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上市公司仅1/3公布出口额 投入产出比待突破

白酒上市公司仅1/3公布出口额 投入产出比待突破
2024年05月22日 20:12 21世纪经济报道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文静 重庆报道

  如果说不断升级的白酒竞争是一场战事,那么,中国酒企正在开辟全球市场作为第二战场。

  去年,用空前火热来形容中国白酒出海毫不为过。在上市公司层面,无论是头部企业还是区域酒企,生产还是流通企业,大多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企业高层出海密度之大、创新举措之多、拓展渠道和市场范围之广,均创历史新高。

  白酒成了中国酒出口额增长的引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下称进出口分会)公布,去年,我国白酒累计出口额为8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酒类出口额的45%。多家酒业上市公司把国际化提到了战略层面。券商、机构也对中国白酒国际化寄予厚望,纷纷在研报中加以关注。

  然而,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统计,在25家包括白酒生产和流通类上市公司中,去年年报公布了境外收入或国外收入的企业仅9家,分别是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古井贡酒老白干酒天佑德酒酒鬼酒华致酒行

  为何雷声大雨点小?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出口的投入产出比成为了白酒企业面前的一道门槛。 

  白酒第二战场:量跌价升

  从短期来看,白酒行业的第二战场和国内主战场一样,都是量跌价升。

  先看白酒龙头企业贵州茅台。年报显示,去年,贵州茅台在国外的销量跌破2000吨,同比下降2%,实现国外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2.6%。

  贵州茅台在白酒出口上的地位很难动摇。去年,该公司的国外收入占我国白酒出口额的77%,如果加上茅台家族产品出口到香港、澳门的收入,占比会更高。

  再看其他白酒上市公司。去年,老白干酒在境外的产品销量为435千升,同比增加17%,但境外收入增长更快,同比增长33%。水井坊去年采用信用销售的出口订单金额减少,但国外销量下滑幅度依然大于国外营收下降速度,分别同比下降48%和30%。

  行业数据更能反映这一趋势。

  进出口分会公布,去年,我国白酒出口量同比下滑5%,但出口均价和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19%和12%,出口均价为52美元/升。

  去年,我国白酒共向9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从前十大出口目的地来看,大部分出口额增速超过出口量增速。

图源: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图源: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

  其中,1/4的白酒出口额通过中国香港实现,5000多千升的出口量有所下滑,但近2亿美元的出口额同比增长近20%。出口美国的白酒量同比下降5%,但出口均价和出口额均是2022年的3倍。同样,虽然出口量有所下降,但白酒在日本的出口额同比增长近88%。日本得以跻身白酒出口国第4位。

  出口额增速快于出口量的增速,这是白酒近年来在国际市场最明显的发展态势。海关总署官网数据显示,2022年,白酒行业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和27%。

  虽然白酒出口额增速喜人且占据了酒类出口额的半壁江山,但相对于白酒行业整体收入,微乎其微。

  去年,白酒出口额和中酒协公布的行业收入相比,仅占0.7%。年报显示,去年境外营收同比增速最快的酒业上市公司是华致酒行,同比增长1374%,其次是酒鬼酒,国外营收同比增长101%。但两家境外收入或国外收入占营收比重均未超过1%。

  年报公布的白酒上市公司2023年出口一览表

  超过公司营收1%的只有两家: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分别是2.9%和1.2%。其中,五粮液并没有直接公布出口额,记者通过其和五粮液集团进出口公司关于酒产品关联交易额大致测算得出。

  同样,去年,白酒出口量和中酒协公布的白酒行业产量629万千升相比,只占0.2%。

  其中,贵州茅台的国外销量占白酒行业出口量的13%。由于白酒25家上市公司中,去年只有贵州茅台、水井坊和老白干酒3家公布了国外或境外销量。

  谁是白酒出口的销量冠军?不得而知。

  国际市场“中国化”

  5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赠送给中方的酒类礼盒里装了一瓶法国佳醍亚香槟和一瓶洋河·梦之蓝M6+,以两国象征性标志中国神龙与法国高卢雄鸡为基础进行设计,取意“龙凤呈祥”。

  电视机前看到这一幕的洋河股份国际业务相关负责人王然激动万分。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为了让这瓶中国白酒和拥有四百年历史的香槟品牌组合成为外方国礼,她和同事们努力了很久。

  中国酒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宾或出现在国宴菜单上,并不稀奇。但代表中国文化的白酒被西方元首选为国礼,却不多见。

  “白酒行业正从中国市场国际化走向国际市场中国化。”4月,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在中国白酒T9峰会上说。“中国化”——国际市场呈现的新面孔给中国酒企出海带来了足够的底气。

  一大变化是去年,国际化上升到多家上市公司战略层面。

  明确提出国际化战略或业务的白酒上市公司有贵州茅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古井贡酒、舍得酒业等。2022年着手统筹国际国内市场后,去年贵州茅台提出,要持续走好以茅台美学为价值内涵的“五线”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一国一策”,到2027年实现国内、国际市场“互为支撑、互为补充”。舍得酒业把“国际化”作为四大战略之一。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提出,“非常希望舍得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白酒出海的经营主体也发生了变化。

  上世纪五十年代,白酒出口是一种创汇手段,面向的主体客群是华侨华人。白酒出口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统一经营。洋河酒先后由进出口总公司的江苏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出口销售。其天津分公司出口汾酒,贴的是“长城”牌商标。

