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盲目跨界,四家公司今日摘牌!退市新规“劣汰”立威 年内已清退40家

祸起盲目跨界,四家公司今日摘牌!退市新规“劣汰”立威 年内已清退40家
2022年06月30日 15:4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6月30日,退市环球、退市厦华、网力退、数知退四家公司同日告别A股市场。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四家退市公司都曾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又因2021年年报触及财务类、规范类等多元化退市指标,而正式被交易所做出终止上市决定。

退市环球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数知退是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年度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退市厦华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2021年年报扣非净利润为负值,营业收入虽然过亿元,但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或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金额为零元;网力退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年度净资产为负值,且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纵观这四家企业,虽然经营业务、原始资源禀赋以及退市原因各有不同,但最终殊途同归,皆指向了一个大趋势——“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海通证券首席分析师荀玉根认为,“退市制度是注册制实施的重要配套制度,有助于保障注册制下市场生态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的自我净化,实现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动态平衡,缓解上市公司发行给市场带来的资金压力,也有助于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主业萎缩难逃退市结局

回望退市环球、退市厦华、网力退、数知退资本市场之旅,都昭示了一个事实—主营业务的健康发展,才是立足于A股的根本。

四家公司都是资本市场的“熟面孔”,不少更是曾经红极一时的“明星龙头”企业。如退市厦华曾是中国最大彩电出口企业之一,在出口市场数据上,曾将TCL、创维、长虹、海尔、海信、康佳等彩电品牌甩在身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是厦华电子的巅峰时期与高光时刻,甚至被行业誉为是“彩电大王”、“彩电霸主”等称号。

但巅峰时期的厦华电子不满足于只做彩电生产企业,开启了疯狂的业务多元化战略,计算机、显示器、传真机、系统集成、微波通信设备、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但最终均因整合失利难以成行。而随着平板电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退市厦华原本的优势主业也没能守住,进而被多元化战略拖入债务泥潭。

最近几年,厦华甚至靠着出售厂房来过日子了。在退市前期,厦华电子的主营业务已经跟电子产品制造毫无关系了。

厦华电子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是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业务,主要产品为肉类产品,包括进口冻牛肉、进口冻猪肉和国内鲜牛肉,2021年冻肉业务营收1.3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接近90%。

网力退也是多元化失败的典型案例。2014年1月,网力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时,已深耕安防领域二十余年,是最早投身安防事业的企业之一。然而,2014年-2017年,网力退却大举并购,据不完全统计,网力退的对外投资超过30起,涉及智能驾驶、智慧轨道交通、机器人、家庭摄像头、视频大数据分析、计算机视觉等产业。

但单纯依靠外延式的并购并没有给公司带来长期的价值增长,反而引发公司资金链断裂,此后连续4年网力退业绩大幅下滑,至2021年,其营收已跌至1.09亿元,同年亏损超11亿元。

退市环球更是A股市场声名远播的“壳股”,其前身为宁夏大元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主要从事塑料板材、碳纤维制品和苹果酸及防老剂的生产和销售。2016年,退市环球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收购资产,主业转变为服装设计销售、高端运动服饰代工以及供应链管理。

但业绩转型后,退市环球业绩却每况愈下,今年1月披露的业绩预告,*ST环球或将连续第四年亏损,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24亿元至-2.8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4.57亿元至-3.05亿元,预计2021年期末净资产为2.74亿元至4.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主业问题之外,这四家公司中,不少是监管层通报内容的“常客”。

如数知退就曾因信息披露违规遭到证监会处罚。2019年1月17日至2020年11月26日,数知退及子公司向四家关联公司转出295笔资金共计175,076万元,收回104笔资金共计129,870万元,交易金额304,946万元。2020年8月20日,张志勇向数知科技境外子公司借款17,819,708美元,折合人民币11,761万元。上述交易合计316,707万元,直到2020年12月23日数知退才予以披露。

今年4月26日,网力退也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此外,2020年底,网力退也曾因未按规定披露对外担保、重大合同等信息而被处罚。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北京证监局决定对东方网力给予警告,并处以40万元罚款;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各处以罚款。

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程翔认为,总体来看,今年强制退市公司数量创历年新高,常态化退市机制正在形成,“应退尽退”的理念逐步得到充分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新生态逐步构建。退市新规对上市公司会起到震慑效应,有助于激励上市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实现稳健经营。从整体来看,退市新规实施后取得较好效果,进一步净化了资本市场环境。

花式“保壳”不敌常态化出清趋势

2022年,作为退市新规实施的第二年,无疑也将是改革效果集中显现的一年,退市新规设置的多元化退市指标正在持续发力。

“退市新规精简了退市流程,而2020年年报是退市新规首个适用年度,如果2021年年报再触及退市标准,将直接被终止上市。在退市制度取消暂停上市环节后,今年财务类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可能较以往显著增加。”平安证券分析师魏伟表示。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今年已有40家企业终止上市,而2021年全年也只有23家。有更多企业正在退市路上,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还有8家企业已进入退市整理期,28家企业2021年年报被出具“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

早前,还有部分企业曾试图通过“突击创收”、“债务豁免”等各类手段“保壳”,但最终都未能如愿。

如科迪退2021年12月31日披露以债抵债的方式等额抵偿科迪集团资金占用款9.2亿元,*ST金洲被豁免14.11亿元债务、猛狮退2021年12月31日收到涉及12家债权人合计34.04亿元的债务豁免通知等,但最终都未能改变退市的结局。

其中,科迪退于6月23日摘牌,猛狮退于6月26日摘牌,*ST金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随着退市制度不断完善、退市监管不断加强,上市公司突击交易、腾挪转换的空间被大幅压缩,治标不治本的保壳行为,终将不可持续发展,敬畏专业、专注主业,走稳健合规的发展之路才是资本市场的主逻辑。同时,精准识别规避行为,不能仅靠监管机构抽丝剥茧问询,也需要审计机构等资本市场‘看门人’切实发挥应有的责任义务,扛住压力,交出一份公正客观的审计意见。”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市场人士对此认为。

(作者:杨坪 编辑:朱益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退市 退市风险 彩电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6 中科蓝讯 688332 --
  • 07-05 劲旅环境 001230 --
  • 07-04 派特尔 836871 5.6
  • 07-04 华盛锂电 688353 --
  • 07-01 天新药业 603235 36.8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