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重大装备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集团 大连重工积极推动“五化”战略转型

打造重大装备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集团 大连重工积极推动“五化”战略转型
2024年05月22日 07:36 中证网

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大连重工大型高端风电铸件智能制造基地 本报记者 宋维东 摄

  作为我国重型装备行业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大连重工在重机行业占据重要地位,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为公司稳健成长提供了重要支撑。大连重工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行业发展新趋势,公司将积极推动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服务化战略转型,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制造能力和服务水平,将公司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装备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集团。

转型步伐加快

  位于辽东半岛的大连瓦房店,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及实力雄厚的产业基础,成为有名的辽南工业重镇。这里工业基础扎实,门类齐全,素有“轴承之都”之称。雄厚的产业基础,吸引不少工业企业在这里设厂布局。

  日前,位于瓦房店的大连重工高端智能绿色转型创新示范项目暨大型高端风电铸件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这座全新的高端基地从奠基到投产历时不到一年时间,创行业新速度。该项目定位准、起点高,承载着大连重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服务化转型的重任,被寄予厚望。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走访时看到,整座基地装备水平、数字化程度及相关指标行业领先,堪称一流。这一项目不仅让大连重工的硬件水平大幅提升,还将为企业发展留出足够的余地,奠定未来发展基础。

  相关工艺技术人员介绍,该基地建设了国内首条大型风电铸件智能化涂装生产线,通过有轨摆渡车、RGV升降车及自动调度系统实现产品自动化运输。国内一流的数智化大型数控加工设备集群,可根据产品特点打造专业化加工生产线,满足各类大型铸件个性化加工需求。此外,还建设了智能低碳铸造示范车间,通过数字管理系统及智能化控制单元重新定义大型铸件“一键炼铁”新模式。

  “领先的工艺装备将有力赋能传统铸造产业。”该工艺技术人员表示,“该基地投产后,大连重工高端大型精密铸件年总产能将达到30万吨,具备30兆瓦级超大型风电核心部件、百万千瓦级火电汽缸、百吨级重型机械装备等高端铸件产品的样机开发和批量生产能力,成为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的大型高端铸件研制基地。”

  大型高端风电铸件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正是大连重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服务化战略转型的缩影。大连重工上述负责人称,当前,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为上游重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也带来了新课题。公司将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在高端装备、极限制造、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绿色装备等领域实现业务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

重视新能源板块布局

  近些年,重机行业服务的下游焦化、钢铁、矿热炉等重点领域的发展面临挑战,这给重机企业发展带来不小影响。重机行业自身也面临产能过剩及同质化、低价竞争的局面,企业盈利能力较弱。相关市场人士表示,这样的大环境更能让主动作为、快速转型的企业脱颖而出并展现出真正的竞争实力。

  近年来,大连重工聚焦主业,瞄准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大趋势,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打造差异化竞争新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公司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布局,着力构建更具市场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业务结构。其中,传统的散料装备、港口设备和冶金机械业务在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中发挥着稳定器、压舱石作用;新能源板块中的风电核心零部件业务成为公司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大连重工持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强化新能源板块业务发展。以风电行业为例,风机大型化已成趋势,这要求相关上游零部件企业快速响应,对产品升级换代。大连重工将风电业务作为重点关注的板块之一,积极研制大兆瓦风电齿轮箱,抢占大兆瓦陆海风电齿轮箱市场;实现超大型海上风电铸件产品迭代,快速扩大业务规模;拓展风电塔筒产品,向全产业链延伸。

  大连重工此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拓展风电市场主要集中在齿轮箱、主机架、轮毂和塔筒等领域,力争每年拓展2-3家优质客户。公司致力于成为风电核心零部件头部供应商,与行业头部90%以上主机厂合作。

  新投产的大型高端风电铸件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无疑提升了大连重工在风电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使公司在高端大型铸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其一流的自动化水平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也让公司拥有较强的成本优势。”上述负责人说。

  近几年,大连重工在风电业务领域的布局明显加快。除大型高端风电铸件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外,公司还积极推动新能源领域核心零部件生产制造向全产业链延伸,陆续建设了射阳基地风电塔筒智能制造项目、中革基地大兆瓦风电“齿轮箱+”研制项目。这些项目全部达标达产后,可新增年产值近40亿元。

 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国际化运营直接体现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国际化是大连重工战略转型方向之一。公司坚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并重,注重市场国际化、标准国际化、网络国际化,着力构建国际化的营销、服务网络,坚持营销、采购、技术、服务多元化发展,多层次、多渠道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目前,大连重工产品和服务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步实现了从零部件出口到单机出口、成套设备出口,再到工程总承包出口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转变。2023年,大连重工实现出口订货5亿美元,同比增长18%,海外市场实现逆势增长。

  在海外业务拓展上,大连重工持续瞄准重点市场、重点顾客、重点项目,统筹策划,优化资源配置;重点以散料输送总包工程、矿热炉成套工程领域为主,依托重点项目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围绕散料装卸、运输工程业务拓展产业链各环节总包项目,拉动出口规模。

  “公司不断提升产品技术能力地区适应性,产品开发向后服务、新产品、智能化方向延伸,形成‘制造+后服务’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充分发挥海外子公司优势,实现本土与海外技术融合,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客户需求,为海内外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上述负责人表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