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擘陨落”,开源证券冲刺上市的艰难“讨债”,谁应该负责?

“巨擘陨落”,开源证券冲刺上市的艰难“讨债”,谁应该负责?
2024年05月22日 20:49 市场资讯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券业行家 

  原创 券业点评 

  被执行人下落不明,开源证券无奈追债,历次公告均“忘了写”?

  曾经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一度拥有200亿市值,如今却在法院公告中“下落不明”。中个缘由,作为原告方的开源证券,并未在公开信息中提及。

  下落不明的公告

  5月21日,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西安中院)在人民法院公告网刊登了一则执行文书、拍卖公告。

  西安中院受理的开源证券诉RAAS CHINA LIMITED案。因当事人“RAAS CHINA LIMITED”“下落不明”,西安中院通过公告送达(2022)陕01执953号之四执行裁定书、(2022)陕01执953号之五执行裁定书。

  桥豆麻袋,公告中虽然并没有提到案由,但这事似乎有些味道不对吧。

  按说,开源证券也是冲刺IPO的券商,实力不容小觑。而这家被执行的人“RAAS CHINA LIMITED”,又是何方神圣?动用了法院的力量,居然也找不到人?难道又是“跑路”了?

  持续多年的诉讼

  企查查显示,RAAS CHINA LIMITED(莱士中国有限公司,简称:莱士中国),为注册于香港的公司,成立于2006年。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莱士中国与关联方科瑞天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科瑞天诚)是上市公司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莱士)持股超过三成的股东,均是控股股东身份。而两家的实际控制人郑跃文先生及Kieu Hoang(黄凯)先生,均为上海莱士实控人。

  以股价高点计算,莱士中国持有上海莱士的股票市值超过200亿元。然而,这家境外机构目前已经带着“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强制清盘”三项红字标签。

  在企查查列示的诉讼信息中,行家发现多家券商机构轮番起诉莱士中国,覆盖从开庭到判决、从执行到限高的“全流程”。

  而开源证券仅有一则数年前的诉讼记录,案号为(2019)陕民初12号,案由为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

  查询启信宝,行家发现了更多细节:本案立案日期为2019年1月;2020年10月由陕西中院开庭审理,2021年10月判决。而纠纷的起源,却要追溯到多年以前。

  股质纠纷的结局

  话说,2016年9月,开源证券作为管理人,与委托人鹏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鹏华资产)、托管人包商银行签订合同,成立开源证券鹏华资产2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简称:开源2号资管计划),投资范围包括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

  2017年3月,莱士中国与开源证券签订股质交易回购合同,以2788万股“上海莱士”作为抵押,向开源2号资管计划融资3亿元。彼时,“上海莱士”的股价在20元左右,莱士中国持有15.09亿股,持股比例为30.36%。同年9月,莱士中国再度质押1000万股“上海莱士”,融资1亿元。经过多次延期和补充质押,质押股份达到4000万股。

  上海莱士(002252.SZ)在2018年2月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当年12月复牌之后,股价连续10个跌停板。质押回购早已到期,却无力付账。交涉无果后,开源证券将莱士中国诉至法院,追索融资本息。

  2021年10月,西安中法院缺席判决莱士中国偿付开源证券本金4亿元,利息0.23亿元及违约金,以4000万股质押股票优先受偿,并负担全部诉讼费用。

  那么,这起本金就有4亿元的股质纠纷案件,后续进展如何?西安中院最新的公告,是否是基于本案对莱士中国的执行呢?

  诉讼信息的缺失

  行家本以为,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公告和定期报告中了解到案件的进展。然而,莱士中国与开源证券的纠纷,却并没有什么线索。

  上海莱士2018年年报载明,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控股股东科瑞天诚及莱士中国均不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情形:科瑞天诚到期未清偿债务为14.8亿元,莱士中国到期未清偿债务为11.47亿元。

  2019年报披露,莱士中国到期未清偿债务金额为103.357亿元,申请人为江海证券的2个仲裁案件,涉诉标的金额约为8.32亿元;执行申请人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平安银行)、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平安信托)、国民信托有限公司(简称:国民信托)、四川信托有限公司(简称:四川信托)、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光大兴陇信托)、民生加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民生加银资管)、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简称:华鑫国际信托)共7个进入司法执行阶段的案件,涉诉标的金额约为50.25亿元。

  2020年年报显示,莱士中国未履行生效裁决的案件增至16起,执行申请人为江海证券、国海证券、湘财证券、民生加银资管、四川信托、平安信托、国厚资产、国民信托、光大兴陇信托、华鑫国际信托,涉诉金额约为57.75亿元。到期未清偿债务金额略有下降,为85.00亿元。

  2021年中报披露,报告期末莱士中国未履行生效裁决的案件,包括执行申请人为江海证券、国海证券、长沙银行南城支行、四川信托、平安信托、国厚资产、中原银行、国民信托、光大兴陇信托、华鑫国际信托共13个进入司法执行阶段的案件,涉诉本金约为33亿元。到期未清偿债务本金金额约为56亿元。

  随着科瑞天诚及莱士中国不断被动减持,上海莱士在2021年8月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状态。彼时的第一大股东为西班牙GRIFOLS,S.A(基立福),持股比例为26.2%。上海莱士2021年及其后的年报中,均未披露涉及莱士中国和科瑞天诚的诉讼。

  截至2024年一季度,莱士中国持股比例为3.55%,所持股权均处于冻结或质押状态。而科瑞天诚更是早已退出十大股东序列。

  再看原告方,拟冲刺深交所的开源证券,曾先后披露了三版招股书,但从未提到与莱士中国的诉讼。

  发布于2023年12月的招股书中,重大诉讼章节唯一出现的案件,涉案金额为1,102.74万元。开源证券作为被告,尚未一审判决。

  那么,与莱士中国前述本金达到4亿元的股质纠纷案,开源证券的招股书为何只字不提?是没有达到信息披露标准,还是在报告期外已经结案?还是有别的考虑呢?

  亲历事件的高管

  话又说回来,开源证券近年来业务整体表现不错。

  2023年,开源证券营业收入30.61亿元,同比增长16.06%;归母净利润6.12亿元,同比增长22.93%。自营业务揽收8.27亿元,同比增长126.58%;投行业务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19.01%;经纪业务下降12.52%,揽收5.92亿元;信用业务收入5.53亿元,同比下降11.54%;资管业务收入0.98亿元,同比降幅为12.75%。

  自2019年以来的四年间,开源证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平均增速均超过一成。主营业务中,经纪业务和信用业务平均增速分别达到32.34%和12.44%;而资管业务平均年化降幅达到两位数。

  近年来,开源证券主要高管有过调整。多位主要高管在任期间与前述莱士中国案可能有过“交集”。

  早在2007年便是开源证券总支书记的李刚先生,自2010年6月担任董事长,2014年12月起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执委会委员。

  县亚楠女士,2014年1月加入开源证券,先后担任融资融券部职员、融资融券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信用交易部总经理;2017年5月至今任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执行委员会委员。

  杨彬先生,2017年11月加入开源证券,先后担任副总经理、执行委员会委员。

  薛军荣先生,2017年11月加入开源证券,任风险管理部总经理;2018年4月至今任首席风险官、执行委员会委员。

  此外,武怀良先生于2012年6月起任职于开源证券,曾任执委会委员、副总经理等职。2023年底,他卸任副总经理职务,继续担任职工董事。目前,他还是中证协资产管理业务专业委员会成员。

  这些在业务水平和管理经验方面颇有心得的高管,是否了解更多情况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