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川:我听不见声音,但我要让更多的我和我们“看见”声音

石城川:我听不见声音,但我要让更多的我和我们“看见”声音
2023年08月22日 14:53 市场资讯

专题:2023年CC讲坛

  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CC讲坛第55期演讲2023年8月1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音书创始人石城川出席,并以《我听不见声音,但我要让更多的我和我们“看见”声音》为题发表演讲。

  大家好,我是音书科技的创始人兼CEO石城川,我自己就是一名极重度的听障人士,刚才这个声音就是模拟我平常所听到的声音的感觉,其实是很模糊的。

  我在11岁之前,我的听力情况是正常的,跟普通的小朋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11岁的时候我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的ICU里面醒来之后,我的世界就变得完全安静了。

  刚刚失聪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通过各种渠道,筹了3万多块钱给我买了一个当时最昂贵的,功率最大的助听器,但是我戴上了之后还是听不到声音,没有任何效果。

  所以这里我想澄清第一个误解,我们听障人士带上助听器之后,也不一定能够听到声音,因为对于重度和极重度的听障人士而言,戴上助听器可能也没有效果。

  在我11岁到27岁之间,我是完全听不到任何声音的。在27岁的时候,我植入了一个人工耳蜗,通过这个人工耳蜗的帮助,我现在可以听到声音了,但是我听到的声音和普通人听到的声音还是不太一样。特别是在嘈杂的环境之下,很多人同时说话的时候,我大概只能听到声音,但是没办法听明白声音里面的意思。

  所以这里我想澄清第二个误解,并不是听障人士带上人工耳蜗之后,就能够恢复到普通人的听力水平。通常来说年纪越小,植入人工耳蜗的效果就会越好,但总的来说几乎很难恢复到普通人的听力水平。

  在我刚刚失聪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一开始是希望把我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去上学,但是我的家乡比较偏远,县城没有特殊教育学校,于是我回到了原来的乡村小学去读书。但是我没有办法跟我的同学像以前一样顺畅交流,没办法跟他们像以前一样愉快地去玩耍,所以我就将我的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学习上面。

  在失聪之前我的学习还不错,一般都是班上的前三名。失聪之后,尽管上课听不到老师讲课,但是我可以通过老师的板书,还有教材,还有同学的笔记来学习。神奇的是我的学习成绩开始开挂了,一开始是班上的第一名,后来是年级第一名,乡镇第一名,学区的第一名。随着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越来越拔尖,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同学们的尊敬,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但是和同学们的沟通交流,还是有非常大的障碍,只能通过写字来交流。因为普通学校没有手语教学,我和同学们都不会手语,所以我时常会感觉很孤单,很孤独。

  那个时候我觉得听不见,确实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不能够和家人朋友、老师同学顺畅地沟通交流,这让我感觉很痛苦,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将来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去改变这种情况。

  作为一名听障人士,我对于我们这个群体的痛点非常了解,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听障人士来说,最大的痛点问题并不是听力障碍本身,而是由于听力障碍导致的沟通障碍。一方面我们可能因为听不见或者听不清,很难高效接收外界的信息;另外一方面我们自己说的话,别人可能听不懂,我们打的手语,别人可能看不明白,这就会导致我们很难顺畅地交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生活障碍、服务障碍和学习障碍这三个痛点问题。

  随着我在学习上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突破,我始终感觉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背后推动着我,推动着我去用自己的所学去帮助更多的听障朋友,这种感觉让我考上暨南大学之后变得愈发强烈。

  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接触到了谷歌眼镜,它其实是一个智能手机,只是集成在了眼镜上面,可以通过眼镜的屏幕去看到画面。当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将这种智能眼镜技术和AI技术结合起来,专门去为我们听障人士创造一款智能眼镜,这样别人说话的时候,通过AI技术就可以把声音翻译成文字,在眼镜上面显示出来,这样即使我们听不见或者听不清,也能够通过看字幕的方式,去高效的接收别人的信息。

  当时我为这个想法,激动得彻夜难眠,随后我去有针对性地选修了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的一些课程,并且和我的朋友们去做了一些用户的需求调研,市场调研。

