大部分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是通过举债创造全社会的金融资产,进而创造全社会的购买力。

  截至2023年,我国全社会金融资产(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所持有的股票、存款、理财等各类金融资产)约458万亿人民币,其中通过贷款和发行债券创造的金融资产397万亿,也就是全社会金融资产的85%以上来自债务创造。比如某人购房的抵押贷款、企业的贷款,跟我们持有的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等各类金融资产都有关系,因为债务创造决定了全社会钱包的大小。

  因此对于债务问题的认识,不能仅局限于债权与债务人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感受。一个债权债务关系的发生,也会影响到债权人和债务人之外的局外人,会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全社会的收入及购买力。

  从居民部门看,我国居民部门持有的金融资产约230万亿人民币,每个家庭平均约47万人民币。这230万亿金融资产中,通过债务创造的金融资产占比超过80%,说明居民口袋里80%的钱也是通过债务创造的。

  三问:如何看待债务风险?

  首先从总量上看,债务规模存量已经很大,我们是不是发了太多的债?

  回答这个问题要回到债务的功能,债务的功能是把储蓄转化成投资、实现消费平滑、创造金融资产,所有这些功能表明如果在总量上创造了过多债务,一定会导致投资和消费很多,购买力很强,进而一定会带来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

  但中国的事实并非如此。过去十年,我国CPI均值低于2%,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5%。从这两个指标看,很难说中国举债过多。

  从国际对比角度来看,中国并没有创造过多的金融资产。以一国所创造的金融资产规模占GDP的比重来看,美国是13.4倍,日本是15.7倍,德国是3.7倍,中国是3.6倍。

  再看居民部门,过去十年,媒体上经常看到对中国“大水漫灌”的讨论,很多人认为钱太多了。我们的钱真的太多了吗?对比来看,美国户均金融资产接近100万美元,日本超过25万美元,德国接近20万美元,中国只有6.5万美元。考虑到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不同,我们还可以看相对水平,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与GDP的比重只有2,而美国是5.1,日本是3.8,德国是2.2。

  所以对于中国300万亿的社融规模,现在一些认为资金过多、“不知道钱去哪了”等流行说法,是非常有误导性的。无论是从通胀水平、人民币汇率变化等指标,还是从国际对比等角度来看,中国并不存在钱太多的问题。之所以目前持续面临需求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钱还不够多,当然钱的价格(利率)也很重要。

  所以总量上我并不认为中国举债过多,也不认为当前债务总量存在很大风险。但在结构上,一些部门的债务确实存在问题,需要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分四个部门来看:

  一是政府债务,目前来看问题不大。这里所说的政府债务是狭义政府债务。评价政府债务风险的依据是政府的举债空间,而不是债务规模。政府的举债空间不取决于政府赤字率高低,也不取决于政府债务率(政府债务与GDP的比重)高低,而是取决于非政府部门储蓄和投资力量对比,取决于通胀。

  现实中,很多债务率高的国家,政府发债相对成本较低;债务率低的国家,发债成本反而更高,风险溢价也更高。这说明市场对政府债务风险的认识与债务率并没有必然联系,至少不是正相关关系。债务风险从根本上取决于政府能否借新还旧,否则就会面临很大问题,也就是不再有举债空间。

  由此可见,政府的举债空间不取决于自身,而取决于市场,取决于外部。当私人部门储蓄远大于投资,这时政府增加举债、增加支出不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也不会威胁货币信用,增加举债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储蓄需求远低于投资,经济过热,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这时政府绝对不能再举债,否则货币信用、政府信用都会受到损伤。由此可见,决定政府举债空间的是私人部门储蓄和投资的市场供求变化,简单来说取决于通胀。通胀低,政府有举债空间;通胀高,政府没有举债空间。

  二是居民部门债务,时间关系不展开说,整体看仍处于安全线以内。

  三是平台公司债务,风险依然很大,且压力还在持续放大的过程中。一方面,过去政策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来压降债务规模、进行债务置换,政府债务增速和付息成本显著下降,收获了很多好消息。

  但另一方面,在总需求不足、地方政府卖地困难的大环境下,地方融资平台盈利降低幅度大于债务利息降低幅度,内部现金流不断恶化。与此同时,新增外部融资下降,外部融资现金流也被卡住,导致平台公司的资金缺口不断扩大,比过去更难偿还债务,不得不求助于地方政府来解决问题。

  但地方政府自身也面临较大压力,现在地方政府为帮助平台公司化解债务压力想尽了各种办法,比如出售资产等,一个流行的名词是“砸锅卖铁”。问题在于,当前大环境是内需不足、资产价格偏低,这时再在市场上抛售资产,对市场会形成压力的叠加。

  四是企业债务。首先是房地产企业债务。房地产现金流主要来自两部分:销售和融资。目前房地产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同时新增融资从正常年份万亿量级下降到千亿量级。在这样的环境下,房地产企业经营异常困难,资金缺口仍在进一步放大,面临更大的资产负债表压力和债务风险。

  其次是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当前制造业和小微企业不断增加贷款,债券融资占比下降。但对银行来说,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受行业属性影响,不良率偏高。在需求不太旺盛的环境下,如果过多投资和增加产能,可能积累新的风险。目前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压力突出,价格下降得很快,使过去很多投资难以得到现金流回报,接下来可能给银行带来压力,这也是一个新的风险点。

  四问:如何平衡好债务增长和债务风险?

