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自营投资风格迥异

银行自营投资风格迥异
2024年04月30日 14:47 证券市场周刊

2023年,国有大行贷款投资增速差为正,股份制银行贷款增长慢于投资。由于实体融资需求缓慢复苏,国有大行作为发挥信贷“头雁”作用的主力,仍体现较强的信贷供给力度,而股份制银行的大类资产安排则被动增加债券配置力度。

银行自营投资是银行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的投资业务,近5年上市银行自营投资资产占比稳定在28%-29%左右,是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营投资可以映射利润表,影响银行收入,2012年至202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自营投资收入对银行业绩的影响愈发重要,比重从1.39%升至8.76%。

银行自营投资风格总体稳健

根据资产负债表,银行自营投资可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自营投资中债权投资占比最高,稳定在62%-64%,其他债权投资占比稳定在20%-23%,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稳定在14%-15%,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占比稳定在0.05%-2.5%。

在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被重新划分为AC、FVOCI、FVTPL。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自营投资中AC、FVOCI合计占比84.34%;其中,AC占比63.66%、FVOCI占比20.68%、FVTPL占比为15.66%。

一般而言,信贷是银行优先投放的资产,投资额度具有明显的“被动”特征,存贷增速差走阔时,金融投资增速提升,如农业银行浙商银行2023年存贷增速差走阔,投资增速边际抬升;存贷增速差收窄时,金融投资增速边际回落,这主要体现在邮储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身上。

2023年,国有大行贷款投资增速差为正,股份制银行贷款增长慢于投资。由于实体融资需求缓慢复苏,国有大行作为发挥信贷“头雁”作用的主力,仍体现较强的信贷供给力度,而股份制银行的大类资产安排则被动增加债券配置力度。

截至2023年年末,国有大行信贷增速为12.9%,领先金融投资增速0.6 个百分点;7家股份制银行信贷增速为7%,落后金融投资增速1.2个百分点。

从边际变化来看,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贷投增速差均向0收敛。2023年全年,国有大行贷投增速差较2023年上半年收窄,源于下半年被动配置较多地方债,债券投资增速抬升;股份制银行贷投增速差提升,主要是股份制银行配债节奏前置,下半年债券投资增速下降。

总体来看,国有大行保持较强配债力度,股份制银行金融投资增速回落。2023年,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配债增速环比回落;与此同时,国有大行金融投资同比增长12.27%, 较2023年三季度小幅回落,仍维持较高配债增速,金融投资占生息资产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至35%。股份制银行金融投资增速较2023年三季度下降2.41个百分点至8.19%,占生息资产比例下降0.41个百分点至34.78%,主要源于股份制银行2023年配债节奏明显前置,年初债市利率处于高位,股份制银行抓住时机加大债券配置力度,2023年一季度金融投资增量占比达45%,直接导致下半年配置规模较小。

根据持有目的的不同,可以将银行自营投资资产分为配置盘(对应AC+FVOCI)和交易盘(对应FVTPL)。银行自营投资风格总体比较稳健,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配置盘占比稳定在85%左右,交易盘占比较少,稳定在15%左右。

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在上市银行自营投资结构中,底层资产投资(债券、权益、公募基金)占比约为92.43%,非底层资产投资(私募基金、资管产品和其他债权融资类产品)占比约为7.56%。由此可见,银行自营投资以底层资产为主。

银行自营投资受内外多重因素约束

在内外多重因素的约束下,银行自营投资不得不权衡风险与收益。银行内部约束主要体现为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在要求:首先,利率风险管理会给定债券投资的利率风险敞口(DV01值)限额,或对银行的债券投资行为形成约束;其次,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将影响自营投资的资金成本,FTP越高,银行或倾向于配置风险更高、收益更高的资产。

