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第一个三年”规划完美收官,面向未来推出五大金融战略

国泰君安“第一个三年”规划完美收官,面向未来推出五大金融战略
2023年03月31日 08:4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 上海报道 3月30日,国泰君安发布了其2022年年度报告。

2022年,国泰君安实现营业收入354.71亿元,同比减少17.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5.07亿元,同比减少23.35%。

根据中证协数据,2022年,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9.73亿元,同比下降21.38%;实现净利润1423.01亿元,同比下降25.54%。

参照行业平均表现,2022年,国泰君安整体业绩表现尚算稳健。

此外,至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为8606.8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77%,表明公司业务整体稳中有升,仍在扩张路上。

国泰君安称,2022年,公司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冲击、资本市场较大波动等多重考验,做到“交易服务不停摆、改革发展不停步”,公司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行业领先低位持续巩固,实现“三个三年三步走”战略路径构想“第一个三年”圆满收官。

国泰君安董事长贺青称,2019年,公司积极抢抓上海市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机遇,提出了“受人尊敬、全面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投资银行”发展愿景和“三个三年三步走”战略路径构想。

三年来,国泰君安坚定战略自信,狠抓战略执行,一步一个脚印把战略蓝图变成美好现实。2022年,公司以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向公司30年奋斗历程致敬,实现“第一个三年”的圆满收官。

2022年各项业务稳中有进,“第一个三年”圆满收官

具体来看公司各主营业务2022年的表现。

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3.5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7.21%;投资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0.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63%;机构及交易业务实现营收155.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13%;投资管理实现营收23.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40%;国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9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5.88%。

尽管从营收的财务数据来看,上述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有升有降,不过,具体拆分其业务,各项主营业务均有不同亮点。

财富管理业务方面,尽管营收同比下降,但是公司的产品销售获得了快速增长。截至2022年末,国泰君安的金融产品销售额为7357亿元,同比增长了8%;金融产品月均保有规模为2138亿元,同比增长了16%。

投资银行方面,2022年,公司投行事业部制改革成效显著。年内,国泰君安实现IPO主承销额295亿元,市场份额增长至5.65%;公司债主承销额为2353亿元,市场份额增长至7.61%。

机构及交易业务方面,公司架构调整效果显现。2022年,公司的机构客户股基交易量为9.7亿元,同比增长了11%;期末PB客户资产规模为47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期末托管外包规模为2.8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此外,公司的权益场外衍生品新增规模468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年内利率互换成交额为1.8万亿元,排名全行业第一。

投资管理方面,公司的资管公司资管规模为433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集合资管规模为15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并表华安基金后,公司的公募管理规模达到4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84%。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泰君安的国际业务营收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下降,但综合扣除营业成本,国泰君安的国际业务2022年仍然盈利。而同期,一些其他头部内资券商的国际业务出现爆雷,出现大幅亏损,并对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数据造成较大冲击。

公司董事长贺青称,2022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冲击、资本市场较大波动的复杂环境,公司保持战略定力,筑牢“综合服务平台、领先数字科技、稳健合规文化”核心能力三支柱,实施“一司一策”健全子公司专业服务和风险防控能力。

面对金融改革持续深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机遇,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加快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向“投顾驱动、科技赋能”2.0模式转型,不断完善机构客户“1+N”服务模式,着力构建“投行+”生态系统,上线新一代信创分布式核心交易系统,实现控股并表华安基金,成立大湾区协同发展委员会和前海分公司,设立雄安新区自贸区第一家证券分支机构,公司综合服务平台优势日益凸显。

面对畅通实体经济血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公司胸怀“国之大者”,着力打造“产业投行、综合投行、数字投行”,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级,投行业务收入和IPO发行家数创历史新高,发起设立临港科技前沿产业基金、上海城市更新引导基金等,公司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中奋勇争先。

2023年,公司将围绕“中国特色”和“资本市场一般规律”的有机融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全面培育“科创金融、普惠金融、区域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领先发展优势,争当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最佳实践者。

面向未来,国泰君安推出五大金融战略

公司董事长贺青称,2023年,公司将围绕“中国特色”和“资本市场一般规律”的有机融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全面培育“科创金融、普惠金融、区域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领先发展优势,争当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最佳实践者。

贺青称,国泰君安要争当“科创金融”排头兵,充分依托证券行业在服务各类科创企业中的专业优势,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科创企业“成长的烦恼”等问题,整合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研究、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构建“开放证券”生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高质量、全链条、差异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促进资本、科技和产业高水平循环。

亦要争当“普惠金融”先行者,发挥国泰君安“分支遍布全国、客群覆盖面广”的优势,在“普”和“惠”上下功夫,深化数字科技应用,优化客群经营体系,提升产品供给能力,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提升“数字化+科技感+沉浸式”投教服务体验,探索“普惠+公益”乡村振兴模式,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要争当“区域金融”先锋队,聚焦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坚持“差异化、有特色、重效率”发展思路,优化网点布局,完善协同机制,深耕上海主战场,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大湾区战略,打造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不断提升区域金融服务能级,更好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争当“绿色金融”领头雁,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强化顶层设计及治理体系建设,大力发展ESG投融资业务和绿色金融创新体系,将ESG理念融入业务和风险管理全过程,全面实施公司绿色运营,有力彰显国际一流ESG品牌形象。

同时,国泰君安还要争当“跨境金融”新标兵,积极把握互联互通2.0、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重大机遇,优化国际化网点布局,深入实施跨境经营管理一体化,坚定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机构“投中国”,更好服务国家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2023年开始,国泰君安将迈向“第二个三年”新征程。

国泰君安称,公司将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定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提能力、强长项”为总要求,以平台化建设为主抓手,筑牢“综合服务平台、领先数字科技,稳健合规文化”核心能力三支柱,全面培育“科创金融、普惠金融、区域金融、绿色金融、跨境金融”五大优势,夯实“人力、资本、组织”三大保障,继续向着“受人尊敬、全面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投资银行”目标奋勇前进。

(作者:王媛媛 编辑:巫燕玲)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国泰君安 资本市场 投行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06 森泰股份 301429 --
  • 04-06 恒尚节能 603137 --
  • 04-06 索辰科技 688507 --
  • 04-04 旺成科技 830896 5.53
  • 04-04 华曙高科 688433 --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