  总量视角,我们不能判定中国创造了过多债务。

  第一,债务杠杆率不适合用于评价债务风险,至少不能仅凭这一指标来判断债务风险。适宜的总量债务增速应与实现温和通胀也就是实现2%的核心通胀增速相匹配。我们上一期报告已经提出,目前适宜的社融增速应达到11%,以促进全社会尽快走出需求不足的局面。

  第二,降低杠杆率和债务负担的出路在于低利率和适度的通胀水平(参见朱鹤与郭凯《降杠杆也许需要(低息)加杠杆》),把分母(GDP)做大,把分子(债务)做小。

  第三,在应对总量债务问题时,不用过分担心政府债务占比较高。这在高收入国家类似发展阶段是正常现象。高收入国家政府债务占全社会新增债务约40%,中国政府债务(含融资平台债务)债务占比也大体相近。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政府债务增减应和市场债务增减形成对冲或形成匹配。市场降债务时,政府应该增加负债,从而保持债务稳定和总需求稳定;市场增加债务时,政府应该缩减债务,目的也是保持债务稳定和总需求稳定。因此总量债务增长中,政府应占据较高比例且应平衡对冲私人部门的债务波动。

  结构视角,需要区别分析平台公司、房地产、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的债务。

  第一,化解平台公司债务风险需要把握节奏,区分对待,多管齐下。首先要把握好节奏。当前市场行情偏弱,市场主体不愿过多举债,政府就应该多举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工作重点应该在于保持平稳,降低融资成本,稳定现金流,让债务能够持续。等到市场愿意更多举债、经济面临过热压力时,政府再来压降存量隐性债务规模。其次要分类施策,平台公司千差万别,“一刀切”政策很难应对得当。再次要多管齐下,运用好各种各样的政策工具。

  第二,化解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需要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出面解决,因为我国大型房地产公司往往是全国性企业,很多都是系统重要性机构,带来的是全国性问题,依靠房企自身和地方政府都不足以解决问题。

  第三,最近制造业和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快速增长,对于其中隐藏的风险需要尽早关注。

  张斌:以更大逆周期政策力度释放经济增长活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围绕提高有效总需求提出了政策建议。

  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抓住了有效需求不足这个“牛鼻子”,很多其他困难和挑战会迎刃而解。根据我们的估算,如果有效需求达到合理水平,核心CPI在2%左右,2023年名义GDP增速要比现实中的名义GDP增速高3.0个百分点。这大约对应着名义GDP提高3.8万亿,居民、企业和政府收入分别提高2.3万亿、9千亿和6千亿元。这对于增加就业机会、化解过剩产能、提振预期、化解各种风险隐患和应对外部冲击都会起到强有力的支撑。

  提高有效总需求,无论是扩大消费还是投资需求,都要落实在信贷增长上面。信贷上去了,居民、企业和政府口袋里面的钱变多了,支出和收入才能上去,盈利和投资跟着上去。

  扩大信贷主要依托三个方面:一是扩大政府举债增加支出;二是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三是稳住房地产市场。从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来看,只要逆周期政策力度够了,信贷就能上去,需求不足能大大缓解。

  具体来看:

  1)扩大政府举债增加支出,政府举债总规模不低于11万亿元。实现2024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的广义财政支出(公共财政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规模约为40万亿元,政府至少需要举债11万亿元才有望实现目标。政府举债11万亿相当于GDP的8.2%,不会威胁财政可持续性。

  我国目前通胀率较低,私人部门储蓄大于投资,政府举债增加支出能更充分地利用私人部门不能充分消化的经济资源,不会带来通货膨胀,会挤入而非挤出私人部门支出。拉长时间来看,未来如果将我国的广义政府债务/GDP维持在当前水平不变,对应的广义赤字率在6%-7%之间,采取逆周期政策期间,赤字率可显著高于这个平均水平,8%-9%的广义财政赤字并不威胁到未来财政可持续性。

  2)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达到11%以上。首先是要明确宣布核心CPI达到2%左右的通胀目标,以此引导社会预期,增加消费和投资。二是把真实利率降下来,创造利于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支出的货币政策环境。三是用足用好PSL政策工具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根据我们的测算,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约44.8万亿元,对应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为11.4%。实现这个目标需要3万亿元左右的PSL。

  3)供求两端同时发力稳住房地产市场。稳住房地产才能稳住宏观经济。稳住房地产,一方面是通过政府信用背书和监管政策调整,帮助房地产企业恢复正常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是通过取消限购,降低房贷利率、对首套房购房者采取优惠贷款利率,帮助开发商化解商住楼、车位等沉淀资产等措施,改善房地产企业现金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何俊熹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