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印度遭受税务部门突查 回应称将照程序配合

华为在印度遭受税务部门突查 回应称将照程序配合
2022年02月18日 02:16 第一财经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华为在印度遭受税务部门突查 回应称将照程序配合

  作者: 李娜

  [ 近期华为又获得了15亿卢比的订单,为当地NLD光传输网络提供支撑服务。 ]

  印度的“查税风暴”又起,这一次瞄向了中国的电信巨头华为。

  2月17日早间,华为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已经获悉,印度所得税部门到访过华为办公室并与部分员工会面。”华为表示,将会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了解详细信息,并依照相关规则、规定及程序充分配合。

  据印度当地媒体报道,印度税务部门15日对华为在该国的多个场所进行了搜查。突击行动涉及华为公司位于新德里、首都卫星城古尔格拉姆和印度科技中心班加罗尔的营业场所。而在去年,包括小米、OPPO、一加等一系列中国品牌手机厂商则在印度政府第一波“突击查税”中“中招”。

  “查税风暴”波及多家中企

  在以国家安全和隐私问题为由屏蔽54个中国APP之后,印度税务部门对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在印度的多个办公场所展开搜查。

  有消息称,作为针对华为公司印度业务和海外交易的逃税调查的一部分,官员们查看了财务文件、账簿和公司记录。一些文件记录被带走。

  对于此次“突击检查”,华为17日早间对记者表示,相信公司在印度的运作严格遵从所有法律法规。

  业内人士则认为,中资企业目前在印度用“胆战心惊”四个字形容,相比于疫情及组织生产,当地税收部门的莫名检查让很多公司的正常运营陷入了被动。

  “针对中资中小企业的举报时有发生,而且都由离职的翻译、财务人员、人力经理举报,这类举报相当多,中资企业在用人方面值得深思和寻求解决办法。”印度中资手机企业协会秘书长杨述成对记者说。

  杨述成对记者表示,查企业的原因有多种情况,一是查税,这类是由政府市级以上单位或地级最高税务官员来查,征查比较文明,但开罚单额比较高,比如相传的小米及OPPO的罚单(就很高)。另一类是印度员工举报的相关调查,比如查中国员工的签证、查劳资纠纷,这类主要是多个单位联合来查,直接包围工厂、限制出入、警察带枪上门等等,至少五家以上企业发生过类似情况。

  去年12月21日晚间,印度财政部税收局的执法人员开展全国范围的查税行动,其中涉及多家手机公司。今年1月,印度财政部发出声明,要求小米印度公司缴纳65.3亿印度卢比(约合5.60亿元人民币)的税款。

  印度财政部称,在调查中发现小米印度公司在进口价值申报中,没有将其向美国高通公司和北京小米移动软件公司支付的专利许可费和特权使用费计算入内,压低货值,违反了印度的《海关法》。该部门已向小米印度公司发出三份通知,要求补缴2017年4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之间遗漏的税款。

  但小米表示,此次的税务问题根源是各方对进口商品的价格认定存在分歧,对于包括专利许可费在内的特许权使用费是否应该计入进口商品的价格,这在各国都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性难题。

  中企对印度营商环境感到担忧

  中国企业正在成为印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在过去几年,每年过百亿美元的资金涌入印度的制造业,而大量的印度年轻人聚集在诺伊达、哈里亚纳邦等地的工业园区,为来自中国的雇主打工。

  以电子行业为例,印度蜂窝通信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印度制造的手机仅占全球的3%,但在印度总理莫迪力推“印度制造”的第二年,也就是2015年,印度制造的手机在全球占到的比例已经达到11%,并且超过了越南,成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手机制造国。而目前,大多数中国品牌已经从SKD(半散件组装)快速转变为CKD(全散件组装),完成本地化。

  此外,作为5G网络的主要建设者,华为正与印度第二大电信网络运营商Bharti Airtel紧密合作,Bharti Airtel去年3月初与华为签订了价值30亿卢比的相关合同,而在近期华为又获得了15亿卢比的订单,为当地NLD光传输网络提供支撑服务。

  但这并不代表印度的生意“好做”。

  此前就有小米的代工厂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印度当地建厂成本并不比国内低,工人也需要投入较大的力度培训。

  “刚开始投产的时候,印度工厂的生产效率只有中国的60%,做顺后逐渐上升到约80%到90%。”上述负责人坦言,技术工作仍需要靠中国工人手把手教印度本地工人,而且本地工人不太愿意加班,周日需要休息,这一点和中国的工厂不太一样。

  而在税收问题上,一直是困扰中国厂商的难题。“经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加税了,然后突击查税。”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从2017年12月开始,印度政府将智能手机的基本关税从10%提升到了15%,2018年2月又上升至20%,4月份又对包括电路板、摄像头模块在内的电子元件征收了10%的关税。这样的政策,也在影响着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节奏。

  “对竞争激烈且利润率较低的行业来说,承受关税意味着利润被蚕食或丧失价格竞争力,所以当时(在印度)建厂成为很多厂商的选择。”杨述成对记者说。

  杨述成认为,此次“查税风暴”也引发了许多电子厂商对于印度营商环境的恐惧。“针对厂商的调查,是把中资和其他外资区别对待。”

  对于印度税务部门对中国有关在印企业开展大规模进驻式税务稽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今年1月27日回应称,中方对此表示关注,并对印度投资环境感到担忧。

  “中国企业在印投资经营,为印度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印度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印方能够为在印中资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高峰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戚琦琦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28 赛伦生物 688163 --
  • 02-24 中汽股份 301215 --
  • 02-24 华秦科技 688281 --
  • 02-22 兴通股份 603209 --
  • 02-21 凯德石英 835179 20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