  在我本科毕业之后,也就是2016年的时候,我就创办了音书科技这样的一家社会企业,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去帮助听障人士实现顺畅的沟通交流。

  当时我们开发的第一款产品就是智能眼镜,但是我们的创意太超前了,那个时候中国的智能眼镜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都还不太完善,尽管我们开发出了眼镜的原型,也申请到了相关的专利,但是它的重量很重,续航很短,外观也不够优雅,这个产品我们并没有推向市场。但是我们研究了一年多的时间,花费了很多心血,我们并没有时间沮丧,因为我们发现,那个时候人工智能方兴未艾,即使是将它应用到帮助听障群体这样的一个很细分的领域,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也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后来我们开发出了音书APP这样的一款产品,它的定位是听障群体的AI辅助沟通工具和服务平台,有很多丰富的功能,比如语音训练,对我们听障人士而言,听力的缺失很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语言能力,因为我们可能自己连自己说的话,也听不见或者听不清,那么就很难去锻炼自己的发音。语音训练背后有一个AI的语音评测算法,可以通过这个算法,帮助我们判断我们的发音是否准确。比如我说:“你好”那么这个算法可以根据声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去做一个评估,然后给我们一个反馈,如果说的不标准,那么得分就会比较低,如果说的准确一点,得分就会高一点,通过这样的反复的练习,去揣摩改进训练,普通话慢慢就会得到提升。我现在的普通话和我五六年之前相比有非常大的进步,五六年前我甚至不太敢公开讲话,但是今天我能够有机会站在这里去做演讲,我觉得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了。我希望更多的听障朋友也能够像我一样勇敢的走出去,勇敢的表达自己,让社会听见我们的声音。

  除了语音训练之外,我们也有手语识别相关的算法,可以把手语转化成文字,也可以把文字转化成手语。这个算法我们做了很长的时间,但是还没有太多对外去提供一些服务,因为我们希望这个算法当它的效果比较理想,能够在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应用的时候,我们再去做推广。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实时翻译功能,这个比较常见,可以把声音转化成文字,也可以把文字转化成声音。还有听障社区,听障朋友可以在上面发布动态,找到朋友去进行社交。作为一个垂直领域的 APP,我们并没有什么资源去做推广营销,所以我们的用户几乎全部都是靠口碑传播而逐渐积累起来的。目前我们已经有100多万用户,平均每月的活跃度超过30%。

  在广州我们有一位忠实的用户,我们都叫她美姐,她是一位听障人士,以前因为听力障碍,她几乎不敢出门,不敢社交,不敢到外面去。她有一个孩子,那个时候还在上小学,她不敢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因为听不到老师在讲什么,也担心产生尴尬。但是后来有了音书APP之后,她可以去开家长会了,并且她的孩子很争气,学习成绩很好,所以老师经常邀请她上台去领奖,每次她都会把这些快乐向我分享,我看到之后也会非常的开心,非常的有成就感,觉得我们做的事情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所以每当每当我感觉累了,倦了,想要松懈一下的时候,一想到这些用户,我就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充满了力量。

  在两个月前,我从上海坐飞机回广州,在机场办理乘机手续的时候,我和工作人员沟通,当时是打开音书APP来和他交流的,但是因为机场的环境很嘈杂,距离比较远,这位工作人员也不是很有耐性,导致我很难理解他在说什么,结果多交了100元的行李托运费用,但是这个费用其实不用交的,因为这个行李并不是很大,可以直接提上飞机。所以当时我就很难过,因为我自己从事无障碍这个行业,但是在坐飞机的时候,我发现其实还远远没有实现无障碍。

  在今年五月份,我还去了一趟欧洲交流,在大街上我看到了很多的残障朋友,但是在国内很少看到,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还远远没有做好,导致很多残障朋友他们根本就不敢出门,根本就不敢到外面去,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要把无障碍服务做好的决心。

  幸运的是在今年6月28日,我国通过了一个新的法律,叫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会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类公共服务场所,都应当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备和辅助器具,标注指引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无障碍服务。有了这么好的一个法律去支撑,可以预见接下来我国的公共服务机构的无障碍将会迎来一个非常蓬勃的发展。