  上世纪90年代,白酒从被动出口到主动出口。中国白酒行业首家进出口自营企业成立。1994年,“杏花村”牌汾酒由山西杏花村汾酒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出口。

  如今,白酒企业的境外经营实体不仅“走出去”还“引进来”。

  设立境外经营实体较多的是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和天佑德酒。其中,洋河股份分别在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圣地亚哥共设立了8家公司。天佑德酒则把境外根据地集中在美国,通过设立子公司来管理多家孙公司。泸州老窖的境外子公司中,明江股份生产的白酒“ming river”由外国人参与,为老外量身定做。

  去年,古井贡酒设立了合资公司安徽古奇酒业有限公司,把法国卡慕集团引进来了。今年3月,安徽古奇酒业有限公司将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至1.2亿元,双方将在威士忌等项目上联手。

  出海方式不断创新,这是第三大变化。

  中国企业文化和智慧不断被带到世界。去年,时任贵州茅台董事长丁雄军带队,要把茅台之美传递给世界;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带着“和美文化”开展跨国交流;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用“梦想连接世界”全球行。

  在顶层设计下,举办品鉴会、进入免税渠道、赞助高层国际论坛和国际体育赛事、搭建境外经销商网络、参加国际艺术文化节、和国外酒业巨头合作参展、亮相春晚、新品国外上市、和国际酒企在国内国外推出联名款等,白酒企业在国外四面开花,推广高潮不断。

  同时,白酒行业和第三方开始打造线上线下、国内国外、陆运海运一体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国际物流体系。

  去年底,贵州茅台酒厂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习酒电子商务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和菜鸟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菜鸟全球数字供应链可实现从工厂、港口拖车、海运到目的国派送的全链路物流节点可视化。洋河股份率先在荷兰设置了欧洲仓。

  投入产出比亟待提高

  白酒出海如火如荼。为何去年仅有9家上市公司公布出口数据?

  出口体量太小,出口额贵州茅台一家独大,这就是白酒上市公司乃至整个白酒行业不争的事实。投入产出比是横亘在不少上市酒企面前的难题。

  换句话说,花同样的代价,国内市场赚得更多,那企业出海的持续动力就会不足。

  以茅台为例。去年其在国外的营业成本几乎没有增长,和2022年均为3.4亿元。

  这是茅台有意控制成本。从年报可以算出,2021年和2022年,贵州茅台在国外市场的营业成本率分别为9%和8%。去年,由于国外营业成本没有增加,国外市场的营业成本率降至和国内市场一样,均为7.8%,国外毛利率同比上升,和国内一样高达92%。

  平衡好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尤其不让国外投入的天平过度倾斜,是茅台推动国际化的前提。毕竟,在控制成本方面,去年茅台营业成本率最高的是批发代理渠道,为10%,最低的是直销渠道,仅为4%左右。

  相比贵州茅台,其他已公布的白酒上市公司国外或境外的营业成本率都超过了10%,超过了各自在国内市场营业成本率。

  去年,古井贡酒在国外市场的营业成本率为22%,国内还不到20%。同样,水井坊的国内营业成本率为15.8%,国外为24%。老白干酒境外的营业成本率近40%,国内为34%。就连国际化开拓较早的泸州老窖,境外的营业成本率也比国内高出3个百分点。

  国际市场上的营业成本率居高不下,产品毛利率就会受到影响。去年,古井贡酒在国内所有区域市场的毛利率均高于其在国际市场的77%。

  但白酒出海的投入产出比正在改观。

  先看影响国外营业成本率的变量国外营收。随着白酒产品在国外单价攀升,国外市场带来丰厚利润将成为趋势。同样是古井贡酒,去年国外毛利率同比提升了10%,远高于国内市场毛利率同比增幅。

  另一个变量是国外的营业成本。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孙宝国提出要推动国与国之间贸易谈判,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取消白酒出口到国外被征收的高额烈酒消费税。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海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该建议落地。

  为降低境外的营业成本,白酒上市公司纷纷提高对ESG的重视以及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去年,水井坊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该公司产品质量管控遵循国家标准和国际蒸馏酒双重标准。

  要想提高投入产出比,深耕国际市场比面面俱到更重要。目前,贵州茅台、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宣布,产品在全球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国家均有销售,但没有一家详细公布了其在优势市场的出口数据。

  东南亚市场就大有潜力可挖。进出口分会公布,去年,白酒到缅甸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48%和75%,均价高达204美元/升,均价在前十大出口目的地中仅次于德国。目前,白酒出口到缅甸的量是到中国香港的零头,出口额也不到3000万美元。

  除了出口,中国白酒企业在国外购买资产、传播品牌、开展文化交流都是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茅台、泸州老窖等不少企业还尝到了“墙外开花墙内香”的甜头。

  “‘不出海就出局’‘慢出海也出局’成为行业共识。”中酒协白酒文化国际推广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单位洋河股份的董事长张联东说,白酒国际化之所以不会逆转,是因为它符合中国白酒产业发展规律和规模实力。中国白酒规模和产量都已雄踞世界酒业首位,预计2026年将达到万亿元产业规模。这使得中国白酒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去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品牌全球化。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白酒 贵州茅台 出口量 进出口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