由于法律对自营投资业务类型和空间范围具有明确限制,银行外部约束主要体现为监管要求,在“资本新规”的监管要求下,自营投资或偏好资本节约的投资品种。对于利率债、金融债与信用债,银行自营投资对信用风险权重下降的投资品种配置意愿或增强,比如地方政府一般债券(20%→10%)、投资级公司信用债(100%→75%)、中小企业信用债(100%→85%)等;对信用风险权重上升的投资品种配置意愿或减弱,比如非合格类多边开发银行债(0%→以其自身评级结果(20%-150%)为基准)、异地公司信用债(100%→150%)等;对于资管业务,银行或将偏好定向资管计划和信息透明的基金产品。

此外,流动性监管要求或改变银行自营投资偏好。为达到流动性覆盖率(LCR)要求,银行或形成国债、政府金融债、财政部担保的地方政府债、其他地方政府债、AA-级及以上非金融公司债的偏好顺序。

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上市银行自营投资规模约为77.24万亿元,相比2019年上升21.7万亿元。2019年至2021年,随着同业监管冲击的减弱,市场层面影响力回升,同比增速趋于稳定;2022年,受市场流动性环境保持宽松但实体信贷需求较弱的影响,同比增速上行;2023年上半年,由于监管约束趋于严格,且规模基数较大,增速快速下滑。

在银行自营投资结构中,标准化资产占比提升,债券投资占据主导地位。金融监管趋严背景下,标准化资产占比从2018年的84.21%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91.83%。同期,债券投资占比稳定在79%-85%左右,占据自营投资主导地位。

由于不同类型银行负债成本有较大差异,所受监管约束也不同,导致自营投资风格各异。具体来看,资本压力大的银行政府债增持力度大,压降高风险权重资产。2023年下半年数据显示,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低风险权重的政府债增量占比较高,同时压降企业债、非标等高风险权重资产。流动性管理诉求强的银行增持较多利率品种。如平安银行流动性覆盖率阶段性承压,2023年三季度降至101%,其政府债占比为57.9%,在股份制银行中仅次于招商银行。负债成本抬升的银行则会进行适当品种下沉。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负债成本率上升,2023年下半年逆势增配非标,在上市银行债券投资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其收益率较上半年抬升13BP。

综合年化交易收益率和年化配置收益率两方面的表现,上市银行自营投资贡献度和自营投资能力对比情况如下:

从年化交易收益率看,江苏银行(3.9%)、苏州银行(3.73%)和江阴银行(3.66%)名列前茅。分类型来看,在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2.83%)、工商银行(1.34%)和交通银行(1.33%)自营投资交易收益率较高;在股份制银行中,浙商银行(2.65%)、平安银行(2.63%)和兴业银行(2.21%)自营投资交易收益率较高;在城商行中,江苏银行(3.9%)、苏州银行(3.73%)和上海银行(3.46%)自营投资交易收益率较高;在农商行中,江阴银行(3.66%)、张家港行(2.65%)和苏农银行(2.22%)自营投资交易收益率较高。

从年化配置收益率看,齐鲁银行(5.22%)、西安银行(4.71%)和青岛银行(4.55%)名列前茅。分类型来看,在国有大行中,邮储银行(4.21%)、农业银行(3.5%)、中国银行(3.49%)自营投资配置收益率较高;在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3.62%)、浙商银行(4.17%)、民生银行(4.02%)自营投资配置收益率较高;在城商行中,齐鲁银行(5.22%)、西安银行(4.71%)和青岛银行(4.55%)自营投资配置收益率较高;在农商行中,张家港行(3.98%)、苏农银行(3.85%)、渝农商行(3.75%)自营投资配置收益率较高。

综合年化交易收益率和年化配置收益率两方面的表现,江苏银行、西安银行、苏州银行名列前茅。分类型看,国有大行中的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股份制银行中的浙商银行、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城商行中的江苏银行、西安银行、苏州银行,农商行中的江阴银行、张家港行和苏农银行在进行配置盘自营投资的能力与进行交易盘自营投资的能力方面均较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