  我们也为各类公共服务机构,比如说行政服务中心、医院、银行、图书馆、博物馆等开发了一套政务无障碍系统,它可以帮助,去这些机构办理业务的听障人士与工作人员顺畅的沟通,可以提供文字翻译,远程手语翻译,甚至为AI手语这样的服务。

  曾经有一个阿姨,她听不见,不会说话,甚至也不太识字,退休之后想要去办理养老金,但是前两次都没有办理成功,因为她和工作人员完全没法交流。直到第三次的时候,在我们这套政务无障碍系统的帮助之下,她终于成功办理了自己的养老金,我知道之后也非常的高兴。因为我想到假如说我在坐飞机的时候,这个机场也有这样的无障碍系统,那么就不会导致我和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障碍的。

  目前这套系统已经服务了全国数十家各类公共服务机构,我们非常希望以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尤其是渠道合作伙伴一起去合作,让这套系统推广到全国更多的各类公共服务机构。

  前面提到了听障人士的生活障碍和服务障碍,这两个痛点问题,其实都已经可以通过音书APP,通过政府无障碍系统去得到很好的解决了。那么还有第三个痛点问题,学习障碍可以通过教学无障碍的系统去得到解决,这个也是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的体验而设计开发的。因为我以前上学的时候,上课是完全听不到老师讲课的,那么这套系统可以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把他说的话变成文字,显示在大屏幕上面,就可以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效率。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全国的接近100家特殊教育学校得到了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听障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中就有一个听障同学,当时他在上学的时候,就得到了这套系统的帮助,在他毕业之后,加入了我们公司,成为了音书的员工,现在他也在帮助更多的特殊学校,去进行信息无障碍的改造和优化。所以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可以和我们一起,将这样的系统让它变成一个基础设施。因为接下来这套系统还能支持AI同传翻译,也就是说我讲普通话,屏幕上面可以显示英文字幕,这样假如现场有不懂中文的朋友,他也可以从无障碍服务里面得到帮助。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也逐渐积累了自己的核心壁垒。我们是国内最早通过AI技术去研发帮助听障人士的产品的全职团队具有先发优势。目前我们已经通过音书APP,积累了最多的听障用户的精准数据,利用这些数据,我们训练了最专业的细分领域的大模型AI算法,就在两个月前,音书成为了国内首批四十一家通过网信办大模型监管备案的算法之一。同批获得备案的还包括像快手、淘宝、网易等大企业,音书是其中唯一的一家创业公司。

  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积累了四十余项知识产权,在去年成功被评为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感谢互联网,感谢AI等我们有机会去搭建这样的一个桥梁,公平的桥梁,让这个社会可以变得更加和谐。

  我觉得老天让我听不见,可能就是为了让我去感受听障人士的境遇,去帮助更多的听障朋友。为了更好的去帮助听障人士,实现看见声音,拥抱梦想这样的一个使命愿景,我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我在去年考上了复旦大学的MBA,仍然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去提升自己。但是一个人的力量中间是有限的,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依靠团队。浙江大学毕业的王飞扬是我的高中同学,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陈国强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的友谊持续到了现在,现在他们都是音书科技的合伙人。同时我在复旦大学的一些同学也在逐渐成为音书的合伙人,还有一位非常大咖的专家曾凡钢院士,他是我们公司的投资人和首席顾问。

  在这里我也非常期待有更多优秀的人才,如果对残疾人事业对无障碍事业有兴趣,我都非常欢迎,可以一起加入我们,一起为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我们何其有幸生活在了一个最美好的时代,我相信在科技的帮助之下,全世界的听障人士都能够大胆的走出去,去打破生活和学习的壁垒,去“看见”声音,拥抱梦想,去让我们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变得更加多元、平等和包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相关专题: 2023年CC讲坛专题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08 康希通信 688653 --
  • 11-07 夏厦精密 001306 --
  • 11-06 泰鹏智能 873132 8.8
  • 11-02 中邮科技 688648 --
  • 11-01 纳科诺尔 832522 1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